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我们这样的心愿和行为符合您的旨意,每个人的行为都得您悦纳,都是为了荣耀您。
“求您的圣灵每天与我们同在,不但保守我们在战场胜利,也获得心灵的赞许,让更多失丧的灵魂得救,回到天家。
“愿主耶稣的恩惠,天父的慈爱,圣灵的感动与我们同在,从今时直到永远!
“奉主耶稣的圣名求祷,阿门!”
众人齐声回应:“阿门!”
声震九霄,山摇地动。太阳也一下子跳出了东面的群山,把万丈光芒照耀在这些心里平安,神情昂扬的出征将士身上。
这时后面的军牧团正在齐声咏唱回应祷告的《阿门颂》。
“阿——门!阿——门!阿————门!”
回应圣诗一停,这些军牧都回到了自己的团队,只有年事已高的梁发牧师没有去,他的位置由他的儿子接替。
随后张远一声令下,各个将领都按事先的计划分别出击,只听马蹄声,脚步声动地而去,行动迅捷,却井然有序。
麦轲看了看手表,时针指向八点,正是天国约定同时动手的时刻!
最先与敌兵接触的是骑兵。
僧格林沁亲王如同以往一样,站在骑兵大队的最前方。
他和往常一样,起得很早,和林则徐等人交换了一些敌情。
大家都没有什么新情况,以为又是平凡的一天——清军攻不进去,乱民也冲不出来。
李鸿章等人一如既往,只带耳朵,不发言。
忽然,从金田村传出了一些声音,似乎以前没有出现过。
林则徐、僧格林沁满脸疑惑,不知道那都是什么。
可是,和天军有了丰富战斗经验的李鸿章、向荣等人,却变了脸色!
他们辨别出了集合号音、祷告声、还有最后最后响彻天地的“阿门”!
这是天军有重大行动的惯常程序,否则他们决不会这样正式、这样大张旗鼓!
而正在被清军重重包围的天军,除了要突围,是没有理由做这些程序的。
李鸿章、向荣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都冲对方眼中看出了持重、甚至惊慌!
毕竟在这些人的经验中,这样的集合和祷告后面,跟着的都是他们的失败!
大家也同时传达了一下信息,让李鸿章去当那个出头鸟,告诉林则徐和僧格林沁将要发生什么。
生死存亡面前,李鸿章顾不得其它,只好硬着头皮提出了自己的判断,说敌人可能马上有大规模行动,而且这个行动,很可能是突围,试图打破清军大营对他们的包围。
因此,他建议,立即整队,准备应敌!
光应敌还不算,还要做更坏的打算!
他的言外之意,是准备逃命!
可是能做主的这两位,能听前一部分已经达到了耐心的极限,后面这个建议当作了耳旁风,不屑一顾。
听了李鸿章的一半建议,清军大营立刻行动,骑兵步兵,各就其位。
僧格林沁也是富有经验之辈,他倒不是只听李鸿章一面之词,也依靠他自己的观察。
他听到村子里的动静,也感觉今天可能有非比寻常的事情发生。
丰富的战争经验,让他的感知敏锐,感到气氛的紧张。
于是,他和林则徐老钦差略一碰头,二人就达成了一致意见,他自己就带领骑兵列队作好了准备;林钦差则去为步兵督阵。
这时候,僧格林沁听到马蹄声疾疾响起,迅速逼近,他脸色微变,马上命令自己的两万骑兵作好准备,随时发动向来敌的冲锋。
他的骑兵分成了左中右三军。中军他自己带领,右军是镶白旗为主,整红旗为辅,统兵大将,他没有沿用原有的都统副都统,而是自己的心腹僧格岳。
左军是整蓝旗为主,镶红旗为辅,统兵的也同样没有使用旧将,而是另一位心腹僧格川。
中军则是僧王爷自任都统的盟古八旗。到了这个时期,盟古八旗实际比满清八旗的战力要高上不少。
提前整队,也作好应敌的准备,以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按常规都是十分正确的应敌措施,却没有想到对手根本不按规矩出牌。
你如果龟缩在营垒后面,就算了;既然到了野地,就别怪我出其不意了,这可是后世的正常做法。
结果二万八旗兵只见两道洪流,一道红色,一道白色,犹如闪电,眨眼之间已经来到面前,还没有等第二次眨眼,两道洪流已经像两把尖刀,切入了八旗骑兵。
胡以晃把僧格岳交给了陈国瑞和李容发去对付,自己直奔中间的僧格林沁。左边的石达开也是同样的心思,把僧格川放过,留给杨辅清和林林启荣,也放马过来直奔僧王爷。
这时的僧格林沁年届四十,虽然不比年轻,依然有余勇可贾。当下见情形危机,挥起手中的重型武器狼牙棒就应了上来。这柄狼牙棒重达八十斤,不知道饱饮过多少强敌之血。
石达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也是重达八十斤,二人对撞,“哐啷”一声巨响,震耳欲聋,火花四溅,二人都是晃了一晃。
果然势均力敌!
