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份的守军调入京城。在巴图蒙克来的时候京城之内的守军以及靠近京城的禁军加起来也才仅仅刚过二十万而已。

朱厚照能够在京城被围困之前调遣的军队就只有这么多了,二十万的兵力让一开始面对城外将近三十万的蒙古人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优势了,但是现在又突然增加了几乎二十五万的兵力。城内守军二十万,外面的蒙古人却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了。两倍还有多的差距,在普通的民众眼里似乎并不是仅仅依靠城墙和火炮等东西可以消除的。

在格列博罗特来到之后的第二天。巴图蒙克也提前一天宣布大军可以进攻了,因为经过数万人的参与,巴图蒙克终于在此时制造出来了足够的攻城器械了。

“飞桥两百五十架、攻城车二十架、云梯三百架、抛石机三十架、城外墙四座、吕公车两架。有了这些,攻上城墙绰绰有余。”在完成了器械制作的第一时间,巴图蒙克便通知了阿喇哈青森,这个已经等得快双眼通红的汗王在外面看着那些巨大的攻城器械,心里雄性万丈。

“明天攻城。”两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蒙古大军即将开始攻城,这个消息在当天晚上便已经传到了京城之中,不但朱厚照知道了,就连那些普通民众也知道的一清二楚。既然要开始攻城了。那大军自然要有调动了,数十万人的调动动静那么大,城内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无数个在晚上因为担忧战事而睡不着的人在听到城外巨大动静之后有经验的人便已经知道了这些动静所代表的意义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明亮的时候。朱厚照和兵部尚书刘大夏等人再次出现在了城墙之后,今天事关两个国家生死的战事即将展开,这个时候朱厚照不得不亲自前来鼓励一下大军的士气。

战场之上鼓励士气的话永远就是那么几句,但却永远有效,除了告诉所有的将士此战的残酷与必须胜利的原因之外,朱厚照也承诺战后一定会对所有参战的人进行奖励。

估计到朱厚照的安危。等城外开始响起了蒙古人集合的鼓声之后,朱厚照便被一干将领请下了城墙。

从今天开始,朱厚照所要做的就只有在乾清宫之中等着外面战事的消息,当然给予刘大夏充足的支持也是必须的。

城外的蒙古军队在太阳抬头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了集合,数十万人围绕着京城分布,站在上面往下面看去,远远的延伸梳理地都是黑压压的一片。

而除了黑压压的蒙古大军之外,城外那些告到的攻城器械也是格外的引人注目。

首先被众人所看在眼里的就是在城墙外面突然冒出来的四座同样高达的城墙,也就是所谓的城外墙了,顾名思义城外墙就是在城墙外面为了改变被城墙之上的守军居高临下压制的情况而在靠近城墙的地方单独建造的和城墙一样高或者比城墙更高的临时高墙。站在这种城外墙之上,进攻的军队可以和守军完全在一个高度之上进行对射,可以有效的对守军进行杀上与压制。

这些城外墙都是使用泥土夯制而成,虽然比不上京城的坚固,但是用来对城墙之上的人展开进攻却已经足够了。

四座城外墙分别在京城的四周,每一面的高度之上甚至还要比京城的城墙高出来一点,在高墙的下面是占地极广的地基,而且每一个城外墙的长度同样也不短,每一个足足有两三里地之长。

每一个高墙之上,已经有上千名的蒙古士兵站在上面做好了射击的准备,甚至上面还出现了简易的箭塔。。。)

 第四百七十六章 漫天的火幕

夜晚的寂静已经被白日的战火所代替,在京城与方圆数十里之内的地方,整个大地都在见证者一场绝世之战的展开。

作为进攻者,这一场战争首先从蒙古大军这里开始,在所好了所有战前准备,进行了战前动员之后,巴图蒙克便和阿喇哈青森一起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战争完全没有预热,从一开始便进入了高&潮,在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两人命令之下,蒙古大军之中超过一半有二十万的人直接对京城的城池展开了进攻。

蒙古士兵们蜂拥的朝着城墙冲去,弓箭,马刀,乃至飞桥和云梯一一出现在战场之上。首先发威的却并不是这些,而是城墙之上明军的火炮和蒙古大军之中的抛石机。

火炮,明军之中威力最大的武器,同时也是攻击范围最远的武器,在蒙古大军还没有度过护城河的时候,城墙之上的火炮便已经发出了愤怒的吼声,一百多门火炮虽然不是在同一面,但是一百多声的声响还是让整个大地其他的声音仿佛瞬间消失了一样,数不清的漫天的火光在城墙的四周迅速升起,在这一瞬之间,有无数个蒙古士兵就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而在明军火炮发威之后,蒙古人同样也不甘示弱。虽然他们没有和明军一样的火炮,但是他们同样具有威力巨大、射程极远的抛石机。

