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他和没他的北洋是两支军队,现在岳师长已经在指挥清剿信阳至新野一线外围,前天还说并没遭遇太大抵抗,可昨天下午的战报就有了不小的伤亡,你说影响大不大?”
“那怎么办?难道要打成僵持了?”
听见伙伴担忧,较瘦的见习参谋冷哼道:“哼!僵持,他们也配?现在动手的不过是13旅和几个团罢了、一师和二师还没出力呢,真要等动手时你就知道前线8个炮兵团的厉害!我告诉你,参谋长最担心的不是河南,是南京!”
胖参谋点点头,南京的确是最让人担心的,虽然南京有三个师,可按照国防军标准实际还不满四个旅,吃空饷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部队一年来根本没有好好训练,武器装备也很陈旧,甚至还不如西南国民警卫队,靠这样一支部队是不可能守住南京的,所以派哪些部队去支援就成了关键。但国防军兵力也并非雄厚到无可匹敌,支援南京至少要抽走2个旅,这样一来就必须从湖南调来由前桂军老兵组成的2个旅,可湖南就只剩下2个桂军新兵旅,所以大家都在等云南两个旅的消息。
武胜关方向的外围战斗打响后,总参谋部就彻底进入了战争状态,军官们连走路都带着风,无电线发报机几乎一刻都没听过。
作战地图前,宋子清正在为杨秋介绍目前的形势,何熙、吴兆麟、张孝准、尹昌衡等军官纷纷掏出小本子记录着,他们要么是没任务,要么是带部队赶来。连蒋方震也来了,为了此战他还特意从国防大学中抽调70位实习生加入各旅团参谋部,借此机会锻炼实际能力。
宋子清指着武胜关方向说道:“战局将分为南北两线,北线就是从四川广元至湖北武穴这段地区,目前我们在这条线上有1、2、3、4、5、6、10、11、12、13和18山地旅总计十一个旅,总兵力约为六万余,我已经命令10旅、11旅经由广元越过边界向汉中挺进,争取三周内拿下汉中推进到宝鸡一线。12旅和18山地旅也走万源和十堰进入了陕西,他们将承担翻越秦岭堵住西安以东,截断与潼关联系的任务,并在发起西安战役的同时拿下潼关,完成与六师晋军两个旅的汇合一起横插开封和新乡。
4旅和13旅负责新野,3旅已经向河南光山运动,骑兵团将继续在河南境内活动,剩余部队将从明天早上开始越过武胜关向信阳进攻前进,以便对北洋第一军实施正面压力,确保其无法抽出兵力支援陕西。
南线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南京三个师、浙军一个师和沪军一个旅已经开始调动,但他们能否作战我个人认为是值得怀疑。根据我们的情报,一年多来这几支部队都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武器装备陈旧,反观盘踞徐州的北洋却达到七万余,其中还有曹锟、倪嗣冲和张勋这三支狠辣出名的部队。由于安徽至今没有消息,江西李烈钧拒绝合作,福建也迟迟不动,广东陈炯明说他要对付龙济光也无法出兵,所以如果我们不支持的话,最多一个月南京肯定会沦陷。”
宋子清手指快速移到广西和广东边界:“这是第三战场,龙济光部这几日调动频繁,我们认为他很可能会在陈炯明回到广东的同时发动,三师7旅、9旅和16旅已经做好了进入的准备。所以,我们目前必须从北线抽调至少两个旅支援南京。”
“我们在湖南有四个新组建的桂军旅,其中两个老兵旅已经完成三个月的初步整编和训练,新兵旅组建刚刚完成正在接受训练。在云南还有四个旅,其中五师两个旅肯定不能抽回来,滇军两个旅的番号和编制上已经进行了改编,大部分也都是老兵,这几个月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也很不错,但他们赶回来至少要等到四月中旬了。当然,我们也不是没部队了,两个警卫师编制和人员已经全部就位,其中101、103两个旅因为都是从各师抽调的老兵,已经拥有作战部署能力。”
宋子清放下手,望着杨秋说道:“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不在北洋,而是江西!李烈钧的表态和不合作,引发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倦怠。所以!我的意见是,出动四个旅先期打掉赣军,这样我们就能释放出至少5个旅的兵力,也可以让南线明白我们的决心!”
杨秋知道目前最大问题就是李烈钧,但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问道:“我让你做的部队整编计划做好了吗?”
宋子清回答道:“一师至五师番号不变,16旅按计划战后将部署海南接受热带训练、17旅进行高原作战,18旅已经是山地旅,所以都将继续维持原番号,六师编制给阎锡山后下辖19至21旅,湖南四个桂军旅暂编22至24步兵旅,其中22和23是老兵、滇军两旅暂编25和26步兵旅。我们的建议是,暂不编师,因为此战过后肯定有很多新部队要加入进来,番号和序列都要打散,各部队不能再继续保持单一省市编制,采用暂编的临时番号将来也更方便。警卫师四个旅分别是101至104旅。”
“你计算过打掉赣军需要多少时间吗?”
