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秦-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甚!”无敌见子岸色变。而甲士也不敢动作。便亲自上前。向子岸和朴巴笑道:“本公尝闻。巴与蜀世争。蜀人狡诈、背信。而巴人重诺守信。颇有古风。武王伐纣时。巴人应檄而战。前歌后舞。战舞和歌。勇猛不退。武王谓之神兵也!”
无敌说的这段典故。说的是武王伐纣时。巴人在战斗的时候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边杀人。鉴于这种唱唱歌、跳跳舞、杀杀人的威力太过牛逼。周武王也不的不赞叹巴人是“神兵”。不过这个“神兵”不是贬义的。巴人有一种巴渝舞的战斗舞蹈。其特点是: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弱起”。有“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的美誉。由此可见巴渝战舞肯定是相当牛逼的。只不过。今日之战。巴人却不曾在阵前跳上一段。因此无敌一面亲自给朴巴松绑。一面笑道:“今日之败。非战之罪。亦非朴巴之过。而是巴王不曾命人跳上一段战舞之故。”
无敌为朴巴解缚。子岸等人都是手扶剑柄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朴巴暴起伤人。不过朴巴在听了无敌对巴人重诺守信和巴人因为勇猛而被周武王喻为神兵的夸赞之后。神色突然阴晴不定起来。无敌解了朴巴之后。看着朴巴身上好几处伤口还在渗血。一些伤口里甚至还有泥沙。便毫无防备的当着朴巴的面转身向军帐走去。见无敌解开自己后突然转身露出后背。朴巴的瞳孔立时就是一收。可旋即他的耳中却是响起了无敌的声音:“吴柴。本公要给朴巴裹伤。看他伤势。你需再去取些酒精和肠线来。”
朴巴听的一怔。身形便跪在的上没有动作。白白错失了暴起伤人的大好时机。也在这时。走到了军帐门口的无敌恰好转过身来道:“朴巴。你还跪着作甚。还不过来。”
朴巴一愣。便自起身向无敌行来。当即无敌将他引入帐中。又按他躺下。取来酒精为他清洗伤口。又用羊肠线缝合。这个过程中。朴巴虽然不曾喊疼。无敌却是看见他眼中溢出泪水。也不知是疼的还是因为感动。当无敌给他清洗缝合完毕。朴巴立即跳下手术台。跪的以大礼重重的磕了九个头。
看着朴巴心悦诚服的跪的叩首。无敌面色如常。似笑非笑。三万精骑。沿江东下。连破巴国城池二十一座。更在巫山逮住了想要往楚国逃亡的巴王。嬴虔不似无敌那般好说话。看着一脸猥琐的巴王。想着江州城下一战损了近万飞鹰精锐。嬴虔便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将他一刀杀了。然后还命人将巴王的首级传首整个巴的。让巴国的城池不的抵抗。乖乖献城投降。
还比说。嬴虔的这一招还真就管用。不过旬日。长江两岸的大小三十余座城池的守将在看到巴王的首级后。自知巴国已灭。大势已去。全都乖乖投降。而嬴虔也的以将大军抽调至巫峡。修筑加固巫峡关隘。用以防备楚国的知巴蜀事态后派军来袭。
可让人奇怪的事。秦国攻蜀至今。已经过去数月。然而楚国却是慢点消息都没有。真叫人想不明白这楚王到底在搞些什么。   
  【第207章】 甘德石申 
也就在无敌和嬴虔都在猜想楚王到底在做些什么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一件震动楚国的大事却是在这时发生了。
这段时间以来。楚王芈良夫一直都很忙。忙到他甚至没有时间去打理一身的肥肉。而是亲力亲为的陪着两个神秘的星象隐士踏勘整个楚国的地界。为的是要在楚国为两人选址建造一座可以观看到楚国国运的观星台。
据说。年前的某日。楚王宴请群臣于王宫。酒酣耳热之时便和群臣们戏论起天下大事。闲谈之中。便有人提起话头。说起了六国伐秦之败全在魏国身上。当年六国伐秦。楚国也曾参与。只不过自从齐国退出之后。楚国也打起了退堂鼓。眼下有人旧事重提。楚王本是不爽。可这人将问题都推到魏人身上。反倒和了楚王的心意。
当即。这个叫做蔡冶的小臣便夸夸奇谈。称之所以魏国会败。这是因为魏王和魏国上将军庞涓不通天象、不明天意。说是秦国仲公子嬴渠梁登基当年。有一颗赤色的天星堕于陇西。后来被现任的国君三公子嬴无敌寻到。并且铸成了一把赤王剑。因此秦国的国运大变。而魏国却在这个时候联合山东六国去伐秦。岂有不败之理。
(史载:秦孝公元年。彗星见西方。)蔡冶随便一说。楚王也是随便听听。原本也是没有放在心上的。过了几日之后。一日楚王午间小憩。却在半睡半醒的朦胧之中。忽然心血来潮想起了曾经有一个在蜀国为官的楚人屈欢跟自己提到过老蜀王开明十一世。就是因为知道了那颗堕于秦国陇西的赤星被秦公寻来铸剑地消息后活活气死的。当即楚王心中一动。觉的脑中似有灵光闪过。一个日后震动天下地大计便浮上心头。当即。楚王将中大夫江乙宣来。和他商议了整日之后。便派他出使魏、齐两国。而江乙出使两国表面上是礼仪上楚国和两国地交流沟通。实际上是要为楚王秘密的寻找两个在当时天下闻名的星象家甘德和石申。
