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佘赛花坐起身,瞪眼道:“有什么不甘心的,就算七郎政治头脑再厉害,也是你儿子。别人只会羡慕你有个麒麟儿。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而不是在这里吃儿子的干醋……”
杨业迟疑道:“为夫只是担心,那小子骄傲自满了,忘乎所以,闯出祸事。今日他敢当面顶撞我,往后他要是顶撞了陛下,那罪过可就大了。”
“那你打算怎么做?”
“打一顿,让他长长记性如何?”
“你这个当爹的,就不能跟他讲讲道理吗?”
“你见过那个当爹的讲道理?当年我爹都没跟我讲过道理……”
第0361章 奏请立储(祝‘一会灰的灰灰’新婚大喜加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翌日,清晨。(全本小说网,https://。)
杨延嗣起了个大早,换上了一身绯红色的官袍,去上朝。
杨延嗣被招回朝任职,暂时授予的是鸿胪寺少卿的官衔。
鸿胪寺少卿从四品,属于寄禄官中的一个官阶,也就是所谓的虚衔。
即便如此,杨延嗣也混进了四品官员的行列了,有资格穿绯红的官袍。
由于暂时未曾授予正式的职官,所以杨延嗣需要今日上朝,去领受正式的职官。
出门的时候,刚好撞上了杨业也去上朝。
杨业原本想提点儿子几句,但是瞧着儿子身上的四品官服以后,一句话也不想说了。
一头扎进轿子里,命令着轿夫赶紧抬着自己去东华门。
同样是做官,自己拼死拼活的在边关杀敌多年,却不如自家小子一次东华门唱名,混了两年,就快跟自己平级了。
巨大的落差,让杨业心里很不好受。
由此,也看得出,赵光义重文抑武的态度。
杨延嗣拽了拽自己的官袍,眨巴了眨巴眼睛,一脸茫然的瞧着老爹的轿子远去。
杨延嗣坐上了属于自己的轿子,提了提轿门。
“起轿!”
轿外,落叶挑着灯笼,在前带路,轿夫们抬着轿子,晃晃悠悠的向东华门走去。
杨延嗣在轿子摇晃中,迷迷糊糊的在假寐。
到了东华门以后,掀开了轿帘,感受到了轿子外寒冷的天气,杨延嗣就想躲在轿子里不出去。
然而,天不从人愿。
他的轿子刚停下,就有两个青衣小厮前来邀请。
“姑爷,我家老爷请您过去……”
“少卿大人,我家相爷请您过去……”
一个是老丈人,一个是非要厚着脸皮给自己当爷爷的赵老匹夫。
一个武官的执掌者,一个文官的执掌者。
两个大佬。
两个都惹不起。
被这两位大佬邀请,不论是谁,都应该觉得荣幸。
偏生,杨延嗣一点儿也不觉得荣幸。
他踢开了轿帘,一脸嫌弃,先对着曹家的仆人说道:“你先去回禀我那老岳父,我先去见赵相公了,回头再去见他。”
曹家的仆人拱了拱手,离开了。
杨延嗣跟着赵家的仆人,晃晃悠悠的到了赵普轿前。
赵普老匹夫躲在轿子里,手里抱着暖炉,正在闭眼假寐。
和两年前相比,赵普苍老了不少,脸上的老人斑也多了不少。
整个人看起来垂垂老矣,似乎随时都会被抬起来埋进土里。
老家伙看起来真的快死了一样。
但是,杨延嗣却知道,这老家伙还能活很久。
按照赵光义的年号推算,老家伙还能活十年左右。
“老爷,人带来了……”
赵府的仆人,小心翼翼的凑到赵普轿前,轻声禀报。
赵普缓缓睁开眼,一双眼睛很明亮。
“小子,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普显得很虚弱,说话都有气无力的,抬手让杨延嗣凑近的时候,感觉随时都能晕厥过去。
杨延嗣心里嘀咕,瞧这老家伙的状态,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在装病。
估计和沈伦装病的目的一样。
杨延嗣也不拆穿,踱步走到了赵普轿前,躬身施礼道:“下官拜见相爷。”
赵普抬眼扫了杨延嗣一眼,声音虚弱的说道:“两年不见,你小子长高了,也长大了……见了老夫,不叫一声赵爷爷,偏偏叫什么相爷。什么时候对老夫这么生分了?”
杨延嗣尴尬的笑了笑,道:“这不是在东华门前嘛,小子不想让别人误认小子攀权附贵……”
赵普翻了个白眼,讥讽道:“不想被误会?嘿嘿嘿,你知不知道,你这个鸿胪寺少卿的名头,还是老夫帮你讨的。”
杨延嗣迟疑道:“一下子混到从四品,会不会爬的有点快了?陛下没说什么吗?”
