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老大,你看那是什么?”
项杨闻言看去,只见在远处一道瀑布之后,露出了一丝黯淡的黄光,黄光之中,竟有楼台阁宇浮现,只是看上去虚无缥缈,就连那影子都扭曲不定,好似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他眼睛一亮,传说在黄泉之旁有三件宝物,望乡台、三生镜、斩尘泉,这难道便是望乡台?
不过这里完全是随机传送,光看见又有何用?
果然,当他们离开小岛,又传送了数十次之后,连那望乡台的影子都再未见过,不过倒是又上了两次小岛,同样收获颇丰,那几样宝物都是只闻其名,在方丈仙山都未曾见过的。
随着传送的次数越来越多,项杨的脸色渐渐苍白了起来,但眼睛却是越来越亮,到了后来,他已不是随意乱逛,每一步出去都要细细琢磨半天。
第六百七十九章:此道非彼道
在仙界,关于五行仙山的传说很多,当然,大多都是道听途说,并无实据,不过依旧有不少资料很有价值。
譬如,魂帝对岱與仙山中的三生河一直很感兴趣,异界大战末期,五行仙帝陨落,五行仙山落到了那位仙王手中,作为手下大将,魂帝近水楼台先得月,从仙王处得到了不少讯息,其中便有关于三生河源头的消息。
这里,是一个天然的远古大阵,也是岱與仙山天生灵物所居之所。
以项杨如今的阵法造诣,在山海界已然是了不得的高手,但在仙界却实在算不得啥,以老笔头的说法,只不过刚刚入门而已。
他所知的仙阵其实不少,但唯有隶灵阵用的实在太多,时时能有超乎寻常的发挥,其他的,其实都在能力之外。
但是,自从得到了天衍之后,他的阵法之道直接有了一次飞跃。
其他妙用不提,这件来自异界的宝物在破阵之道上简直有着偷天之能,如若当时被仙界大能发现,那真是连仙帝都要眼热的宝物。
关键在于记忆,天衍可以记录下你所观察到的一切,而后在识海之中进行无数次的衍算,所观察到的资料越多,所能衍算的范围就越大,结果便越清晰。
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特别是这种天然阵势,定然有迹可循,哪怕是万死一生,也会留有活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找到。
原本这种根本不在仙界阵道记载中的天然阵势,哪怕让老笔头亲身前来,估计一时半会也摸不着头绪,但是有天衍在身,项杨却能通过一次次的传送、观察,而后利用排除法,慢慢的摸索出其中的规律来。
这是他独有的能耐,除非有第二个天衍出现在山海界,否则无人可以比拟。
如今,他要做的,只是先确定目标,而后就是不断的观察,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收集数据,其他的一切全部交给天衍完成便可。
当然,在此之前,如果歹命到直接传入了瀑布之中,那也就一切休提了,哪怕肉身再强悍,项杨都没有信心可以在那恐怖的瀑布之中活下来。
不过,一来他对自己的气运确实信心十足,二来,种种异象表明,黄泉很可能真的还在此处,为了五行金丹,冒险也是值得的。
但这阵势之复杂,远超项杨的想象,就算有天衍在,想要破解也非一日之功,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项杨每跨一步的时间不降反增,到了后来,往往数天都不动一下。
帝宝已经习惯,静静的贴在他身后,玉手拽着一处衣角,默默的等待着。
对于拥有漫长寿元的她来说,当年在大泽,她往往发个呆就要数月时光。这些时间根本算不得什么。
长时间的衍算,对神识的消耗实在太大,于是如若遇到岛屿,往往还要歇息几天,时间一晃,便又过去了数月。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片水泽之中的景象几乎处处雷同,但在天衍的观察下,却依旧能找出某些细微的区别,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角度偏差、瀑布下坠时溅起的水花大小、偶尔见到的边缘景象。。。都被忠实的记录了下来。
在项杨的识海之中,一道道虚线渐渐成型,渐渐的,他似乎完全沉浸了进去,也不知从何时起,他都已忘记了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唯有天衍还在根据他设定的目标不断的衍算着。
时间流逝,在某一天,又跨出了一步之后,识海之中又多出了一道虚线。
这道虚线一出,似乎忽然间引动了什么,识海深处,青铜古剑的虚影为之一颤,第五个混沌铭文闪起了蒙蒙亮光。
古朴苍劲的笔划在刹那间印入了项杨的意识之中,那是一个‘道’字,但是,并非大道的道,而是道路的道。
照理来说,这两个字在山海界之中是完全一样的,但混沌铭文并非以型示于人而是以意授于心,这是一种极其玄妙的感觉,没有道理可讲,偏偏又能意会。
