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7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家众人心中却没有欢喜。

    醉道人临死之前的坦然,以及他留下的六个字,让人觉得心绪不宁。

    而围观的百姓们惊呼声中的窃窃私语,更是雪上加霜。

    “那是杨府的车架?”

    “是杨府的车架,为首的那妇人是杨府老太君,我们燕国如今的太后。”

    “太后命中克子?前些日我可听说,陛下遇刺,生命垂危……这……”

    “没听到那醉道人的那句话话吗?如今杨家已余下五子两女。陛下只怕……”

    “哎~”

    “那句五子去,五子还是什么意思?”

    有懂时世的苦着脸道:“陛下驾崩,咱们燕国必然生乱。宋辽两国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到那个时候,大战迭起。

    杨家五子必然出征。

    而那道人又说太后命中克子,无子送终。

    只怕那‘五子还’中的‘五’数字,而是有无的无。”

    “嘶~”

    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有人惊叫道:“燕国才刚安定,我们还没过一年好日子,又要生乱。我们可怎么办?难道继续让辽人奴役?”

    “得尽早想办法。”

    有人听到此处,转头就往外走。

    “大鹏兄,你要去干什么?”

    “回家找盔甲刀兵,准备上阵。我们复兴军的兄弟,从入伍的那天起,这命就交给了陛下了。虽然我受了伤,领了抚恤退了伍。

    可若是朝廷相招,我一样能上阵冲杀。

    陛下带我们兄弟打下的燕国,陛下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我们没理由在燕国蒙难之时,坐以待毙。

    更不可能看着别人欺负陛下的妻儿。”

    “大鹏兄,你断了一条胳膊……再上阵,非死不可……”

    “那又如何?我退伍的那一天,陛下亲自告诉我,我燕国百姓,只能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丢下了这句话,被唤作大鹏兄的汉子,头也不回的往家里走去。

    ……

    寺庙门前。

    佘赛花肝胆寸裂,一脸惊恐。

    “我真的……克子……”

    杨延琪搀扶着佘赛花,咬牙切齿的道:“娘,您别听那贼道胡言乱语。七哥定然是活的好好的,在燕京城里等你过去享福。

    至于那些侵犯我燕国的敌人,七哥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们打的粉碎。

    就像是当初在幽州城打败辽军一样。”

 第0801章 各为棋手

    (全本小说网,HTTPS://。)

    佘赛花失魂落魄的在杨延琪和杨排风搀扶下回到府里。(全本小说网,HTTPS://。)

    老杨瞧见佘赛花像是失了魂,吓了一跳。

    “怎么了这是?”

    杨延琪憋着嘴,义愤填膺的道:“有个贼道,在我娘面前胡言乱语一番。说我娘克子,不仅七哥要死,其他五位哥哥也要死。”

    “混账!”

    老杨恼怒道:“那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在这个时候乱嚼舌根子,活腻味了?老夫许久不动刀,莫非他们以为老夫已经老的提不动刀了?”

    杨延琪赞同的点点头,说道:“爹爹羞恼,那贼道已经被排风打了个稀巴烂。”

    老杨看向杨排风,朗声道:“杀的好。下次再碰到这种乱嚼舌根子的,不要等他说话,就打杀了。”

    杨排风冷冷的点头。

    老杨从她们手里扶过了佘赛花,让她坐下。

    佘赛花坐到椅子上以后,似乎回了神,她一脸悲苦的看向老杨,“老爷,您说……妾身真的是克子命吗?”

    “克子命?”

    老杨有些懵。

    杨延琪在一旁仔细的将寺庙前发生的一切,一字不露的告诉了老杨。

    老杨听罢,冷笑道:“哪有什么克子命?赛花,你怎么越老越糊涂了。你我皆是战场上厮杀下来的人。若是信命,早就死的尸骨无存了。

    你我能活到今天,靠的是你我的兵法谋略,靠的是你我的武艺高超。

    和命无关。

    那贼道不早不晚,偏偏在七郎遇刺以后撞见你,必定是有人精心安排,别有所图。

    管家已经备好了细软、马匹、干粮。

    复兴武院的一干学子,也装点好了行囊。

    我们这就启程,连夜赶路。

    等到了幽州城,见到了七郎。

    一应谣言,不攻自破。”

    “对!去燕京城,见七哥。”

    杨延琪挥舞着小拳头附和。

    关键时候,老杨精明过人,不上任何贼人的当。

    不见到杨七,老杨绝不会认为杨七会身死。

    一国之君,若是那么容易身死。

    这天下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打点好了一切以后。

    老杨命人抬着失魂落魄的佘赛花,领着府里的人,带着复兴武院一干披甲持刀的学子,踏上了前往燕京城的路。

    在出了杨府大门的时候。

    ‘五子去,无子还’的传言,已经传遍了复兴府。

    复兴府内的百姓,出现了两种反应。

    复兴府内的原住民,那些跟杨七一起吃过苦,一起建造过复兴关,一起再复兴关打退辽人的百姓们,他们在听到了这个传闻以后,没有多说话,一个个默默的回到家,从家里翻找出珍藏了些许年的盔甲兵器。

