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杰森莫名地就想起了那个答案,看着眼前的大屏幕,他终于开始明白了那个答案的意义,只是,现在是不是太迟了。
“追梦赤子心”。那是兰斯的答案。
瑞恩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周围一片安静,彷佛整个世界都沉静了下来,那超乎寻常的安静让人产生了一种世界末日的错觉,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独自一个人般。透过落地窗看着外面那平淡无奇的景象,低矮的平房,金色的阳光,葱翠的灌木丛,繁忙的车流,所有一切都是如此平常,没有想象中的惊涛骇浪,没有想象中的刀光剑影,也没有想象中的惊心动魄,甚至就连空气都没有变得更加紧绷,生活还是在继续。
只有他知道,这就是最后决战了。
“撒哈拉骑兵”已经上映了,首映式也已经完毕了,所有努力都已经做完了,所有底牌都已经亮出来了,成败在此一举。他们不需要媒体的好评——当然,如果媒体综评表现出色,这总是好的,但他们更需要的是票房,等待着电影市场给予的反应、等待着观众对电影的反应,首映票房的爆表数据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没有……
最后的决战,不像电影上演的那样,剑拔弩张、胆战心惊、步步为营,在真实生活里,“结束”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到来了,更多时候自己甚至没有意识到,事情就已经结束了,出生是这样,死亡也是这样。生活是这样。
潮起潮落,无声无息。
曾经,他总是因为最后决战而亢奋不已,他喜欢那种你死我活的紧张气息,角逐出一个最终胜利者。胜利者享受着所有的欢呼,而失败者则没有人会记得。比如说超级碗,比如说足球世界杯,比如说西部电影。
他现在都还记得,当初罗杰…戴维斯向兰斯正式宣布股权交易的消息的那一天,他精心准备着自己的仪态,甚至设计了自己坐在电脑面前的动作,然后不断在脑海里演绎着情况的走向,幻想着兰斯可能出现的反应。仅仅只是在脑海里重复那个过程,就可以让他得到无比的欢快;闭上眼睛,他依旧可以看到兰斯那因为愤怒而陷入绝望的眼神,整个人都变得支离破碎,兰斯的狼狈和堂皇取悦了他,因为这让他看起来像是胜利者。
他以为那就是最后决战,一场决战将两个人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等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今天和那天没有任何相似之处,那天的情形他至今脑海里栩栩如生,就好像是亲眼目睹一股龙卷风袭击一座高楼大厦般,恢弘、震撼、澎湃;可是今天所有一切都是如此风平浪静,平淡地彷佛明天就可以遗忘一般,他甚至忘记自己今天是否吃了早餐。
他现在终于知道,“那天”不是最后决战,事情远远没有结束;那么,“今天”是不是呢?还是说,“今天”也仅仅只是平凡无奇的又一天,毫无特殊之处。
“叩叩”,敲门声打破了沉默,“进来。”瑞恩扬声说到,然后就听到了自己秘书的声音,“瑞恩,周五预估票房已经出来了。”
一般来说,电影院会根据售票的实时数据,还有预售票的数据,对当天票房做一个预估,越靠近晚上零点,数据就越准确。周五票房数据往往可以推断出整个周末票房的走向,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但参考价值却十分高。
“塔克呢?”瑞恩转过身,接过了数据,平时都是塔克负责这一块的。
秘书耸了耸肩,“他今天没有来公司。”然后就转身离开了,顺手带上了房间门。
瑞恩以为自己的双手会颤抖,他没有;瑞恩以为手中的信封会无比沉重,他没有;瑞恩以为自己会犹豫不决,他没有。他径直拿起了数据,从上往下阅读了起来,这份数据是西海岸七个州的统计数据,东海岸的数据显然还需要一点时间。
西海岸七个州的票房数据目前是一百八十万美元。不是一千八百万,而是一百八十万,瑞恩把数字后面的“零”数了三遍。在数据的最后,参展关系预估,“撒哈拉骑兵”的周五票房应该是在五百五十万左右。
所以,这的确是最后的决战,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是西洋镜影业的最后表演机会了,以“撒哈拉骑兵”的惨败收场。没有差之毫厘的薄冰胜负,没有最后一刻的险之又险,没有此消彼长的悬念时刻……似乎从很早很早以前,答案就已经浮现了出来,只是他拒绝承认罢了,现在,他必须正视这样的结局:最后,已经到来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561 天差地别
(全本小说网,。)
2005年四月,初夏的炙热清晰地反应在了电影市场之上,第一周“罪恶之城”破纪录的首映票房轰轰烈烈地揭开了序幕,第二周“撒哈拉骑兵”的首映式引爆了话题热潮,似乎来不及感受春天的缠/绵,夏天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到来了,让人产生了一种六月盛夏的错觉。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期待着今年春季档可以爆发出更多的能量,顺势带动暑期档的爆发,推动整个电影大盘。
尤其是“撒哈拉骑兵”,这部作品完全具备了在暑期档角逐的能力,却提前了三周被摆放在了四月,就犹如庞然大物一般,堂而皇之地称霸了这个弱小的档期,具备了鲸吞整个票房市场的能力。而当“罪恶之城”已经爆发出惊天能量的情况下,这两部题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受众也不同的作品展开正面碰撞,很有可能实现双赢局面,进一步激发出四月的北美市场潜力,让春季档的历史彻底改写。
但是,当四月八日的周五单日票房统计出炉时,却令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满脸惊愕,通体冰凉,甚至就连恰当的反应都做不出来。
作为“撒哈拉骑兵”的首映第一天,四月八日当天,这部耗资了一亿六千万美元完成拍摄的作品,却仅仅只收获了五百一十八万三千美元!
