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老夫人也是腊月二十九这天,看了这一年里的最后一趟脉,就说她好了。
  她倒不是为了大家过年过的舒心,而是,大年三十请大夫,这可不吉利,一直到正月十五,她都一定要好好儿的,大夫无论如何是不能上门的,到她这个年纪,最忌讳这样的不吉利。
  大年三十一大早,永宁伯李老太爷带着二儿子和五个孙子,先从伯府大门起,新桃换旧符,挨门贴春联,伯府不算小,要贴的门多,换了桃符春联,李老太爷又带着儿子孙子,往族里几个长辈族老家中,送了桃符门神,直忙了整整一天。
  姚老夫人也不能闲着,坐着轿子到府里各处拜各种神,再到厨房转一圈,回来再亲手摆好初一祭祖先祭神的几样最主要供品,忙完,这一天也差不多了。
  临近傍晚,永宁伯府上上下下灯火通明,到处是亮堂的、喜庆的大红大绿,丫头婆子们个个喜气盈腮,脚步轻快,走路带风,处处都要洋溢着年节应有的喜气和吉庆才行呢。
  一年中用不了几回的荣禧堂里,外面摆了一桌,李老太爷高居上首,二老爷李学珏坐在老太爷左边,李老太爷招手叫了大孙子李章显,让他坐到自己右手边,李学珏下首是二爷李文栎,对面是三爷李文林,李文山和李文岚坐了最下首。
  二老爷一幅看笑话模样,不停的瞄着李文山和李文岚。
  李文山和李文岚却浑然无觉,老太爷疼孙子,李章显又小,紧挨老太爷坐着,很正常啊,他们家里,有好事儿,从来都是阿夏排在最前的。除了显哥儿,兄弟中间,他俩最小,不陪末座,还能坐哪儿?
  二少爷李章明跟着阿娘赵大奶奶,在里面一桌。
  里面也是一桌,和平时用饭一样,从严夫人到姚四奶奶,全都站着侍候,坐着的,还是平时那几个,还是一样的位置。
  郭二太太避开严夫人,时不时狠剜徐太太一眼,她嫁过来这些年,年夜饭不坐着吃,倒要站着侍候,这是头一回,都是小三房,多余出来的一房人,非得腆着脸往府里挤,偏还挤进来了,老祖宗的心情,她觉得她比老祖宗更加感同身受。
  赵大奶奶时不时瞄一眼徐太太,再瞄一眼不停的狠剜徐太太的郭二太太,保持着脸上得体的微笑,心里却跳动着一团幸灾乐祸,虽说站着,心情却还不错。
  她总觉得,那年春闱,老五没下场,一定是从王爷那里得了什么信儿,他得了信儿,自己躲远了,却一声不响的看着他大哥下场考试,让他大哥从此没有前程,这人,怎么能坏成这样呢?
  阿娘说的对,这人哪,为了往上爬,什么黑心烂肺的事做不出来?庶出子有几个不是坏的脚底板流脓的!
  可她那一对舅姑,偏偏瞎了眼,猪油蒙了心,这么个坏种,她们还能红口白牙说他什么忠厚,真就是一个呸字!
  黄二奶奶外面台上一台大戏,屋里连台大戏看着,原本应该挺高兴的,可这会儿,她既高兴不起来,也没有看戏的心情。
  夫人回来之后,她就被派了管事的活儿,到现在,要紧的事越管越多,不说压过大嫂,至少不比她权轻了,大嫂和二太太已经把她归到巴结小三房那一堆里,只要见面,就时不时讥讽她几句,平时拨火使绊子就更不用说了。
  她这个被拖上了台的,开始还能跑跑龙套,现在……还看什么戏啊,现在是她演给别人看了!唉,她这一肚皮接一肚皮的烦恼啊。
  沈三奶奶嫁过来这两三年,这是头一回年夜饭要站着侍候,不过她倒无所谓,老一辈三个媳妇儿都站着呢,她心气平和的很。
  姚家是大族,姚四奶奶在家里当姑娘时,从家到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常听嫁出去的姑姑、姐姐们说当媳妇的苦,她这门亲事,就小家来说,很是高攀,她这个婆婆,又是出了名的精明强干,眼里不容沙子。
  从定了亲,她就悄悄儿的请教族里的姐姐们,苦练侍候婆婆立规矩的各项基本功,以及中等高等各种这个那个,嫁过来前,就做好了吃足媳妇苦的技能和心理准备。
  可到现在,她那些功夫竟然没机会施展,也就是今天这年夜饭上,比做姑娘时委屈了,可作为老一代小一代七个媳妇中最小的那个,今天这苦,也就是一直站着罢了,站的竟然有点儿累了,她苦练的基本功,好象已经荒废了,姚四奶奶刚刚昂扬起来的斗志很快疲软下来,有点儿分心的盘算起了初二回娘家这件大事……
  徐太太好好歇了这几天,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这会儿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跟在严夫人后面,用心侍候。
  今年这年夜饭气氛不对,连玉姐儿都觉出来了,乖巧无比的坐在椅子上,时不时拉一拉紧挨她坐着的李夏,“九姑姑,我想吃那个糖……”
  “嘘!”李夏瞄了眼已经一个眼刀冲她飞过来的姚老夫人,俯到玉姐儿耳边,低低道:“现在不能吃糖,你看太太婆生气了。”
  玉姐儿看了眼姚老夫人,连连点头,不敢再说话,太太婆最近凶得很。
  内外两桌,都是一片安静,外面戏台上小唱微微一点颤声,都清晰入耳。


第228章 做和想
  “前儿钟鸣阁那场文会,你去了?”外面,李老太爷带着满满挑剔的声音响起。
  李夏眼皮微垂,凝神细听。
  “是,苏大公子作东,是古家六少爷……”李文山的声音里满满的都是苦恼,听五哥这声调,这什么文会的事,不是头一回闹了。
  “你如今是不得了的厉害了,叔伯长辈不在你眼里,连我这个祖父,也不在你眼里了,是吧?”李老太爷打断了李文山苦恼无比的解释,“没规矩的东西,你难道不知道,一个孝字,比什么都要紧?就连皇上,那也是以孝治天下!你这么不把长辈放在眼里,真以为我治不了你了?”