宋子清分析道:“赣军士兵素质不错,李烈钧主政期间也是东南唯一确保部队天天训练的省份,总兵力约5个混成旅左右,但条件和经济限制造成装备不足,全军只有50门57毫米过山炮,6门金陵制造局仿造的75毫米管退炮,沿江炮台上有120毫米岸防炮,还有2门早年清军采购的德造210毫米要塞炮,此外步枪型号也不一致,之前的弹药供应全部要靠南京和广东支援,加上我们现在是奉中央政府的命令,对他们的军心也有影响。”
吴兆麟听完赞同道:“赣军那边我上次借机去看过,士兵素质不错,吃亏在装备上。想要速战速决就必须四个旅以上,我看可以让2旅先赶赴南京,同时让警卫师101、102旅走九江,22、23旅走萍乡,对南昌形成两线夹击之势,李烈钧撑不过一个月。”
“他是撑不住,但南京也撑不住。”蒋方震抱胸认真说道:“别太小看了北洋的能力,袁世凯病倒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内讧拖延,但现在想靠一个旅带几个杂牌师,就算调集舰队封锁江面,淮南、蚌埠、合肥、淮阴、扬州这些地方一个月内将全部沦陷!”
张孝准也点点头:“百里说的没错,如果要搬掉李烈钧,那么我的意见是先横插安庆、走铜陵进攻合肥,这样北洋第二军就不得不分兵皖南,南京压力就能小很多。”
“还有个问题。”宋子清看一眼众多军官,说道:“司令您已经任命岳鹏为北线总指挥,蔡济民需要兼顾广东方面,我们缺乏一位去南京坐镇的指挥官。”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南线原本就压力巨大,确实需要一位能压得住阵脚的军官,派谁去呢?何熙?张孝准,还是。”杨秋还没看向蒋方震,外面忽然响了卫兵的敬礼声,然后一阵轻微的咳嗽传来,蔡锷穿着一件黄呢大衣走进来,微笑道:“松坡闲来无事,不妨让我去南京吧。”
第二一九章 南线的隐忧
“松坡?”
“蔡将军!”
“松坡兄!”
蔡锷的提前到达让会议室内热闹起来,蒋方震、张孝准、蔡松坡三人在日本留学归国后要么是继续留学德国深造,要不就是天南地北见不着面,这回还是他们第一次站在一个会议室内。
“司令,蔡锷前来报到。”见到杨秋他先敬了个礼,这是在昆明养伤期间学会的。国防军格外重视纪律的细节让他感悟颇深,以前在滇军中时士兵向长官敬礼后,军官往往是点个头了事,可国防军的军官却都必须回敬,旁人会觉得多余,和个小兵有什么计较的?但他却知道在这样一次次敬礼、回礼中,士兵会感觉被重视、被信任,这恰恰是满清倒台的主要原因,因为国家不相信军队、军官不相信士兵,层层隔阂最终导致士兵不满才爆发了起义。
这个小小细节说明他已经慢慢接受国防军体系,杨秋非常高兴,回礼后拉着手道:“松坡兄怎么不多休息一段时间,身体要紧。”
蔡锷明显清瘦了很多,应该是伤势还没彻底好透,但精神却不错,打趣道:“其实蔡锷是想继续休息的,可您给我安排了三位私人医生和一个班的大厨,养得我脑满肥肠只好走路锻炼,没想到一走就走到了这里。”
“哈哈。”
简简单单一句玩笑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也感谢了杨秋的照料,不愧是能在历史上书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
大家聊了几句后话题又转到了目前的战局上,因为蔡松坡刚来,宋子清特意重新讲解了一遍目前的态势,还大致介绍了一下部队目前的战斗能力和装备,以便让他对国防军有个初步了解。
蒋方震久居北方,有喜欢做理论工作所以对北洋了解很透,点起烟分析道:“北洋六个主力师中,一师前身是禁卫军,满族军官和士兵被辞退后加入了不少新兵,虽号称第一但一直没打过仗,只能算勉勉强强、二、三师是北洋六镇的核心、四师经过小仓山后实际已经被打残,信心受挫是否能恢复很难说。五师要小心,靳云鹏是段祺瑞的心腹,能力也很不错,本身这个师也比较能打,六师本来是一支好部队,但吴禄贞他们一闹后,袁世凯对部队进行了大清洗,战斗力肯定下降不少才被安排在直隶不出来。
看似南线徐州方向只要挡住三师和四师就基本完成任务,但实则却不行!
别忘了袁世凯放在那边的两条疯狗。倪嗣冲是个刽子手,盘踞皖北后大搞清洗,杀人如麻,所以他只要得到命令肯定会打,而且打得比谁都凶!根据情报,现在他自称倪军,势力膨胀很快,实际已经拥有三十个营,袁世凯半年来又大约提供了一万支步枪和至少30门大炮给他们,加上柏文蔚根本控制不住皖军,我认为只要倪军一动手,皖军这个师估计连和打的胆量都没有就会倒戈。
三十个营的倪军再加倒戈的皖军,南京的侧翼一下子就会出现三万敌军!这点必须引起格外重视。
张勋的辫子军也一直以能打苦战著称,目前大约十二营七千人左右,可别忘了他当众说过南京是毕生之耻,发誓杀回去呢。
不管袁世凯用了什么办法康复,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