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压在白虎寨前,从高处看是鲜红一片。马孟起在山顶眺望,只见一座大撵,数匹白马拱卫着中央。
见到野原火的白马仆从,便知道是野原火来了。
马孟起皱起眉头:连野原火都亲自来了,他们就这么想弄死我么。
他令士兵取披挂兵器来,穿戴整齐,领军与戎兵决战。
白虎寨大门打开,城头战鼓擂动,马孟起领军冲了出来。
野原火也是吃了一惊,江南军的确同以前遇见的敌人不同,他们竟然敢出门决战。
其他人未必有这个勇气,但马孟起一定是有的。当初长安城破时,他没能与李乐天共存亡,这已经是心中的奇耻大辱。
而这一切,都是拜野原火所赐。如果可以找回场子,马孟起当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甚至,他想要击杀野原火。
赫连岩也领军冲锋,双方狠狠撞在一起。士兵裹夹着厮杀,两军大将撞在一起。
赫连岩用一杆狼牙棒,力气自然不弱。而马超提一杆长枪,在他手中宛若游龙。双方照面没有几个回合,他便一枪捅穿了赫连岩,赫连岩的尸体噗通一声从马上摔下来。
野原火大吃一惊,怪不得白虎寨久攻不下,原来马孟起竟如此强悍。
江南军士气大振,发出一声声狂吼。这刺激了马孟起的心情,他冷目一扫,落在野原火身上。
斩杀赫连岩显然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的目标转换成野原火。
江南与戎族的情况差不了多少,野原火与李行哉处于绝对的领袖的地位。他们依靠个人威望将手下士兵凝聚在一起,这二人一旦出事,手下人必然分崩离析。
若能在阵上斩杀野原火,戎族人马自然不战自溃。
自己身上背负的耻辱,或许只有杀掉野原火才能洗刷。
身下坐骑发出一声长啸,马孟起在手下士兵的掩护下向戎族本阵发起冲锋。
“来得好。”
野原火抓起腰刀,要亲自上阵决战。
马孟起先于野原火的白马侍卫撞在一起,双方一旦开战,马孟起便觉得有些吃力。
野原火身边三十六名白马侍卫,这次没有全带过来。现在保护野原火的,不过一十八人。
可仅仅是这一十八人,就缠住了马孟起,让他无法接近野原火。
野原火本身武艺算是不错,但和当世超一流高手还是有一定差距。所以他身边的白马侍卫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
双方厮杀在一起,马孟起竟无法建功,再打下去怕自己也要陷在这里。也是他当机立断,立刻调兵回撤。
野原火不愿轻易放过马孟起,命令士兵对其展开围杀。可马孟起格外强悍,生生从包围圈中闯了出来。
带领士兵返回白虎寨,将大门紧闭。戎族冲白虎寨大门发起冲击,马孟起领军,又同戎族展开守城战。
这一场厮杀,直杀到天黑方才罢休。最后,戎族并未攻破白虎寨的大门,不得不退兵。
通过此战,野原火方才明白马孟起的了得。他在天下间,本该有更响亮的名声,只不过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令野原火也不自觉小看了他。
野原火亲自指挥作战,一时之间也未攻破白虎寨。之后,戎族又发起一轮又一轮强攻,在这个过程中,戎族有五员大将被马孟起所杀。
可马孟起表现得再如何英勇,也是无力回天的局面。戎族一点一点耗,也总会将马孟起的实力耗尽。
这场战斗整整持续了半月时间,戎族付出了五六千人的牺牲,方才拿下白虎寨。
白虎寨被攻破后,马孟起领着残兵败将厮杀出重围。但他并未返回落凤城,而是领军返回江南。
几乎同时,青龙寨也被戎族攻破。花木兰虽然是一员女将,但也领戎族付出了极大代价。
无论如何,戎族总算是拔掉了落凤城外围的钉子。之后,可以集中全力攻打落凤城。
此刻落凤城仍有不下十万人马,但四面城门被戎族控制,李行哉不得不窝在落凤城中被动防守。
战斗进入戎族熟悉的节奏,引兵入关之后,他们遭遇了一座一座城池,无论过程如何,最后总是能将城池攻破。
即便长安城也是一样,落凤城当然也逃不过这个结局。
第957章 开城决战
(全本小说网,HTTPS://。)
第959章
迟早会走到这一步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这一点李行哉明白,野原火心中也明白。
关键在于江南军没有与戎族正面抗争的能力。在过去的战斗中,李行哉使了不少阴谋诡计,在这点上他委实做得不错,给戎族造成很大困扰。
但也仅限于此,这点损失戎族还是承受得起的。戎族大军逐步推进,拔掉了落凤城外围的敌人。之后,对落凤城形成合围。
戎族有过很多攻城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有的是办法搞垮落凤城。
