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师(出书版)-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回身在她眉心轻轻戳了一记,笑道:“真是越发懒了。”
  转眼进了八月,一场秋雨下来,父亲墓旁不知是谁种的早菊已悄然开放,在我亲手植的梧桐树下,团团如雪,清曜如日。我觉得很好,便又花大价钱买了好些一样的品种移植在芳馨的墓旁。我在两墓之间坐着,抱膝吟哦,如同父亲和芳馨一直陪伴在旁。秋露盈满花芯,触手冰凉。早晚凉意渐盛,依旧没有消息传来,朱云也没有回来。
  这一日,我带着银杏在村落中随处逛逛,不觉走进官道上的小酒店。认真想来,今日种种,便是源于在这个小酒店中听若兰说起昌平郡王在西北的“趣事”。若兰已然不在,也不知她的孩儿怎样了,昌平郡王又如何了。
  酒店的黄掌柜认得我是这里的封主,忙出来殷勤地招呼我。我见一时无事,左右又近饭时,便进来坐一会儿。黄掌柜依旧还是请我坐在曾经的二楼雅间里。我呆望着官道上络绎不绝的车马,嗅到牛马蹄翻起的尘土腥气和微微呛人的油烟气味,心中一片安宁。
  银杏推门进来道:“奴婢已经回去告诉过绿萼姐姐,说二小姐不回去吃饭了。”
  我倚着窗,头也不回道:“你来去倒快。”
  银杏斟了一杯茶上来,问道:“二小姐是来这里等少爷的么?”
  我摇头道:“不是。”
  银杏道:“二小姐是不希望少爷早些回来吧?”
  我回身冷冷看着她,银杏连忙低下头,双手高高地举起茶盏。我在袖中握一握拳,这才慢慢接过茶盏:“你胆子很大。连绿萼也不敢这样与我说话。”
  银杏忙道:“二小姐恕罪,奴婢知错了。”
  我晃一晃茶盏,叹道:“无妨。胆子大也有胆子大的好处。”只见她一身青布衫裙,纤腰一束,甚是瘦弱,脸上反映出一层淡淡的衣裳青色。当初她为救我,被刺伤了肺。入侯府后又代母亲操劳甚多,是以面色一直不好。我怜悯道:“我已辞官,再不是女录了。你跟我去青州,也只有吃苦。你身子不好,还是不要去了。况且,我知道你舍不得朱云。”
  银杏忙道:“二小姐待奴婢恩重如山,奴婢早就想好好服侍二小姐,以报答二小姐的收容之恩。二小姐千万别赶奴婢走。”
  我抿一口茶,淡漠一笑。一行雁影自眼中闪过,我沉吟道:“雁门开,雁南飞。也该带些北方的消息下来了。”
  窗外响起几声铜铃,似是从极其遥远的地方渐行渐近。一个青衣小厮牵着一辆半旧的银装白藤舆檐的赤漆犊车,缓缓走了过来。瞧这车的规制,当是京中的命妇所乘,然而车前没有旗帜,车后也没有扈从,白藤已然泛黄,赤漆亦有剥落。
  车在酒店门前停下,一个中年青衣仆妇先从车中跳下,接着车帘一掀,一位身披玉兰白纱缎斗篷的女子探出头来。风帽低低地压住她的眉眼,居高临下,我看不清她的面目。酒店的掌柜亲自迎出门外,命伙计牵走犊车。他深深一揖,不过数语,便将那女子请了进来。
  我见着女子身形有些熟悉,好奇心起,于是下楼查看。她只带着那中年女婢从后门出了酒店。我远远地跟着她徒步越过碧色原野,重重阡陌,她轻盈的纱缎斗篷粘上了点点泥灰,似一尘不染的通明心思沾上了不为人知的俗世思念,混浊却清香。田间劳作的人们并不抬头望一眼,她的影子掠过水塘,牛羊依旧伸长着脖子安然饮水。
  最后一小段道路我再熟悉不过,这是我每天都要走的。她轻车熟路,走到了父亲的墓前,这才除下风帽,露出一头乌发。只见她绾着回心髻,簪着两支青玉钗。那女婢在她身后道:“天凉了,殿下站一会儿便好回去了。”那女子点一点头,那婢女退了十几步,远远地站在树下。
  这声音我认得,是慧珠。
  秋风微凉,周遭空静。熙平默默站立许久,幽幽一声叹息,桐荫森森。忽然一片落叶飘落在她肩头,她侧头拂去,我这才见到她面色苍白如玉,左眼下一线清泪,延至下颌。慧珠远远站在她身后,我则站在慧珠的身后。
  良久,熙平拭了泪,缓缓回过头来,乍然见我远远站着,甚是意外:“玉机……你不是回青州了么?”
  我缓步上前行礼:“殿下如何来了?”慧珠正在犹豫要不要上前行礼,熙平一挥手,示意她远远地走开。
  熙平转过身,不愿意我看到她发红的双目:“孤从白云庵回来,路经此地,来瞧一瞧故人。”
  我叹道:“寂如师太好么?”
  熙平道:“升平皇妹很好。”
  梧桐树下日影斑斑,白菊淡若月光。我走到树下,指着一地的清寒如雪:“这些菊花是殿下所植吧?殿下今日是来看有没有开花么?”
  熙平扶着墓碑的手微微一颤:“你怎么知道?”
