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娇娘-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玉腰谈天时说了一两句,“从前还不觉得,宁哥儿和福姐儿回家了,倒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玉腰闻言便是一笑,捂嘴道,“姑娘这般喜欢孩子,日后给姑爷多生几个就是了。到时候,小少爷模样似姑爷,小小姐模样似姑娘,府里保准热热闹闹的,姑娘到时候说不定还嫌孩子闹腾呢。”
  蓁蓁被她说的脸有点热,就不肯聊了。倒是覃九寒听玉泉说了一嘴,又瞧着蓁蓁在屋子里发嗲,第二日就请了个说话本子的女先生来。
  女先生唱念做打样样俱佳,说起话本子来引人入胜,很快成了府里新的消遣。
  转眼就到了殿试的日子。
  覃九寒和聂凌一道入了皇宫,随着数百名贡士一道往保和殿去。
  走在百转千回的长廊上,入目是熟悉的景色,覃九寒忽然发现,他也并不像之前以为的那样,对滔天权势和富贵有什么留念。相反,宫中这些红墙绿瓦、亭台楼阁,从内到外透着死气沉沉和森严秩序,比起深红的宫墙,家中爬满爬山虎的围墙更让他有赏的兴致。
  “宣今科举子入殿!”
  小黄门尖声尖气的喊声,他连喊了两遍,随之而来的是,暗红色的沉重宫门缓缓打开。
  应试的举子们不敢随意作声,但依旧能感受到他们紧张战栗的情绪,和那种飞黄腾达、大显身手的美好愿景。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з(?ω‘*)?棠(灬? ε?灬)芯(??????ω????)??????最(* ̄3≧▽≦ ̄)╭?甜?(???ε???)∫?羽( ?…_…?)ε?`*)恋(*≧з)(ε≦*)整(*  ̄3)(ε ̄ *)理(ˊ?ˋ*)?
  而这一刻,就是他们苦苦等了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那个机会。


第76章 。。。
  保和殿内。
  数百名举子被分派到几个房间; 只有包括覃九寒在内的前三十,被安排在正殿内进行殿试。
  殿试,虽说是当今圣上主事; 但圣上贵人事忙; 如何能陪着一群连官职都无的举子; 还一陪就是数个时辰。
  所以,除了那些想要宣扬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名声的皇帝,几乎都只是临收卷的时候来转一圈,再就是公布三甲名单的时候。皇帝亲临,钦点状元、榜眼和探花之席; 剩下的便没这般待遇了。
  梁朝读书人; 对科举一事有无比的荣誉感; 即便凭着科举入仕只能做个芝麻官; 但进士出身的官员,哪怕官小些,也向来自诩出身正统,嘴上不说; 但心里是瞧不起那些世袭勋贵的。这大概就是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但不同于对世袭勋贵的不屑; 举子们对于圣上,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几乎可以说是推崇至极; 甚至有些“夜夜思君、寤寐思服”的意味在里头。受了儒学和历史的影响,读书人的明君情结,是很重的。
  所以; 当小黄门开始分发试卷时,圣上依旧还没出现,不少举子都有些失望。
  但失望归失望,殿试还是要拼尽全力的,百步之差这最后一步,至关重要,不可松懈。
  覃九寒拿到试卷,莫名觉得这试题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瞧,分明是前世他研究过的奏章中直接截下来的。
  那时他刚开始替梁帝批阅奏折,他从来不做无准备之事,所以将文英阁里头存了开国到现今的奏章,全都翻阅了一遍,撇去那些请安拍马屁的不谈,真正有借鉴意义的奏章,他都研究了个透。
  眼下殿试的这道题,恰恰好是其中一道奏章的一段,讲的是某位勋贵的一桩旧案,虽然为了皇家威望,掩去了籍贯名姓,但依旧能看出其原型。勋贵之家,曾经是开国某位废太子的嫡子,但当时的君主仁厚,没有追究其罪责,反而给了“献王”的郡王爵位。这位献郡王身份尴尬,娶的郡王妃也出身不显,但正是这位出身不显的郡王妃,把控住了后院,以各种后宅阴私手段,害死了郡王妃的数个庶子。
  最后,献郡王膝下无子,只落得个郡王位旁落的结局。
  大多数举子,看到试题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妇人堪为恶妇之首,恨不能提笔写上万字来抨击这位恶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疑惑和纳闷了,殿试怎么出了这么一道题,难不成真让他们写文章抨击区区妇人?他们好歹是读书人之中的佼佼者,杀鸡焉用牛刀?
  保和殿内,许多看完题的举子皆是冥思苦想,不解其意,只好将第一题跳了过去,开始看第二题。
  第二题中规中矩了许多,举子们纷纷奋笔疾书,洋洋洒洒便写好了一篇文章。
  但等到回到第一题时,又陷入了方才的疑惑中,眼看着沙漏内的沙子飞速下漏,有些性情急躁的,已然顾不上思考那么多,干脆就按照刚刚的思路,对这恶妇之举进行痛批,然后鼓吹时下的三从四德的伦理。
  另一些则想的深远些,殿试岂是儿戏之举,真要那般按照字面意思来,就难逃窠臼。他们把视野放远了些,从后宅中跳了出来,以家宅喻官场,这般写倒是比前面的举子多了几分深意,但又过于生搬硬套了些。
  殿内渐渐暗下来,小黄门被吩咐进来燃了烛火。
  保和殿外,华服珠翠的保宁公主经过,见殿外守着许多人,便打发婢女过去问道,“殿内可是今科举子?”