在这瞬间,项杨忽然从那种朦朦胧胧的状态之中清醒了过来。
他在此处已然站了七天七夜,宛如泥塑一般,此时一醒,稍微活动了一下身子,浑身的骨骼便发出了啪啪的脆响,帝宝原本已经迷迷糊糊快要睡着,见他醒来刚想发问,却见他朝着远处一个忽隐忽现的岛屿看了一眼,直接一步踏出,而后又是一步…
原本根本没有规律可循的随机传送忽然间失去了作用,项杨每一步都跨过百丈,笔直向前,十步之后,两人已经站在了那岛屿之上。
这就过来了?帝宝呆若木鸡的朝四周张望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喃喃问道:“石老大,你这是。。。”
话还未说完,便见身前那个健硕的身躯朝后倒了下来,在她丰腴之处一触,这才借力缓缓滑下,盘坐在地。
混沌铭文之力确实奥妙无方,但是这消耗也实在太大,以项杨如今的神识强度,竟然九步之后便已耗尽,最后一步,完全是在透支的状态下跨出的。
此时,他识海之中一片空白,整个人都差点失去了意识,幸好攀天树和冰蠡依旧不断的传来清流,刺激着他意识不灭。
一天一夜之后,项杨再次醒来,这才有力气取出了几颗丹药服用了下去,又过了三天,总算将神识恢复了过来。
长吁了口气,项杨心中大喊侥幸。
这次,他实在是有些冒险,如若没有攀天树和冰蠡之助,极有可能就此沉睡过去,也不知何时才能醒来。
静静的观察了一下,识海中并无异常,神识反而强大了一丝,也算因祸得福,他这才放下心来朝着身旁看去,顿时一愣。
不远处,帝宝正翘着身子趴在地上,黑色的袍子下,一双光洁嫩滑的大腿完全裸露在外,就连妙处都隐约可见,她似乎完全不觉,正在那拼命的吸动鼻翼,嗅着些什么。
在她前方,平整的礁石之间,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孔洞,孔洞之中,有蕴蕴黑雾腾起。。。
第六百八十章:谛听认主
就算在万界之中,谛听一族也是极其罕见的种族,极少在冥界之外出现。
据魂帝所言,在盘古界,从古至今,有记载的历史之中,唯有一位仙尊两位仙帝拥有谛听神兽为宠。
当然,如今的帝宝离真正的神兽还天差地远,觉醒的谛听本源血脉不足万一。
谛听一族的成长和普通的兽族不同,绝大部分的天材地宝对它们都毫无作用。
相比之间,它们反而更接近与天魔一族,在一开始,主要靠吞噬魂魄晋升,但到了六劫之后,想要跨入登仙三境就需要阴冥之宝来觉醒更多的本源血脉了。
在冥界,这种宝物自然比比皆是,但是冥界之外可不是那么好找的。
帝宝当年在死灵之地死里逃生,大难不死反而得了不少好处,这才晋升六劫,但是想要再进一步却已是千难万难。
项杨为何敢说此处会有她的机缘?
因为如若这里真是三生河之源的话,那伴随黄泉而生的望乡台、三生镜、洗尘泉皆是顶级的阴冥之宝,以帝宝的境界,哪怕得到一丝它们的气息都会有莫大的好处。
如今,便是这样。
项杨也不去打扰她,而是在旁边默默的看着,心中忧喜交加。
那黑雾倒是有点像传说中的尘息,据说乃是洗尘泉剥落了世人俗世种种之后幻化而成。
那窟窿难道就是泉眼?可是,洗尘泉呢?
此时,帝宝整个人几乎都凑在上面,那孔洞被她遮挡了大半,也看不清下方的景象,也说不定下面别有洞天,但看这模样,无论如何都和‘泉’字沾不上边,情况似乎有点糟糕啊。。。
数十个时辰之后,帝宝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呻吟,身上的黑袍在瞬间便化为了灰飞,露出了一身洁白如玉的肌肤,随之,一个个黑色的符纹闪起,片刻之间便布满了她整个身躯。
在下一刻,她浑身一颤,化出妖躯,上空,一道蒙蒙的白光洒下,将其笼罩在内,似乎受某种空间之术影响,帝宝原本十丈有余的妖躯,此时看去,竟然只有数尺来长,玲珑之极。
谛听有九不像之称,传说中,真正的谛听神兽,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
原本帝宝只是初具其型,只有虎头龙身而已,但此时,她额头多了一个金灿灿的凸起,应该又已觉醒了一些本源血脉。
帝宝一动,那孔洞便露了出来,项杨目光一扫,不由得叹了口气。
那洞穴不深,入口只比拳头大了一圈,直上直下,唯有底部有一层隐隐的水光,但是波澜不惊,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泉眼的样子。
“难道这洗尘泉因为某些变故干涸了?也不知黄泉如今怎样了。。。”
一旁,帝宝依旧沉浸在进化之中,没多久,那凸起便变成了一支小巧玲珑的犄角,一直长到三寸三分之后方才停了下来。
一声悠长的轻吟之后,她睁开了眼睛,双目之中皆是欣喜之意,妖躯一转,又化为了人形,赤条条的朝着项杨拜下:“多谢主人赐我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