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912270332045546-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工作。 
  李宁商利用等行李的空闲时间,跑进了洗手间。吐的太多,嘴里感觉酸酸的,他用手接了水,直接送入口中,让水不断的在口中翻腾,再吐出,重复了数次,直到感觉口中没有了异味,才停止下来。接着他又用手将水泼到了自己的脸上,冀望以此可以振奋一下自己的精神。 
  长时间的飞行使他的精神异常的疲惫,再加上从来没有过的晕机,使得李宁商现在只想找一张床好好的休息一下。他没有用纸巾将脸上的水迹擦掉,因为他觉得冷风吹到自己带着水迹的面部,可以让自己精神清醒一些。 
  一走出通道,无数的闪光灯便亮了起来,不断地刺激着李宁商的眼睛。他下意识的用手挡在了眼睛的前面,然后虚着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在机场的通道出口处,到处都站满了拿着相机的记者,甚至,还有若干的摄影机参夹在其中,几名以前经常在电视中见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都已经整装待发,他们都摆出了最专业的姿势,等候在出口的栏杆处,准备第一时间进行采访。 
  李宁商向自己两边看了看,发觉自己周围2米以内都没有人,所有一同准备出关的旅客都自觉地避开了自己,在远处看着自己。李宁商这时才忽然明白,天啊,这些人是来采访自己的。 
  虽然以前李宁商也经常接受记者的采访,但一般都是地方体育台的采访,而且都是事先约好时间、地点,并以单对单的形式进行访问。像今天如此规模的突然袭击,李宁商还真是有些不适应。他停了下来,向远处望去,寻找周海欣的身影,好一会,李宁尚终于在远处的人群中寻到了周海欣的影子,她正努力的拨开人群,向出口处推进,时不时还垫起脚,抬起手臂,向自己招招手。 
  看着周海欣不顾套装被弄破的危险,努力向自己挤来的样子,李宁商不由得笑了起来,他顺手用袖子将脸上的水迹拭了拭,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向人群走去。 
  机场管理处办公室,一名管理员忽然闯了进去,“科长,科长,快加派人手去国际航班出口处,那里人都挤爆了,再不控制,要出事了。” 
  科长丢下了手中的报纸,问道:“怎么了,慌慌张张的,出了什么事,把话说清楚了。” 
  “来了好多记者,除了本地的,周边城市的都来了不少,连中央电视台都有派记者过来。 
  科长站了起来,一边拿起椅背上的制服,一边急切地问道:“出了什么事,上面没发通知今天有什么活动啊。” 
  “听说是李宁商回来了,记者都是来采访他的。”那名管理员说道。 
  “李宁商?刚才是不是他的秘书过来,要我们开特别通道的那个?”科长转身向一直和自己呆在办公室的科员问道。 
  “什么?”科长的耳边响起了处长的咆哮声:“你是不是清闲日子过得太久了,人家过来让你开特别通道你竟然拒绝人家,你知不知道李宁商是什么人啊?” 
  “不就是世唐集团的董事长,搞了个俱乐部嘛。这个级别也不能让我们开特别通道啊。”科长在嘴里咕噜着。 
  “放屁,你知不知道,刚才省长、市长都打电话过来,要求我们做好对李宁商的安全工作,人家现在可是华人首富,福布斯排行榜上前50位的超级富翁,你你你,这种人要是出了事,责任是你我能够担当的起的吗?你马上给我将所有的人手都派过去维护次序。明天早上你写份报告交给我。我先过去了,你给我快点,真是气死我了。一点能力都没有。”含着怒气,处长气冲冲的赶往国际航班出口。 
  李宁商等到周海欣和司机挪到了出口处,才走了出去。 
  “李先生,我是CCTV的记者,我们想邀请您做一个专访,请问您什么时间有空啊。”CCTV就是不一样,无论在国内的哪里,他们总是能够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李宁商笑了笑说:“谢谢你们的邀请,具体的时间请你们与我的秘书约。”李宁商指了指旁边正在整理衣服的周海欣。 
  “李先生,我是南京新闻台的记者,对于您这次在伦敦的经历所有的观众都很感兴趣,您能和我们谈谈吗?” 
  “关于伦敦的经历对我来说可是异常的惊心动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述说了,我想找个机会我们再聊吧。” 
  “李先生,我是上海电视台的记者,据最新的统计,您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越了李嘉诚先生,成为了华人中的首富,并且如果按照年初公布的福布斯排行榜,您的排行也已经进入了前50位之列。您现在有什么想法?作为中国大陆的经济中心,你会到上海来发展吗?” 
  “这些数据我都是第一次听到,关于我个人资产的问题,我的会计师还没有出报告给我,关于上海的问题,我现在暂时还没有时间考虑,毕竟我出国这么长时间,首先要处理已有的业务。” 
  “李先生!” 
