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唐帝国-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上英明神武,从今往后,可得好好辅佐了!
    郑畋心中暗自对自己说。
    在他身后的内室中,李俨也是一身大汗。
    剥夺手下臣子的兵权,对于一个刚刚掌权。而且常常存在臣子不听朝廷号令、拥兵自重的情况地皇帝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很多皇帝没有处理好这样地情况,结果闹出了兵变。
    李俨又怎能不紧张?
    这毕竟是他正式处理政务的第一次啊。
    其实,做这样的事情,最好是等自己亲政日久,朝中根基扎实的时候做为妙。但眼下时不我待,他没有那样的时间。如果等到了凤翔之后再这样做,就算郑畋心甘情愿。他手下的人未必会心服。而现在,自己手上有七万大军,郑畋带的人马最多不可能超过三万(实际上只有一万五千人),就算他手下有人不服,七万大军一压下来,稍微有点理性地人。都不会拥一万五千人马对抗七万大军。如果在这里成功收回郑畋的兵权,等到了凤翔,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凤翔的人有什么不满,也只好徒呼奈何了。
    这就是为什么他显得如此迫不及待地对郑畋手中的兵权下手。
    对李俨来说,来自后世的他很清楚那些统兵大将如果拥兵自重,将会有什么后果。因此只要可能,他绝对不会容忍一支军队不受自己控制。当然这要慢慢来。但这个方向是绝对不容质疑的。
    对于日后,远离京师的那些军队,如何保证他们的忠诚。李俨准备了如下几个措施:
    一是仿效后世解放军部队地政委制度。对所有部队派下政委或者政治指导员。平时这些人没有兵权,只关注士兵对朝廷的忠诚度。而一旦主官将领心怀不轨。他们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出示手中特制兵符,暂时性的拥有兵权。等叛乱平息后,他们手中的特制兵符将被收回,同时兵权也将顺利移交给将领。
    当然,政委也有可能会出问题,而且他们的特制兵符权限太大,并不安全。对于这个,李俨也有办法。他规定,特制兵符只有在部队将领叛乱地情况下,才能够交给政委,平时这些兵符只能保管在秘密的人手上。在政委判定将领有谋反之心的时候,动用紧急联络信号,那些秘密的人再将兵符交给他们,让他们出手夺过兵权平乱。而为了避免拥有特制兵符的人擅自作主,李俨也规定,特制兵符只有在公开的政委手上才能发挥作用,在其他人手中,一律无效。
    关于那些掌管特制兵符的秘密人选,李俨在每个部队中,将会派出最少五人以上。任何叛乱情况,只有政委获得了两枚以上特制兵符,才能够发挥作用。这些秘密人选在不测发生的时候,可以自行选择其临时继任者掌握兵符。直到上级部门派出新的继任者或者将临时继任者转为正式人选为止。为了万无一失,秘密人选中,也将会分成明暗两部分。明的那一部分手上地特制兵符可以发挥作用。暗地那一部分人将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明地那一部分暗中监视。如果明的那一部分人出了问题,暗的这一部分人可以临时决定其继任者,但其自身不得出任继任者。暗线只能够知道一个明线,采取单对单的联络方式。一个出了问题,只能影响到相关的另一个人,不可能整个网络被人全部破获。
    这些人选,将会由“捕风”的下属机构,直接归属皇帝指派人选统领的“军事情报部”,和来鹄手中被命名为“捉影”的情报机构下属的同样直接归属皇帝指派人选统管的“军事安全部”指挥选拔。
    除此之外,李俨还准备建立军校。军队中的任何中上层将领,都必须由军校毕业或者在军校中经过进修。而下层将领,一半从士卒中选拔。另外一半,从赤卫军中抽调。无论是军校还是赤卫军,都会采用类似于洗脑地方式,灌输对国家、皇帝的忠诚观念。
    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可以将军队的忠诚度保持到最佳状态了。但李俨并不因此满足。
    根据后世的经验。古代将领之所以往往发生叛乱而现代将领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两个原因是最大的可能:第一是交通不便,信息不流畅。这就使得中央政府无法实时监控军队的情况。而通过派出监军地方式,又往往对将领决策掣肘,影响军队的战斗力。所以一旦有变,根本就难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能将不利因素扼杀在摇篮中。第二,则是古代军队。往往对后勤依赖不大。不想现代军队,如果没有子弹、炮弹等消耗品地补给,手上再好的武器,也不过是烧火棍。只要控制了后勤系统,根本就不担心军队生变。因为只要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什么精锐军队也都不堪一击。
