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姑娘是听不出的,但他心思一动却知道陈子迩多这句嘴的目的,他不由的点点头,给陈子迩打了个‘聪明人’的标签。
毕竟人情社会不懂人情最是可怕。
这时候,对面的男人回道:“免贵姓谭。”
“我叫谭志涛,这是我的女儿谭婉兮。”
陈子迩微笑着,“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这名字叫的好,起的也好。”
谭志涛被夸的哈哈一笑,谭婉兮则有些害羞,红着脸不说话,这时候还不是赞一句“有美一人”,就有好几个人都以为在说她的年代,小姑娘也没了刚刚呛她父亲的泼辣,在陌生人面前转而安静内向了起来。
谭志涛说:“我起的这名字还是很少有人能一口道出她的出处的。你这个能考上中大的高材生还能抽出时间读《诗经》啊?”
这句话是《诗经·国风》中的一句: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说的是,有位美丽的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陈子迩摆摆手:“您就别夸我了,只是碰巧这么一句罢了。倒是您学以致用,给了你女儿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
“这还真的是,你看我们家老爷子就没什么文化,给我一个大老爷们取了个孙宏的名字。别人一听都以为是女的!”
旁边的大哥也是个健谈的,刚刚一直没插上嘴,现在逮着机会立马开口了。
陈子迩没分辨出,有点想笑,心中想道:“孙红?这的确太女性化了。”
“你看你们都以为是红色的红是不?”
“错了!是宏大的宏!”
陈子迩和谭志涛都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再聊下来,陈子迩知道这谭志涛果真是官员,在市财政局当科长,大小也是个官。谭婉兮则是要去中海师范学院读书。
这孙宏则多年混迹中海,现在在中海摆摊卖碟片。说好听点叫零售商,说不好听就是倒卖盗版的。
90年代的碟片唱片,就没几个正版的。
至于股市的话题也戛然而止了,谭志涛不是很感兴趣,陈子迩懂的也不多。孙宏一个人也聊不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旅客们大多慢慢安静了下来。到晚上九点钟的时候,陈子迩肚子有点饿,就泡了碗泡面。
这时候有些人已经靠着座位小眯了起来。对面的女孩还能靠着她的父亲,陈子迩也想找个东西靠靠,但一转头看着孙宏这么个大老爷们,他是一点心思都没有。
闲着没什么事干,陈子迩还是拿出了自己带的书,手中已经读到一半的这本叫《built to last》,中文名叫《基业长青》,是美国作家詹姆斯·c·科斯林的畅销书。
福布斯20世纪20本最佳商业畅销书之中,有这本书一个位置。100年的时间,才选20本最佳商业类书籍,不能说不优秀。
陈子迩看着觉得还蛮有意思,书中提出的破除12个迷思不能说是金科玉律一定正确。但新颖的观点确实吸引人不断思考。
比如作者认为一个才华横溢富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者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可能有害。这种领导者对于公司的短期提升助益良多,但用更长的视角或者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领导者使得企业对个人的依赖性过强,也就是说企业的命运和个人的生死建立了强大的联系。
一旦如此,这样的企业能够生存多久?
再者来说,万一这位领导者不慎犯错,又当如何?
陈子迩几乎瞬间就想到了苹果公司,因为他能想到的最有才华的ceo就是乔布斯。
“可能真的是这样吧……”陈子迩有点被这个观点说服。
他重生前已经看到了iphone7的发布,换个摄像头就叫新一代iphone…这根本不是人们熟悉的那个苹果的风格。
但人们必须得熟悉了,因为大家都喜欢的乔布斯的风格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领导者越有才华,在他离开之后,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伤害就越大。
不过也不能尽信了科斯林的鬼话,书里好几个拿来举例的“好”公司后来也都不咋地。
比如摩托罗拉,科斯林赞许了这家高瞻远瞩的大公司,可是只有陈子迩知道,这是个被收购的命运。二十年后也有些人抓住这一点对这本书嗤之以鼻,只能说,世界变化太快,经典都在贬值。
火车晃晃悠悠间,坐着很难入睡。谭志涛打了半个多小时的盹,反而觉着浑身难受,他活动了一下被女儿压的有些酸胀的肩膀,想找一个更舒服的姿势而不得。
瞳孔转动间看到对面的大男孩正津津有味的看着手中书,顿时觉得自己也应该带上一点消遣的东西。
他拿起放在桌子上的棕色大眼镜,一戴上之后视野清晰了才发现,这小伙子看得是英文书!