  我笑道:“殿下走入那小酒店,走入仁和屯,如入无人之境,可见是常来。这菊花自我上个月住进仁和屯时,便在这里了。我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是谁所植。如此看来,唯有殿下了。”
  熙平侧头看了一眼白菊,虽只一瞬,却深情无限,仿佛多望一眼就会沉溺不起。她垂眸望着父亲的墓碑,复又平静如初:“孤并没有常来,连这一次,也不过是第三次罢了。”
  我屈一屈膝,微笑道:“多谢殿下。”
  熙平哼了一声,目光锐利:“你还没有回答孤,你为何会在这里?朱云不是说你辞官回青州了么?”
  我平静道:“朱云回青州去置买田地了,待备好了,我才回去。”
  熙平冷冷道:“好端端的,为何辞官?”
  我不禁笑道:“既是辞官,又怎会好端端的?”
  熙平一拂袖,斗篷如玉山一震:“罢了,你自有你的道理。辞官这样的大事,自也不必知会任何人。”
  我转眸淡然,日光倾落在我的眉间,温凉如水:“玉机要辞官,自不必知会谁。只是有一样,玉机对弘阳郡王与柔桑县主的心,永远也不会变。”
  熙平的眼中本已隐有怒火,听罢不觉熄灭几分:“如此说来,你还会回宫去?”
  我摇了摇头,依旧转身赏花。长长一段静默如高天澄净:“玉机不知道,也许回不去了吧。”
  熙平道:“既知回不去,又为何要辞官?”
  我如实道:“只因走到了死路。”
  熙平默默看了我许久,方叹道:“罢了,你说怎样便是怎样。只是‘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138',孤终是无人可用了。”
  无人可用?也许苏令、文泰来与裘玉郎等人并非如父亲和奚桧一般直接听命于她,但以他们的官位与能力,效用远大于只能布置和掩饰暗杀的父亲与我。我冷冷道:“‘志不强者智不达’'139',殿下所用的人,都是立志不移,宁死不屈之辈。若非如此,殿下与玉机如何能活到今日?弘阳郡王已是长子,离太子之位也只一步之遥。殿下今日说‘百发尽息’,不是令九泉之下的人寒心么?”
  熙平扳住墓碑的右手微微颤抖:“不错,‘非用之难,信之难’'140'。只是孤素所依靠的人,一个个都离开了。孤心中……”她低下头,不忍再说。
  我宽慰道:“圣上毕竟还未立太子,殿下不必灰心。”
  熙平叹道:“罢了。你辞官已有一月,可知道弘阳郡王府的事情了么?”
  我忙道:“玉机闭门已久,不知昌平郡王、弘阳郡王和信王世子,究竟如何处置了?”
  熙平笑道:“你竟然还能想起世子。”
  我笑道:“信王世子的事情,殿下叮嘱过玉机。虽然辞官,却不敢忘记。”
  熙平点点头:“高思谊已经从狱中放了出来,押送回京了。削官降爵,软禁在府中,听说连新生的长子也不准见。那孩子至今还养在睿平郡王府。不过犯了这样重的罪,保住性命,已是大幸。”
  事隔一个月,听闻昌平活命,不觉恍若隔世。不枉我在含光殿抗旨,不枉我病了那些日子,不枉被太后所利用,不枉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我含泪道:“能活着就好。”
  熙平诧异,随即冷冷道:“他能活下来,全仗玉机,当真庆幸。”
  我这才惊觉自己有些失态,稍稍平息,又问道:“殿下这是何意?”
  熙平瞟了我一眼:“也不知怎么了,宫里和景园忽然传出你和昌平郡王的许多趣事,连朝中也有些窃窃私语。这种时候,高思谚若下手杀了高思谊,也不过落一个为女色诛杀手足的恶名。况且孤听说他将昌平王府的人严刑拷打,也没问出什么反证来,又碍于太后,所以也就饶恕了。不过,关一辈子,和死了又有什么分别呢?”
  比之生死,流言如何,做谁的棋子,根本无须在意。“‘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141'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然而只要活着,就算是一条泥鳅也还是有机会化龙的。”
  熙平打量我一眼:“莫非你是因流言辞官?”
  我摇头道:“不是。”
  熙平冷笑道:“孤也说嘛!你不会因这样无聊的事情辞官。”顿一顿,又道,“弘阳郡王从西北回来述职了,已经回府十来日了。”
  我关切道:“李嬷嬷和芸儿、小东子他们都从御史台南狱回来了么?”
  熙平冷笑:“芸儿,是弘阳郡王最宠爱的那个贴身丫头么?”
  我一怔,道:“是她。”
  熙平叹息,语气中却无半分怜悯之意:“那丫头在狱中被一个狱吏糟蹋了,又备受酷刑,鼻子、嘴巴都给烫歪了,还断了一条腿,差点死过去。幸而施哲将此事告诉了高思谚,他很生气,下旨处死了那个狱吏。这丫头也是命大,竟撑了下来。可怜李嬷嬷,已经死在狱中了。”
  我大吃一惊,想起芸儿正当青春,却受此苦楚,心头沉沉钝痛。身子一晃,踩倒一朵白菊。一片冰清玉洁,沾着我脚底的泥,依旧倔强地挺立起来。只听熙平又道:“这丫头已经毁了,大约弘阳郡王也不会再宠她了吧。”她见我眼中有泪,不屑地转过头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