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师(出书版)-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平打断我:“孤想知道,孤的后福在哪里?母后与皇兄究竟会如何护佑孤的周全,保孤一生无忧?”
  我的脑中如被火烧过的原野,只余一片惊恸和焦黑:“臣女不知。”
  升平沉默片刻,道:“也罢,你不知道也是平常。是孤强人所难了。”
  我不禁道:“太后是殿下的母亲,陛下是殿下的兄长,殿下若有疑惑,何不径去问两宫?”
  升平道:“孤这副模样,不敢面圣。”她的语气虽平静,可话中的怨愤之意如惊蛰之日焦土下的萌动。我不敢再问。只听她又道:“朱大人想不想瞧瞧孤如今的样貌?”
  我迟疑片刻,终是鼓足勇气,上前一步。绿萼拉着我的袖子,轻轻摇了摇头。我轻声道:“别怕,你在外面守着就是了。”但好奇终究战胜了恐惧,她并没有退出去。
  离纱幕越近,里面的情形也就瞧得越清楚。只见升平右手举起,两个宫女一左一右掀起最后一道纱幕,另一个宫女坐在榻边,从背后扶起升平长公主的身子。升平抚一抚右边的长发,慢慢转过面孔。只见她右脸完好,左脸却是一片异样的红肿,眼睑和鼻翼如瘫软的面片贴在脸上,左眼半睁半闭。没有春山眉,亦无含情目。左耳只剩了一点凸起,半边头发全无,形状如鬼如魅。
  绿萼大叫一声,转身奔了出去。我低了头不忍再看第二眼。宫女放下纱幕,我抚胸向后退去,跌坐在椅上。升平重新躺下,淡淡道:“朱大人回去吧。若日后想到了答案,一定要来告诉孤。孤仰仗大人了。”
  我只得依礼而退。绿萼在玉茗堂外等我,见我步履轻浮,忙扶住我。我和她相扶着走出漱玉斋,回头远望玉茗堂。三楼东侧的窗户半开着,我仿佛看到一张芙蓉秀脸隐在窗后,两道清澈的目光如宝剑一般单纯而锐利。无限美好的春光之中,亦有无限伤痛。我转过头来,不觉已满脸是泪。
  恍恍惚惚地回到永和宫,刚一走入悠然殿,便见一个雪白的身影迎了上来:“姐姐怎么这会儿才回来,见到长公主殿下了么?”
  我定睛一看,原来是谢采薇。自从升平长公主远嫁,采薇便很少随母亲进宫,连我升为女校,她也只是匆匆交代苏燕燕送来贺礼。以后也只是每年新年出宫时,才能与她相聚一日半日。升平长公主回宫数日,她竟能来永和宫探望,实在大出意料外。然而不知怎的,我乍见她却并未觉得喜悦,总觉得有哪里隐隐不对。
  采薇道:“我有许久没见玉机姐姐了,姐姐见了我,倒不高兴?”
  我收敛神思,笑着拉起她的手道:“妹妹大驾光临,正求之不得。”
  采薇退后一步,端端正正行了一礼,方笑道:“从前进宫,总是匆匆忙忙的,连姐姐荣升女校,我也不能亲自来贺,如今可好了,我又可以来看望姐姐了。我托苏姐姐送给姐姐的那只荷包,姐姐还喜欢么?”
  我微笑道:“很喜欢,多谢你了。你今天怎能在宫中逗留这么久?去向太后和皇后请安了么?”
  采薇扭着腰间的淡绿丝绦:“我今天是奉旨入宫的,一早就见过皇后了,又去向长公主殿下请安。在皇后处领了午膳,又去拜见太后。想着时辰还早,便来瞧瞧姐姐。”
  我诧异道:“奉旨入宫?奉谁的旨意?”
  采薇道:“皇后偶然想起一些新鲜花样,命我进宫瞧瞧,回去绣好了带给娘娘看。”
  我抿嘴一笑:“皇后从前日理万机,如今倒有闲心思想起绣花样子来了。”
  采薇道:“皇后如今不用监国,自然清闲。”
  我问道:“妹妹去看望升平长公主,皇后知道么?”
  采薇道:“皇后说,升平长公主既回宫了,我理当探望。早知道姐姐也去了,我就先来永和宫邀姐姐一道去了。”
  我忽然想起一事,问道:“长公主殿下和妹妹都说了些什么?”
  采薇道:“我并没有亲眼见到殿下。殿下似乎很累,还没说两句便睡了,我只好先出来了。听说长公主回宫以后,谁也不见。他们说殿下变得很吓人,是不是?姐姐见到她了么?”
  我叹道:“见过了……”
  采薇关切道:“殿下如何?”
  我摇了摇头,不忍作答。恰逢绿萼奉茶上来,闻言说道:“姑娘别问了。”我瞟了她一眼,绿萼自知失言,低头退了下去。
  我想了想,径直问道:“长公主可提到当年你托启姐姐送信进宫的事情?”
  采薇顿时红了脸:“长公主殿下远嫁回朝,这点荒唐事早就不放在心上了,怎还会提起?咱们从前出宫相聚的时候,姐姐不是早说过将信交给了殿下么?姐姐为何又问起此事?”
  我叹道:“我奉太后与周贵妃之命对殿下加以规劝,致使长公主远嫁。长公主如今这样,我心中有愧。”
  采薇道:“姐姐是奉命行事,殿下远嫁怎能怪责姐姐?好在殿下已经回朝了,也算是苦尽甘来。”
  我点点头,笑问道:“你的父母双亲,兄长嫂嫂可还好么?”
