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是一个很让人讨厌的人。事实上,不光后来的《旧唐书》和《新唐书》这么记载,在杜甫死后的几十年里,对他的主流评价亦大抵如此。
客观来讲,新、旧《唐书》对杜甫的描叙和元、白、韩等人对杜甫的评价,角度并不一致,前者主要是从人品道德方面讲带式输送机问题,后者侧重从文学价值方面进行审视,双方都有片面之处。
元、白和韩愈的确是认识到了杜甫及其诗歌的价值,他们在推行的文学革命中,都把杜甫作为了一位先驱,也正因此,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杜甫这个人,这种美化后来愈演愈烈,直至两宋期间,终于把杜甫抬到了圣人的位置上。
反过来,新、旧《唐书》对杜甫的描叙固然有不公允的地方,但也并非完全捕风捉影,从杜甫一生经历来看,他在性格方面的确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而正是这种缺陷,决定了他多舛的命运。
杜甫是在成为“诗圣”之后才封神,变成了现在大家心中“忧国忧民”,“苦大仇深”,“兼济天下”的固有圣人形象!
正是因为元的这次称赞!
他说老杜是《诗经》和《离骚》的直接继承人,隋唐以来,乃至魏晋以来,有很多诗坛的牛人,诸如唐初的沈佺期、宋之问,魏晋才高八斗的曹植以及刘祯,南朝的颜延之和东晋的谢灵运等,这些在某一时期执文坛牛耳的大人物,一旦和杜甫比起来,简直弱爆了,杜甫一出,从气势上把他们全压倒了,同时也把他们的长处全吸取了为自己所用。
杜甫彻底的火了!
连唐文宗都成了他的粉丝!
当然杜甫能红起来,并非偶然,也不是元稹偶然碰上他,而是历史使命让元稹必然碰上他。
首先,是杜甫对自己的胸怀有要求,写诗不光是为了应酬、自我娱乐,也是爱国爱民的一种表达方式。
自己几间草房的茅草被吹走了,对于唐王朝和天下而言,算个什么事?但是老杜偏偏推己及人,想到要在唐朝实施大规模的安居工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跑到农民家里投宿,看到半夜抓壮丁,他悲愤地写下“三吏三别”。
自此之后,杜甫开始崛起!
白居易也开始发飙:“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
毕竟白居易和元稹齐名,是好基友!
有他点赞,杜甫彻底名声大盛!
徐乾道:“元稹的确说过这样的话,但一代文宗韩愈也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可是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对李杜还是很尊崇的,他写过:「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连一线诗人韩愈都「举颈遥相望」了,后来但凡有点自知之明的文人,又有谁敢说自己的文才能位列在李白杜甫二人之上呢?
韩愈虽然也肯定杜甫,但他是挽救了李白的,当时元白等人叫嚣杜甫的诗天下第一,李白也只能给他提鞋!
还有人说李白,杜甫是垃圾!
这怎么行?于是他写出了“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他最起码让李白和杜甫并列!
毕竟李白是谪仙人,是盛唐三绝之一,要不是他更加的飘飘欲仙,“诗圣”就是他!
经过元白韩等人的努力,杜甫终于开始崛起!
但是封神还是宋朝之后的事情!
李大伟听到徐乾这个回答真是不屑一笑:“黔驴技穷呀!”
因为韩愈的这首诗最多也就证明“李白和杜甫”一样牛逼,那又怎样?
也就是说徐乾根本不能证明李白比杜甫牛逼!!!!!
李大伟决定乘胜追击:“大概杜有三难,极盛难继,首创难工,遘衰难挽,子建以至太白,诗家能事都尽,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体,前人未备,伐山道源,为百世模,二也。开元既往,大历系兴,砥柱其间,唐以复振,三也!”
第792章 什么叫学霸
李大伟所说的那番话来自胡应麟!
胡应麟,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明代浙江省兰溪县城北隅人。(全本小说网,https://。)明朝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
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深谙浙东学术之真谛,吸取宇内文章之精华,身处偃蹇而志坚若磐石,终为一代学术巨匠。
这番话如果概括成四个字,就是:继往开来。
是的,杜甫在律诗上所做的贡献太大了,堪称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许多人都惊叹的看着李大伟!
“这个家伙厉害呀!”
