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此时成了中华民国卫生部部长。

“治疗情况如何?”江渝对梁明生问道,梁明生略带振奋的说道:“经过治疗实验,清代名方‘银翘散’确实对流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且中医用的是天然药物,副作用比较低。二十多名流感患者服药后的病情都稳定了下来,现在已经有十几人出院了。”

“嗯!有效就好。”江渝顿时松了口气。这个流感恐怖之处不在于死了多少人,以中国的医疗水平,以及提前做好的卫生准备,流感要想到处传播是不可能的,在中国也死不了多少人。

在这样的前提下,江渝关心的是,会不会引起社会恐慌,从而对生产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事实证明,中国的中医所采用的自然药物,对很多疾病是有明显治疗作用的。

尽管中医对疾病治疗时,初步疗效不明显,但是却能够治本,从根本上根治疾病。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中医从业人员也是需要经验的。

先要判断寒热、表里、虚实等症状,从而才能对症下药,但是该下多重的药,这需要经验。

所以保守一些的中医,会先下一个比较中庸的方子。

这第一个方子,只要让病人吃了病情不加重,能把病情控制住就行了。然后再逐步调整药方。

敢一来就下猛药的,那只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才敢做。

就算是老中医,也会判断,猛药下了之后,病人身体能否吃得消?不同年龄,又有不同的轻重手法。

也正是因为中医有完整而复杂的体系,不同于西医那样没有体系。同时中医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因此中医很难培养。

而且中药配方难以量产,毕竟本身中医配药是从病人的不同身体条件来决定的,一个药方就算对这个病有效,但还是得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身体状况来调整药方,所以中药无法像西药那样量产。

中医治病,得面对面。

而自然药物是对财团的利益有所损害的,因此后世的美国一直不承认中医对疾病有治疗效果,只是含糊的宣称:有一定的反应。

第233章:国家形象宣传

ps:第二更!

中医就是这样的,其定律就是开了药之后,只要病情不加重就算是有效,因为这样一来,医师心里已经对之前的判断有个底了。

这个定律在后世也让一些不懂中医的人诟病了一番。

很多人吃了第一副中药后,感觉病情虽然没有加重,但却也没有好转,认为没有效果,便不再去复诊了。

对于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来说,中医对财团确实没有利益。

中药的大规模应用,确实会损害到能批量生产的西药利益,但是作为一个民族资本财团,江渝并不愿意为了这个利益而损害国民的身体。

更不会像美国那样,让医生当药品推销员,没病也推销你吃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药物,结果没病倒是吃出病来了。

后世的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但是人均寿命却比不上日本。

首先后世的日本不会让人乱吃药,同时中医在日本有大规模的应用,这也是日本人均寿命全球最高的原因之一。

尽管日本没有真正学全中医,但是却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国外市场,江渝定下的政策是拼命的推销西药,并不提倡中医普及到世界各国。

好东西则爱自己内部应用就好了,没必要给其他国家分享。

毕竟财团确实也需要靠卖药品赚钱的。

药品的利润确实是极高的,本身这东西生产成本低得很。价格却高得一塌糊涂。

特别是这个年代,药品价格更贵。

当然西药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很多西药的效果是中药难以达到的。例如麻醉药。尽管自然药物当中也有麻药,但是麻醉效果并不如化学麻药来得好。

这就像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的问题。

西医这种医学没有任何体系,实际上不能单独称之为一门医学,西医的成功主要是外科手术上方面的突破所造成的。如果是中医搞出了外科手术,那是不是叫中医外科?

因此中国要发展的是真正的医学,外科手术方面,这主要是科技突破的成果。和医学扯不上太大关系。

此时中国的中医是比较主流的,经过一番大力培养和整顿,这些年下来也大规模的培养出了几批中医学徒。

老百姓普遍还是比较相信中医。

那些喝过几瓶洋墨水就蔑视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现在没啥市场了。不过这种人还真是蛮多的,在民国时期几乎是遍地走。

中 央政 fu在江渝掌控下对中医界进行了很大的整顿,那些老中医也在劝说和利诱下,把真材实料的中医交给了那些中医学徒。民间药方也被政 fu购买、收集了上来。

那些民间药方对很多奇奇怪怪的疑难杂症有奇效。在民间有一大批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学,但却掌握了一技之长的人。

