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起身行礼道:“好姐姐,好娘娘,就饶了我吧,以后再也不敢了。”
玉枢掩口笑道:“不过颖妃一向忙碌,她竟肯主动去探望你,可见你很得她的心。你们都说些什么?”
我笑道:“不过是说,她不得宠,日子过得寂寞,很羡慕姐姐。”
玉枢不服气,不觉提高了声调:“胡说!陛下这样器重她,委以大权,后宫的、少府的,连朝政之事都要和她商议,这叫不得宠?似我这等无权无势的,不是要愁死?”
我笑道:“她若有宠,何以没有孩子?她有权,姐姐有宠。”
玉枢一怔,随即叹道:“也是。都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罢了。其实在这宫里,谁又真的能一辈子都好呢?”
我笑道:“姐姐听说过后汉崔琦所写的《外戚箴》么?其中说道:‘无谓我贵,天将尔摧;无恃常好,色有歇微;无怙常幸,爱有陵迟;无曰我能,天人尔违。患生不德,福有慎机。日不常中,月盈有亏。履道者固,杖势者危。’'97'”
玉枢道:“这是什么意思?”
我微笑道:“一言以蔽之,谦和谨慎,安分守时。不仅是后妃,还有外戚。”
玉枢正要答话,忽听身后传来几声清脆响亮的击掌声。我和玉枢都吓了一跳,忙站起身。但见皇帝拉着华阳公主,笑盈盈地站在花圃后:“好一个‘谦和谨慎、安分守时’,好一个《外戚箴》!”
礼毕,皇帝亲自扶了玉枢起身,笑道:“你们姐妹在一起,总谈这些,也不嫌闷!”
玉枢娇俏道:“陛下来了也不作声,吓人一跳。”
皇帝笑道:“刚刚带华阳去看了弘阳郡王,顺路也来看看晅儿和真阳。听你宫里人说,你们在说悄悄话,谁知竟听见你妹妹在教训你。”
玉枢笑道:“妹妹行动爱掉书包,整日显摆她书读得多,记性好。一坐下来,就不停地教训人。来日她进了御书房,看她还教训谁来?”
皇帝笑道:“恐怕她要憋一肚子话回去教训漱玉斋的猫。”
众人都笑了起来。玉枢笑问:“陛下去看过晅儿了么?”
皇帝拉起玉枢的手道:“正要寻你一道过去。”
玉枢拉起我的手道:“妹妹也一起去。”
我忙道:“微臣出来得久了,该回去了。微臣告退。”
玉枢正要说话,皇帝微笑道:“好。回去好好将养身体。”我谢了恩,躬身退下。只听皇帝笑问玉枢:“今早晅儿和真阳哭了没有?”
玉枢低低笑道:“哭得厉害,只等父皇抱呢。”接着华阳说了句什么,走得远了,却听不见了。
出了粲英宫,便往北行。绿萼问道:“娘娘留姑娘看小皇子,姑娘怎么不看?”
我笑道:“他们是一家子团圆,我混在里面做什么?”
绿萼笑道:“姑娘就是这样多心。论理,姨妈留下来看看外甥和甥女,也是天经地义的。”
我笑道:“日子长着呢,还怕看不见这两个孩子么?”正说着,路过长宁宫。只见正门口走出两个抬箱子的小内监,经过我的身旁,都放下箱子行礼。
我问道:“这是谁的东西?要抬去哪儿?”
其中一个回道:“回大人,这是刘女史的一些用不着的物事,抬去还给藏珍阁的。”
我欣喜道:“刘大人是几时回宫的?”
那小内监道:“回大人,奴婢是藏珍阁的,并不知道刘大人是几时回宫的。”
我摆了摆手,两人告退。绿萼道:“姑娘和刘大人有三年没见了,可要去长宁宫瞧瞧么?”
我沉吟道:“才刚陛下和华阳公主去看过弘阳郡王殿下,我冷不丁地去扰,只怕他身体吃不消。”
绿萼笑道:“殿下都养了一个多月了,早就能下地了。况且殿下听说姑娘入狱,可没少着急。姑娘去看看,也教殿下和刘大人放心。”
我失笑:“也是。我在掖庭狱差不多一个月了,竟忘记了。走吧。”
长宁宫里静得能听见鸟儿振翅的声响,长风穿过松柏针叶,细碎密集的啪嗒声织成一张多情的网。流光盘踞,醉卧不起。粲英宫里的笑语乘风而来,如温柔的臂膀挽住青春华年。我竟有些恍惚,仿佛宫里并没有丧事,也从未有什么变故。暖阳在身,还是初初搬入长宁宫的暮春时节,只呆站了片刻,松柏便倏然长高了。
一个年长的宫女带着宫人从灵修殿中退了出来,见有人站在阶下,忙上前询问。待看清是我,慌忙行礼。我笑道:“原来是琳琅姑姑,请起。”
琳琅随刘离离出宫三年,消瘦不少,且面有风霜之色,比起未曾出宫的芳馨,颇见衰老。她热泪盈眶道:“大人是来看王爷的,还是来看我们姑娘的?”
我问道:“你们姑娘在做什么?”