僧王爷是吃了年龄较大的亏;石达开则是马力有所不及。毕竟蒙古是产马之地,最好的马也必须配给最有能力的人。
二人是势均力敌了,可是这边还有一个胡以晃呢!
胡以晃综合武功指数比石达开只高不低,单拿出来可以对敌任何强大的对手,但是,这不是个人逞英雄,他当然也不会讲什么单打独斗。
那边的碰撞声音未落,一根丈八长矛的锋锐白刃,已经神出鬼没地刺到了这位王爷的前胸!
这里行动最快的骑兵已经接战,步兵也正在迅速接近,更大规模的战斗一触即发!
这时候,麦轲在哪里呢?
金田村上空三千米高处,非视力特别好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他,麦轲和六划、张远、洪新仆正在那里盯着一个全境屏幕。
这个屏幕是麦轲新开发出来的灵犀一动新功能,也就是远距离的图像和声音的传递。
而这个屏幕,现在正在播放天军六大战线的现场进程。
这也是麦轲参与这场全国范围的反清的一种新方式。
以前,他都是当救火队员,那里危急哪里去,整天脚不沾地,到处乱跑,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
幸亏没有出什么大乱子,也马马虎虎完成了反清的预备。
自从在神山受到了关于智慧的教育以后,他觉得以前那种做法,离智慧实在差得太远太远,实际上,许多看似成功的事情,恰好表明了他没有智慧。
咳!说不智慧,是委婉的用词,说白了,就是愚蠢!
所以,他决心有所改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尽量做一个智慧人。
于是,他就弄了这么一个立体屏幕,远程观看,恰如他身临其境。
全息屏幕上,所有其它战场,都准时发动!
一场空前规模的反清义举,风起云涌,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02章 诱降林帅则徐
麦轲、六划、张远三人,作为天国最高层三大首领,现在是心情激动,头脑冷静。
心情激动,从来没有过的心情激动!
麦轲是因为穿越任务,已经大规模土动工,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在此一举!
张远,作为总司令,这些四面开花的军事行动,全是他呕心沥血训练和指挥的军队是适时的,他虽然对自己有信心,但是到了这个时代,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成果?
六划,素有管仲之才,张良之智,可惜生不逢时,难以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自从结识了麦轲等人,一切都彻底翻转,现在又有了绝佳的机会!
这个遍地开花、互相配合的军事行动,是他亲手制订,实在是超过了张良的运筹帷幄。
它不但可以运筹帷幄,而且什么地方都可以运筹;不但使决胜千里之外,万里之外也可以决胜。
除了那种单点单线决胜,还可以四面八方决胜!
但是,三人的头脑又都非常冷静,分析和决断不受任何影响。
而且三人都符合“站得高、看得远”这个条件,不但在高空,而且远程监视。
即使最近的金田村,也符合这个标准。
看到金田村外的战斗全都按着实现计划的步调展开,麦轲等人就把眼光转移到了大战计划中的另一片,青藏高原。
麦轲事先已经知道, 李修城领了任务以后,就和李秀成分工,他负责对付那些国际纵队的捣乱;自己则专门组织顺流而下,第一步先吃下住在青藏高原的满清部队。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李修城把第一个目标定在了雅鲁藏布江。
原来在占领印度的战役中,天军曾经两次派出舰队溯流而上,把这条河的上游拿下。
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名字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恒河的一大支流。
按麦轲等人的设想,雅鲁藏布江沿岸,即使有满清的军队防守,也不过是小股部队,不堪一击。
而天军两次调兵遣将,使这支舰队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这支舰队共有二百舰只;战斗了恐怖的地方是他们有三条约拿鱼!
除了约拿鱼,还有归顺天军的五万恒河鳄鱼,给约拿鱼当帮凶。
他们得到的任务是,直接到达并且遍游雅鲁藏布江,只要没有人拦阻,就一直前行。
如果遇到满清官府的拦阻,不要和他们冲突,而是后退到上一个据点,就地防守;而这个据点,使他们进入青藏地区以后,一路兴建起来的。
因此,他们这个混合舰队,人负责占领延河流域;约拿鱼领导者鳄鱼,则顺便招降沿路的恒河鳄鱼;它们都是由于恒河水的污染,而不断迁移到深山地区。
可喜的是,这个计划受到了很大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