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伯鲧:“我并不知西荒高原上空有洞天结界,其中竟另有一方山河,未能及时阻止帝江撞开天幕。我既为这场决斗掠阵仲裁,当承其责。”
云辇左侧有一人冷冷道:“崇伯大人,此祸事之责,你能承受得起吗?”开口的是缙云氏大人、缙云部的当代君首三苗,他是末代炎帝榆罔的直系后人。
云辇右侧的重华大人开口道:“闯下滔天大祸者并非崇伯,而是帝江。此事亦出乎崇伯预料,任何人都不想看见,主要责任亦不在崇伯。”
重华身边又有一人插话道:“可此时后果实在太严重,崇伯鲧大人既主持决斗,就有责任。如今看来,这责任并非崇伯大人所能承受,天下万民受祸啊!……崇伯大人,您的天使云辇呢?”
开口者为欢兜大人,此人为少昊部族之后,封地就在中原以西的大河岸边。帝尧为帝俊之子,让他帝俊亦是少昊后人。
崇伯鲧答道:“欢兜大人何必明知故问?方才已有言,云辇投入西海,两条妖龙亦被我释放。天子有何罪责,我皆愿承担。”
三苗又冷哼道:“伯鲧大人倒是果断的很,立刻弃云辇、走妖龙。行事既如此果决,又怎会酿成这般大祸?”
天子帝尧摆了摆手道:“崇伯如此处置云辇与妖龙,乃事急从权,只需向孤复命即可,孤当然不会因此降罪。如今说别的都已经晚了,应立刻商讨如何应对这场祸患。诸位大人,不知能为孤举荐何人治水?”
古时天子自称“不谷”,喻指不结谷粒的禾穗,而“不谷”又称“孤”。这既是一种自谦,表示一人之德寡、而纳天下万民之德众,同时也暗示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天下只能有一位天子。
后世的国君自称寡人,亦源于此。但如今的各部族伯君与属国之君,尚不可称孤道寡、更没有这种习惯,只是自称本君而已,称孤者只有天子。
如今祸患将至,首先就要任命一位大臣负责带领民众治水。洪水其实是自古以来各部族最常经历的灾害,对此已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自古还没听说过人间有这么大的洪水。
此前最擅治水的就是共工。共工不仅是一个人,也是一脉世系传承,曾在炎帝朝中担任水正。到了黄帝时代,共工部君首也曾因治水立下大功,累获封赏才会成为南方那么大的一个部族,渐渐脱离四岳部的而自立。
可是这一次治水,没法在再任用共工了,因为共工部君首帝江就是罪魁祸首,早已殒落无存。历正大人开口道:“既然欢兜大人忧切难安,便请天子任他为治水之臣。”
欢兜吓了一跳,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来的可不是一般的洪水,无论采取什么对策,最后仍将损失惨重,天下各部不容易看见你都做了什么,却很容易听说你没做到哪些,几乎只有罪责不会有功劳。
而且面对这滔天洪水,身为治水之臣必须率领民众时刻站在第一线,弄不好连命都得填进去。但欢兜亦不好当场回绝,只得硬着头皮道:“臣愿为天子分忧,但恐才薄德浅,难当此重任,而误天下万民。”
四岳氏开口道:“欢兜大人不可,请天子另任贤才。”
帝尧又问道:“四岳大人又有何荐?”
四岳氏看了重华一眼,似是想举荐他,正在沉吟间,就听欢兜突然开口道:“崇伯大人在国中威望无双,受各部拥戴。既然他自认其责,那就任他为治水之臣,先莫谈责罚、允其戴罪立功。”
崇伯鲧终于跪拜道:“这本就是罪臣之责,我愿尽全力消除祸事,不惜粉身碎骨!”
众臣纷纷开口赞同,请求天子帝尧任命崇伯鲧,四岳氏也从重华身上收回了视线,向帝尧拱手道:“崇伯大人可。”
三苗又开口道:“若治水顺利,可免追崇伯大人之责。但若治水不利呢,是否该罪上加罪?”
重华皱眉道:“何为利、何为不利?祸事因帝江而起,崇伯大人的责任无非是守护不及。若是担忧崇伯大人难以胜任治水之时,缙云氏大人取而代之如何?”
崇伯鲧伏地道:“若是治水不利,鲧难辞其咎,请天子降刑!”
重华又看着崇伯鲧,提醒道:“崇伯大人,治水当有期。”
崇伯鲧答道:“当以九年为期。”
众人皆露出惊讶之色,帝尧从云辇上站直身体,低呼道:“怎能这么久!”
三苗则失声惊叫道:“九年之期,这与不治又有何区别?”
