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传承-第6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这种依靠天体来设计的虫洞以现在整个地球的科技水平来说,还完全无法企及,可以说是神迹,但是通过对于这种虫洞的观测跟分析却能够给未来的研究带来更多启示,让现阶段的空间跃迁技术有质的提升。

    王世子也守在了这里。

    这个意料之外的状况打乱他原本定下的所有计划。

    甚至让他有了强烈的冲动,让远征一号进入虫洞通道去看看另一头陌生的星域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否真的存在一个高级的地外文明传承,甚至跟这个文明进行接触。当然,理智却又让他不得不更加谨慎的思考这个动作的得与失。

    此刻远征一号已经到达了木星轨道,进入巡航模式,大部分的引擎已经暂时关闭,只是维持最低的动力,保证飞船不会受到木星牵引力的影响,不过只要他一声令下,远征一号便能够迅速进入全速状态,到达虫洞只需要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所以现在他正在等待着这帮科学家分析的结果,甚至主动参与到计算工作中去。

    目前已经有三艘侦查舰赶到了坐标,按照指令发放了大概数百枚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已经在调试过后,开始源源不断的回馈各种数据,王世子也将大脑中的生物芯片激发到了极致,计算着这些反馈的数据。

    接下来还五分钟内还会有近百艘侦查舰抵达坐标附近,大概十个小时后,整个立体侦测框架便能搭建完成。不过对于王世子跟现场的科学家来说,现在这段时间也不能浪费了。已经工作的侦测器发回的数据虽然比较零散,但是也具备很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些数据将被整理、归纳,并与现阶段远征一号所掌握的跃迁技术进行对比,看能否找出改进远征一号上跃迁技术的办法。

    而当整个侦测工程完毕后,这些科学家的工作将更为繁重,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些数据,研究出整个木卫系统到底是以何种方式改变了这一块的磁场,让整个黑洞通道进入完美运行状态的。虽然说现在地球文明还远远达不到布局星球的水平,但只要消化了这些数据了解了原理,将这些东西发回星瑶城,那么未来地球文明将可以通过类似的手段开始搭建星际虫洞。

    这种技术的意义就在于将能使得一个文明在宇宙中扩展变得更为可能。

    这就好像地球上将无数城市连接在一起的铁路跟高速公路一样,如果没有遍布的铁路跟高速,城市之间的联系将会削弱到极致。

    而一个文明在宇宙中的传播同样要面临这种问题。

    在现有的条件下,即便是远征一号在遥远的外星系找到了适合人类生存的殖民星,并将之改造成功,后续飞船也将星际移民带到了这颗星球,但是地球跟殖民星之间要如何联系?

    按照现在的技术就是开辟出临时虫洞,然后进行空间跃迁。

    但一来这种技术容错率低,大规模的使用稍有不慎就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二来,每次开辟临时虫洞都需要消耗巨量的资源,以此为手段来让两颗星球间保持流通状态显然并不靠谱,三来,同一个空间位置开辟多次临时虫洞之后,可能会导致原本空间出现乱流,这基本上必然的事情,临时虫洞对于空间结构要求本就很高,适合的地方并不好找,频繁使用二到三次后,就会导致本来适合进行空间跃迁的位置,出现空间碎片跟乱流,就必须再次找到新的位置开辟临时虫洞。

    这种情况下,如果未来地球文明只有一个殖民星还好说,殖民星多了,估计整个地球附近空间结构都会因为频繁开辟虫洞而变的不太稳固。

    而搭建稳定的虫洞通道就不一样了。

    当地球掌握了这种技术,便可以充分利用整个太阳系的行星,构建出无数通向各个位置的虫洞通道,将未来地球文明找到的所有殖民星球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好像在茫茫宇宙中搭起了无数快速通道,对于整个地球文明扩张的意义之大简直无法想象。

    否则艾丁顿·罗斯也不会骄傲的宣称这一发现的意义甚至超越了黑洞炮的意义,而尼尔斯在知道详情后,甚至没有提出任何反驳意见,显然是认同了这一点。

    王世子此时便正通过脑海中的生物芯片在做着类似的运算。

    除了研究这些之外,王世子还在计算着远征一号是否拥有毁掉这个虫洞通道,同时又不会对整个太阳系造成太大影响的能力。

    当然,这是王世子在做最坏的考虑,如果最后的分析结果认为在这个通道建成的时候,整个太阳系还没出现智慧生命,为了保护地球,他肯定会下达这个命令。

    而就在计算中,王世子眉头突然皱了起来。

    “等等,罗斯先生,先放下手中的工作,我需要立刻调出木卫二跟木卫三的详细潮汐数据!”

    “嗯?”

    艾丁顿·罗斯回过头疑惑的看向王世子。

    “快!”