    然后,穿戴整齐以后,默默的坐在了自家门口。

    而且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全家上阵。

    那些迁移过来的百姓们,则人心惶惶的,在道路上疾走,似乎要回去跟家人商谈要不要搬家。

    而他们彼此之间,平日里相处的很和谐。

    此刻,却看对方像是傻子。

    迁移过来的百姓们觉得,复兴府原住民披甲持刀的,做出殊死一搏的架势,有点愚蠢。

    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最终只会四分五裂。

    为一个即将四分五裂的国家拼命,实在是太蠢。

    原住民们则觉得迁移过来的百姓们很蠢。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燕国的敌人,只有宋辽。

    一旦燕国爆发战争,宋辽两国必然也会爆发战争。

    到时候,哪里还有安定的地方让他们去平静的过活?

    而且,一旦燕国倒在了辽人脚下。

    那么下一个倒在辽人脚下的,必然是大宋。

    逃一步可以,逃两步也可以。

    但是不能一直逃下去。

    如果一直逃下去,只能被奴役,只能做亡国奴。

    他们好不容易才从辽人手里争取到了做人的机会,如何肯罢手?

    那些曾经跟随着杨七一起战斗过的人,都从杨七身上学到了一个词。

    抗争!

    抗争一切不平!

    抗争一切想要奴役他们的人!

    复兴府内的一切,自然逃不过老杨的眼睛。

    老杨看到那些即便是知道了杨七‘身死’的消息,依然愿意为燕国一战的百姓,心里感慨万千。

    万众一心,众志成诚。

    那个曾经被他几番责打,几番教训的逆子,居然在不知不觉间,就做到了这个地步。

    有此百姓,有此锐气。

    纵然与天下为敌,又有何惧?

    突然间,老杨赶往燕京城的心思,又几份。

    “管家,传令下去,日夜不停的赶路。同时派人头前去各州府的驿站打一声招呼,让他们提前准备好我们需要更换的马匹。”

    “老仆明白。”

    “……”

    老杨催促着府里的人日夜兼程的赶路。

    燕京城内。

    卧房。

    杨七身上的伤口依然结痂,他穿着一身宽松的衣服踱步到了书桌前。

    翻开了为首的那一本密奏,仔细的看清楚了上面的每一条消息。

    一字不差的将所有消息印在了脑海里以后,他缓缓闭上眼。

    等到所有消息消化完了以后,他缓缓睁开眼,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

    “还真是不出所料,我这才生命垂危,各路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应该是布了很久了。若非海靖那丫头突然刺杀与我,提前惊醒了我。我还真的被你们蒙在鼓里。

    这要是再让你们布局个三五年,还真就有可能成了气候了。”

    顿了顿,杨七嘴角的冷笑缓缓化开,取而代之的是一脸讥笑,“但是你们成了气候又如何?我不去动你们,你们就应该烧高香。居然反过来动我?简直是找死!”

    倒不是杨七狂妄,实在是宋辽两国的布局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

    这个基础就是杨七身死。

    只要杨七身死,他们的谋划对燕国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可是若是杨七没死,局势将完全不同。

    托佛门的鸿福,杨七一举得到了足够燕国百姓造两年的粮食,加上了海上捕捞的渔获,撑三年也没问题。

    而燕国的兵马又是本土作战,不存在太多粮草运输问题。

    反观宋国、辽国,他们都属于发重兵远征。

    粮草运输线路将会被拉的很长,而且在路上会消耗很多。

    单从这一点,宋辽两国就差了燕国一茬。

    其次。

    宋辽两国此前在燕云十六州一战,互相损耗,大伤元气。

    时隔不到一年,再举重兵。

    国内的精壮男丁,只怕被抽的七七八八。

    若无斩获,国内必然生乱。

    反观燕国。

    从杨七施行了藏兵于民的兵役制度以后,常役兵马虽未变动,可是预备役的兵马,却连年翻滚。

    再加上投了杨七的燕云之地的汉军,以及从宋国过来的十万精锐禁军。

    虽然此前杨七裁军以后,很多人都做了农夫。

    但是只要杨七相招,他们必定前来报效。

    时隔半年有余,他们的武艺、战法尚且没有忘却,战斗力依然强悍。

    所以杨七可以轻易的挥兵百万,还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从这一点上算,宋辽两国又输一茬。

    单凭这两点,杨七足以立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