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是因为打仗的地方不是海峡就是山地的地形,骑兵去了也白搭,所以大多数时候骑兵将士都被当做了步兵使用。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对峙的双方都在平野之上,这里就是骑兵的天地。

随着后方战马持续不断的运来,大明骑兵迅速恢复了原貌。

倭国当中也有骑兵,但是他们的骑兵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不说了,战马还都是瘦小的战马,骑兵更是连一套完整的铠甲都没有,就直接拿着武器就敢冲锋,这一回郭城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骑兵。

四万五千人的骑兵刚刚组建完毕,便立马朝平野北侧的倭国大军发动了进攻,大明的步兵他们打不过,骑兵同样也难以抵挡。

仅仅一个冲锋对方便发生了溃败,溃败的是尼子经久的部队,大军已经完全不听从他的指挥了,在明军骑兵到来之前便一窝蜂的往后面跑去。

牵一发而动全身,尼子经久的部队溃败了,另外两人的大军同样也被牵连,看到兄弟部队都跑了,自己还在这里干嘛,干脆所有的大军都跑了起来。

但是两条腿的始终跑不过四条腿的,接下来的战斗就完完全全是一场彻底的屠杀,有了郭城的命令,进攻的骑兵根本就不接收俘虏,凡是被追上的倭国将士尽皆被杀死。

这一场大决战最后演变成了长达三天的追杀,大明将士尽出,到处搜捕溃败逃窜的倭国大军。

尼子经久被俘,后被杀害。

足利义晴和北条氏纲这两个向来呆在后面的大将军趁机逃回京都,三人总共二十多万大军死伤无数,光是死在明军手上,能够找到尸体的就多大十二万人,足利义晴和北条氏纲带回去的大军不足五万,其余的军队尽皆失踪。

用后世的史学家的话说,这一场事关倭国生死的大决战根本就没有什么点评的必要,因为这完全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进攻的大明实力太强大,与之相对,倭国的实力则太过于弱小了。

纵然其有誓死反抗之决心,但奈何天不在你,时命难为。

璜岐平野决战消息慢慢传出,整个倭国一战哀嚎,所有的人都知道倭国败了,彻彻底底的败了。

尼子经久被杀,整个山阴以及山阳十数国尽皆投降,倭国京畿地区十国彻底暴漏子在了明军的兵锋之下。。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ps:求个月票啊……

网网

 第六百三十一章 :制造瘟疫

更致命的是,倭国已经找不到大军来防守这些地方了,不得已足利义晴和北条氏纲两人把所有的守军全都集合到了京都,想要誓死守住倭国之都城。// w;wwd;y;z;w;w;第;,;一;;138看蛧

这里是他们的京都,是他们文明的发源地,是他们精神的家乡,足利义晴甚至喊出来“京都失,宁愿死”的口号。

五月初,明军开始围困京都,整个京畿十国根本就没有守军,大军到来之前几乎所有的城门都是开着的,里面能跑的人全都跑了。

其实北条氏纲是不赞成死守京都的,他建议带着天皇跑到关东去,那里是整个倭国现在最为繁华的地方,而且地势广阔,只要控制住了那里未尝没有和明军一战的勇气。

但是这个建议却足利义晴所否定了,因为京都不但是倭国的都城,也是他们室町幕府的根本所在,同样的守住京都不但意义重大,而且也可以阻止明军进攻北部关东地区,这样同样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好吧,北条氏纲直接便怒了,他可不认为靠着两人能够守住京都,弄不好大家都要死在这里,见足利义晴不愿意听从自己的建议,非要死守京都,脾气暴虐的北条氏纲直接带上自己的大军退守若陕、近江和伊势三地。

事实证明,北条氏纲的想法是对的,足利义晴的想法确实是太天真了,靠着他不到两万的兵力根本就无法守住京都。

在明军围攻了三日之后,京都在几乎被焚毁之后落到了明军的手中。这座倭国文明的发源地在几十年内连番遭受战火的蹂躏。

京都陷落。足利义晴战死城墙,室町幕府彻底灭绝。整个倭国几乎陷入一片死寂。所有的人心里都在流血,都在悲伤。

好在北条氏纲临走之前强行带走了后柏原天皇,这让退守倭国中部以及北面的他不但独揽了大权,而且也有了大义的名分。

国家生死存亡,吾等应尽皆战死效果,仗着后柏原天皇的名义,北条氏纲独揽大权,在中部以及北部地区大肆招募将士。征调各诸侯国的军队。

这个时候这些中部以及北部的诸侯国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防备着来自京都方面的人了,迫切的危机感让他们不得不放下以往的一切仇视。

