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上章-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娃摇头道:“不可!他们二位不仅不能去,而且国祭大典前后。还要在巴都城公然现身。我与阿源即将操控比翼飞舟运送小世界民众,我前往郑室国时,比翼飞舟仍会往返步金山内外,世人皆以为我与阿源皆在舟中施法,如此也可掩人耳目。”

    少务关注郑室国中的各种异动。郑室国那边何尝不也是如此。虎娃没有参加国祭大典,假如长龄和伯劳也没有出现,恐怕就会引起对方的警惕。而众人皆知虎娃和玄源在操控比翼飞舟运送小世界民众,只要此事未停,虎娃不露面就不会引人起疑。

    三水先生此番欠了虎娃的大人情,小世界之行可谓一起出生入死。虎娃不仅救了他的命,还平息了宗门之乱,三水先生当然会帮这个忙,而且他也值得信任。更重要的是,也没人能想到三水先生会在这个时候离开宗门道场。

    虎娃认识的大成修士还有不少。但关系并没有好到这个程度,或者并不适合参与这样的事情。比如山爷和水婆婆都是高手,而虎娃却不可能请他们出手。

    这不仅是因为虎娃不想暴露身世来历、让人由此察觉他和山水城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山爷和水婆婆是有恩于他的尊长,并非听命于他的属下。只有虎娃欠他们的情,他们可什么都不欠虎娃的。此事本与山爷和水婆婆无关,虎娃没有道理为报私仇而让尊长去涉险。

    少务沉吟道:“还是师弟考虑得更周全,此行成功与否,在于出其不意!……如果不顺利。首先要保证平安脱身;若是很顺利,就尽量将英竹生擒,带回来交由理正大人公审。”

    相比偷袭斩杀,少务更想将英竹生擒公审;就算抓不住活的。少务也打算在国中公判其罪,并追索其余党。如此一来,事件的性质就是缉拿与处置案犯,并非宗门冲突。此前巴原上还没有公审过大成修士呢,山水城的绿萝刚刚开了一个头,少务便也想这么干了。

    ……

    巴室国安置小世界民众的地点。就在相城与太禾城一带。那里有原相室国最肥沃的土地,也是国战前人烟繁华稠密的田园,但在数年前的那场国战中,那一带也是大军交锋最激烈的战场。很多壮丁从军,很多将士战死,大军所过之处,很多村寨的民众也逃离了家园。

    国战之后,这一带受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如今恰好有机会,将小世界的人丁填补在这片原相室国最肥沃也是最重要的土地上,甚至连有些村寨都不需要重建,只需稍加修复而已。

    如今相室国已彻底并入巴室国,虎娃和玄源操控比翼飞舟不需要走很远,直接把人送到步金山脚下的泯水边即可。少务已经准备好了另外的船队,分批往返,走水路将这些民众送到相城,登岸后再走一小段陆路,即可到达安置他们的新家园。

    小世界民众拖家带口,携带着各种生活物资,走水路是最方便的。巴君另赐了一批财货,以帮助他们建造新家园,这些财货大多取自原相室国的廪仓。少务还安排了军阵沿途护送,军阵也是现成的、恰好顺道,就是相室国残境中返乡的将士。

    小世界与步金山很快就忙碌起来了,云起在望仙城率人组织民众分批迁徙,走出门户后可直接登上展开的比翼飞舟。

    大船有三层,底舱装载各种东西,人在甲板上的第一层船舱中。虎娃和玄源坐在第二层的船楼上操控比翼飞舟,从步金山道场飞出深山,落在山脚下的泯水中,民众则登岸换船。

    虎娃和玄源休息一天后才会重新飞回步金山道场、继续运送下一批民众。两人轮流施法,也是一场修行磨砺,民众们在泯水岸边走下比翼飞舟后,皆冲着楼船跪拜、向二位高人行礼。

    虎娃和玄源就一直坐在二楼船舱中没有露面,连续不断地施法运送民众,暂时也无暇关注其他的事情。如此组织有序的大规模迁徙,在巴原上还是第一次,三万多人两天运一船,保持这个节奏不变,差不多需要两年时间。

    前三个月,都是虎娃独自施法操控比翼飞舟,而玄源端坐船舱中修炼,有这件空间神器为屏障,外人谁也不清楚船舱中的具体情形。三个月后,当比翼飞舟停泊在泯水中的一个夜间,虎娃悄然离去。

    他告诉玄源,自己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办,不想被外人获悉行踪,这段时间就辛苦玄源施法运送民众了。玄源没有追问虎娃去做什么,她好像已经猜到了却没有点破,只是柔声叮嘱道:“你做的事,可比我要辛苦多了。记住,无论如何一定要安然回归。”

    虎娃点头道:“放心吧,两个月内一定回来。”

    玄源:“你也放心,没有人会知道你已不在这里。”

    他们两人之间的默契不必多言。虎娃离开比翼飞舟,在途中悄然汇合了三水先生、盘瓠与羊寒灵。四位大成修士各御神器飞天,却不是直往南方的郑室国,而是先向西进入蛮荒边缘,兜了一个大圈子沿着西荒绕到了南荒,时间恰好接近冬至。

