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共工”,与“祝融”一样,是另一个赫赫有名的封号,代表着另一个强大的部族,其君首世袭“水正”官职。
人类脱离蒙昧蛮荒、脱离原始的狩猎采集,不再像野兽那样生活,也离不开与水打交道。建立村寨、开垦田园、种植作物、饲养牲畜,都需要找到固定的水源,还要总结祖先留下的经验、避开洪水的侵袭。
选择既能很方便地获得水源又能避开洪水的地方建立村寨,修筑沟渠引水灌溉与排涝,这就是农耕文明的基础。人类最初有组织的工程莫不与水有关,远行迁徙需要渡过河流,造船筏、架桥梁都需要共同协作,在协作中形成社会组织。
水正之职,掌管天下水事,其实就是管理工事,负责各种大型工程以及生产劳作的组织与实施,地位之重要不亚于火正。到了如今的天子朝中,“水正”亦早已是虚职,但共工这个封号却继承了下来,同时还是一个部族之名。
重辰部与共工部,仅看他们的君首所拥有的封号,就显得水火不容,而实际上的关系也确实如此。更微妙的是,当初重黎的“祝融”封号与“火正”官衔,其实是在颛顼帝年代,从炎帝后裔那里连同领地一起夺来的,这算是一种世仇了。
如今他们的领地位置都在中原以南、大江北岸,重辰部居西、共工部居东。
这两个强大的、相互之间有矛盾的部族联盟领地相邻,又在相对偏远的位置,不能说不是中华天子有意为之,形成了一种制约关系,从而谁也不会对中华腹地造成威胁,同时也是镇守南荒的一道屏障,使九黎诸部难以再作乱。
但如今的形势又有了微妙的变化,天子帝尧派丹朱南巡,首先经过的是共工部的领地,居然将共工部拉拢为盟友。所谓盟友的意思,就是在将来天下各部君首共推天子时,他们支持的人选应是丹朱。
后来丹朱又去了九黎之地,收服九黎完成了结盟,过程就不必多说了,虎娃已亲身经历。听完这些涉及远古传承的复杂背景,玄源又微微皱眉道:“丹朱能与九黎结盟,过程我已知晓。但是共工部又为何能成为丹朱的盟友呢,难道是重华大人之智?”
玄源虽没有见过重华,但听虎娃的转述,亦知此人绝不可小觑。虎娃却答道:“我听说共工部与丹朱结盟,可不关重华大人什么事。
重华亦是颛顼后裔,就冲他这个身份,共工部也不会有好感。我后来听到的传闻,帝子丹朱到达共工部时,重华换了仆从的装束,甚至根本就没露面。
其君首帝江自许无敌,又久闻伯羿之威名,觉得有些不服气,于是想与伯羿大人赌斗。结果就不用说了,当然是帝江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于是就成了丹朱的盟友。”
玄源只得苦笑道:“这帝江,倒是位好勇斗狠之人,碰上伯羿活该他被收拾,但这么重大的事情居然就这样决定了,倒令人颇感意外。重华虽未露面,但未必没有参与谋划。”
虎娃:“我也是这么想的。”
……
中华天使崇伯鲧在西岭大人的护送下到达巴都,巴君少务率群臣出城三十里相迎。无论是樊翀还是西岭,事先都不知少务等三兄弟宴席上商量好的事情。崇伯鲧同时看见了虎娃和盘瓠,又知晓了他们的身份,不禁大感意外,同时又惊又喜。
这三位即将受册封的国君竟能凑到一起来迎接他,不仅是给足了面子,同时也透露了很多重要的信息。话不必明言,就让崇伯鲧以及此事背后的天子帝尧、重华等人自己去琢磨吧。
**
071、水火不容(下)
巴君受封的仪式非常盛大,按照自古传统本应筑高台祭天、遥拜中华天子,少务虽尽足了礼数,但某些方面还是坚持了巴国的传统。他没有另筑高台,就在王宫前的广场上、那建木大阵所在处举行典礼,还有另外两位国君虎娃和盘瓠到场观礼。
崇伯鲧没想到此行会这么顺利,对这三位国君的印象当然也非常好,册封巴君之后,他就要赶往北荒中的山水城册封山水君,少务和虎娃也将随行。
盛大的典礼结束后,少务设私宴款待崇伯鲧,地点就在王宫的后花园里,上次兄弟几人喝酒的地方,但列席者只有虎娃和盘瓠。就连内侍与宫女都被打发走了,他们自斟自饮,而少务亲自给崇伯鲧倒酒。
这么做显得很随意,也是拉近关系的一种手段,但要看对象是谁。少务当然已经搜集了有关崇伯鲧的各种情报,这位天使大人是光着脚满身泥走过蛮荒的,并不太在意什么排场。
因为九黎以及凉花川之事,崇伯鲧当然也听说了虎娃的大名,在席上向虎娃敬酒,并问起了他们三位怎会凑到这里?
