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魏人怕了……”头领柴大狂笑一声喝道:“儿郎们,且为同袍鼓劲……”
吴狄身后众死士听闻立时齐声狂喝道:“轻兵赴战,死不还家!”
“杀!杀!杀!”二十万秦军几乎同时齐喝三声,便见自大营中而出的轻兵们如出闸猛虎一般向南面的魏军扑去。
吴狄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幕,虽然此时他身上所沸腾的是秦人吴狄之血,但却是在用后人吴迪的目光审视着这场冷兵器战争。秦军轻兵虽是由罪人和流民组成,但在出战之时吴狄却是亲眼看到数万轻兵向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并没有正规秦军在一旁驱策,甚至连骑马指挥的人都没有,几万个人就是如此自觉自愿的向敌人扑去。这一点让吴狄根本就无法想象,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古代战争中用百姓流民为驱口消耗对方战力的战法自春秋时代便已开始,而史书所载,但凡被驱前的驱口都需以偏军和督战队在后弹压,以防止其不战而逃或阵前倒戈。
可如今形式,却只见这几万秦军轻兵,一个个竟如打了鸡血一般亢奋,几乎是不惧生死的奋勇向前。
不过数十息的时间,相距不过数里之遥的秦魏两军轻兵部队便如两道由人组成的人浪碰撞在了一起,一时间整个战场上杀声震天,整个主战场上空腾然升起了一圈七彩的光盖,这赫然是由刀剑挥舞而折射出来的光线组成,这是真正的“刀光剑影”。
厮杀声、呐喊声、惨叫声,声声入耳。
霎时间,吴狄再也冷静不下去了,浑身上下的血液犹如被烈火炙烤一般沸腾了起来。
不过半刻时辰,主战场广阔的大地上便铺满了尸体,两股汹涌的人浪在多次碰撞后已经渐渐被分割成了多股战团,或是秦军轻兵将魏军轻兵包圆了围杀,或是魏军轻兵结阵四下追杀散落的秦军轻兵。一时间竟然分不出究竟谁胜谁败。
正当吴狄对眼前的战事有些困顿不解之时,之听见魏军方面突然鼓声大作,号角呜呜而响,数十块列于阵前的魏军持盾步兵战阵齐齐而动,一步一步的向战场中线前进。而秦军方面也在此时鸣号响鼓,吴狄扭头一看,只见中军也派出了十数块身着黑衣,头扎斜椎髻的弓弩手。而中军两翼的骑兵也纷纷上马整队,看起来秦军的战术怕是先以箭雨远程打击,接着派骑兵揣阵。
可是场中正在混战的轻兵们该怎么办,不回撤吗?
看着双方正规军一步步的向战场中线逼近,吴狄的心突然紧了起来。此时在战场中央奋力搏杀的秦魏两军轻兵似乎并未发现当前的战场动向,依旧还是敌我混杂的纠缠在一起。以现下情势看,不过半分钟的时间魏军的步兵便会与之接触,而秦军弓弩手也将到达发射阵位。
难道,要将他们统统杀光吗?
就在吴狄焦急的当口,突然秦魏两军中军处同时响起了一阵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接着便看见前行的秦军弓弩手阵前止步张弓以待,魏军步兵则不停反进,起步奔跑起来,而在中线附近互相混战的轻兵们在铜钲响起之后,大部分都立刻和敌军分离开来,然后连滚带爬的向战场的东西方向奋力突围。
“咚咚!咚咚!咚咚!”十息后,中军鼓声又响,秦军弓弩手从箭囊中取出三支箭矢插于地,取一支在手张弓搭箭。而对面的魏军步兵此时也已经跑步进入战场中线,只见阵前一阵刀光闪动,所有挡在魏军前进路上还在做殊死搏杀的敌我两军士兵便纷纷被乱刀分尸。
待魏军步兵行至中线,只听秦军军阵中突然暴起一阵狂喝:“大风!大风!大风!”
随着这声大喝,秦军阵前的弓弩手一致扬弓向天,在“咯吱咯吱”的开弦声中,个个都将手中木弓拉成了满月,然后在各队将官的呼喝下待机准备放出阵阵箭雨。
而位于大约两百余步开外的魏军步兵阵中也是光影乱闪,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魏军将手中的方形盾牌高举过顶,形成了一面盾墙。
“嘣!”的一声巨响,数万张弓响成了一声的威势天地也闻之色变。只见无数黑杆羽箭如黑云一般升起,至最高升限时又在半空中以折角落下。
“嘣!”又是一声巨响,当首箭尚在半空中飞行的时候,秦军箭阵的第二只箭便又发出。而当第三箭发出时,密集的箭雨这才在魏军的盾阵上空落下。在劈里啪啦如爆竹一般的爆响中,魏军盾阵之中虽然有人不幸中箭,可整个阵型却丝毫不见凌乱,但能看出这秦军的箭阵虽然厉害,而魏军的盾阵也并非是吃干饭的。第二批、第三批箭雨也是如此,就整体来看,秦军三发攒射至多只对魏军盾阵造成了不足十分之一的伤亡而已!
而秦军弓弩手三箭发毕便立即负弓在身,迅速向战阵左右两翼撤去,接着吴狄便听到秦军战阵又是一声齐齐爆喝:“赳赳老秦,人人敢死!杀!杀!杀!”