关键在于,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李行哉在落凤城聚集了不少兵力,又屯下足够粮草,摆开阵势要与野原火明刀明枪战一场。
二人可以说师出同门,各自在蛤蟆寨窝了许久。这次较量,便是看各自都学到一些什么东西。此战的胜利者,将有机会问鼎那张唯一的椅子。
在拔掉青龙寨与白虎寨这两个碍眼的存在后,野原火已经切断了落凤城同外围的联系,之后集结兵力,正式向落凤城发起进攻。
现在,戎族已经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可以好整以暇,想出各种办法攻破落凤城。
四面城墙被围,戎族主攻仍旧在西门。
投石机拉开阵势,采掘附近的山石为弹药,几乎将一座小山搬空。等到开战那一日,石弹横飞,宛若天降石雨落在城中。
守城将士上下一心,拼死反抗戎族的进攻。纵然是挡住了戎族第一波进攻,却为此付出了惨烈代价。
天下怎么可能有攻不破的城池。只要不惜代价,不惜人命,并且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任何城池总会有被攻破的这一天。
在这场守城战中,江南军表现得不可谓不英勇。但面对这必败的结局,也难免大家人心惶惶。
城主府的书房内,李行哉负手欣赏着墙上一副水墨山水图。
图中渔翁垂钓,烟雨欲来未来,令人阅之有一种出尘之意。
桌上,是戎族刚刚送来的一封信,由野原火亲笔所书——李行哉可以确认这一点,倒不是因为野原火的笔迹。他和野原火相处颇久,对其是很了解的。野原火这个人,几乎没读过什么书,大字都不认几个,也就是在蛤蟆寨才算进了扫盲班。
信上的语句前后不通,错字满篇,简直粗劣至极。但粗劣,往往也意味着真挚。这封信中,野原火罕见的动了真感情。
他回忆了与李行哉相处的经历,那时候,两人说是同生共死也不过分。
虽然在狐狸渚上,说是前尘往事一笔勾销,但情份这两个字,往往最难算得清。
曾经过命的挚友,今朝却拔剑相向,就连李行哉心里,也多少有些失落。
信中的意思,便是野原火愿意留李行哉一命。他列出了三种攻城之策,每一条都可破城。眼下李行哉已经是必败无疑,不若早早投降。
他肯划出一地,令李行哉自立为王,一来是顾忌当年的情份,二来也能保李家香火不失。
关于他提出的三条计策,李行哉认真想了想,也不否认的确有效。
必败的局面呐……
他提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感情不可谓不真诚,只不过让李行哉开门投降……
帝国缺少投降的皇帝么?当年明帝两次与戎族议和,帝国颜面一落千丈。李乐天与相府暗通款曲,最后却慢慢被架空。就连李行哉,也曾不得不妥协。
但已经走到今天了,当初他白马离京,一个人来到落凤城。先遇到戚继光,后又得到漕帮相助。扫平海盗,北上抗戎,得到东海王相助,击败李星取而代之……
一件件一桩桩,说是趟着血,踩着刀刃过来的一点也不过分。
为何要如此辛苦,遭受这些风波。
静室之内,李行哉沉思良久。如果自己只想做一个太平王爷,做花天酒地的一生,当有更容易的法子,没必要走到这一步。
总还是想做些事的。
长安城内,见吏治昏庸,贪官污吏横行。幽州境内,见诸侯割据,对于王法阳奉阴违。西北边关,见军武疲弱,戎族肆无忌惮屠戮帝国百姓。见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总还是想做些事的。
直到走了今天,自己有了兵,有了忠心辅佐的文官武将。虽然与戎族相比,不占什么上风,但总有了与戎族掰手腕的资格。
天地大局,最后走势如何,谁也说不清楚。现在无足轻重的一次落子,可能就会影响最终的结局。
李行哉焦虑也忐忑,可是让他放弃辛苦打拼来的东西,怕是不太容易。
如此说来,野原火在这件事有些幼稚了。他将曾经那份情义看得太重,也将李行哉的决心看得太轻。
一个人思考良久,接着李行哉走出了书房。
大厅内,戚继光正等待他的决定,看该如何与戎族回讯。
“启禀陛下,戎族在城外筑起四座高台,一旦高台筑成,怕我军便彻底没了胜算。”
仗打到现在这个程度,戚继光心中也忐忑。明知是必败的结局,又如何让士兵冲锋陷阵。
李行哉缓缓道出四个字:“开城决战。”
戚继光一惊,抬起头,看到李行哉如火炭般的眼神。他沉默片刻,随之重重的点点头。
窝在城中被动防守是必败无疑,当然,出城与戎族决战,也未必有多少胜算。
但至少有了些许挣扎的余地,李行哉不就是挣扎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么。
戎族掳来无数民夫,为其在城外筑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