  负责看守的侍卫忙下跪回答,“回公主的话,正是今科举子在殿内。”
  保宁往里走了几步,百无聊赖瞧了几眼,距离有些远,只看到些孱弱的书生背影,便失了兴趣。似她这种天之骄女,生来就享有公主的尊位,自然不会像外头那些民女一般,对进士格外推崇。
  保宁摆摆手,便径自朝母后殿内去了,听说皇兄给母后送了盏外使献的琉璃灯,她早就想要了,不如去母后那撒撒娇。
  公主的身影渐远,方才跪下的侍卫才起身。有个年纪轻轻的侍卫,忍不住低声道,“里头好歹是今科贡生,方才公主身边婢女都没往这边瞧一眼。这可真是……”
  他正低声唏嘘着,耳朵尖的首领低声呵斥道,“少说贵人的闲话。”
  那年轻侍卫面色一肃,忙应道,“是,属下知错。”
  瞧众人又都严肃起来,首领才收回视线,心道:谁让保宁公主是太后最宠爱的幼女,连圣上都得哄着她,能瞧得起区区进士就奇怪了。不过嘛,风水轮流转,谁知道这殿内日后会不会出个前朝婓桓那般权倾朝野的大权臣呢?真到那个时候,公主……呵,恐怕在人家家眷面前还要低头!
  殿外这短暂的骚动,殿内却是一无所知,直到申时末,小黄门尖利的嗓音穿透大殿,昭示着三年一度的殿试落下序幕。
  小黄门将卷子收好,然后呈到保和殿副殿内,由掌卷官和弥封官进行封卷盖名处理,然后殿试的卷宗,就会立即被送进副殿的沧澜阁内,由读卷官分别传阅。殿试不同于乡试会试,殿试不过区区两百不到的考生,题量也少,故而都是当日阅批并公布结果。
  所以,覃九寒他们上交卷子后,便被小黄门引着进了偏殿内休憩。殿内备了茶水和精致糕点,都是宫内御厨所制,却无一人有心思去品尝。
  一进入偏殿,聂凌便四处找了片刻,然后就直奔覃九寒来了,他倒是心态很好,还乐呵呵道,“远之,这殿试的试题,可是差点让我挠破脑袋!我等不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也算得上是略有文采了,结果在个妇道人家上栽了跟头,可见还是不能小瞧女子!”
  他这是暗指,殿试试题中的第一题,那道妇人乱后宅的试题,难到了众多的举子。
  似他这般自嘲的也不少,所以聂凌这一说,倒也不那么突兀,还显得有几分幽默风趣。
  正默默走到两人身旁的程垚也是难得释然一笑,“可不是么,我痴长你们几岁,还是已经成家的,不照样也只能对桌长叹一声,然后胡诌一篇生搬硬套的文章出来。”
  他们正聊着天,远处被众人围在中心的白仁水,他是白家嫡长子,白家可是读书人心中最清贵的家族,即便是在这些文采济济的人才中,仰慕白仁水的也不在少数。他儒雅笑着,朝众人拱拱手,说了句失陪,就径直往覃九寒三人走过来。
  “覃贤弟。”白仁水率先打招呼,然后道,“贤弟这回可是成竹在胸。方才在殿内,我瞧着贤弟可是挥洒自如。”
  白仁水是这回会试的会元,同时也是这一次殿试状元人选的大热门。其一,他的确文采斐然,百年世家的底蕴和熏陶,不是寒门子弟能比的。其二么……
  覃九寒低头理了理袖角,面上没什么表情。梁帝有愧于白家,白家主动退让,做君主的自然也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还白家一个状元家主。
  他的推测向来很准,这是由于他和梁帝相交多年,比起揣测圣心,连宫中几个明争暗斗的皇子都比不过他。
  一个时辰的功夫,门口伺候着的小黄门就急匆匆进来了,恭恭敬敬便贡士们请到了保和殿内。殿内还有三位皇子、丞相胡宗以及一众官员。
  众人站定,便听外头一声尖利的“圣上驾到”,众人行跪拜礼,明黄色的身影一晃而过,随之而来的是一声,“众卿平身”。
  众人起身,此时殿内大半地方都被今科贡士占了,而胡宗和一众官员们,明明资历更老,却主动站在两边的角落里。
  梁帝坐在上首,说了几句“国之栋梁、朕心甚慰”的话,就有小黄门将方才几位大人推选出的前十佳卷呈了上去。
  梁帝亲自翻阅了一遍,然后执朱笔写下状元之名,然后略作停顿,朝旁边的太监耳语了几句,把方才心里的探花和榜眼换了次序。
  一甲三人已定,二甲四十五名也略看了几眼,至于后头的三甲名额,梁帝却是连看都没看了。
  太监很快捧着明黄卷宗,开始高声唱名。结果果然不出覃九寒所料,状元果真是白仁水,而榜眼则是一位四十有五的中年人。
  白仁水本就是状元的大热门,众人也有心理准备,至于榜眼的那位,也是素有才名的儒士了,只是运道不大好,人到中年才中了进士。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