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间,这条船就沉入了江底。
其它两条船也都不同程度受了损伤,穿上的人也都承受了严重的伤亡;好在船的驾驶技能还存在,赶紧掉头,逃出了滚木擂石肆虐的范围。
这下把彭玉麟逼进了绝境。前进时死亡的吞噬;后退就是把自己送进虎口,在这里滞留更是等死。寻思再三,也只有冲突敌人的阻拦,才是唯一的出路,哪怕这条路也是死多活少。
这彭玉麟的狠劲完全爆发出来,他不顾死活,不计伤亡,又连续三次派出三条战舰攻击。在又付出三沉六伤的代价以后,终于把要塞守军的滚木擂石给耗光了!
这时,挡在面前的依然有横江铁索和夹河列阵的守塞兵卒,而他所剩的好船包括自己的指挥船,只有三艘了。
最后关头,彭玉麟自己的指挥船一马当先,向要塞冲了过去,他要施展保命绝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26章 马克沁初逞凶
彭玉麟孤注一掷,开着指挥舰就冲上去了。这倒不是他有以身作则、先人后己的觉悟,而是不得不为。
因为他的最后法宝没有在别的船上,却在他这条船上!由于资源有限,也只有他这条船才获得这样的宝物。
同时,按原来的设想,这件法宝只是在遭到进攻时,用来自卫;或者逃跑的时候用来阻击追敌。结果现在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出现,而是必须冲破敌人的封锁,逃出包围圈,就只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自己去冲锋陷阵了!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守卫要塞的孟忠、孟节看敌人的指挥舰一马当先,开足马力冲了过来,立即命令全体都有,迎接敌人的最后疯狂。后排的人也都操起长家伙,准备敌船靠近的时候,打人捉人!
这时节,所有的滚木擂石都已经告罄,火枪、火炮、弓箭等远距离攻击的武器已经基本用光,不能当作主打武器来用了。
在敌船达到三十米的时候,大家都把注意力提高到到了,等待着接触战的来临。
突然,敌人的船头亮出了三件前所未见的家伙,似乎像两轮小车,车上向前伸出一个圆筒。这三个家伙原来是用帆布遮盖着的,现在揭开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没等守卫要塞的这些人弄明白怎么回事,“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这三个古怪的家伙从圆筒的前部,各自喷出了一条火舌。
中间的一条直奔拦江铁索,左右两条则直接扫向了左右两岸的人群。
这些人还在那里看热闹,说这个焰火还比较有趣,不知道他们大白天玩焰火是什么意思。
这些人虽然也见到过放枪放炮,但那都是单发独放,根本看不到弹道痕迹,所以对今天这个从没有见识的家伙没有任何认识,还在那里指点谈笑。
瞬间他们的说笑声就被恐怖的惨叫声和惊慌的叫喊声代替了。这些火舌扫到这些站立的人群,如同狂风催嫩草一样,一下扫倒一大片!
再一细看,倒下的人已经惨不忍睹,不仅仅是受伤流血,而且是支离破碎了!有些人甚至是拦腰截断!
火舌继续横扫,一会儿功夫,地上就没有站着的人了,两边都是一样。
中间的铁索也在那条火舌结束之前,被拦腰斩断,软绵绵地落入江中。
这个效果让双方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谁也没有想象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具有如此威力,竟然有如此逆天的杀伤力!
彭玉麟在拿到这个大杀器的时候,对曾国藩的话还半信半疑,什么拦腰截断大树、杀人如割韭只当是形容词。
但是曾国藩的警告,他却不折不扣地照办了,不但把这三个全部安装在自己的指挥舰上,而且防守得水泄不通,风声没有半点走漏。
对要塞防守方来说,这个突如其来的噬人怪兽,简直就是一场灾害!两岸各有七八百人,全部被打倒在地,非死即伤,而且死亡居多。
这种程度的伤亡,不但要塞从未经历,就是加上以前的船帮和现在所有的天国军队,也没有这样的惨重损失。
这时候,再作其他调整已经来不及,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残余的敌船在敌人指挥舰的护卫下,大摇大摆地渡过了黑龙潭航段,越过要塞扬长而去。
这指挥舰携那三件杀人利器的余威,用它那刚才喷吐火舌的巨口,指向两岸原来守塞军队站立、现在尸横遍野的阵地,实施威慑,竟然让依然还有战力的孟忠、孟节等人不敢有任何动作,唯恐招致新的一轮火舌吞噬。
造成这种杀戮、这种威慑的,就是刚刚问世的马克沁重机枪了!
