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蛇口只有2。14平方公里,袁庚的声望早已超越这个范围。有的杂志说他是〃改革第一人〃,蛇口有人则称他是〃蛇口的华盛顿〃。当时,袁庚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条。
一是1984年1月26日,他向来特区视察的邓小平汇报工作时,提到〃我们有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在当时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口号,有些人说这个口号宣扬资本主义。袁庚问邓小平:〃不知这提法对不对?〃邓小平说了一个字:〃对!〃邓小平回京后召集胡耀邦等中央7位负责人开会,引用了这个口号。邓小平说:〃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蛇口工业区更快,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此这个口号传遍大江南北,引起轰动,对于冲击计划经济旧体制、旧观念发挥了很大作用。有学者评价说,这个口号是〃冲破思想禁锢的一声春雷〃,〃整个国家从蛇口开始,向市场经济的观念转变。〃
二是1983年初,袁庚在胡耀邦支持下,决定采取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蛇口管委会,然后每年投一次信任票,如果不信任票超过半数,管委会重新改选,个别委员不信任票超过半数就得下台。1983年4月,在没有指定候选人的情况下,由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130人自行推选管委会成员,袁庚高票当选,一些老干部落选。在就职典礼上,袁庚宣布:〃从现在开始,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过了一年,在1984年4月的首次信任投票中,各成员均获过半数信任票,袁庚获得1张不信任票。1985年4月,管委会改选,经过竞选演说,在1170名选民参加的自由选举中,袁庚再次名列首位当选,有164人没有投他的票,他说:〃这是好事情。〃这是中国第一个经过直接选举产生的地区领导机构。在1986年4月的信任投票中,2300人投票,袁庚得到341张不信任票。后来,这种选举和信任投票在蛇口坚持了近10年,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做了一次成功的实验。

第24节:我与袁庚有神交(2)

三是1985年初,袁庚要求《蛇口通讯报》刊登批评当地领导人的文章。他说:〃权力必须受到制约〃,〃领导必须受到监督〃,〃要拿自己开刀〃。大年三十,《蛇口通讯报》收到一篇署名甄明尼的来稿《该注重管理了向袁庚先生进一言》,批评袁庚。当时的总编辑韩耀根要把稿子给袁庚看看,袁庚拒绝。韩总编心存忐忑,把稿子亲自送到袁庚家中,袁庚看了之后批示说:〃一字不改加以发表〃,但希望把〃袁庚先生〃换成〃袁庚同志〃,还说:〃以后不要再送审。〃文章发表之后引起全国轰动。3月21日,《羊城晚报》发表文章评述此事,赞扬袁庚在政治上大胆突破。24日,《人民日报》转载《羊城晚报》的文章,标题是《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发扬民主支持报纸指名道姓批评自己》。袁庚说:〃我们有志于在蛇口造就一个民主的社会,在报上公开揭露蛇口的阴暗面。这并非否定蛇口,否定特区,否定对外开放政策,而只会使蛇口消除种种弊端,更好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凭这三条,再加上他开发建设蛇口港,亲手创办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公司,说袁庚为改革开放立下赫赫功勋,恐怕不算为过。
更难能的是,袁庚是一位老革命,是中共老资格的〃克格勃〃资深的国家安全干部。他1917年出生于广东宝安县(今深圳龙岗区),1938年加入共产党,早年加入东江纵队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炮兵团长,50年代调入中央调查部,60年代初任中调部一局副局长。在中调部工作期间派往柬埔寨,破获国民党暗杀刘少奇的〃湘江案〃,立下大功。〃文革〃中受康生迫害入狱,在周恩来过问下于1973年获释,后获平反,任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及香港招商局负责人。1979年1月,在李先念支持下出任蛇口工业区总指挥,开展建设特区的实验,后任蛇口区委书记、蛇口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1987年,袁庚将蛇口工业区改为蛇口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他出任董事长。
在蛇口风波这件事上,我更看重袁庚的老干部身份。以老革命家的身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是非非发一点言,最有分量,也具有说服力,因为没有人会怀疑他对共产党的忠诚。
袁庚终于发言了。1988年7月,人民日报社派曾宪斌赴南方采访,袁庚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曾宪斌将袁庚的看法写进了《〃蛇口风波〃答问录》一文中。这篇文章以提问方式有名有姓地记录了各方共13人对蛇口风波的看法。他们分别是李燕杰、曲啸、彭清一、郭海燕(北京师范学院青年教育研究所外国青年教育研究室主任)、袁庚、谢鸿(蛇口区团委副书记)、荆跃(招商局蛇口培训中心副主任)、张梦飞(《蛇口通讯报》总编辑)、余昌民(蛇口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梁宪(蛇口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经理)、魏海田(《蛇口通讯报》记者)、李云忠(递名片的青年、蛇口招商进出口贸易公司)、吴厚信(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
袁庚说:〃有两点可以明确表态:一、既然不是到这里来传经送道,就不能只允许一家之言;既然是座谈,就大家都可以谈。曲啸、李燕杰同志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存在,也应该允许其他的观点存在。我们还是要提倡,坚持不论对内对外,不论是谁,不论是什么流派,什么观点,只要不反党,不搞人身攻击,都可以让他们在这里发表,在这里交流,在这里探讨。但有一点要讲清楚,我们不欢迎教师爷似的空洞说教,听不得不同意见,甚至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这种作风连我这个老头都不能容忍,青年人是不会欢迎的。二、我非常赞赏这句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希望记者同志一定要把这个观点报道出去,这是保卫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的神圣权利。所以,对那位被追问姓名并上了什么材料的青年人,我们一定要加以保护。即使他的发言有什么不妥,也不允许在蛇口发生以言治罪的事情。〃