这些人很多都是祖传下来一些药方或者治疗手段,虽然不是职业医生,但在当地却有一定名声,人们求医问药都会找上门。

经过政 fu组织中医人员对这些民间药方的整理,同时‘医理学’的设立,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医理的专家。

使得中国的中医界已经呈现出复兴的趋势,但这需要时间去积淀。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得知中医对流感有治疗效果后,江渝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而老百姓们。同样也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尽管平时出门戴起了口罩,同时全国上下到处都在喷消毒水什么的。

但是生产和建设却在正常进行。

……

在协约国,这次春季流感引起的恐慌还在蔓延,早就准备好的‘中国jiān商’们,以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口罩都囤积了下来。

流感消息一传开,口罩都变成暴利物品了。

同时还有中国出产的‘消毒水’,也销售得十分火爆。制造成本低廉的消毒水,竟然也以暴利价格卖到脱销。

除了协约国,在全球各殖民地,南美各小国,中国的消毒水都卖得十分火爆,那些殖民地总是有殖民者和商人的,同样也有一些被殖民的富裕土著。

这些都是市场。

接着中国又推出了‘板蓝根’等中成药,

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

板蓝根确实有对细菌和病毒的抑制作用,但并不是万能的,只对上述这些细菌、病毒有效,其他的是没什么效果的。

另外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

这种中成药在中国民族资本的宣传下,变成了能够预防流感的神奇药物,在欧洲市场、美国市场都卖得热火朝天。

自签订了中美菲律宾条约后,中美之间的贸易又恢复了,美国依旧还是得卖钢铁的,只不过这一年中国在美国进口的钢铁开始迅速下降。

板蓝根这种中成药,还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市场销售得十分火爆,印度市场也有一定销量。

非洲市场销量最低,主要是一些殖民者在购买。

主要市场是在美洲地区,中成药开始畅销全球,成了世界人民对抗流感的‘神奇中药’,趁着流感的到来,中国民族资本小小的热身了一下。

秋季时的第二波流感才是最要命的,那时候也是最赚钱的。

……

此时在中国沿海各省。形成了许多疫苗生产基地。

疫苗生产主要是用鸡蛋胚胎,中国的养殖场并不缺,鸡蛋自然也不缺。至于制造设备什么的。实际上技术并不复杂。

此时各个疫苗生产基地正在生产各种疫苗,然后送往各省为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注射这些疫苗。

其中流感疫苗经过半个多月的加班加点,已经成功的攻克了18年爆发的美国猪流感。

只不过江渝不知道这第一波的流感病毒和第二波的是否相同,因此没有大规模给国民注射。

毕竟第一波在严防之下,在中国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现在等的是第二波流感的到来,才能知道目前制造的流感疫苗是否有效。届时才能投入市场。

江渝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欣慰,现在不是担心流感在中国死多少人的问题,而是中国能在世界趁机赚多少钱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这次流感。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我们中国的医疗技术发展,我们要趁机把私人医院开到各国去。”江渝对医疗界做出了指示。

开医院是很赚钱的,同时又能让中国多出培养医生的地方。

特别是中医培养,很多时候是需要经验的。而经验却是试出来的。同时也是师傅带出来的。

可以让那些中医学徒出师后,先带海外医院历练两年,再调回国内。

而那些外科医生,也可以用这种制度,从学校里出来后,先到其他国家去工作两年,然后再回国。

当然也不一定全要营利性的医院,也可以支援一下那些小国家、殖民地。以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

光做不说是不行的,那是傻瓜一个。除了做之外。还要抓住这些宣传点,大力宣传中国国家形象。

不仅要靠报纸,还要在世界各地建立‘水军’,在市井街头大力宣传中国的各种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义举’,甚至还要通过电影来进行侧面宣传。

国家形象宣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阵营当中进行的比较激烈,而德国特工则表现出了让人感觉十分无能、弱智的各种行为。

实际上不是德国特工太无能、弱智,而是罗斯柴尔德财团搞到了德国情报部门的密码本。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德国海军电码本实际上并不是什么英国从击沉的德舰上缴获的,都是罗斯柴尔德财团泄露的。

罗斯柴尔德财团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力,同时关系网错综复杂,安排点人进入德国海军、情报部门又有什么难的?

安排不了,用钱砸也能轻易收买一些人员。

所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