  “祖父,不是……”李文山的话刚出口,就被李老太爷一声断呵,“你还敢跟我狡辩!没规矩的东西!你太婆说的对,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孙!”
  “翁翁,二叔当时要跟着去,五哥儿就当面跟二叔解释的清清楚楚,虽说是在钟鸣阁,那天的钟鸣阁被苏大公子包下了,连伙计都赶了出去。
  人家苏大公子没请五哥儿,五哥儿是跟着古家六少爷去的,五哥儿自己都是被别人带去的,怎么带二叔去?五哥儿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想想二叔的脸面吧。”李文松瞪着二叔李学珏,忿忿的替李文山分辩道。
  “老四,你这是怎么跟翁翁说话的!”二爷李文栎见李老太爷和二老爷同时沉下了脸,急忙责备李文松,他这个弟弟,成天替别人强出头,真是让他烦恼极了。
  里间,严夫人沉着脸,看着郭二太太低低道:“你去跟老二说说,这文会不文会,都过去多长时候了?还闹个没完,今天是大年三十,他想怎么着?”
  不等郭二太太答话,姚老夫人手里的茶杯咣的扔到了桌子上,“怎么了?他翁翁教训他几句,也教训不得了?你这巴结,也巴结的太过了。好歹也是百家传承大家出身,怎么这么眼皮子浅?”
  郭二太太低眼垂眼,赶紧掩饰住满眼满脸满身的幸灾乐祸。
  严夫人一张脸绷的紧紧的,扭头看向外面的戏台。
  徐太太脸色青白,强撑着一脸笑容。
  李冬想垂下头,又不敢很垂下去,捏着帕子的手指微微颤抖。
  李夏伸手过去,握住姐姐的手,轻轻捏了两下,李冬看着笑的淡定无比的李夏,微微一个怔神后,随即醒悟,五哥已经回来好几年了,这样的事肯定不是第一次……
  “翁翁教训的极是。”李文山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平和恭敬,挑不出毛病,“以后但凡有文会,孙儿必定先去请二伯,二伯不去,小侄不敢独去。”
  李冬神情一缓,用力握了下妹妹的手,她也真是,回来这些天,也不是没打听过,五哥可没受过谁的气,那是五哥,难道还用她担心?
  李夏瞄着阿娘,徐太太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正看不到什么神情的瞥着郭二太太。
  “孙儿在太原府和横山县时,阿爹也常常这么教训孙儿:阿爹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阿爹说他常常以此自省,修身养性,不能给孙儿和岚哥儿做出不好的样子。阿爹还常常说,就是因为有祖父在前,他才有了今天这点微薄之成。”李文山的声调越来越谦恭。
  外面李老太爷的脸色,李夏看不到,姚老夫人的脸色极其难看,将杯子再次摔在桌子上,扬声呵道:“你还让不让人过年了?非得把我气死了,你们就能得意了?”
  外间加屋里,一片鸦雀无声。
  姚老夫人拍了桌子,却没象平时那样一怒而走,年夜饭还没吃呢,一拍而散可是大不吉利,大过年的,无论如何不能不吉利……
  她们这是欺负她忌讳这些,欺负她这个事事都得承担的当家人,欺负她这会儿只能忍下这些!
  “这菜都凉了!难不成这布个菜,也得我吩咐一句布一筷子?”姚老夫人掉头将脾气发到了儿媳妇们身上。
  严夫人一声不吭,上前布菜,郭二太太和徐太太都是大气不敢出,跟在严夫人身后,一个盛汤一个接,四个孙媳妇再挨个过一遍手,送到各人面前。
  李夏愉快的喝着汤,她就说么,五哥怎么可能只受气不反击,五哥可不是个肯低头受气的人……要是五哥肯低头受气,她当初,也许就不会自请入宫了。
  外间,李老太爷一张脸板的象刷了一百层浆糊,里间,姚老夫人脸子拉的快要掉到地上了,严夫人一句话不说,郭二太太和徐太太一句话不敢说,只有李二老爷,扬着笑声干说了两三句,可是无人理会,这独角戏就没法唱了,也只好闷头喝酒。
  一顿年夜饭,吃了个鸦雀无声。
  外面小唱唱罢评书唱,评书唱罢小唱再唱,都唱了好几遍,总算,烟火燃起,远远的,交子时的钟鼓齐鸣,除了姚老夫人,众人都暗暗长舒了口气,这个年三十,总算熬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