    对于第一个问题,李俨准备想办法尽早生产出无线电发报机。这样一来,中央就可以及时掌握基层部队的信息了。第二个问题。李俨准备想办法尽量加快科技进程,及早将冷兵器军队转变为热兵器军队。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对部队的控制力度。
    只是这两个问题都是急不得的。这需要现在地格物水平大幅度飞跃发展。毕竟李俨并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对格物知识扫扫盲,传播传播基础还凑合。一旦专业化程度加深。他也只能指望通过研究人员自身的努力,提高水平了。他本人对此无能为力。当然指引指引方向才是能够胜任的。毕竟他多了千多年的学识。而格物研究,往往很大一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是消耗在排除错误方向上的,知道了正确的方向,消耗地时间那就大大降低了。
    不过这些东西,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见成效了。现在还指望不上。
    而前面的几个措施,李俨已经初步在赤卫军、赤卫副军中实行。以后的任何军队整编,都将如此办理。
    说到军队整编,李俨已经整编了溃兵四万,眼下还将继续整编这被郑畋带过来的凤翔节度使本部兵马。一万五千的兵马。花上个两天时间整编完成。可以初步保证其稳定性。而李俨也绝对将士兵的粮饷薪酬,比照赤卫军递减一部分实行。那些士兵们都是下层出生。只要能够让他们生活好,他们自然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你。李俨相信只要整编完成后,再假以时日,让他们赏到了甜头,就算上头地将领想要叛乱,中下层的将官士卒都会主动起来反抗。那个时候的军队,才真正的是滴水不透,赤胆忠心。
    眼下李俨并不指望一下子就能达到这一地步,这得慢慢来。不过,将这一万五千凤翔本部兵马整编后,再带着八万五千大军到了凤翔,有这几万大军的威慑,整编凤翔剩下的几万人马就容易多了。这才是他整编这些人马的主要用意。否则还不如直接到了凤翔之后再整编。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郑畋的全力配合。他刚才已经知会过了郑畋,郑畋也表示一切听从皇帝的安排。
    由于凤翔将会在一段时间内是皇帝行在所在地,因此李俨准备将凤翔军队整编成中央军的一个军团。
    他心中对中央军是这样安排地:将中央军分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赤卫”五大军团。赤卫军团当然是当之无愧地中央军团。也只有赤卫军团才拥有副军,两者都是赤卫军团的编制。其他地都只有正式军团一个编制。以后的那些什么神策、羽林等等禁军也将取消。其原有人选经过严格审查选拔,充入赤卫副军中。只有特别优秀并保证忠诚的人才能进入赤卫军。
    可以说,赤卫军将成为全国的绝对忠心和绝对精锐。日后全国再度统一后,任何部队地将领。都必须从赤卫军中选拔。
    当然,赤卫军本来是一支强大的攻击性军队,李俨并没有打算让他们完全沦为看守皇城的角色。这样也是对赤卫军强大战斗力的极大浪费。李俨准备将赤卫军和赤卫副军各自分成两半。在皇帝没有出战的情况下,这两部分将轮流出战,按时替换。一半出战的时候,剩下的一半则保护皇帝和京畿。当皇帝御驾亲征地时候,两部分兵马除了留出必要的防守人马外。其余地一律跟随皇帝出征。
    根据四方方位于青龙白虎等守护四灵的匹配关系,凤翔在长安以西。西方与白虎相匹配,因此,凤翔整编后的军团将会称为“白虎”军团。
    将这一切安排好后,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从长安城撤走的钟离权、吕洞宾一干研究新仙学或者说格物学的道士等一干人等,终于姗姗来迟的抵达了盩屋。
    三年前。李俨的替身被软禁起来地时候,田令孜为了掩人耳目,并没有阻止这干道士打着“炼制长生不老仙丹”幌子的道士们赶出宫去。不过对他们的物资供应就减少了大部分,让很多研究工作都处于半停顿状态。好歹也算在不死不活的继续研究。
    几天前,黄巢军攻破潼关,兵临长安城下的时候,田令孜仓惶出逃。忙乱间除了带走李俨和玉玺、几个王爷及其妃嫔外,什么都没带走。甚至连后来跟他在政治上合作的伙伴郭淑妃都被扔到了皇宫中。任其自生自灭,更没那闲心理会这帮子道士了。
    不过李俨可不会将自己苦心培植的几个格物学先驱丢在城里头被黄巢军收拾了,早就通过吕洞宾指挥他们收拾东西器具,在城中大乱的时候随同出逃。与此同时撤走地,还有李俨手下的三个赚钱机器:三大酒楼连锁。除了极少数情报人员留在长安城,其他的都撤走了。而且早在三年前。李俨就命令酒楼悄悄将财富转移。明知道日后黄巢军要大肆劫掠,还将钱财放在长安城,那就是傻瓜了。至于韦庄、罗隐等一干文人,还有颜令宾,三年前就已经到了赤卫军军中了。前几天也和小多子、聂隐娘、翠桐、薛红线、鱼玄机等人一起,跟随着赤卫军开拔的脚步到了盩屋。
    此时的盩屋城,李俨苦心准备的几套班子,除了必要地留在长安城的人手,以及在全国各地布下的网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