第25节:我与袁庚有神交(3)

我终于了解到袁庚对蛇口这场辩论的见解,不由衷心赞叹。由于袁庚的身份和威望,他的发言是最有分量的,好心的人们也不必担心蛇口青年会挨整了。
我仔细编辑处理了长达7000字的《〃蛇口风波〃答问录》一文,经报社领导审核批准,发表于1988年8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
《〃蛇口风波〃答问录》见报之后,袁庚又接受了当时人民日报社驻深圳记者王楚的采访。让王楚感到奇怪的是,这么大一个风波,在蛇口却无反应,他曾经采访十几个青年员工,都说不知道。
袁庚说:在蛇口,这种事本来就不值得谈,也不必要去争论它。但他们(3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深圳电视台点名,在内部报告上也点名,在西安、天津讲话歪曲事实,说我们故意设圈套整他们,我们哪有空搞这些玩意儿?没有人这么无聊。这些年来,蛇口青年受到民主政治空气熏陶,人与人之间讲平等,人的尊严特别受到尊重。这里改革开放气氛很浓,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如果带有一种说教式的口吻做青年人的思想工作,在蛇口,肯定没市场。青年人一听,很反感。在蛇口,不管上级下级,对话讲话都是平等的。如果用华丽的词藻,说起来很动听,但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蛇口青年也是很反感的。像〃美丽的风光、美的心,美丽的山河、美的人〃,一上台,像讲相声一样,滔滔不绝。这些话不是不可以讲,很多人听这种话也很过瘾。但听惯了实实在在东西的蛇口青年,当然反感。因为,华丽的词藻只能鼓动人一时,终不会长久。做政治工作、思想工作、社会工作、教育工作,最聪明的办法,是把我们存在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有哪些错误,原原本本告诉大家,不要遮遮捂捂。要人民给予什么样的支持,由大家来讨论。每个人都懂得了,才能形成一股力量,同心同德。
袁庚的话讲得太好了,当时我和报社一些同事看了王楚的采访记,连连称赞。
袁庚的讲话引起了反击。由于在这一事件中他的分量很重,所以遭到的压力也特别大。
8月11日下午,我给李燕杰打电话,征求他对《〃蛇口风波〃答问录》一文的意见。他说:〃蛇口方面有人并没有出席座谈会,怎么也发表意见?比如袁庚,他的讲话就很坏,这一段讲话说明袁庚是个不择手段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人。〃
8月底,彭清一在广州接受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调研室陈劲采访时说,《人民日报》发表《〃蛇口风波〃答问录》一文,是片面的。有6个人没有参加座谈会,怎么也讲话?袁庚是谁?我不知道呀!他怎么能在这里讲什么〃不能以言治罪〃?你知道现场谈什么吗?你说苹果是甜的,你尝了吗?就这样作为老同志,就在报上这样庇护自己那3个青年,那些青年说什么你知道吗?你不清楚!言谈要谨慎啊,不能倚老卖老啊!
三位人士中,曲啸的态度相对温和,他在接受采访时没有点袁庚的名。他说,我们同青年之间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是对于错误观点,对就说对,错就说错,这才是对青年人真正的爱护。还是批评了袁庚。
8月27日,一份材料在社会上散发,猛烈攻击袁庚。落款是〃北京师院青年教育研究所〃,题目是《关于〃蛇口风波〃报道群众来信来访情况综述》。这份材料说,袁庚的言论和做法实在令人吃惊,会把蛇口青年引向何方?这位老干部太开放了,学习外国走得太远了,他是哗众取宠,他的表态与〃文革〃中表态支持造反派的角色如出一辙。材料还问道:蛇口还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
后来,由于我在1989年1月主编出版了《蛇口风波》一书,并于1989年3月在上海《文汇》月刊发表了3。5万字的《〃蛇口风波〃始末》一文,也受到很大压力。特别是1989下半年到1991年〃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