    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艾丁顿·罗斯还是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将量子超脑中关于木星这两颗卫星的所有数据调了出来。

    片刻的估算之后,王世子突然脸色一变,怒吼道:“马上传达命令,让所有收到通告的侦查舰立刻全速脱离目标区域!”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859 突发危机

    (全本小说网,。)

    宇宙虚空中,又有六艘不同型号侦查舰已经抵达虫洞周边区域。

    新来的侦查舰赶到之后,照例开放通讯频道,跟已经到达的舰长简单交流几句后,便立刻找到各自的位置,布置起立体侦测构架。

    鹰眼号内,探测卫星装置正有序的被装入弹射仓内,覆盖母舰同步传来的轨道程序,将这些探测卫星弹射到计算好的坐标点。

    在如此小的虚空范围内,要确定一个空间坐标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没有星球的经纬度做参照物,所以侦查舰只能保持静止的悬浮状态,然后以自身为参照物,才能更加准确的保证每一颗探测卫星都能到达预定的轨道。

    如果想不这么麻烦,当然这些侦测卫星本身有自带的导航系统,但目前这些侦测卫星上自带的导航系统核心依然是高精度的量子平台式惯导。虽然它响应迅、不受干扰、不依赖特定条件、精度也很高,但这种惯性导航有一个缺点就是累积误差。在没有特定参照物的情况下,累积误差对于精度要求极高的立体侦测构架来说,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很容易便造成最后卫星预定轨道的偏移从而让整个侦测构架生不可知的错误。

    毕竟在虚空中,这些卫星所搭载的恒星敏感器、低敏感器都基本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在缺乏参照物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有效的定位跟姿态控制,所以只能靠静止的侦查舰本身来进行参照,这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清楚累积误差的方法。

    所以侦查舰需要先关闭主引擎,只通过辅助动力引擎以保持机身在虚空中静止不动的悬浮状态。一般情况下来说,这可也不算什么了不得事情,反正周边没有什么危险,主引擎按照预定步骤重新预热、充能、然后全力启动也不过就是短短一两分钟的事情,完全没有什么影响。

    而警报声就在这时突然响起。

    “警报,警报,目标区域产生剧烈能量波动,预计地球时间8o秒后能量冲击将会影响舰体!建议立刻全逃离!”

    突如起来的警报声让舰上所有人都为之一愣,忙活了这么久要探测的目标竟然有剧烈能量波动?这意味着之前都白忙活了?关键是眼看着一颗侦测卫星已经进入射阶段了,这到底该怎么办?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坐在船长位置上的萧炎身上。

    萧炎同样愣了,警报来的太突然了,竟然只有八十秒的准备时间,这说明他们正在探测的虫洞这场能量冲击生的极其突然而剧烈,毕竟他们此刻距离这个理论上的虫洞入口还有大概三十来万公里,却只留给了他们八十秒的反应时间,可想而知如果不及时躲避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浩劫。

    所以愣了不到半秒钟,萧炎便反应了过来,此时已经根本顾不上眼前的任务,他几乎是从船长位置上弹了起来,大吼道:“所有人各就各位,紧急动曲率引擎,全逃离目标区域,大家动起来,快快快快!这不是演习,我们是要逃命!”

    下一刻,之前闲暇的气氛不在,船上所有人立刻都动了起来,按照事先演练好的紧急情况预演开始操作,这可关乎到船上十多号人的性命,自然没人敢怠慢。

    或者唯一还愣着的就是随船的科学家谭振文了。

    他没有操作任务,只是呆呆的看着屏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谭教授,赶紧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系好安全带!”

    萧炎话音刚落,船上的再次出紧急通知,这一次通知是从母舰来的,“紧急警报,所有收到3s通告赶往目标区域的侦查舰,立刻反方向逃离目标区域;紧急通告,所有收到3s通告赶往目标区域的侦查舰立刻反方向逃离目标区域!”

    “好了!现在母舰也收到我们的情况了!大家赶紧!”

    “曲率引擎紧急预热,预计15后达到充能要求!”

    “不能等那么久,提前到1o秒!”萧炎看到谭振文开启了安全带把自己绑在椅子上已经顾不上管这位随船科学家,开始指挥起众人。

    “可是按照操作标准预热最少也需要15秒,如果只1o秒的话,曲率引擎可能因为预热不足,直接遭受能量冲击,反应堆可能生不可为之的错误反应,甚至可能爆炸!”坐在操作台的侦查舰驾驶员之一,游戏中也是萧炎的手下,来自于法国的帅哥——安德烈·德古拉斯下意识的反驳了句。

    “预热不足只是可能生错误反应,爆炸的几率就更小了,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在能量爆的时候脱离目标区域,结果是必然会倒大霉!甚至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