    ……

    相室国被平定的消息太突然,让很多人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令郑室国方面觉得震惊与错愕。

    在郑君泓竹看来,相室国至少还能再支撑个十年八年。这并不是说少务若下定决心拿不下相室国,但所须付出的代价得不偿失,强攻也将导致国力大损,若是那样,郑室国反攻的机会就来了。

    与相室国只能困守残境、复国无望的情况不同,郑室国朝堂中,如今还弥漫着一股企图反攻复国的气氛。因为它在几年前的国战中虽节节败退,但也是主动收缩退守,还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力量,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未尝没有收复失地的可能,哪怕只是收复部分失地也好。

    就在前不久,郑君泓竹还与外祖父英竹先生一起策划了一个战略设想:先在巴室国中挑起内乱,然而趁机联合帛室、樊室、相室,四国一起进攻巴室国。

    可这个战略仅仅是一种构想,还没有来得及派人去联络实施,相室国就已经很干脆地没了,少务可腾出手来,调集力量更从容地对付郑室国。

    少务受降在夏秋之交,消息传来,让郑室国一度非常紧张,国中调兵遣将如临大敌,就怕巴室国趁势强攻郑室国。

    两国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很厉害,早在国战之前,就都向对方派出了很多潜伏的奸细。有很多情报是不需要特意去暗中搜集的,只要事情发生了就瞒不住任何人。

    巴室国驻守其他地方的大军没有动,镇南大将军瀚雄仍率军布防于帛室国边境,镇北大将军北刀仍率军布防于樊室国边境。少务又宣布国中大赦,不仅遣散了围困相室国残境的大军,也放围困郑室国残境的将士归乡。

    **

 036、斩竹计划(下)

    少务并没有解除对郑室国的围困,从国都调来精锐野战军阵换防,但数量尚不足原先大军的一半。这样一支军队用来封锁并警戒是足够了,但想强攻郑室国却不可能,而且主帅不再是原相室国的镇国大将军悦瑄,而是换成了默默无闻的灵宝。

    据说灵宝出身低微,仅是因为攀上了彭铿氏大人的关系、成为其座下大弟子,才受到巴君的擢升与重用。也有熟悉巴室国朝堂之事的消息灵通者说,因为彭铿氏大人的功劳已太大,令少务对其本人几乎赏无可赏,所以才会重用其弟子以示格外恩宠。

    郑室国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朝堂上的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但也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仍在关注着巴原上各方势力的动态。彭铿氏与玄源操控比翼飞舟运送小世界民众,一时应无暇他顾;长龄与伯劳亦时常出入巴室国都,看来并无异动。

    近几十年来,郑室国国祭大典的司礼者皆是英竹先生,他甚至比国君更像主祭。重要的祭祀仪式上,每个人的身份都非常重要,这是代表万民与上天沟通的场合,能在民众的心目中平添无形的神圣权威。

    郑室国近几年也恢复了学宫,但国祭大典的司礼者仍是英竹先生,谁也不能取代他的地位。郑室国的学正是于成礼,就是郑君泓竹在百川城之会的助手,他亦是英竹岭弟子,在国祭大典上担任的是英竹先生的助手。

    这几年国祭大典的次日,英竹先生都会直接从郑室国如今的陪都贵树城飞回英竹岭道场。从贵树城到英竹岭道场,普通人若步行须艰难跋涉甚至无法达到,就算英竹先生的随行弟子,依仗神通法术也要走大半天。

    但若御神器飞天而行,其实直线距离并不太远,英竹先生用一个多时辰也就回去了。他身份尊贵且神通广大,回山当然不会像众弟子那样费大半日功夫步行,所以在这一个多时辰之内,恰好落单。

    英竹先生独自离开宗门道场的时候也许很多,可是外人并不能准确把握其行踪。所以想突袭拿下英竹先生,所能把握的机会,每年就是这么一个多时辰。而在英竹先生刚刚离开贵树城,或是将要到达英竹岭道场时,都是不适合动手的,真正合适的时机不超过一顿饭的功夫。

    ……

    巴室国大军虽围困了郑室国残境,但并没有将之彻底封锁,亦没有完全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大军只截断了东、北、西三面道路,而其南面与蛮荒群山接壤。

    所谓英竹岭,从地名上讲其实是南荒群山延伸入巴原的一条余脉。英竹岭道场在山脉中,而贵树城坐落在这条山脉的尽头,其东、南、西三面各有一座城廓拱卫,构成了如今的郑室国残境。

    英竹岭百年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宗派,当时叫竹山派,因为道场所在的那座山脚下,密密麻麻长满了各种竹子。

    英竹先生是竹山派中的第一位大成修士,也是振兴宗门者。他成为宗主后,竹山派便以整条山脉为名改称英竹岭,而他这位宗主也号称英竹先生。至于英竹先生原先叫什么名字,好像已经没人记得,就算知道的人也不会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