赵普愣了愣,摇头笑道:“陛下能说什么?陛下提拔了更多,而且都是文官。”
赵普摆了摆手,示意杨延嗣凑近点。
杨延嗣凑上前,赵普在杨延嗣耳边低语道:“陛下想尽快完成文官们的更替,先帝们留下的老臣们年龄都太大了。陛下没时间去一个个仔细培养,所以只能破格擢升新人。
你寄禄官虽然被授予从四品,职官应该在正六品和从五品之间,不会太高。在诸多被擢升的新人里面,算不上最快的。”
杨延嗣点了点头,“那就好……”
赵普重新瘫坐在轿子里,懒洋洋的说道:“若不是老夫提点你,只怕陛下还未必愿意擢升你。老夫对你这么好,你回了京,居然不第一个到老夫府上,反而跑去看沈伦那个伪君子……”
杨延嗣尴尬的笑了笑,出言维护沈伦道:“沈师为人公正,又是小子的授业恩师。此番病危,小子赶回京,自然要先去拜访一下他。”
“嘿嘿嘿……”
赵普冷冷的一笑,“若是老夫猜的不错,沈伦是想让你接他那一副烂摊子吧?”
“这个嘛……”
杨延嗣也不知道要不要跟赵普说实话。
赵普似乎没有追问下去的意思,只是提醒了杨延嗣一句,“老夫劝你不要接。沈伦那个伪君子人不错,可惜他看人的本事太差,整个就是一个眼瞎。他门下的门生,上百人,可是真正算得上能用的,只有两个人。
你师从沈伦,即便是不参与进去,别人也会认为你是沈伦的人。
以目前的局势,你也只能勉强自保。
若是你真的参与了进去,你会死的更快。
到时候,老夫也保不了你。”
赵普这一番话,无关于利益,只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提点和警示。
杨延嗣心悦诚服的向赵普躬身施礼,“小子多谢赵爷爷提醒,今日下了朝,必定登门拜访。”
赵普摆了摆手,道:“记得多备一些礼物,如果礼物带少了,小心老夫让人把你赶出门去。”
“小子穷……”
“哼哼……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小子在邕州,借着职权的便利,和你家那婆娘,两个人把邕州的各种名贵特产卖的满大宋都是。赚的是盆满钵满的,还好意思跟老夫哭穷。”
“老夫才是真穷……”
杨延嗣瘪了瘪嘴,心里埋怨赵老匹夫装穷。
辞别了赵普,杨延嗣想去见曹彬,可惜时间不够了。
宦官们已经打开了东华门大门。
杨延嗣只能抱着笏板,跟随着百官,进入了东华门。
一路到了垂拱殿。
垂拱殿内,暖洋洋的。
地下的火龙在熊熊燃烧。
大殿内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了春日的温度。
进入大殿以后,群臣们就脱掉了身上披着的外衣,交给了此后在一旁的宫娥或者宦官。
杨延嗣进入大殿内以后,一直在仔细四处打量。
垂拱殿内的摆设和模样没有变一点儿。
可是如今垂拱殿里的人,几乎可以说换了一茬。
武将那边还好,基本上都是旧人。
文官这边几乎可以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七成的人,杨延嗣都不认识。
而杨延嗣认识的,或多或少都擢升了。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轻。
宰相,中书门下平章事,没有变,依旧由赵普担任。
两位副相,参知政事,也就是俗称的执政,已经变了。
原来的两位副相,薛居正已经仙逝了,沈伦也已经被罢相了。
现在副相的位置,仅有宋琪一人。
六部的人选,也各有变动。
杨延嗣熟悉的人中,李沆已经左迁为御史大夫,吕蒙正擢升为翰林学士,吕端升任为中书舍人。
怪不得刚才在皇城外的时候,赵普会说那番话。
的确,和这三个人比起来,杨延嗣的升迁速度,真的不算快。
除了这三人以外,杨延嗣还发现了侯仁宝。
侯仁宝已经官复原职了。
这让杨延嗣很意外,侯仁宝复官的速度,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快。
文武百官站定以后,王继恩站在龙椅前的御阶上,高呼了一声。
“上朝!”
赵光义一身明黄龙袍,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和两年前相比,赵光义身上的威严更胜了,一举一动之间,充满了威势。
待到赵光义坐定,文武百官同时施礼。
“臣等参见陛下。”
赵光义抚手,“众爱卿平身。”
文武百官起身,站直。
赵光义宣布给赵德芳和赵普赐坐。
赵德芳今日显得特别精神,赵普却躲在椅子上昏昏欲睡。
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光义特意瞧了赵德芳一眼,缓缓开口,“宋爱卿,今日早朝,所议何事?”
宋琪出列,抱着笏板道:“启奏陛下,今日早朝,议事有三。第一件,参知政事之位,目前还空缺一人,今日庭推。第二件,乃是立储的事。第三件,有关西北旱灾,饥荒的事宜。”
赵光义沉默了一会儿,淡然道:“逐件议吧……”
宋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