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曾经讨论过,如果有官方来接洽,到底会是谁?讨论结果是,如果来的是北洋的人,要么就是袁世凯的直系,那就该是杨士奇的部下,要么就是北洋“经济第一人”盛宣怀的部下。
尚远在党委会上发言,认为既然大家的目的是开创新政体,对于旧时代的破事没有任何必要关注。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盛宣怀指派人来的话,一定要留下以后见面的余地。盛宣怀在安徽的影响力颇大,在建成根据地之前,没有必要得罪这个人。在彻底打出造反旗帜前,盛宣怀还是能够提供很多支持的。盛宣怀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些作为的人物,他是个维新派,在洋务运动中创办并经营轮船、电报、纺织、煤铁矿、铁路等到实业,创办银行、开办中国近代大学堂。也算是个大人物。
尚远甚至认为,只要能够和盛宣怀搭上关系,甚至现在就可以考虑安徽的事情了。
“”尚远说这话之前思量了颇久,一般来说,能这么说的人,要么是关系莫逆,要么是别有用心。最后让尚远下了这个决心的,是陈克在党课的上的话,
北京党小组提供过不少资料,虽然现在袁世凯与盛宣怀看似同舟共济,但是盛宣怀和袁世凯只见的私下斗争,特别是1901年开始的针对“轮电两公司”的管理权冲突,那是相当的微妙。
与袁世凯一样,盛宣怀也是北洋的骨干。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前北洋向袁世凯主持的后北洋转换,继任的北洋大臣是袁世凯,那时候袁世凯与盛宣怀两人因为政见一致,合作非常亲密。但是1902年盛宣怀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守制”的时候,袁世凯就开始插手盛宣怀主持的“轮电公司”。“轮电公司”是指轮船和电报两个由北洋创立的新企业。一直是盛宣怀主持。
蜂窝煤这个东西,到现在为止,每天的盈利远高于预期。陈克曾经以为会有什么手工工人来竞争。结果他失算了。这年头还有手工行会的钳制,手工业者改行生产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这年代的人本没有适应激烈的竞争。21世纪那种山寨满天飞的情况完全没有发生。加上陈克一开始就经过调查,价格压得很低,死死逼住了手工业者的底线。机械生产的效率根本不是手工业能够对抗的。价格低,货源足,加上用户稳定。蜂窝煤每天能卖三万块,销售额是每天六万文钱。加上修炉子,卖炉瓦,收入颇为不低。而且用户还在稳定增加。如果是天津和北京都能够普及的话,每天收入超过二十万文钱应该没有任何问题。这可是一年就是超过十万两白银的买卖。而投资相当的低。不过是几个厂而已。与动辄几万几十万两的投资相比,这根本不算什么。如果能在河北几个大城市推行开来,甚至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开来,这收入就会大到没边了。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根本不用考虑。
现阶段,蜂窝煤也不过是个小技俩的玩艺,所以袁世凯应该是看不到眼里。作为示好,让盛宣怀经营也是很可能的。
这位盛官员是盛家的子侄,三十多岁,人胖胖的,看着颇为和气。当然了,因为他应该知道陈克的来历,所以才会这么和气也说不定。也不知道是运气还是别的,何汝明没多久又来拜访了。陈克干脆就宴请了两人。
酒席上,盛官员告知,蜂窝煤的事情现在是陈克他们私自在做,北洋这边的意思是得挂个名。官办是不可能的,因为牵扯太多手续,既然是牵扯到煤炭,就归到北洋轮船公司旗下,讲一个给朝廷的“报效”数值就可以经营了。而且盛官员表示,“报效”的额度可以慢慢谈。
既然要“慢慢谈”,那就意味着得看盛官员的态度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陈克也不太懂这中间的技巧,他干脆就直说自己不懂。但是有什么可以效力的,他绝对不会推辞。
盛官员嘿嘿一笑,“文青兄,听说你有批药要送给袁大人。袁大人的东西我可不敢要。不过呢,你还有没有备的多出些的……”
双方最后谈妥,陈克提供200份药给盛官员“试用”。陈克强调,这药毒性大。盛官员笑道:“这药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我在天津城的家,我家里面有人知道这药。文青兄提醒,我知道是文青兄的好意。”
话都这样了,陈克也不好说什么。倒是何汝明听到之后,这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谈完了正事,大家就开始闲扯。说着说着就互相通报了情况。得知陈克25岁了还没有成亲。盛官员笑道:“这么大了,也该早早的成亲。文青若是有看得上的人家的女孩子,我来帮文青提亲。”
说起这个,陈克突然想起了何倩来,忍不住瞅了何汝明一眼。盛官员真的很贼,他思索片刻突然笑道:“难道文青你看上了何大人家的闺女不成。”
陈克被吓了一跳,他忍不住问道:“盛兄,你怎么知道?”
“我原先却是猜,现在才知道了。”盛官员笑道。
何汝明脸色尴尬,陈克也觉得失言了。盛官员看大家都尴尬,就没有就这个问题多说什么。
酒席散了,送走了盛官员,陈克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却听何汝明突然说:“文青,你可知你这是惹了大麻烦么?”