陈子迩倒不是故意高调,只不过《基业长青》这时候还没有中文出版社出版,他只得托人从香江带回来。
作为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他真的把他的专业学的不错,不论是口语抑或阅读,都不在话下。补习班盛行的时候,他也挣过几笔快钱,然后去西方国家穷游一下。陈子迩的前生,舒服是足够的,只是不够精彩。
谭志涛脑海中闪过好几个想法,这时候外语能好到无障碍阅读书籍的人,那是不多的。
心中对陈子迩的赞赏更深。
等了一会儿,趁着陈子迩放下书揉捏脖子的间隙,他说:“没想到这美国人的书你也看得懂,这可真是了不起啊!”
陈子迩摸摸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他可能不知道为了做到这一点,自己花了好多年的功夫。
不过他也有些奇怪,“谭叔叔怎么知道这书是美国的?”
谭志涛指着书面上的小字,“我虽然通读不行,但america这个单词我还是认得的。”
又问:“你说你这脑袋怎么长得?我女儿刚刚考上大学,我可是知道这高考是很累很花时间的,你怎么就能在考上中海大学的同时,又能学习《诗经》,还能把英语学到了这个地步?”
“我看你也就十八九岁,我自己学习过英语,这可是个靠积累的东西,看来我还遇见了个小天才啊!”
陈子迩听他这么细致的理一下,好像确实讲不通。
既然很难说的通,这时候谦虚的回答又显得有点过度,那就用最简单的方法好了。
“谢谢!”
面带微笑,精神饱满,自信而又有礼貌。
谭志涛已经有了打算,自己的女儿太过害羞胆小,以后一个人中海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这个陈子迩是个不错的年轻人,而且是家乡人,离得近,高材生,很好。
所以他又问:“你们学校在中海哪里?”
这是想要地址,方便以后找到。
陈子迩回忆了一下录取通知书上的信息,道:“在深航区太原路那里。我也没有去过,还要去找找。”
谭志涛面色一喜:“这么近?中海师院也是在太原路啊!”
这倒是陈子迩没有想到的,他心中也喜,谭志涛大小是个官,保持联系总没有坏处。
这么一来两人心里都有底,下了车也有时间慢慢了解对方,因而随着时间来到午夜,都是靠着座位休息不再讲话。
中间陈子迩睡了一会儿但没有睡熟,朦朦胧胧间列车终于到了中海。
入了城之后,列车的速度更慢,偶尔能看到窗外的黑色桑塔纳飞速而过,这让急等着下车的人更烦躁不安,这其中也包括陈子迩,坐太久,又基本熬了一夜,他已经腰腿酸痛了。
时间接近凌晨五点,破晓的阳光刚刚开始洒向这座新生的城市。
在陈子迩眼中,现在的中海破旧不堪,入眼尽是低矮的灰色水泥建筑,道路狭窄,灰尘也多,远没有二十年后的繁华。
只有偶尔的一两座现代化建筑能看出这个城市现在的气势很足,这一波大势中机会太大太多了!
想及此处,陈子迩也不禁有点心神激荡。
谭志涛似乎看出了陈子迩的异样,以为是乡下人进城造成的影响,笑着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紧张的很,觉得中海是个了不得的地方。”
陈子迩听了不禁莞尔,原来人家觉得自己这个乡下小子进城被吓到了。想了一下道:“用句略微文艺的话说,这是我与这个世界的第二次约会。”
谭志涛听了很随意的一笑,他以为陈子迩说的是淮阳和中海。
但陈子迩真正说的是,前世与今生。
第三章 惊鸿一面
中海在夏季时,由于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再加上地理位置临海所带来的水汽,致使空气湿度过大,因而即使是高温已经脱去的九月,也依然让人觉得闷热不堪。
列车进入中海后,陈子迩就渐渐的感受到了这种闷热,整个城市就好似一个不透风的罐子,让人喘不过气来。
凌晨时分的火车站也没有一丝凉风,周围的空气感觉都稠乎乎的,像是凝住了一般。
四人紧跟着人流走出列车,孙宏知道与陈子迩三人的目的地不同,打了招呼便要走了。
临走的时候,陈子迩想起股票的事情,提醒他道:“千万别信政府会兜底的傻话,最迟12月份,一定要抛掉手里的股票。”
关于股市具体哪一天是拐点,陈子迩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是12月中旬左右。
话虽如此,陈子迩看他神色疲惫又一副敷衍的样子就知他根本没放在心上。这也正常,陈子迩如今人微言轻,心智成熟的成人年又怎会轻易相信。
陈子迩不再强求,只能说一人一命吧。不过多年以后,即使孙宏没有照着做,他也依然觉得这句提醒是改变他一生的提醒。
孙宏走后,陈子迩三人向火车站外走去。
谭婉兮满脸倦容,谭志涛也面色不好。尴尬的是,这个时间点并没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