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就和他说了需要派遣教导团帮助天地会和捻军的事情。
张远:“训练有素的教导团早就派光了,现在还能马上使用的,就是还没有完成培训的全部课程的一批人,不过去帮助那些刚刚从农民转过来的人,应该也可以了;要多少人?”
“两个团有没有?”麦轲粗略估计了一下,捻军需要派一个团,尚海两个营,辅建一个营。
“有!”张远有力回答。
“那你准备一下,三天以后和那些完成培训的军牧一起出发!”
“是!”张远应命,接着苦笑道:“不过,正在培训的教导团又走光了,一个没剩下!”
“好事啊!你继续来,我相信,如果把我们说的那个方法用在练兵中,不愁不出军事骨干,甚至军事尖子!”
“哈哈,倒是!‘前有领头羊,后有啃腚狼’,哈哈!”
张远说完,又指着练兵的场地说,“看! 练兵开始了!我希望今天就见到这个练兵方法的成效!”
原来练兵场分成几处,各自都有不同的操练项目。
有的正在练攻城拔寨;有的正在练急速行军,还有的练两军对垒,各处都热闹非凡。
这个热闹不是瞎闹腾的那种,而是紧张、激烈,动人心弦!
张远嘿嘿笑着对麦轲说,为了落实那“十字方针”,他增加了两手特殊的招数。
一个是,无论在哪个练兵场所,他都暗中安排了一些领头羊,就是在以前练兵过程出现的尖子兵,交代他们掌握节奏和进度。
另一个是,他明着安排了一个执法队,谁要是落在后面,军棍伺候!
虽然没有真正的狼啃腚,大棍子抽腚没有任何虚假!
“大哥也真够坏的!哈哈,这下够这些小子喝一壶的了!可是你为什么暗中安插练兵尖子骨干?让他们自己出来一个不更自然?”
“你是不知道这些道道的,那些老兵油子一看落后的要挨打,他们怎么肯努力?如果是不努力出的尖子,还不是什么都不行?同时,还把握整个队伍的战斗力都带低了!
“我暗中安插尖子兵,主要目的就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让他们按我的要求练兵,而不被这些人所左右!我张远练兵,眼里岂能容沙子?”
“看到那个没有?他是我的急速行军尖子!他在前边走,他后边的队伍,普遍行军速度增加一倍!”
麦轲看去,只见大概有一千人正在练习行军,速度是绕场四圈,有意思的是,队伍最前面的是一匹马,马上一员将士,中速策马而行,后面紧跟一名战士,寸步不落。
再后面就是一千人,分成了几个团队。
最前面的是一个只有五十人的团队,紧跟排头兵;接着的是一个大型团队,足有八九百人,正在努力异常地跟上那五十人,最后面的则是四五十人,稀稀落落地勉强跟从。
紧跟着最后的这些人,是一支十人执法队,每人持一根水火棍,上红下黑,足有八尺长,一字排开,往前推进,对那些落后的士兵,只要到达棍长所及的距离,“啪”的一声,就是无情的一棍!
实心木棍结实地打在身体上,发出沉重的声响,全场可闻!
不过,人们听得更清楚的是,挨打人的惨叫声!
打人声、惨叫声,声声入耳,直接榨干了那些落后人的所有潜力!
只要不死,就得跟上队伍!
这时候,前面已经到了最后一圈,那员骑将已经全速冲刺,跟随的那个排头兵也是紧紧跟随,最后几乎同时到达终点,只落后半个马头!
后面的所有人,都受到激励,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也很快到达了终点!
张远看了看时间:“好家伙,比以前整整快了一倍还多!这还是第一次!”
正在这时,麦轲看到那个排头兵看了过来,怎么觉得眼熟?
再一看,这不是陈二吗?就是解救冯云山的时候自动跑来帮忙的那位,原来到了天军!
心说,完事以后要找他一聚,顺便问问秦日纲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另一个练兵场也是喧声大作,一个士兵手拿大旗,攀援上了寨墙,三步两步到了墙顶,然后飞身一跃,大旗漫卷,纵身登上城墙,然后又是一圈大旗,把敌方的几个守军,全部卷飞!
然后他手摇大旗,登高一呼,其他士兵,也是有样学样,纵身向营垒扑了上去,也攀登而上,到了城墙豁口,被那个首先登上去的士兵,一手一个,扽了上去!
看到那英武的身姿,麦轲仔细一看,又一个熟人!
这不就是救援冯云山的第二个义务帮忙的人——覃七?
而那些没有登上城墙的人,却遭到了执法队的严厉处罚,每人至少吃了三军棍!
关键是吃了三军棍以后,并非万事大吉了,而是继续攀登!再次失败?还是三军棍!