四十四章
北京党小组会议的水平远超上海党小组,这是由人员素质决定的。满清官员出身的党员们有更多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党小组的组织模式完全照搬后世的党组织,完全围绕工作为中心,所以满清体制内远没有能够发挥出来的能力也都得以充分发挥。
见过盛官员之后,按照规定,陈克需要在当天汇报。其实对于谈判的底线也是党小组制定的,陈克本人的随机量裁权并不大。汇报结束后,陈克又谈了何汝明的态度。何汝明认为与北洋合作完全是被北洋给吞了。对这样危言耸听的说法,党小组的同志也就是听听而已。北洋为了扩大资本蓄积量,很多产业都是商办,旧有的企业都开始不断商营,就更别说新式的企业了。何汝明想分杯羹的想法是如此的明显,同志们甚至懒得对此进行评论。
和大家相处也有快一个月了,陈克觉得越来越习惯这种方式。会议结束以后,陈克拉了秦佟仁表示有话说。秦佟仁很少见到陈克脸上神色生硬,知道这真的有些不太方便公开说的事情,他很认真地坐下,很认真地听陈克讲述。
“佟仁兄知道何倩小姐的事情么?”陈克板着脸问。
“何老爷子的爱女,相当的聪明。”秦佟仁回忆着何倩,他去过何老爷子家多次,还真地与何倩喝过酒,只是次数不多,对那个小丫头印象不太深。
“何小姐可否定婚了?”陈克依旧板着脸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文青想去提亲么?”秦佟仁倒也不觉得这是件多大的事情。
两人针对这件事情谈了一阵,秦佟仁对于陈克为何此时想结婚不是太理解。陈克告诉他,自己不想死之前还是未婚状况。秦佟仁难得的大笑一次,对于陈克这样的直率态度,他倒是挺赞赏。不过对于何倩,秦佟仁并不认为是陈克的良伴,“我觉得那位何小姐聪明过度。对了,文青知道何汝明有个女儿么?”
“见过。那次德国使馆的酒会上见过一次,还说了两句话。”
“我去何老爷子家做客的时候也见过几次,我觉得那姑娘不错。文青,我知道你喜欢聪明人,不过婚姻这事情,聪明可不是仅仅表现在做事情上。如果何倩姑娘不是后党,倒是可以当作同志。我好歹也成亲了,就我来看的话,何倩姑娘作为眷属未必合适。你若真的想成亲,我觉得何汝明的女儿不错。”作为已婚者的秦佟仁给出了建议。
“那能否劳烦秦兄作媒呢?”陈克平静的突出了这句话之后,一直伪装的生硬神色终于崩溃了,他露出了害羞的神色。人是种生物,面临危险之前,本能的就想留下后代。这也是为什么一战二战前,大批人结婚。战争结束后,大批人离婚。陈克的精神状态就很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北京的党小组运行的越顺畅,意味着革命工作马上就要正式开始了。
作为军事干部的卜观水,作为地方行政依靠的尚远的加入,让陈克的蓝图开始完善起来。激昂的情绪下,盛官员一提结婚的事情,陈克就突然起了共鸣。陈克知道革命就是提着脑袋去干,而且一旦革命开始之后,哪里有时间去管什么婚姻问题。陈克必须以绝对清教徒的面目去领导革命。如果陈克未婚的话,反倒不是那么有利。
所谓杀伐果断的作风,就是因为做事情仅仅是按照道理来,瞻前顾后只会进退失据。既然有了这个想法,那就去执行。至于未来的结局如何,陈克根本不想去考虑了。事实上,他摆脱秦佟仁去提亲的时候,就完全把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
陈克可以用一种强硬的态度对待此事,而何汝明却完全没有这样的准备。秦佟仁前来提亲的时候,何汝明觉得陈克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何颖原先的那个婚约倒是真的取消了,而且陈克不经意间还帮上了忙。但是这可不等于何汝明就认这个人情。所以秦佟仁的请求被婉言谢绝。
秦佟仁对此的应对很简单,在党会上提及此事。听完介绍之后,嘲笑是少不了的。郑文杰干脆就大笑起来。陈克倒也懒得去理他。党当年对于高级干部的婚姻可是要政治审查的。陈克之所以现在决定结婚,某种意义上也想避开政治审查这道关口。
嘲笑归嘲笑,既然提出了问题,那么就要解决问题。尚远沉思了三分钟,就问陈克:“要送给袁蔚亭的那批礼物,明天就送去吧。你正好可以把这件事情说说。”
与会众人都是精通官场的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什么意思。只要袁世凯随便发句话,何汝明这等人打死都不敢反抗,说不定还会引以为荣呢。
就在党会谈论此事的时候,何倩也在和大哥何汝明谈着此事。“大哥,若是那陈克请袁大人出面说此事,你敢拒绝么?”
何倩已经对大哥彻底失望了,一个快四十岁的人,脑子就不多想想?秦佟仁可是何汝明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