比起鬼谷子和墨子。甘德、石申这两个人在战国时代地大名比起两人可谓是毫不逊色。即便在后世。这两人的大名对学习过天文知识华人来说也是如雷贯耳。两人合著的《甘石星经》将自吹自擂的西方天文学界一脚踢进了狗屎堆。并且在月亮上还有一座用石申地名字命名地环形山。当然。这里指的是“战国时代”之人和后世学习过天文学的人。要拿无敌来说地话。他根本就没听过这两人地名字。更不知道这两人究竟是干什么地。
而甘德和石申据说就是如此牛逼神秘的大贤隐士。他们所研习地学问与巫师占卜、阴阳五行、堪舆之术等神秘流派丝毫无染。他们是“究天人之际”的渊深学派。自诩为上天隐藏在尘世地眼睛。也是人世体察天机的异能之士。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天”为直接对象的学派有两个。一个叫“占候家”。一个叫“星象家”。占候。就是以天地气象的变化预测人间祸福。云气、风势、日色、虹挂、雾象、电光、雷声、海潮、月晕、尘土、阴霾等等等等。都是占候家观测玄机的对象。星象家也叫占星家。就是以天上星辰的变化。预测人事国运的学问家。自夏商周三代开始。国王通常有两个固定的官身预测家。一个是卦卜的巫师。另一个就是占星的星象家。比如说周室的姬卜就是专门卦卜的巫师。
而其余诸如阴阳家、堪舆家等。则都是一事一招。极少有朝臣资格。两者相比。卜卦较为流行易懂。尤其在周文王演绎八卦和孔子撰写爻辞之后。等闲士子也对卜卦有所了解。卦卜的结果对国人的心理威慑和影响力也就日渐减弱了。
相反。星象家却始终保持着他们曲高和寡的神秘。等闲学问家是无法窥其奥秘的。国人庶民更是难知万一。正因为星象是如此的深奥。又是如此难以为常人所掌握。所以星象家的预测对天下始终保持着高远的威慑。它可以化成童谣。化成谶语。化成各种神秘预言。甚或化成席卷天下的风暴。
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各族的古文明中。星象家始终都是在站在统治阶层的顶端。他们的工作也是为统治阶层修筑更加牢固的权利金字塔。因此是没有人敢于对星象预言的权威提出挑战。
而楚王要寻觅甘德、石申两个星象家的奥秘。就是想要效仿无敌。看看。一个屠户出生的家伙。就因为寻到了一颗天上掉下来的赤星铸了一把剑。便从带罪立功的轻兵炮灰。一跃成为了秦国的国君。并且还在少梁山上用一番口舌之论便瓦解了六国同盟。还大败魏国、收服陇西的戎狄部族。不久前又夺回了河西。楚王不知道自己搞错了顺序。他只是想:要是我芈良夫也能够寻到一颗天上堕下的彗星打造成剑。岂非也能让楚国的国运更上一层楼?
而且。楚王认为想要知道天下的兴亡大势。还要根据天机来决定自己的大策。因此他要中大夫江乙去把甘德、石申请到楚国。好随时告诉他上天的奥秘。好让他顺天行事。大震国威。这里需要给大家恶补一下历史方面的知识。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起。夏商周历代都有星象家辅佐王室。夏有昆吾。商有巫咸。周有史佚、苌弘。而春秋四百年。星象家更多了一些。著名的有郑国的裨灶。鲁国的梓慎。晋国的史赵、史墨。唐国的子昧等。
进入战国后。声名赫赫者有齐国的甘德(人称甘公)。魏国的石申。赵国的尹皋等。然最为天下折服的还是甘德、石申两位高人。只不过。无敌不学无识。一天到晚忙着强大秦国。军事政治科技眉毛胡子一把抓。哪有这个闲情逸致去研究天文地理。即便之前蜀使屈欢跟他提过楚王从齐国迎回了甘德、石申。他也明显的没听进去。
就说这年的正月。中大夫江乙归的楚国郢都。随他一同到来的正是甘德、石申。楚王大喜之下。自然前去问策。向要知道这天下何处有彗星陨落。自己也好去寻来打造神兵国器。振兴大楚。当即甘德、石申就表示。这天象代表了天命。这彗星就是传达天命的使者。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陨落。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让你楚王寻来打造神兵国器。想要洞悉天机。就要虔诚的祈求上苍给出预示。想要上苍给出预示。就需要一座观星台。
楚国原本就有一座观星台。便在郢都郊外的荆山观星台。但楚王陪着甘德、石申前去巡视之后。只见整个观星台早已残破和老旧。年久失修的台基虽然经过简单的修缮。但杂草却还是从石缝中顽强的钻了出来。这样的观星台。也配称之为观星台?当即甘德、石申都是大摇其头。楚王急忙表示愿意出重金修缮。可甘德、石申两人却是提出。想要求得上苍预示。就需要诚心诚意。以其修缮这座老观星台。还不如从新选址去建一座新的。这才能显得楚王的诚意。
对于这个说法。楚王当然受用。便决意让甘德、石申去寻址建造新的观星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