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郭、黄二人找到一灯大师疗伤,紧随上山寻仇,她的身世方始大白,原来她本是一灯大师仍做着大理王爷的一个妃子,因爱习武,遇上了在宫中作客的老顽童周怕通,两人发生了一段短暂情缘。周伯通“知错”离去,却在宫中思念他。
十月怀胎,诞下老顽童的儿子,后来被裘千仞蒙面假扮侍卫击至重伤,图谋她求段王爷消耗功力相救。谁知他看见孩子裹身的肚兜,绣着鸳鸯戏水及词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正是她先前送给周怕通的锦帕制成,竟因妒恨不肯出手。见着孩子在痛苦中垂死挣扎,头发为之变白。从此复仇、救周怕通出桃花岛,成为的生存目标。
虽然个性很不可爱,而老顽童做谁的情人也很难想像他有半点浪漫,但听一灯述的故事,念《四张机》的哀艳词句,仍深深感到其中缠绵绯恻之意,这就是金庸的本领了。
。
毛东珠
《鹿鼎记》里的皇太后,是个耐人寻味的角色。韦小宝杀鳌拜,立了大功,跟康熙去朝见太后,只觉得她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贵妇人”,但夜里追踪海大富到慈宁宫,却发现她是完全另一个面目。原来这位太后不但是武林高手,而且还会使“化骨绵掌”,用这“化骨绵掌”暗杀了顺治宠爱的董鄂妃、妹妹贞妃及儿子荣亲王,又杀了康熙生母孝康皇后,是潜伏深宫的一名杀手。
顺治因伤心宠妃逝世,到五台山清凉寺出家做了和尚,但他的亲信太监海大富留在宫中,暗中侦查董鄂妃母子死因,海大富利用“小桂子”与“小玄子”之间的比武游戏,终于查出了隐伏在深宫之中的杀手竟是皇太后。海大富夜访慈宁宫与太后那段对话,惊险,曲折离奇,百看不厌,简直如雅嘉花姬丝汀的侦探小说看到最后水落石出的大结局。金庸一面明引正史资料,一面自由创作,写成这段故事,真是奇才。
但更离奇的还在后头:这皇太后根本是假的,她是神龙教派去寻四十二章经的教徒,真名叫。这里,金庸又忍不住故弄玄虚,把说成毛文龙的女儿,这毛文龙是历史人物,崇侦二年为袁崇焕所杀,这件事金庸在附录于《碧血剑》的《袁崇焕传》里也有详细叙述过,金庸喜欢开历史的玩笑,这又是一例假太后是,真大后仍在人世,被假太后禁锁在寝宫里的大柜内。不能杀她,因为要在她口中套出一个大秘密。假太后在九难逼迫之下现形,康熙在韦小宝告密之下前往查究,恰与情夫相聚的逼得逃出宫禁,真太后终于逃出生天。
回复本来身分,角色便薄弱得多了,最后,她还是和情夫重返宫禁,企图再次向真太后逼供,但阴差阳错,在躲在轿中离去时被归辛树夫妇所杀,做了康熙的替死鬼。其实做冒牌皇后、进而变成冒牌太后太久了,那些冒牌身分可能远较她真正身分更有真实感。她对康熙的态度,跟海大富说起董鄂妃时的醋意,一点也不像假装,或可惜用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
。
紫衫龙王
“四大护法,紫白金青”,而四大护法之中,以“紫”为首,“白眉鹰王”,“金毛狮王”,“青翼幅王”相继出现,各有震慑人的气派,但名号气派最大、四大护法之首的“”,不但是个女子,而且是个混血波斯美人,那真教读者大出意料之外。
黛绮丝,即是初次在蝴蝶谷出现的神秘人物“金花婆婆”,这位老婆婆,体态龙钟,又频频咳嗽,似乎久病缠身,扶着孙女儿似的一个幼女,但武功高强狠毒奇异,不知是何来历,本身已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到后来原来“金花婆婆”竟是美艳的“”乔装假扮,更加出人意表。
但是这两半其实是合并不起来的;分开的两个意外,合起来不是一个教人拍案叫绝的谜底。
首先,从谢逊口中,发现“”其实是波斯美女黛绮丝,是微微令人失望的,“白”、“金”、“青”的特征是与他们本人有很深的关系:白眉鹰王不但生有白眉,而且是天鹰教主,金毛狮王金发之外,确有雄狮的威猛,青翼幅王既有高强武功而需要吸血,但只是碰巧穿着紫衫,她似乎除了那一次水底功夫出色之外,武功并不怎样,“”似乎是众人出于感激与倾慕所送出的美号,而不是黛绮丝有符合这个称号的气派。
“”与“金花婆婆”之间的连贯性也含糊不清。
黛绮丝嫁了“银叶先生”(为何叫做“银叶先生”?)住在灵蛇岛,生了小昭,后来小昭怎样离开她?她又怎样找到殷离做徒弟?黛绮丝最急切的任务是找到了“乾坤大挪移”秘法,她又扮成“金花婆婆”跟蝶谷医仙寻仇作甚?又为何与谢逊作对,要夺他的屠龙刀?这一连串问题,勉强要答不是不可以,但答案就是十分敷衍,不能令人满意。
黛绮丝原来还是明教波斯总教的“圣处女”,因动情下嫁银叶先生,违反了教规,要受火焚之刑,这加在一起,实在太复杂了,不过,说到底,“”这名号仍是无限惹人暇思。
。
石洞仙子
《天龙八部》美貌女子极多,但最系人心的,不是段正淳的精采情妇或她们的出众女儿们之中的任何一位,而是无量山石洞中的一个以玉石雕成的女子雕像。
这个玉像,早在故事的开始,除了钟灵之外别的女主角还未有踪影的时候已经出现,她的神秘身分笼罩全书,一直到第四集近终结时才揭开谜底,可惜的是,这谜底令人十分失望。
玉像出现的一段情节,金庸写得十分引人入胜。
先是段誉被人追赶,慌不择路,闯入无量派禁地“玉壁”,又狼狈地滚下深谷,却原来谷底有湖,花树围绕,仿似仙境。段誉夜观月下玉壁,看见壁上有七彩剑影,斜斜指着一块巨型岩石,他仔细扳开岩石上的攀藤附葛,发现了石后的秘道。这条秘道,竟然深入湖底,秘道尽头是一间石室,以整块水晶为窗,引人湖水之光,室内渺无人踪,灰尘堆积,但壁上遍悬铜镜,石桌上散布梳蓖钗环,竞是个女子幽居的闺阁之地。
到此,读者心中早已渴望知道,究竟是哪一位自惜容颜的美人,在此与世隔绝之处独个儿自怜?后来又为何遗弃了这个精心设计的住所?