虎娃倒也没什么隐瞒,伴随着仙家神念,他对崇伯鲧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从自己走出北荒、刚刚来到巴原时开始,然后是武夫丘上五兄弟结义,再后来少务统一了巴原,在这个过程中又伴随着山水城与仙城的出现。
只是描述事情的经过,并不带着自己的评价与观感,但崇伯鲧已经完全明白了,今日为何会有眼前的场景,他也觉得自己有些走运了。
崇伯鲧就算是坐着,个子也比众人高出半个头,在私下的场合衣着很朴素,没有什么多余的纹饰,形容像一位寻常的壮汉,但其气度总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他的话不多,主要是听少务等人在说,仿佛是讷于言辞。
虎娃却很清楚,拥有九境地仙修为,就没有什么凡人眼中擅长或不擅长的事情,比如下棋吧,就算第一眼不会,在定境中推演便可以学习多年,而在他人看来只是片刻而已,很快也就精通了。崇伯鲧讷于言辞,只能说此人不好逞口舌。
以虎娃之能,同样看不透崇伯鲧的修为,只得在心中暗暗感叹。他当年斩杀白煞之后,曾有一种放眼天下已无敌之感,可是后来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感觉自己修为尚浅,在修行的道路上还差得很远呢。
论修为境界祸神通法力,虎娃总能遇到比他更高的人,比如南荒中的好几位妖邪,更别提斩杀妖邪的伯羿了。除了伯羿,可能是已历天刑的真仙,他又遇到了句芒、旱魃、恒娥与崇伯鲧等人。
人要到了某种境界之后,才会拥有某种经历、接触到某些事物,否则连打交道的机会都没有。其实虎娃也大可不必自轻,他接触到的这些高人,在世间皆是很罕见的存在了。
酒到酣处,崇伯鲧看着三位国君突然开口道:“我听说彭铿氏大人曾为巴国学正,却多年未曾履足学宫。第一次去学宫时事时,是从巴都城外微服而至,却在路边食肆中偶遇一学宫弟子名为庚良,无端受其欺压。
彭铿氏大人以此为机,整顿学宫;巴君亦以此为机、整肃国中风气。是否有此事,不知传闻与事实相去几何?”
崇伯鲧连这件事都知道?也许是在来的路上听说的,也许是从卢张搜集的情报中了解的。虎娃答道:“确有此事。”同时发送了一道神念,向崇伯鲧展示了详细的过程。
少务则端杯道:“此事发生在本君治下,实在惭愧!也要感谢虎娃师弟当年之举,令我意识到一统巴原后,国风亦当整肃清明。”
众人在酒席上的称呼很有意思,崇伯鲧称虎娃为彭铿氏大人而非仙城君,因为这是在巴国王宫中,且虎娃确实有这个封号,更因为虎娃尚未正式受册封。而少务却不好给虎娃别的称呼,叫师弟倒是最合适的。
少务也在心里犯嘀咕,不知崇伯鲧为何要提起这件事,他在巴原上有很多丰功伟绩可以说嘛,而庚良之事却没什么光彩可言。难道中华天使要趁机在属国之君面前立威,想找找茬啥的,如此显得他的地位更尊贵重要?
崇伯鲧又问道:“数年之后,国风整肃得如何?”
这让少务很难答啊,实际上是问他将巴国治理得怎么样,自吹自擂当然不好,但也不能说自己治国无方,这位巴君只得沉吟道:“不敢自夸已达虎娃师弟所称的无为,但亦有所成效。”
崇伯鲧却仿佛丝毫不在意少务是否难堪,又追问道:“自从此事之后,巴君从未离开过都城一带,又从何处得知整肃国风之成效?”
这怎么答呀,是坐在大殿上听群臣说的,还是私下里得到各地采风官的奏报?但崇伯鲧好像没有让少务回答的意思,紧接着又说道:“我倒是有个建议,我等四人微服而行,就似当年彭铿氏大人之举,让仪仗车驾走在前面。”
少务愣住了,举起的洒刚刚沾唇也忘了喝下去。以崇伯鲧的身份,他所谓的建议其实就是要求,巴君很难拒绝,可是这个要求也太过分了吧?
少务接连派出两位国使,将崇伯鲧从蛮荒深处迎到巴都城,沿途护卫安排得小心翼翼,不敢出丝毫疏漏。不论这种护卫对崇伯鲧这位高人有何意义,但少务都要尽好自己的责任。可是现在倒好,崇伯鲧居然要求微服私行,还把他们三个也一起叫上了。
少务愿不愿意答应、又敢不敢答应,这仿佛都是崇伯鲧对他的考教。少务倒不便擅做主张,只是看了虎娃一眼。
虎娃则笑着点头道:“君子应居其实而不处其华,我认为天使大人的提议很好,你们二位又如何看呢?”
少务当即亦点头道:“我愿随天使大人微服而行。”
盘瓠鼓掌大笑道:“好好好,太好了!自从离开武夫丘之后,我们兄弟就没有这样出去逛了。”
以崇伯鲧和少务的身份,出门一定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可是虎娃并不担心。少务和盘瓠且不说,以他和崇伯鲧的修为,其实不需要那些护卫,也自能保证少务的安全。那些衣甲鲜明的仪仗卫队,只是宴席上做样子摆出来的菜,没人会真的去吃。
少务若真想看看如今的巴原在他的治下是何等风貌,顺便还能出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