  采薇道:“劳姐姐动问。父母大人俱好,兄长和嫂嫂虽然从前不瞅不睬,可如今却也相敬如宾了。嫂嫂还有了孩子了,在腹中才两个月。父母大人都很高兴。”
  我又问:“启姐姐回乡去了,她可给你写信了?”
  采薇笑道:“启姐姐一回到老宅,就给我写信了。原来启姐姐一回家,就有人来提亲,启姐姐已经允准了。”
  我又惊又喜:“果真?是谁家公子?”
  采薇摇头笑道:“启姐姐没有说。”
  我笑道:“启姐姐从前对我说,她要自己挑夫君,怎么如今一有人提亲,她便准了?当真奇怪。”
  采薇道:“启姐姐是最有主意的。她既然答应了,想来这位公子她自己能瞧上。”
  启春的父亲黯然丢官,她随父回乡,想不到有人追随提亲,她自己竟也允了,也算是一番奇缘了:“那就好。以启姐姐的样貌品格,她能瞧得上的人不多。难得两厢情愿,当真是一段佳缘。”
  说起启春的婚事,采薇忽然怏怏不乐起来,她叹了一声,只把淡绿柔丝在裙上轻轻摔打:“家里也快要给我议亲事了。”
  我微笑道:“这是好事,妹妹不高兴?”
  采薇低头道:“我在家里又不像启姐姐那样能说上话。”
  我笑道:“难道妹妹也想像启姐姐这样自己挑夫婿么?”
  采薇茫然摇头:“不,我只是不想嫁罢了。”
  我一怔:“为何?”
  采薇笑意淡惘,垂头抚着裙上的玉色梨花,感伤道:“这两年我在家专心刺绣。有时候累了便会想,这样好看的花样子,这样上等的缎子和丝线,没日没夜地绣,银铰一剪,丝线一脱,便一败涂地了。况且我冷眼看着哥哥和嫂子,深觉婚姻的无趣。”
  我不解道:“你嫂嫂不是已有孕了么?”
  采薇摇了摇头,怅然若失:“不过是相敬如宾而已。只有我曾见过我哥哥真心喜乐的模样。”说罢微微一惊,住口不言。
  我和启春当年受采薇所托,给升平长公主送信。我们拆了信,尽知事情原委,但始终瞒着采薇。因此采薇一直以为,我们并不知道她的兄长谢方思和升平长公主的恋情。我只当没听出来,笑道:“妹妹一定看了什么闲书移了性情了,不然好端端的为何说这些丧气话。”
  采薇微微一笑:“祖母还在时,我常随她老人家去小庵听经。佛经有云: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都是一场空罢了。祖母去世前,还拉着我的手,说我有佛性呢。”说罢垂目合十,又念了声佛。
  我心中一空。出家在家,原不在那一纸度牒,更不在那一袭缁衣:“你若真悟了,也好。”
  采薇缓缓放下双手:“我听启姐姐说,姐姐在宫里也辛苦得很。姐姐若不能悟,何不上禀皇后,早日出宫?以姐姐的才貌性情,定能嫁得一位如意郎君。平安一生,也就罢了。”
  我叹道:“若这般容易,佛也不必苦度众生了。”
  数日后,皇帝终于下旨处置三位女巡。锦素流放西北,在军中为婢;封若水免官回家,随父流放岭南;苏燕燕罪责最轻,免官为奴,留在椒房殿服侍。旨意一下,软禁四十多日的锦素和封若水被勒令即刻出宫。芳馨甚是欢喜,进殿拜道:“姑娘大喜。”
  听闻锦素只是流放,我心中确是欢喜无限,不由扔下笔:“我升官也没见姑姑如此郑重。”说罢走下书案扶她起身。
  芳馨笑道:“升官固然是好,可是在姑娘的眼里,又怎及得上于大人的性命要紧?”
  我笑道:“这是自然。收拾一下物事,我要送一送锦素。”
  芳馨顿时敛了笑容:“于大人毕竟是罪人。姑娘去送,恐怕有人借机生事。”
  我淡淡道:“无妨。送别而已,若陛下怪罪,便由他罢了我的官好了。”
  芳馨无奈,只得将锦素的那件群青长衣拿了出来。我又问:“咱们还有多少钱?”
  芳馨道:“钱倒还多,只是于大人去西北做官婢,哪里用得上银子。况且银子重,带在身上也不方便。”
  我嗯了一声:“那便将那盒金叶子都拿来给于大人带上。”
  芳馨应了,吩咐绿萼到我的寝室中寻了一盒子金叶子,足有十七八片。我看了一眼道:“包在那件衣服里。”绿萼依言将金叶子用纸包好,藏在折好的长衣之中。我极力思索道:“路上不能露财,还是包一封碎银子在衣裳中,有银子使,押解的人总会对她好些。幸而若兰和若葵与她一道去,三人在一起,也不算太坏。”
  芳馨道:“姑娘想得周到。”
  我叹道:“可惜锦素的首饰都是宫里赏的,不能带走。”
  芳馨道:“为奴为婢的,这首饰带去了也是无用。”说罢望一望天色,“姑娘快走吧,再不动身恐怕来不及了。”于是绿萼捧着那件群青长衣,紫菡扶着我的手,匆匆往内宫北门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