占领了京都,郭城焚城三日,之后派人东进大阪平原。随着北条氏纲的逃亡,大阪平原上已经没有守军。

但是虽然如此,令明军没有想到的是,那里的平民竟然是有史以来抵抗最为激烈的。占领了大阪之后,那里的明军不但不配合,而且还总是暗中捣乱,甚至暗杀明军将士。

占领大阪在战场之上明军的死伤都没有超过一千,但是被那些平民使用各种手段害死的决多大一千多人,这其中更是以伊贺和河内两个地方最为严重。

郭城几乎怒不可遏。凡反抗者格杀勿论。分不清谁是良民,谁暗中反抗,那就全部都杀了。

至此明军来到倭国之后最大的一场屠杀拉开了帷幕,屠杀从京畿西国开始,一直蔓延到大阪的海边。一村有人反抗便屠杀一村,一城有人反抗便屠杀一城。

倒地有多少人被屠杀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后来推测当时半年之内被杀的人不少于四十万,整个京畿西国以及大阪平原地区几乎十室九空。不过大明的官方却一直没有承认过这一点,他们始终坚持之所以会出现十室九空的局面完全是后来北条氏纲发动瘟疫战一手造成的。

北条氏纲纠集了超过十万大军用来防守,但是最后却仍旧以失败告终,因为他根本就无法守住。十万大军倒是能够暂时挡住明军不让他们从正南方北进。

但是倭国不是大明,他们地域狭小,四面环海,在大明有强大海军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从任意一个地方登陆。但是北条氏纲却没有足够的大军进行防守每一个沿海地区。

郭城和钱如京经过策划从海路越过志摩,直接出现在了伊势的后面,郭城从北侧登陆直接进攻驻扎在伊势的倭国守军。

对方溃败,伊势失守,北条氏纲辛苦维持了才半个月的伊势、近江、若陕防线便宣告崩溃。

伊势位于近江的东北面,伊势失守,近江腹背受敌,北条氏纲在近江三战三败,没能挽回败局,不得不撤出近江。

而若陕的守军则看到自己北回的退路被彻底切断了之后,开城纳降。

北条氏纲大败而归,倭国中部诸侯国见到明军已经无从打败,便心生投靠之意,趁着北条氏纲败回之际,众人齐力将北条氏纲赶出了城池。

北条氏纲刚刚大受打击,便又被部下驱逐,心灰意冷的他直接放弃了除关东之外所有的领地。

北条氏纲退守关东,整个本州岛除了关东之外很快便全都到了大明的统治之下,对关东的最后决战即将展开。

六月,双方的伊豆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由于伊豆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对明军的进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双方大战半月,上杉家族几乎全部阵亡,明军终于占领倭国东海道南部,伊豆失守,北条氏纲带着残兵败将以及天皇逃窜武藏国。这个时候他已经不能用退守来形容了。

接连的败仗不但严重摧残着北条氏纲的信心,同样也在一步一步的激发着他的暴虐性格,退守途中北条氏纲找来了大量郎中,沿途不断的杀戮并收集死尸。

控制了伊豆之后,郭城开始进军武藏国,那里是后世倭国东京所在的地方,很有可能也是此次大明的最后一站。

明军兵锋一日千里,防守的北条氏纲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但是很快,郭城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这段时间大军之中经常出现无故感冒的人。

如果是偶尔的一两个还好说,但是一下子成片成片的出现,那就不正常了。

意识到事态严重新的郭城立马下令停止进攻,将所有出现不适症状的人全都隔离,然后找来军中郎中诊断。

瘟疫,果真如郭城所预料的那样,大军之中出现了瘟疫。。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ps:求支持啊……

♂♂

 第六百三十二章 :末日浩劫

乱世出瘟疫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放在这个时候却显得很不正常,现在的明军当中跟随的有大量的郎中,这些郎中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不但能够处理军队伤病的各种伤情,并且对于战场处理、掩埋死尸、战场防疫等各方面都有很丰富的经验。

这十几年来大明交战无数,但是却从来没有爆发过一场瘟疫,就连这一次出征倭国,前后每一次交战一结束,大量的郎中就会立马登场,为伤病包扎的就给伤病包扎,负责处理战场的就处理战场,而处理死尸以及防止病疫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倭国之战开始前几个月来,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的疫情,但是现在一到这里,便传出了瘟疫了。

问题不可能出现在明军这边,这一点郭城很有信心,那么原因就在倭国那一边了。

这个时候郭城想起了自己进攻武藏以来每到一个地方看到的都是一片经过屠戮的景象,很明显是倭国的大军在对自己人进行屠杀。

一开始郭城对此还很高兴呢,但是现在看来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了。

果然,很快经过军队当中大量郎中的研究,有人提出了可能倭国在故意制造瘟疫。

顿时,郭城大惊,立马经过防护的明军探子四处打探消息,慢慢的随着一个一个探子回归,带回来一个又一个消息,郭城也不得不真的接受这个事实。

北条氏纲在故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