通常人们印象中的洪水,不论再大,也不过是一季之害,到了枯水时节便会自行消退。崇伯鲧居然说治水要用九年,是实在出乎预料,听上去简直跟耍赖没什么区别了。
崇伯鲧赶紧解释道:“此番水患,与往年不同。西海之水奔涌而下,沿途低洼处将尽被淹没,冲毁之山林、淤积之河道不知几许。如今天时有变,江河源头亦将持续多雨多年,所以我说当以九年为期。
这并非自脱责任,而是要告诉天下各部应做此长期准备。若这九年之中,臣治水不利,天子可随时问罪降刑,另派他人替之。”
众人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天子帝尧也愣住了,最终重华首先开口道:“天子任崇伯大人为治水之臣,而天子朝中亦应有人专司其事。”
治水,将是中华各部未来近十年的头等大事,甚至涉及到很多部族的生死存亡。崇伯鲧是治水第一线的负责人,但是天子朝中也应有专人居中协调天下各部的力量。
帝尧问道:“可否任丹朱?”
丹朱此刻并不在场,但帝尧还是想任命他,这个差事不像崇伯鲧在前方治水那么辛苦,却能建立起足够的威望和影响力,甚至能趁机统御天下各部之力。四岳氏却很干脆的摇头道:“丹朱性薄淡,而此务事深重,实不适之,我举荐重华大人。”
众臣纷纷附议,帝尧用询问的眼光看着重华,重华上前跪拜道:“臣愿领此命!”
既然任命儿子得不到众臣的一致支持,那就任命女婿吧,帝尧还是点头了。伏地的重华又开口道:“臣另有一事欲奏。”
帝尧:“何事?”
重华:“治水乃当务之急,但若令天下各部信服,亦不可不追究大祸之源。帝江已死,而共工氏一族应获罪流放。若不立即处置,如何号令各部协力?”
……
这便是崇伯鲧在人间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他接受了天子帝尧任命,又商议安排了很多紧急事物后,便立刻飞升昆仑仙界,一是向轩辕天帝请罪,二是借取一件神器。
崇伯鲧擅自毁去云辇、释放蛟龙,天子帝尧虽然不好罚他,但他也应向轩辕天帝本人请罪。而他的第二个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是求取息壤神珠。
虎娃通过崇伯鲧话语中的仙家神意了解了这些,不禁变色道:“距西海地裂,人间已过去了多久?”
崇伯鲧答道:“至此时,应恰好十日。”
太昊天帝“神游”而归,就发生在帝江撞破天幕之时。虎娃当时便离开神农原去了九重天仙界,与太昊天帝以及武夫等人相见,请教了一番九转紫金丹之事,又迎来剑煞飞升,感觉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待来到九重天仙界、见到崇伯鲧时,人间竟已是十天之后了!
042、天帝失玄珠
虎娃恍惚间忽有一丝明悟。他初为真仙,对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以及帝乡神土尚在体悟之中。这里不是人间,若是孤悬无边玄妙方广,所谓时空只是自我的感受;而在帝乡神土,同样也是另一种形神体验。
空间不同,时间亦不同。世界是灵台化转而成,万物流逝究竟是更快还是更慢?若说快,感觉很短的时间,人间就已经过去了十天;若说慢,人间已经过去十天了,这里好像只是片刻功夫,这是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
虎娃能否清晰地感应到这种区别呢?其实是可以的,只是他先前没有注意。想想他离开神农原仙界之后的经历吧,别的不提,仅仅是感受太昊的仙家神意中巴原水患场景,连洪水会在什么时间、淹没哪座城廓的哪些地方,都展示得清清楚楚。
若是普通人,想把这些情况弄明白,得多用长的时间?恐怕当场就晕了,什么都记不住!仙家神意好像只是一瞬,但虎娃若是在人间解读清楚,恐怕也得三五天吧。这还仅仅是巴原呢,因为当时是问答剑煞之问,太昊的仙家神意中展示了巴原全部的场景,而且还是历时几个月的动态过程。
太昊没有介绍巴原之外大江下游的情况,也没有介绍大河流域的情况,否则虎娃耽搁的时间可能会更久,甚至来不及恰在崇伯鲧之前赶至昆仑仙界。
除此之外,虎娃还向太昊介绍了九转紫金丹的丹方以及他的炼丹过程,太昊推演丹方建议另换一味药引,又与虎娃探讨了一番,这其中交流的信息又是多么庞杂。
仙界中感觉只是片刻功夫,实际上已过去了人间十日,若是经历更多,人间过去好几年都有可能啊。很多仙家飞升帝乡神土后,就留在这里永享长生,已不在意岁月,所以对此并无必要去体会得太清晰真切。
虎娃的情况不一样,他还要及时回到人间呢,问了崇伯鲧一句话,恍惚中就像参透了某层玄妙的意境。
广成子听闻崇伯鲧之言,却连连摇头道:“那云辇和妖龙,轩辕天帝当年既然已留在人间,如何处置也都是后人的事情了,不必再来问他。至于息壤神珠,崇伯大人又不是不知其来历,天帝怎么可能让人带出仙界呢?”
人间是轩辕天帝的“故乡”,在其开辟昆仑仙界之前,取他于人皇时巡视过的各地之土,凝炼其物性精华初成神器,带到了帝乡神土之中。后世飞升昆仑仙界的众仙家,多都会带一点这样的“仙材”,做为献给轩辕天帝的礼物。
所谓仙材,就是已将天材地宝炼化精纯初成神器,但尚未完全成形。轩辕天帝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