其实这也是孟忠他们不知道初期马克沁重机的弱点,它们发射完一梭子弹以后,必须冷却一段时间才能继续有效使用。后来这种缺点逐步被水冷和气冷解决,就再也没有这种缺陷了。
同时,这种机枪也没有太多的弹药储备,只有三个单元,包括装在机枪里面的那个单元。
问题是,这种缺点是用无数人的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才被发觉和克服的,造枪的和用枪的不可能自己广而告之。
而且,别说三单元子弹了,就是一单元,也没有人可以阻挡——那可是整整六百发子弹!
由于无知,今天守塞部队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以密集队形应敌。在每秒十发、每分钟六百发的射速之下,这些人连卧倒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扫倒在地!
每分钟六百发!就是在现代战争中也是不能承受的打击!
所以,马克沁就以这样杀戮者的面目横空出世,不但帮助李鸿章、彭玉麟这两个曾国藩的重要辅臣逃出生天,也向世人宣告了它在战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由于麦轲的穿越,马克沁的出现、在战争中被正式使用、交战双方、交战地点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对今后太平天国的反清建国都给予了重大的影响。
时间不长,麦轲就赶了过来。他也没有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大的变故。煮熟的鸭子不但飞了,而且还把煮鸭子的人狠狠地啄了一口。
他一看找到的弹头,就知道是马克沁造的孽。对这位历史上的杀神,身为特种兵的麦轲当然耳熟能详。说它改变了战争、是现代战争的标志也不过分。
但是更多的是麦轲自己的悔恨。他这时才想起早些时候,大概是结束了光州之旅以后,曾经收到过吴仁晓的情报,提到过这件事情。只是当时的情况不甚具体,以后也没有特别下功夫跟踪,才导致今天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而自己竟然事先茫然无知。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竟然被古人抢了先,耻辱啊!
一着不慎,就血流成河,严重的教训啊!
这时麦轲已经收拾好了心情,马上全力开启灵犀一动,寻找、诊断、救治功能同时发动,把一切尚未彻底死亡的士兵都找回来,根据伤势的轻重缓急实施医疗。
同时把吴仁晓叫来,让他也看看工作没有做到家会造成什么后果!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27章 巡抚死里逃生
劳崇光从来没有这样狼狈过。他甚至没有想象过有朝一日,在自己管辖的行省里,会如同做贼一样躲躲藏藏,夜行昼宿。
在桂港上船的前夕,他提出和李鸿章分开,他自己从陆路返回巡抚驻地,而不是随船逃往光州。他也不需要任何武力保卫,就跟那些与他同来的民团走。这些民团实际是他暗地建立起来的私人武装。
本来这些人他带来是在关键时刻保命的,却在金田村藏兵洞战场损失过半,连这支队伍的总统领劳崇明也被打死。
当然这个情报是根据劳虎所见报告给他的。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劳崇明并没有死,只是被麦轲暗器打昏而被俘了。
不管是死还是活,反正他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劳崇光就暂时任命劳崇明的儿子劳虎来担任剩余力量的指挥。总人数大概还有九百多人。其他一千一百人都已经被那些乱民给消灭了。
现在劳崇光顾不得对这份家底损失大半而惋惜,想的都是如何逃跑,安全回到自己的行辕,别把自己这一百多斤交待在这里。
既然不从水路走,就不可避免地要再通过前不久他们走过的地区,而这些地区正是乱民情绪高涨时期。
刚刚击败了前来清剿的官军,别管是人员还是物资都大有俘获。既然他们正在信心爆棚,如果被他们发现踪迹,别说九百人,就是九千人也不是对手。
就在不久前,可是足足两万人呢,那时他们的信心可没有现在的高。
现在的九百人还真是一个尴尬的数量。既容易暴露目标,又不可能明火执仗对垒。
老劳和小劳几经核计,才决定化整为零,明分暗合,表面上没有超过十个人一伙的。这些人都分别装扮成商人、农民、和尚、老道、打工的、走亲戚的,各行各业都有。既要分开,却又离得不远;一旦有事,可以瞬间集合拢来。
就这样心神俱疲劳累交加地逃了一天一夜,不知道怎么就撞进了旬州境内,而这个地区正是不久前石达开团歼灭鲍越一路敌军的所在地。
附近的居民刚刚与天军分享完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凡是受到损失的都得到了双倍的赔偿;而什么损失也没有的每家也分到了二斤马肉。
现在大家士气空前高涨,人人同仇敌忾,恨不得敌人再来,还给他们送好东西、好吃的。这里的民风本来就彪悍,这场胜利给他们的影响就是更不把清军、清朝官府当回事了。
劳崇光等人一头闯了进来,虽然小心谨慎,但是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习惯了,即使再加小心,也还是露出了马脚。
一个团丁去一户居民家找吃的,这户人家只是因为没有现成的,而没有给他,就大怒起来,认为他们是故意刁难。虽然后来意识到不对,又到了歉,也没有继续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