  “李先生!” 
  周围不断有记者涌向前来提问,司机只有一个人,只能护住李宁商的背面不被人冲撞,李宁商开始觉得压抑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幸亏机场保安在这时都冲了过来,将人群逐渐隔开。管理处的处长微笑着走了过来,抓住李宁商手,不断地上下摇晃着:“欢迎李先生回到南京啊,手下有些人办事不牢*,让李先生受惊了,我已经批评过他们了。车子已经安排好了,我们会一路保护李先生,送李先生您回去的。” 
  “不必劳烦了,我有车来接的,送我到门口就可以了。” 
  “好的,好的,这点事情还是很容易的。”碰了钉子的处长,依然保持着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指挥着保安,开辟了一条通道引着李宁商向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后,李宁商向周海欣交待了两句,便坐进了车子。 
  周海欣对着所有的记者说:“不好意思各位,由于坐了长途的飞机,李先生现在比较的累,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将在后天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具体的时间地点,我们将在明天通知大家。谢谢大家了。”说着也钻入了车内。 
  远处,两个小女生遗憾的说到:“咳,还以为自己运气不错,什么明星来南京了,结果什么都不是。”



第二十二章 左手右手

         回到南京的第一站,李宁商并没有赶回集团总部,而是驱车直接抵达了俱乐部。在他心目中足球现在是他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从那一晚,他和程宇杨聊天过后,李宁商脑海中一直都萦绕着一个问题,便是什么模式才更适合目前中国足球的发展。 
  欧洲足球的成功在于融合,各大洲的足球精英都集中在了几大足球联赛中踢球,相互传授着自己的经验,相互汲取着对方的球技,相互监督着对方的行为,相互督促着自己的进步。形成了一套良性的成长环境。 
  巴西、阿根廷的成功在于生活。足球已经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项目之一,每天都有球赛,每天都能享受到足球的乐趣。如果说这两个国家不断涌现出足球的天才,不如说是生活孕育了足球的儿子。 
  日本在亚洲的成功在于机制。长远的规划,耐心的等待,绝不急功近利,默默地培育,细心的培养,用十年的时间,造就出一批人才,再用这一批人才带动下一批球员的成长。其中不乏有金钱推动的因素,但必须承认这些钱花在了刀刃上。 
  韩国的成功在于坚持。一如既往的作风,一如既往的意志,从李宁商第一次看到韩国人踢球到现在,他总是能够看到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如果中国队领先日本队两球,你可以稍稍松口气的话,那么领先韩国队两球,你的心将依然是悬的,不到最后一分钟,韩国队都不会放弃。 
  那么中国有什么呢?10多年的联赛造就了假球、黑哨、赌球。10多年的联赛创造了一个现象,“球赛让球迷走开”。当然十多年的联赛也造就了亚洲第一的俱乐部,但却是一个连亚洲冠军都没有得到过的俱乐部。十多年的时间使全世界的足球工作者的目光都投向了这里,原因却非足球本身,而是因为金钱。悲哀的十几年,混乱的十几年,耻辱的十几年。 
  这几年,李宁商搞足球简直是越搞越伤心。裁判要收红包,要防球员赌球,国家队球员不能得罪,不准动足协腰包里的钱。一切的一切,都令他头疼万分。集团内部也有董事劝他退出来,“足球搞个两年应该可以了,该得到的支持也得到了,该出的名也出了,还呆在这潭子浑水里干吗?迟早会拖累企业的。” 
  可是李宁商每每看到不断坚持至现场支持俱乐部的球迷,他又会将这一想法抛到脑后,自己的理想要实现,就算自己这辈子实现不了,也要为后面的子子孙孙打一个好基础,为将来创造一个好环境。 
  圈内人都说李宁商犟,不懂得识时务,不懂得随大流,总是得罪人,简直一傻冒。就像这次,球队降级,企业遭查,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帮他说话,一个个笑呵呵的看着,等着他出丑,等着他翘辫子,要不然,他也不致冒那么大的风险去英国去搞那一票。 
  其实并不是李宁商不懂,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拉关系、给回扣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之所以在足球圈内会选择另一种处世态度,完全是因为李宁商认为这些都是恶习,他是一个球迷,真正的球迷,面对葬送中国的恶习,他是绝对不能屈服的。以实力说话才是正道理。 
  是留在国内,团结有志向的同仁,改变国内的环境,还是走出去,重新创一片天?李宁商一直犹豫不定。一个良好环境的踢球环境,绝对是最快的成功之路。可是李宁商又怕,凭自己个人的能力,实现这一切的梦想,实在有些不足。走出去,用别人成功的经验,来培养自己的球员,带动国内足球的发展,也是一个好办法。但对于一个整日干着振兴他国足球的俱乐部,俱乐部的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