明军有火炮一百多架,蒙古人同样也有巨大的抛石机三十多驾。在火炮第一轮的齐射之后,城墙外面的抛石机同样开始爆发出了自己的威势。

没有火药,但他们有巨大的石块,需要数人合抱,重大数吨的石块在抛石机巨大的力量之下迅速升空而起,远远的向着不远之处的城墙而去。

石块由远及近,很快的时间。城墙之上的明军便注意到了这个意外的来客,“不好,是石块。快跑。”在众人眼中石块迅速变大的同时,经验丰富的老将们已经开始提醒士兵们迅速的躲避了起来。

但是本来城墙上面活动的范围就少,石块的落脚点也不是那么好判断的。“砰……”一声一声的巨响响起,比不上火炮的声势,但是在城墙之上的明军仍旧感觉仿佛整个城墙都在摇晃,而同样的分布密集的士兵也有不少人丧命在石块之下。

在这一刻,明军的火炮和蒙古人的抛石机成为了战场之上的主流,甚至于进攻的蒙古人和城墙上面的明军都开始被这一场决定性的较量所吸引了目光。

“砰……”“砰”“砰”……巨响不断在城墙外面和城墙之上响起,靠着数量上的优势以及火炮比着抛石机更大的威力,短暂的射击蒙古出现的伤亡明显比明军要多得多了,但是刘大夏却高兴不起来,蒙古人的伤亡多。但同样的他们的人数也多。这种消耗,刘大夏不认为大明消耗的起。

“给我打掉蒙古人的抛石机。”在见到蒙古人抛石机对明军造成的巨大伤亡之上,对于抛石机刘大夏可谓是恨之入骨。火炮的射击范围比抛石机要远,为了减少伤亡刘大夏便开始想办法打掉蒙古人的抛石机了。

“大人,蒙古人架设抛石机的时候都有意避开了咱们的火炮。所以根本就打不着他们。”刘大夏身边一个经验丰富的炮手不得不向刘大夏禀报了这个有点残酷的事实。

火炮是克制抛石机的利器,这一点巴图蒙克在制造抛石机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就是为了避免自己这边辛辛苦苦造出来抛石机还没有显现出来威力呢就已经被对方打掉了,所以巴图蒙克才会在一开始对城墙之上火炮的分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城墙之上明军的火炮很多,足足有一百多门,但是京城却更大。相对于整个京城来说,一百多门的火炮根本就不可能估计到所有的地方,更何况为了防止城门失守这些火炮大部分都汇聚在了城门附近,这也就造成了远离城门的地方更是没有一门火炮。

在架设抛石机的时候,巴图蒙克已经让手下根据城墙之上火炮的分布专门找到了数十个火炮打不到但是自己的抛石机却可以射到城墙之上的地方作为抛石机的安放地了。

巴图蒙克的这种考虑此事已经起到了作用了。这不当刘大夏意识到抛石机的威胁之后想要打掉抛石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火炮竟然无能为力。

“能不能将那些火炮拆下来转移到这里?”刘大夏继续问道。

“大人,这个也不行,那些火炮本来都是固定在城墙之上的,拆下来就很麻烦而且这里也没有炮台,就是拆下来了火炮也没地方放啊。”

这也不行,好吧,刘大夏只能另想办法了。

就在双方火炮和抛石机相互射击了一段时间之后,通过飞桥无数的蒙古人已经跨过城外的护城河来到了城墙之下了。飞桥,一种简易的桥梁,向来是护城河的克星,用来放置对方靠近城墙的护城河在飞桥面前往往都会失去作用。

在度过了护城河之后,两边士兵便已经进入了各自弓箭以及火枪的射击范围之内了。

首先开始展开第一轮射击的还是早就已经做好准备的明军,首先是火枪,作为直接驻守京城的铁血军,在蒙古人来临的第一时间便已经全军进入了京城之内,他们是禁军的精锐,防守自然也要靠着他们了。

火枪手站在了第一线,在蒙古人进入设计范围的第一时间,无数个强盛便从城墙之上响起,数万发子弹漫天扑向城下的蒙古人,这样的射击是如此的密集乃至很多想要躲避的蒙古人无论如何闪躲都逃不掉死神的召唤。

在火炮发威之后,火枪成了第二个对蒙古人造成巨大伤亡的武器,这个时候蒙古人想要反击,但是他们进入到了火枪的射击范围了,明军却还没有进入他们的射击范围呢,所以面对火枪的射击,他们只能加快速度,这样就可以用手中的弓箭好好的还回去了。

火枪手们开怀大笑,显然是对刚才那一轮的射击十分的满意,迅速的打开火枪的后膛,火枪手们熟练的退出废弹,重新安上一发新的子弹,然后几乎不约而同的,整齐的射击再次响起。

不过这个时候那些被动挨打的蒙古人终于不用继续沉默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弓箭已经足够射到城墙之上了。

还击迅速开始,“嗖”“嗖”“嗖”……无数支箭矢飞速的射箭城墙,站在第一线的火枪手们迅速弯腰躲避蒙古人的射击。

及时的躲避让火枪手们的伤亡并不是太多,蒙古人第一轮射击之后,火枪手们已经退到了后面将,第一线的空间让给了弓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