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们撑的过十日吗?”

轩辕关大气的主帅堂里,前来督战的李肃对着两个牛一般健硕威猛的大将正色道。

“其实依我看,吕布这厮明摆着就是来抢攻,又不想让我们立功的。他在旋门关荥阳那儿打他的,跑到我这儿来干什么?我和华雄老弟又不是守不住?”樊稠瞪着大眼,粗声粗气地说道。

“谁说不是!吕布那厮断的鸟门子的粮道啊!不断的话,关下的徐州军江东军后方无忧,必定还将在这儿死攻,我们就能在这儿多耗他们些时日,多放放他们的血,也好为主公的西线北线减轻些负担。但是如今,徐州军断粮了,他们铁定要撤军,指不定是要北上跟别的逆贼汇合。而我们责任重大,又轻易不得率军追击……”华雄接着樊稠的话语,咬牙切齿地说道。

李肃看着华雄讲的头头似道,也是一愣,但是眼珠子一转,就明白过来,吕布那个后来者,一步登天成了自家主公眼前第一红人,他们这些老人吃醋了。

不过他们吃醋与否,他李肃管不着,但是让他奇怪的是,华雄和樊稠今日对他很客气,没有以往的那样可以找茬刁难,这让他颇为诧异。

“两位将军一片忠心,李肃万分钦佩。只是……奉先也是为了战事着想,虽然手伸得长了些,但也是出于好意啊。还望两位将军为了主公着想,待到回京之日,不要因为此等小事与奉先闹的不和。”李肃半真半假地调解道。在他心里想来,董卓的这群新旧武将斗得越凶,他李肃就越得董卓的器重。毕竟主公如今如此崇高的地位来的太过突然,底下又都是一群只会争强好胜的大老粗,一旦他们闹翻了天,不仅董卓不悦,会冷遇他们,而自己也将频频出场负责救火。除了那个明哲保身无所作为的贾诩,睡的智谋比得上他李肃?那自己离高升重用的日子就不远了!

“哼!我最看不起吕布这种出尔反尔的小人,三姓家奴!”果然不出李肃所料,不劝还好,越劝樊稠的火气越大,如今更是直呼其名骂开了口。

“被吕布这么一搅和,我的仇也没法报了,着实可恨……”华雄也气愤地说道。

李肃心里一动,轻声问道:“报仇?”华雄于是就将自己被黄忠打败的事情偷工减料地讲了一遍,李肃眼珠一转,眯着眼对华雄樊稠细声说道:“两位将军若是想把关下之敌都留下,而不会把共闹让给吕布,在下这里到有一计。”

 第十四章 各有算计

张扬带着周仓黄忠来到了徐州营中军大帐,却发现孙坚已经带着黄盖和一个还带着稚气的英俊少年在帐中等候了。张扬告了声罪,就在孙坚对面空着的坐席上跪坐下来,黄忠周仓二人则不动如山静静地跪坐在张扬两侧。

见人到齐了,一脸愁容头缠黄丝带表明重病之身的陶谦无力地抬起手,招过王朗,王朗会意地轻步走出大帐,屏退外面守卫的亲兵,这才掩好帐篷重新回到陶谦主座前候着。

陶谦用浑浊的眼眸缓缓地在张扬孙坚几人脸上扫过,干咳了几声,这才用虚弱的嗓音说道:“文台,如一都不是外人,既然都来了,老朽也就不藏着掖着的了……想必颍川那边的噩耗两位都知道了吧?”

孙坚默认地点点头,而张扬瞅了陶谦孙坚一眼心里却是纳闷了:“我还真的不知道啊,没人通知我!”

张扬不点头也不摇头,自然也被认为是知道颍川粮草被烧一事了。

陶谦叹了口气道:“如今我们的困苦大家都该是心知肚明的了。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加上孤军叩关多日,兵将折损惨重士气低落,已经不负苦战了。若是再让将士们知道,颍川运来的粮草半道上被贼军透气焚毁,不用轩辕关的西凉军来攻,我们自己就先化作鸟兽散了吧……”

说完,陶谦剧烈地咳嗽了起来,王朗忙上前替他安抚顺气,又服侍他灌下一杯参茶,陶谦才气喘吁吁地缓过来,本来憔悴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片病态的潮红。

“老了,老了,身体不中用了……这一路奔波就差点儿要了我这把老骨头的命,好不容易缓过来,又染了风寒,加上战事不顺,心里焦虑彻夜难眠,如今怕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关头了吧……”陶谦气喘吁吁地说道,而孙坚张扬看得出陶谦的确病得不轻,两人对视一眼,脸上也都不由地露出担忧的神色。

“陶公不必如此悲观,陶公如今就是心里郁结难消,又多日劳累颠簸才会如此疲倦憔悴。只要由良医辅助调理,安心休养几日,定可恢复如初——”张扬诚挚地向陶谦抱拳说道。

陶谦对张扬投去感激地一瞥,然后苦涩地摇摇头道:“安心休养,如何安心的下来啊。每天都有无数的儿郎在流血,在牺牲,却不能越过轩辕关半步,不能立的半点功勋。这样牺牲实在是毫无价值啊。将士们苦啊……我这心里头堵啊!”