“典故什么的信手拈来!”
“不愧是李狂的弟子呀!”
“徐乾要危险了!”。
。。。。。。。。。。。。
李大伟因此总结道:“说到历史地位,中国诗歌史上有且只有一个至尊,那就是诗圣杜甫,诗圣两个字说明了一切。”
“请注意,诗圣不是外号,是尊称,中国文化传统上只有在某一领域达到最高成就的集大成者才能称之为“圣”,而诗仙诗魔诗佛诗鬼等等才是后人根据诗人的性格和诗风所取的外号,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杜甫年轻时粉比他大十多岁早就名满天下的李白,是很正常的,并不等于说李白就强过杜甫。到了中后期,经历了十年客居京华的心酸,安史之乱的巨变,蜀中,夔州,两湖的辗转漂泊,阅尽世间沧桑的老杜早已修炼成诗坛不世出的巨人,其作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但从技巧上来说堪称登峰造极,无可争议的史上最强,而诗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不朽的人道主义精神,更是老杜被尊称为诗圣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李白纵使复生,见到当时的老杜,也只能仰视。”
“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是啊,非常的有道理!”
“原来李白这么不行!”
“还是杜甫牛逼呀!”
“这李狂也太牛逼了吧!”
“看徐乾怎么应对?”
。。。。。。。。。。。
徐乾觉得李大伟的这番话还是有值得商榷之处的!
李白的“诗仙”称号绝不是像“诗佛”,“诗魔”等只是一个绰号而已!
在唐朝之前,李白就是写诗第一人,再不济也是和杜甫并驾齐驱!
在那个时候他就是“诗圣”,只不过他的行为太“仙”了,时人称之为“谪仙人”!
他的“仙”是他个人的风格,他喜欢喝酒,而且他的剑术也是响当当的!
唐朝文宗皇帝之时,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御封李白的歌诗、张旭草书、裴旻剑舞为大唐“三绝”。
前文就说过那时候唐文宗经过元,白等人的忽悠已经认为杜甫很了不起了,但是在他心里李白还是第一!
李白为什么落后于杜甫!
就是因为他的诗似乎不是人间,而是来自天上,根本不可学!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然而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就好像独孤求败,写诗的时候信手拈来,根本就无视规矩,无招胜有招!
而杜甫更好和他他的两个极端,杜甫制定了严格的规矩,供后人瞻仰!
杜甫的诗是可学的!
可以说后来的宋代诗人几乎都是杜甫的徒子徒孙,他们怎么可能不夸杜甫?
而且李白的性格是“凤歌笑孔丘”!
杜甫则是“致君尧舜上”!
因此到了理学开始兴起的宋朝,杜甫的地位就开始稍微高于李白了,因为这是政治正确,当然这只是读书人之间,在普通人之间的地位李白还是要碾压杜甫!
李大伟道:“其实自宋朝开始,在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轼,陈师道、陈与义、陆游等人的努力之下,杜甫成为“诗圣”,已经是诗坛第一人!”
在唐朝的时候,李白并未落于下风,因为唐朝几个皇帝都认为李白更牛逼!
而到了宋朝,欧阳修等人发现了杜甫,尼玛,写诗这么牛叉,把好诗都写尽了,还让我们怎么写?
而且当时因为神宗时期朝廷改革引发一些政治的不安,杜甫的伤怀诗更容易共鸣。
还有个传说,苏东坡和几个文人哥们儿小聚,谈到诗词的境界时,苏东坡动情的说,写词我还凑合,写诗我只配给杜甫提鞋(大意如此),可见杜甫在宋代的地位。
李大伟道:“苏轼就曾经道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苏轼就曾经言杜甫为天下第一诗人!
李大伟继续道:“苏轼还曾言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由此可见,苏轼真是杜甫的脑残粉呀!
其他人都惊呆了!
“这个李大伟牛逼呀!”
“非常非常的牛逼!”
“这种古文典故信手拈来呀!”
“这才是真学霸呀!”
“你们没看见嘛!”
。。。。。。。。。。。
其实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苏轼与辛弃疾!
有许多人也把苏轼与辛弃疾比较,谁写的词更牛逼?
当然杜甫和李白是平分秋色的,这两人水平很接近!
但苏轼和辛弃疾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非常大的,辛弃疾是真正的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