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爷穿成四福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德全一一记下,抽身去了。不一会儿回来,身后跟着太子妃身边嬷嬷。那嬷嬷磕头,流泪回答:“万岁爷在上。太子妃虚弱不能起身,叫奴才回万岁爷话。太子妃说:都是媳妇不好,叫皇父、皇太后操心了。等身子好了,去慈宁宫请安。往后一定好好照顾太子遗孤,鞠躬尽瘁。请皇父莫要再伤心,否则,太子于地下得知,愈发不能安眠了。”

康熙听完,两行泪滚了下来,摆手叫嬷嬷退下。扶着弘皙的手,一摸之下,大吃一惊,“儿啊,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弘皙摇头不说。弘晋在旁哭道:“额娘不肯进食,大哥见了,也有三天未曾进食了。”

康熙叹气,“你们这些孩子,可是叫朕心疼死了。”

祖孙三人抱头痛哭。众阿哥接着陪哭。哭了一阵,还是老四起头劝住。康熙坐在灵前,拍着太子棺材,“儿啊,你安心去吧。朕会好好照顾媳妇、孙子的。你安心去吧!”

说的弘皙兄弟们愈发悲痛不已。

众皇子低头,看康熙哭完说完,这才依次上香哭灵。

一番轮流下来,早已日上正午。康熙心里难受,不肯用饭。众皇子无奈,只得陪着饿肚子。还是弘皙劝了两句。康熙流泪道:“你不吃,叫朕如何吃的下。”

弘皙亲自端碗,跪请康熙进食。康熙看着弘皙吃了两口,这才喝了碗粥。看看天色,叫弘皙好生照顾太子妃、众弟妹们,带着皇子们离开。

刚出毓庆宫门,远远看见皇太后身边小太监。康熙驻足,等他跑至近前,磕头回报:“皇太后请万岁爷到慈宁宫用膳。”

康熙点头,说马上就去。小太监领命,赶紧转身回话去了。康熙转身吩咐儿子们各自回去,众皇子领命告退。目送康熙龙辇走远,这才散开回去。

康熙来到慈宁宫,皇太后已经站在暖阁门外等着。

康熙急忙上前搀扶,嘴里说道:“儿子不孝,叫皇额娘担忧了。”又问太后可否用过午膳。

太后扶着康熙,母子俩在炕上坐下,慢慢说道:“我吃过了。听弘皙差人来报,说你不肯吃饭,这才派人叫你来。先等一会儿,小厨房正在做你最喜欢的小菜。炖了老鸭汤,多少喝点儿。别累坏了。”

康熙领命,不一会儿,宫人们端上饭菜。太后亲自监督,康熙吃了六分饱,便放下不肯再吃。

太后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只得摆手,叫宫人们撤下。母子俩对坐着说话。

太后本性木讷不善言辞,为了康熙着想,少不得搜肠刮肚劝慰。康熙知道嫡母一心为自己好,也陪着说些宽心话。

太后看康熙好些了,想了想,笑着说道:“本来有件喜事,要告诉你。也是不巧。我怕底下人不敢说,干脆,我说吧。”

康熙急忙赔笑,“额娘请讲,母子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呢?”

太后忖度一番,点头说道:“老四家的,给皇上添了一男一女一对龙凤胎。今天德妃来,悄悄告诉我的。”

末了,太后又说:“本来这么大的喜事,早就该告诉你。我瞧德妃那意思,是怕跟胤礽赶一块儿,你不高兴。可瞒着也不个事儿,干脆我说吧。若能因此,叫皇上心里好受些,我也就放心了。”

康熙赔笑,“添丁进口本就是好事。皇额娘,儿子也要恭喜皇额娘,又添重孙了。”

太后看康熙没生气,放心起来。劝康熙回去歇歇。康熙领命,躬身告退。出了慈宁门,对着侍卫吩咐:“把老四给朕弄来。”

四四正在户部衙门,跟十三对坐着吃饭,瞧见一对御前侍卫涌进来,吓了一跳。十三开口,“怎么回事儿?”

侍卫头领回话:“万岁爷有请四贝勒。”

四四、十三对视一眼,“出什么事了?”

不敢耽搁,四四拍拍衣服,跟着侍卫们进乾清宫。十三无召不敢擅入,转了半天,只得去找老八。虽然这两年四哥跟八哥没之前那么好了,但总归还有三分情面。有个商量,总比一个人抓瞎强。

再说四四进了乾清宫,跪在龙案前磕头。康熙头也不抬,闷声问道:“朕要恭喜你了,喜添龙凤胎啊。”

四四一听这话音儿,心里咯噔一声。暗道不好,哪个跟爷有仇的,把这事儿给报上去了?老爷子刚死了嫡子,我就嫡子嫡女一下子添了俩,这不让人心里难受吗?再有居心叵测的,说什么我家儿子、闺女克死太子,别说俩孩子,就是我——都前程堪忧啊!