琳琅道:“我们姑娘在屋里整理字画。”
我微笑道:“好。劳烦姑姑去通报一声,我瞧过了王爷,就去灵修殿看刘大人。”
琳琅道:“是。只是才刚陛下和华阳公主殿下来过了,王爷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恐怕要睡一会儿才能恢复元气。往日都是这样的。大人不若先去灵修殿坐一会儿,待王爷醒了,再去启祥殿,却是正好。”
我携了琳琅的手往灵修殿走:“就依姑姑所说。”早有宫人飞奔入灵修殿通报。不多会儿,刘离离亲自迎了出来。我见她只比从前略瘦,且高了一些,心下甚慰。她白衫白裙,淡青色的中裙随脚步涣然如波,宛若头顶天光潋滟。纤腰一握,越发显得轻盈而干练。容貌虽无多大变化,然而相比三年前的稚拙与茫然,如今的刘离离,自有一种淡然沉静的气度。
我先是欣慰,继而惊喜。不待她行礼,我紧紧握住她的手道:“妹妹辛苦!”
刘离离早已流下泪水,只说不出话。琳琅哽咽道:“二位大人快进去说话吧。”
一进灵修殿,刘离离坚持行了一礼,这才引我去南厢坐着,又命琳琅上茶。刚刚坐定,我俩几乎同时问候道:“姐姐(妹妹)好么?”
怔了怔,又同时答道:“我很好。”说罢相视喜极而泣。
南厢中一件陈设字画都没有,墙角摆着一只大箱子,贴着白色封条。榻上满是纸张书画。我不由问道:“妹妹怎么把陈设摆饰都退回藏珍阁了?”
刘离离道:“王爷的身子好了许多,最迟三月也要开府了。颖妃娘娘命我暂且搬离长宁宫,指了藏珍阁南面一处独院居住。”
我一怔,道:“这又何必?横竖王爷不在宫里,你还住在这里就是了。新居偏远,哪里比得长宁宫?”
刘离离慢慢卷起一幅山水图,摇了摇头道:“长宁宫迟早是某一位皇子或是妃嫔的,哪里轮得到我?况且……”说着目光一黯,“母亲说,既然殿下开府了,我也该回家嫁人了。”
我亦择了一张写满字的纸漫不经心地看着:“是呢。妹妹和我是同年的,也该嫁人了。”
刘离离的目光如鸿影掠过,叹息如春雨无声:“其实我不大想嫁人,只是父母之命难违。”
手中的青笺上,是刘离离清奇秀丽的字体: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连看了几张,都是《管子》。我心中一动,道:“妹妹素擅诗词,怎么倒抄起《管子》了?”
刘离离道:“守陵三载,每日无事,除去植树扫墓,便是看书写字。这三年看过的书多了,只是诗词却少了。”手一滑,青笺飘落在她的裙边,刘离离俯身拾起,细心地拂去灰尘,“我觉得很好。母亲却说,女儿家书看得太多,容易移了性情。”
我微微一笑道:“妹妹还可在宫中逗留两年,不想嫁也没什么。只不知妹妹想做什么?”
刘离离道:“像姐姐这样就很好。”
刘离离伏在榻上将守墓时所抄录的《管子》数篇选了出来,照次序排列好。我也侧身翻找着,沙沙声响如寂寥海岸边浪花的坦诚心语。我笑道:“妹妹也想去御书房么?”
刘离离笑眼清澈:“姐姐误会我了。御书房那样的地方,也只有姐姐去得。在王爷眼中,姐姐若是管夷吾,我至多不过是鲍叔牙。”
我笑道:“做鲍叔牙也很好。妹妹若有心,我可以和颖妃娘娘说说,请她安排一个合宜的差事给你。”
刘离离摇了摇头:“多谢姐姐好意。妹妹开悟太迟,这会儿说什么都没用了。我也并非想做什么鲍叔牙,只是让我嫁人,我总是不甘心。”
陪着高曜吃了三年的苦,回来就要远离宫廷,嫁为人妇,自然是不甘心的。我问道:“王爷对这件事怎么说?”
刘离离口气如秋风微凉:“王爷说,到了该嫁的时候,就嫁吧,以免父母双亲担忧。”
我微微一笑道:“那妹妹就安心成婚好了,旁的事情不必多想。”
刘离离坐了起来,注视我片刻:“姐姐若是我,就甘心么?”
我笑道:“嫁人是每个女子必经之路,虽算不得好,也绝不是恶。妹妹还是想开些为好。”
刘离离先是不以为意,随即眸光一动:“请姐姐指教。”
我抿一口茶,垂目不语。刘离离轻轻挥一挥手,守在门口的两个宫人都远远走了开去。我这才道:“王爷一出宫,就会招贤纳士。这些长史咨议、文学参军、曹掾舍人、王师侍读,是朝廷官吏,是天子恩赐的人才,绝非私蓄的门客。日后王爷成才,他们自是官运亨通,若坏了事,也都是铁打的朋党,一个也走不脱。妹妹虽是女子,却也做了五年侍读,为慎妃守灵,更是举世公认的义举。这些可不因你嫁不嫁人,或嫁给谁有丝毫的分别。相反,要娶妹妹为妻的人,却还要好生掂量掂量呢。”我见她眉间略展,似有所悟,又诚恳道,“王爷的性子,是最信任共患难的人。妹妹便是。”
刘离离恍然,既感激又惭愧,离座施了一礼,道:“妹妹蠢笨,若非姐姐指教,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