石室中另有石室,段誉推开了内室的暗门,又走下一道石级,再推开另一道门,“眼前突然一亮”:原来是一个宫装美人,手持长剑,对准了他的胸膛。他回过神来仔细察看,才知这是一座白玉雕成人像,以黑宝石为眼珠。真人头发为发髻。
穿了丝罗衣裳。段誉观之良久,只觉这玉像眼神不离左右,神情难以捉摸,“似喜似忧,似是情意深挚,又黯然神伤。”
段誉就是在此石室中学会“凌波微步”及“北冥神功”两件有时灵验、有时失灵的护身法宝,但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一幅这位“玉洞仙子”的画像。
她是谁?她为何愁深若此?这是何门何派的武功?这些问题,在故事此后发展中一直令读者念念不忘,而特别是“她是谁?”这个问题。玉语嫣、王夫人一出场便引人注意,不但因为美貌,而是读者急着知道:“究竟她们和石洞玉像是什么关系?”
旧版《天龙八部》的玉洞仙子的身分,始终没有答案。先以为是王语嫣,但她天真稚气,不像玉洞仙子那样幽怨。接着又以为是王夫人,但是她个性骄横,不像玉洞仙子般妩媚婉转。那么玉像是谁?为什么王氏母女跟她那么酷肖?后来画像愈出愈多,虚竹遇见无崖子的木屋中是一幅、西夏公主殿中是一幅,十分逼肖,又未必同是一人。后来亦没有结局。
照我猜想,可能金庸最初写石室玉像时,心目中没有一个确实大纲,只有无穷的可能性。随着《天龙八部》的故事热闹异常地作多方面发展,他便把这一开始时出现的玉像忘掉了。
后来新版从头检审,发现这个漏洞,于是着手修补。前面加些“伏线”,诸如石洞壁上的“秋水妹”、“逍遥子”等题字,以便首尾呼应,玉像的真身是无崖子的师妹李秋水这个谜底更加笃定。不过谜底笃定,更令人失望,而表面证据的完美,不能掩盖艺术精神上的支离破碎。
按照新版,玉洞仙子原来是个性凶残的老太婆李秋水,她年轻时击败师姐情敌,与师兄无崖子搜集了天下武学典籍,在石室隐居,生了一个女儿,嫁到姑苏王家,王夫人与段正淳相好,生下王语嫣,因此三人相貌相像。相像到如此惊人地步,固然难以接受,但原来还有第四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就是李秋水的“小妹子”。无崖子身畔是姐姐,心中却是小妹,因此雕刻成的玉像、笔下的画像,自动变成小师妹,但这小师妹全书未出现过。
故事说,无崖子雕了玉像,成天痴痴地看着玉像,反而对李秋水不感兴趣,终至不欢而散。
希腊神话有派格美利安,雕成石像格里狄亚,从此不屑看世上美女,深深恋上了自己的创作品。这个富于寓意的神话,后来成为萧怕纳名剧《派格美利安》,又改编为荷里活电影《窈窕淑女》。那么无崖子的玉像故事又有什么寓意?好像没有,因为故事拖着一条尾巴,无崖子离开石洞继续授徒,而李秋水不知怎地跑到西夏,做其西夏国王妃子去了,未知西夏公主,亦即虚竹的“梦姑”,是否又是生得与祖母李秋水一个模样?
。
香香公主
金庸小说的女主角虽然差不多个个都美若天仙,但坦白说,我并非个个都喜欢,事实上,有三位小姐我认为十分讨厌,是其中的第三个。
《书剑恩仇录》电影、电视剧拍过不知多少次,据说每次的最大问题都是哪里找到一个适合扮演的女演员,因为金庸把她写得太美、太好了,在读者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象,若找来的演员不符合读者心目中的理想,便会教人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