五百万,居然只有五百万,甚至让怒火都无法凝聚起来,只剩下一阵空虚笑容的数据,愤怒到无奈的五百万。所谓的五百万单日票房,映照在一亿六千万的制作成本和超过五千万的宣传成本之下,显得如此单薄而苍白。更为荒谬可笑的是,五百万,这仅仅只是剧组在摩洛哥拍摄时一天的费用而已,当初他们为了拍摄飞机坠毁的场面,耗资两百万,结果在后期制作过程中,画面却全部被剪掉,一点不剩。
现在,电影上映了,所有人都期待着作品能够爆发出两千万级别的单日票房,结果却只有区区五百万,滑稽可笑的五百万,苍白无力的五百万,不敢置信的五百万。如同狗/屎一般的五百万!
这也意味着,这部电影作品根本不需要等待周六和周日票房了,首映周末的票房预估数据直接就可以下调至两千万以下,虽然具体成绩还要看周六的涨幅,但可以确定的是,媒体所预测的高度是不可能达到了。
此时此刻,即使是预测阶段最为保守的“纽约客”,他们预测的三千五百万也显得夸张而离谱。
就连当初票房惨败的“未来水世界”,首映周末都有两千一百万美元的收入,但现在“撒哈拉骑兵”似乎达到如此高度都将会无比费劲,这是不是意味着,“撒哈拉骑兵”的最终票房可能比“未来水世界”还要凄惨?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周五的单馆票房仅仅只有一千六百四十三美元。横向数据比较,“罪恶之城”上周首映的单馆票房是一万八千。
“芝加哥论坛报”对此调侃说到,“至少,‘撒哈拉骑兵’可以松一口气,属于‘割喉岛’的影史赔钱之最吉尼斯纪录,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变更得主。因为‘割喉岛’首映周末仅仅只收获了两百万美元,‘撒哈拉骑兵’凭借着周五票房的出色表现已经成功上岸。”
耻辱,这才是真正的奇耻大辱,“撒哈拉骑兵”在轰轰烈烈的声势之下,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失望,周五票房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糟糕透顶,似乎所有一切都预示着这部电影将会迎来一场雪崩式的惨败。征程才刚刚开始,转眼就落下了帷幕,失望到了极致、愤怒到了极致,以至于握紧的拳头都一阵无力,只能乏力地松散开来。
对于外行人士来说,“撒哈拉骑兵”和“罪恶之城”不过是四月份前后上映的两部普通作品而已,并不具备任何的特殊含义,即使当初有人报道了西洋镜影业内部的分裂,但这样的事情在华尔街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不足为奇。
但对于行业内部人士来说,他们却知道西洋镜影业和混沌影业之间的恩怨,他们在乎的不是最终胜负,而是这场对决所迸发出来的火花,就犹如哥伦比亚肥皂剧一般,撕逼大战总是可以让旁观者热血沸腾。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一场势均力敌的火热对决,“撒哈拉骑兵”和“罪恶之城”之间进行一场刺刀见红的肉/搏,就好像去年十二月“十二罗汉”与“借刀杀人”一样,彼此之间火拼到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可是结果却让人们失望了,这更像是一场单方面的血腥屠杀——虽然说目前仅仅只是周五票房出炉而已,接下来还有两天的战斗,现在就下结论似乎为时尚早,但现实总是比想象来得更加残酷。
“罪恶之城”仅仅在周五这一天就收获了一千零三十三万的票房。
一千零三十三万,几乎是“撒哈拉骑兵”单日票房的两倍,而且这还是“罪恶之城”上映的第二周对阵“撒哈拉骑兵”的首映周末,如此巨大的差距几乎让所有的狡辩、所有的借口都变得苍白无力,只剩下一地鸡毛。这个数据是如此耀眼、如此刺眼,根本无需多余的说明,仅仅只是一连串冰冷数据的直接对比,高下立判。
更为讽刺的是,“撒哈拉骑兵”的首映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准确来说,从年初就展开宣传的“撒哈拉骑兵”,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