猛然间大地突然震颤起来,只听轰隆之声骤然而起,位于中军两侧的数万骑兵同时而动,数十万只马蹄同时雷动大地,万马奔腾的威势自然无以伦比。甚至吴狄也差点生生给震下马来,倒是吴狄胯下战马似乎早就熟悉了如此情形。可正当吴狄还想细心观摩秦军是以何种方法冲击魏军步兵方阵的时候,哪知领队的柴头领却是嘴上打了个呼哨拍马便走,余下的其他人和吴狄只得立时策马跟上。
秦人吴狄虽为屠户,可骑术却是不俗,想必这也是因为秦人民风好武的缘故,因此策马而行的吴狄即便马上无鞍也可自然而然与马配合的很好,反倒是后人吴迪所掌握的踩蹬伏浪打浪骑术没了半点用处。
死士营并非出战,柴大率着本屯死士会和了另外几屯之后便从秦军本阵侧翼而出向东急行,行了怕有两刻时辰后这才在一处山梁下驻足。一路上吴狄紧跟柴大,细细一数便发现同来的还有五位头领,也就是说眼下这支死士部队有三百人左右的规模。行至山梁,众头领吩咐各自下马养歇马力后便向将旗处聚集。
将旗下,一个身着黑甲,肩披黑氅,头束黑木高冠的英俊青年正神色紧张的站在山梁上向下眺望着主战场方向,此人眉目坚毅,鼻高口阔,双目炯炯有神,鼻下的两撇八字浓密胡须更是为他添上了几分霸气,正是现今秦国国君的嫡出二子:仲公子嬴渠梁。
“将军!”柴大等人纷纷上前行礼,吴狄也跟在众人身后行了个秦军的军礼:右膝跪地,左掌在外,拇指上翘,双手叠合不拱。
嬴渠梁点点头,目光注视战场不移,轻声道:“免礼……”
众人行过礼后也自来到嬴渠梁身后观看战场事态,吴狄上前一望,愕然发现此时的战况与之前离开时大有变化,竟然是万分危急的局面。只见战场中央,有近万秦军骑兵竟然被魏军的刀盾兵和手持长戈战戟的长戈给团团围住,而秦军方向也被不知何时派上前来的魏军弓箭手射住阵脚,竟然无法出兵解救。
一名死士头领观望之后,不由摇头赞道:“魏武卒方阵,果然名不虚传……”
此言一出,吴狄明显看见嬴渠梁原本皱成了川字的眉毛不由跳了一跳,心知那头领这下怕是把人给得罪了。
“报!”正在这时,一骑传令兵自山梁后飞奔而来,自嬴渠梁面前道:“前军右军突入魏武卒方阵,嬴虔将军被困!”
“大哥……”嬴渠梁听闻猛然怒喝,转头望向战场,只见他双手握拳捏得格格做响,双目赫然间便赤红一片。显然之前他还道被困是某位秦军大将,现在才知竟然是自己的大哥,自然是激怒非常。
“咦……”一名头领这时突然低喝一声,将手向魏军一指,叫道:“仲公子快看,魏军中军的铁骑出击了。”
顺着这头领目光,众人自然看见了原本围在魏军中军大纛旗下的近万骑兵已然扬蹄飞奔冲向战场,而魏军的中军此时只剩下了不过数千步兵在四周保护。
几位头目面面相窥,那名和吴狄有些相熟的白头领赫然开声道:“仲公子,这可是大好时机呀……”
哪知嬴渠梁却是举手制止,咬着呀冷冷丢下一个字:“等……”
【第005章】 死士夺帅
【第005章】死士夺帅
嬴渠梁此言一出,众头领当即默不做声,众人当然知道嬴渠梁要等的是什么。
秦军律:不尊将令者斩!
此时,嬴渠梁携三百死士来此埋伏的目的是待机从侧翼突破敌军的魏武卒方阵,如无将令擅自出击即便胜了也是死罪。更何况,以三百死士去突击魏军数千人防守的中军大纛,只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将近万秦军骑兵重重包围的魏军步卒快速的穿插组合变换阵型,竟然逐步在阵内的将秦军骑兵分割成了好几股,然后利用步卒防护弓弩强袭的优势将小股的骑兵包围歼灭,而阵内目下最大的一股此刻也不过三四千骑,想必正是嬴渠梁大哥嬴虔的本部吧。
战况越发的惨烈,山梁上的众人也是个个看得双目尽赤,甚至就连吴狄也是如此模样。吴狄决然不曾想到,在后世被军事专家们所公认的步兵对骑兵定为劣势的论断,居然会在眼前被逆转。须知按照后世军事学家的理解,我国历代都是以骑兵称强,步兵确有一时之强,但各方面比较下来骑兵还是胜算居大,依此便得出结论,在冷兵器战争年代最强兵种当是骑兵。
更有兵家言曰:步兵对骑兵,三倍以上胜算五五,非五倍以上不可完胜也。
也就是说,以步兵对骑兵的话,步兵的数量必须在骑兵的三倍以上才有一拼的实力。可摆在眼前的战况却将这个论调颠覆了,按照吴狄之前的估计魏军步卒的人数绝对不可能超过秦军骑兵的一倍以上,并且魏军步兵所穿戴的甲胄也没两宋时期的步人甲那么牛逼,大多都是皮质的甲胄而已。为何魏军的步卒能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不但能和骑兵打得旗鼓相当,久战之下反倒还能占上便宜?
虽然吴狄有“梦蝶”的奇遇并且两世为人,但他两世都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专家,自然是不得其解。
也就在这时,只听身后有蹄声嘚嘚,又是一骑传令兵飞马来报:“报!大纛有令,命嬴渠梁率领轻兵死士,从侧翼进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