心里想着,脸上立刻现出悲色,磕头说道:“皇阿玛不问,儿臣也不敢说。本来一下子添了嫡子嫡女是好事。谁知道,儿臣命里,跟嫡子缘分薄。那天太子哥哥薨,家里传来消息,问保大还是保小。儿子当时在毓庆宫,没能接到消息。直到第二天,才知道福晋为了孩子们,险些丧命。格格还好,生下来就会哭。阿哥可是救了三天,才勉强哼了一声。直到现在,福晋还在床上躺着不能起身。儿臣已经没了一位嫡子,也不知道这个能不能养活。每每想到这里,儿臣心中苦涩,便不能自已。愈发体会到皇父痛失爱子之心。所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年幼时候,父母为了孩子们,操碎了心。孩儿真是不懂事。若能早日体会,也能早一天为皇父分忧。”说着说着,鼻涕眼泪一把,哭了起来。

一番情真意切表达,康熙也不能不动容。幽幽长叹,轻声埋怨道:“媳妇、孙子病了,你怎么不说一声,叫太医去看看。”说着,叫来李德全,传太医去四贝勒府看病。

四四急忙说道:“回皇父的话,如今大雪封城,福晋与小阿哥、小格格都住在圆明园里。儿子户部事忙,脱不开身。如皇父应允,还请太医们坐车,去圆明园一趟。恕孩儿不能陪同。”

康熙不高兴了,“媳妇、孙子都病了,又在城外。你不在身边,叫他们母子如何办?”
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剧院小剧场:良妃:德妃姐姐,您怎么这时候把孙子孙女捅出来了?德妃叹气:哎,早说晚说,不都得说?十四:早说您不是故意叫老四往枪口上撞?德妃:滚,我这不都是为了你?好吧,作者邪恶了




、弘旺来了

第二十一章弘旺来了
四四磕头,哽咽说道:“皇父不问,儿子也不敢说。如今皇父问了,儿子且说实话,请皇父勿怪。”

康熙不耐烦,“说。”

四四磕头道:“如今太子哥哥没了,兄弟多年,儿子理应在京守孝。更何况,儿子、儿子怕呀。那日太子哥哥去世,儿子身为兄弟,见了之后,都心中悲痛、不能自已。儿子怕——回去之后见到嫡子,万一、万一回天无力。儿子身为皇子,天潢贵胄,竟然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无能为力。皇阿玛,儿子已经没了一位嫡子了。儿子、儿子实在是怕呀!”

康熙听了,念及太子当着自己的面断气,那时情节,与老四如今何其相似,不由潸然泪下。放缓声音安慰道:“朕准你去。不管如何,都是你亲生儿子,理应见上一面。带着太医们出城去吧。安排好他们母子,再回来。”

四四流泪应下,又陪着康熙念叨几句太子,看康熙疲惫了,这才出了乾清宫大殿。刚出月华门,要往毓庆宫上香,就见老八带着老九、老十在东一街宫巷站着,一旁十三瞅见,高兴地说:“四哥,四哥出来了。”

老九、老十说道:“我就说嘛,四哥那么得太子心思,怎么会这时候罚他。咱们这些兄弟,可是白操心了。”

老八看他二人一眼,同十三一起上前问道:“四哥,没事吧?”

四四讲究装相装到底,见兄弟们问,背过身去,抹一把眼泪,哽咽不言。老八三个人更是奇怪:这是——挨批了?

还是十三聪明,联想这几日诸多事情,开口小声问:“四哥,是不是——小侄子、小侄女?”

老八三人奇怪了,“四嫂生了?”

十三点头,“龙凤胎。四嫂派人传话说,女儿先出,挺康健的。就是四阿哥——有些弱。”

老八三人听了,心中各有思量。就听四四说道:“八弟、九弟、十弟、十三弟,老你们费心了。我求了皇阿玛,带太医到城外园子去给孩子看病。怕是要晚一些才能回来给太子守灵。劳烦你们了。”

几个人急忙劝他,叫他莫要伤心,早去的好。四四叫小高子去请太医,亲自到毓庆宫哭一回,拉着弘皙的手,说了他小堂弟出生就病的事。说着说着,弘皙也陪着哭起来。劝他赶早出城,活人要紧。太子妃于内室听闻,也送了不少好药材,请四四给四福晋带去。

四四又趴到太子灵前,痛哭一回。众人皆劝,这才哽咽着出宫。

一路踏雪疾行。到圆明园外,就见一辆马车停在门口。早有院中守门家人上前行礼,“贝勒爷回来了。”

四四下马问道:“谁家马车?”

家人回答:“八福晋来了。带着大夫来给小阿哥看病。”

四四当即虎了脸。那个疯女人,哼!

太医们紧随四四下了马车,一路上,雪花一面飘,路上则早就打扫干净。沿着小路走了不远,就进了一处小小院落。院内梧桐光秃秃的枝桠顶着雪,不时风吹来,落了众人脖颈。太医们感慨,果然是一处散心之地。

众人刚进院子,就有婆子出来,给四四请安,说八福晋带着儿科大夫来了,说是专治小儿惊风。现正在屋里看着呢。又说福晋不能起床,多亏了八福晋日日来陪伴。

正说着,就听里头一声婴儿啼哭。紧接着,大人惊呼声,喊热水、喊被子声,声声传来。四四吓了一大跳,赶紧问婆子:“这是宫里太医,能进去吗?”

婆子还没说话,就听里面八姐乳母陈嬷嬷露头,对着婆子大喊,“愣着干什么,快请进来。”

众太医们不敢耽搁,鱼贯而入。进去屋里,一阵暖气袭来。向西进了三层门帘,才是小阿哥治病之所。更加温暖宜人。

八福晋坐在一旁,身旁一个小丫鬟护着。一个大夫模样的人一脸黄黄的东西,手上也是黄黄的,正尴尬站着。陈嬷嬷领着几个年轻媳妇,正小心翼翼拿热水给小阿哥清洗。

见四四带着太医们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