张远练兵,向来是毫不留情!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09章 那加山脉受阻
在练兵休息的时候,麦轲让张远派人把覃七和陈二找来,和二人叙了一会儿旧,知道了二人自从上次救出冯云山以后,就一直在张远的陆军里谋生,由于二人都有突出的专长,就被张远当作标兵使用。
而二人的军衔,现在已经是营长,只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没有直接带兵。
麦轲向二人询问秦日纲的情况,没想到他们真的很清楚!
原来他也在张远的军队,已经升任旅长!
这应该是在张远不知道此秦日纲就是比秦日纲的情况下,凭他自己的本事,表现出色,才被提拔的,这些太平天国旧将,果然还是在能力上有一套。
麦轲也对张远介绍了一下秦日纲,把这个人和太平天国历史上的那个悲剧人物联系起来。
现在由于从根源上铲除了问题,那种悲剧肯定不会出现,对秦日纲这个能力颇强的人物,就应该放心使用,让他人尽其才。
张远虽然历史课上得不好,秦日纲还是知道的,只是没有麦轲那种透彻研究,听了麦轲的介绍和建议,琢磨了一番,现在新增加了几个野战师,师长就是王全洲他们,还没有军长。
于是他就决定越级提拔,让现在任旅长的秦日纲越过师长一级,直接担任军长。
知道这个秦日纲就在附近驻扎,张远派陈二过去叫他过来。
陈二撒腿就跑,一会儿工夫即把秦日纲找来了。
麦轲一看,这家伙现在是又黑又壮,如果不知道他就是秦日纲,和他偶然相遇的话,都不见得能认出来。
二人也是互致问候,接着张远宣布了对他的新任命。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怎样确定的,秦日纲却清楚,这一定是麦轲干涉的结果,否则从旅长到军长的转换,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无数战功的积累,是没有可能落在他的头上的。
接受了新的任命,他特意向麦轲致谢,感谢他知遇提携之恩。
麦轲却说:“不用谢!这是你自己赢得的!”
不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当事人一头露水。
这里的练兵、派遣牧师和教导团事宜基本搞定,麦克就开始了自己的事情。
当然在沉浸于自己的具体任务之前,麦克没有忘记交待张远负责整个军事安排的准备,在起事之前,一定要做到万事具备。
麦轲自己的事情就是前往西南亚的远征军,和他们一起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对英属印度和周边地区的占领。
麦轲自己要前往西南亚,因为那里的远征军遇到了大麻烦。
麦轲虽然这一段时间一直忙一起其他事务,却一直和六划保持联系,他是那里负责整个远征军的总指挥,知道那里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以至于直到现在,还没有进入英属印度的腹地。
可是距离完成任务的规定时间,还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
而他们的受阻地点,就是在那加山脉。
那加山脉,地处印度东北部,,大部分在印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境内,海拔一般在一千五百米到二千一百米。
最高峰贾帕沃山海拔也就三千米左右,位于科希马南面;由这座最高峰向东北延伸为科希马丘陵和那加山脉,蜿蜒于印、缅边境,这里倒有超出三千米的高峰数座,其中萨拉马蒂峰海拔接近四千米,为印、缅之间分水线。
那加山脉作为印度和缅甸边境复杂山系的一部分,季风时节降雨量大,有茂密的天然常绿林,几乎荒无人烟,到处都有人类足迹从未涉及的隐秘地区。
根据远征军的计划,麦轲要挥师渡过那加山脉,然后进入印度的腹地。
麦轲再次和六划通话,询问现在的状况。
灵犀一动传来六划的声音,虽然依旧平稳,却可以感觉到丝丝的焦虑。
“还是没有进展——大军依然被阻截在那加山脉眼线。”六划概括地说,然后又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根据六划的描述,他们遇到的阻力,是因为三个主要的因素。
首先就是那里的守军,出乎意料地强悍,现在已经清楚,守军的构成,其领导作用的英国新近建立的全部是雇佣军的山地师。
这个山地师的主要成员都是一些重罪犯人,而这里也是他们可以逃避惩罚的唯一藏身之处。
因此凡是参加这支部队的,都遵循一条叫做“无可奉告”的天条,就是士兵可以不理会任何人的询问,对自己的历史和现状的个人隐私,一律回答说“无可奉告”。
而这些人的战斗力也使超级强悍,因为他们无不是每天把脑袋掖在腰带上,分分秒秒玩儿命的人。
况且,能当罪犯,本来就需要有特殊本事作为基本条件的。
这些人的加入防线,把那些原来的印度士兵,也彻底改变了。
因为这些印度兵本来就是战斗力低下,整个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