孙坚和黄盖听了脸色都是一沉,主臣二人对视一眼,似乎在交换对陶谦这番诉苦包含的内在含义。

张扬也是一愣,心道:“身为一军主将,竟然置疑这么多日苦战的价值,莫非……”

果不其然,待张扬再次抬头望向陶谦时,就听陶谦沉声道:“与其在这儿忍饥挨饿,在雄关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还不如主动撤军休整保存实力,避开轩辕关这块难啃的骨头。等修正完毕,是再次叩关,还是北上与袁盟主各路大军汇合,都有足够的缓和余地——”陶谦说着,深深地看着孙坚说道,“江东儿郎在这儿白流的血还不够吗?”

孙坚黄盖都眉头一皱,面沉入水地沉思起来,而孙坚左侧跪坐的少年却似乎却是忍不住起身,向陶谦一抱拳有些不忿地说道:“陶公恕罪,末将朱才本不该说什么,只是末将看到陶公英雄一世,当年在辽东以文弱之身率领千军万马一举荡平数十万黄巾变民,是何等豪迈英武!而如今陶公却意志消沉,面对困境挫折竟打起了退堂鼓!陶公莫怪,但末将真的很失望——”

说完,他又不顾众人惊异震惊的目光,重重地向陶谦一拱手然后稳稳地坐下了。

孙坚责怪地瞪了朱才一眼,正要起身向陶谦赔礼,就见陶谦疲倦地摆摆手,孙坚一噎,但也只得坐下。

“这小子胆量不小,都敢当面对陶谦不留情面了!”张扬细细地打量着对面那个目不斜视面无表情的英武少年,心里忍不住赞道。

陶谦用昏花的眼面色复杂地看了朱才半晌,才轻声问道:“文台,这该是朱治朱君理的虎子吧?今年多大了?”

朱才刚想答话,却被黄盖伸手一把按住,就听孙坚答道:“这是军理的三子朱才,字君业,今年十七了,比小儿孙策还长了一岁。”

陶谦微微一诧,看着朱才的目光竟露出了长辈对完备的喜欢和赞许,就见陶谦微微点头笑道:“文台大公子我见过,英姿勃发,过不两年必将跟文台一样是江东猛虎。却不想除了孙策,文台的外甥孙贲,江东还有这么多少年英雄,真是让人羡慕啊!”

孙坚连道不敢,陶谦又叹道:“老了……老了,当年的勇气也没了,一旦遇搓就想着退缩,比不了他们这些血性少年敢打敢拼了……还是年轻好……年轻好……”

看着陶谦一脸的落寞,张扬想得到当年也曾叱咤风云,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一代名臣,如今却被一个黄毛小儿耻笑没血性,那份岁月无情带来沧桑白发、带走热血激情而无比的落寞和心酸,是旁人无法体会到的。

看着陶谦,张扬不由地想起了在下邳的张铁,喔不,现在该是自己的“老爹”张镔了。

当初不明不白收了他的馈赠,莫名其妙地成了米教的少主,却也莫名其妙地跟自己的初恋情人分道扬镳,此刻想来张扬都觉得下邳之行跟他的相遇就如梦幻一般,充满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气息。

有时间该去下邳看看他了……我的“父亲”……

张扬收回遐想,开始考虑如今自己必须面对的问题。

从刚才陶谦的神色和话语,张扬已经深刻感受得到徐州军和江东军,已经人困马乏强弩之末了。如今前有雄关,后有敌人的游击队,两面夹击之下,不仅孤军奋战力量上不占优,而且断了粮。士气本就低落,这个消息若是再蔓延开来,崩盘也不是不可能,所以陶谦提出撤军也是很值得考虑的。

可是,从孙坚刚才对冒冒失失年轻气盛的朱才的眼神,虽然责怪,但是并没有多少阻止的意思,要不然他断可以中途就喝断朱才的放肆,怎能容他把一番义愤填膺夹带嘲讽的话语讲完,还能不慌不忙地整整衣衫拍屁股坐下?

这说明,孙坚跟陶谦不同心,他还想在这儿打!

也难怪,孙坚的江东军虽然伤亡不小,但是比起徐州军的元气大伤,情况要好多了。而且,孙坚不加他本人,帐下能征善战的老将如朱治黄盖程普韩当等,再加上孙坚孙贲朱才这些快速成长起来的少年将军,在轩辕关下的江东军依旧有着非凡的战斗力。

半月来孙坚虽然打得很猛,但是很有分寸,是留着后手的。不像陶谦那样一帮半吊子几乎是指挥着徐州兵毫无技巧地死攻。要知道这里不是辽东,也不是带着精锐官军骑着马在野外跟黄巾那些半成品精锐打击溃战。他们如今面对的是,无论是装备训练还是士气都胜他们一筹的精锐西凉军,还是依仗雄关的西凉军!攻城不是这样攻的!

但徐州军的牺牲还是有价值的,他们巨大的死伤也很大地损耗了西凉军的实力,把一万八守军变成了一万出头。前些日子险些就攻了进去,若不是吕布突然从后面奔袭而来,这轩辕关已经拿下了!

轩辕关拿下,就意味着董卓固若金汤的防线被生生地敲出了一个大缺口,江东军乃至陆陆续续的关东盟军就能挥师北上直捣洛阳。旋门关,虎牢关,孟津关,荥阳的西凉大军一下子都成了摆设,极大地缩短大战进程。这份大功谁能不眼热不心动?!

陶谦兵微将寡,战力堪忧,可是他江东军却是摩拳擦掌等着吞下勤王首功呢。你陶谦不想抢功了,我孙坚还想呢,你走也别拖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