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觉得自己的话很有道理,难得可以呛几句,就转了头,又对陈大太太道:“大嫂您也是!这么小的两个孩子,您稀罕,人家当爹当妈只会更稀罕!您这么一说,不是要同人家父母亲抢人么?这可不应该!”
“父母亲再不好,身为儿女的也舍不离了半步!”
一边指责陈大太太逼人骨肉分离;一边又暗指沈四夫妻父母当的不尽责。恩,她说这话的时候看的是沈四太太,这指责多半就是冲着她的了。
不过是半天的时间,沈柔凝就已经很明显地感受到了,从前这位二舅母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肯定不怎么对路。
而这位二舅母,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行走做派,尤其是在沈四太太在的时候,都是高高抬着头,打量沈四太太的目光中充满了掩饰不住的审视之意,而后似乎觉得沈四太太如今的境遇从任何一个方面说都不如她,于是又生出了许多窃喜来,笑起来的时候,真真是意气风发,容光四射。
陈大太太被抓了这么个话柄,一时间脸色有些难看,又怕沈家四口人顺着陈二太太的话生出误会来,再开口就有些迟疑,只是一脸的歉意,道:“我并非是这个意思。”
“行了。”陈老爷子开口道:“两个孩子的确小了点儿,跟着到外地见识一番也好。”他看向沈四太太,语重心长地道:“君怡,他们两个,是你的骨肉血脉……不论如何,我都希望你能做一个好母亲,教导好他们。”
沈四太太抬眼望了望陈老爷子,嘴角动了动,却又垂下双目,并未开口。
陈老爷子叹息一声,挥挥手,道:“都下去吧。”
“明儿周氏你领着他们去拜会一下二房三房的长辈。”
“那妹妹几时进宫去拜见贵嫔娘娘?”陈二太太立即问道:“总得提前给娘娘递个话。”
沈柔凝听到“贵嫔娘娘”这几字,立即看向沈四太太。
沈四太太低垂着双目,身子似乎颤动一下,却又仿佛是她看花了眼弄错了。
“宫规森严,就不用给她添麻烦了。”陈老爷子沉着脸,缓声道。
陈二太太还要再说,却感受到了老爷子严厉的目光,撇了撇嘴,终究没敢再多话。
……
陈老太爷陈泽复一共兄弟三人,早在几人父母仙去的时候已经分家,平日里都是各过各的日子,只有大年三十祭祀的时候,才会聚在一起。也正因为早就分家了,亲戚之间走动起来,反而格外亲热一些。
这一次沈四太太领着一家人回娘家,其他二房人肯定要过来探望一番的。老爷子也早就发了话,让他们尽量都过来,一起开个家宴,亲近一回。
☆、084 兄弟
二房老太爷夫妻二人俱健在。
二老太爷陈泽起,读书天分一般,考了个秀才就不再下场,荫官在户部中司农司工作几年之后,逢了长辈去世丁扰在家,而后就在郊外翻修了一个庄子住了进去,当真就侍弄起农桑来。后来除服,也再没有谋官,直到今日。他平日里几乎都住在他自己修的那个庄子里,很少回城里来。
二老太太齐氏,性情温和,是典型的夫唱妇随的江南妇人。丈夫喜欢住田庄,她就一半时间在京里处理人情往来,一半时间领了孙女一起到田庄去住。
夫妻感情很好,子嗣却不丰,仅得了一个儿子,陈维训。
陈维训读书天分尚可,用了近三十年金榜提名,如今江西任职,做到了五品的同知。娶妻郭氏,生了一子一女。长女陈玉洁,已经十三岁,被留在京城在祖父祖母身边尽孝;儿子陈厚浩,有十岁了,跟着父母在外面任上。
三房老太爷陈泽礼书读的很好,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奈何时运不济,在湖北做知府的时候,遇上了大洪水,三十出头就因公殉职,好在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丈夫去世,三房老太太就信了佛,本来就因为孀居极少出门,如今儿女都成亲之后,她就干脆在家做了居士,等闲不见人了。
三房的大老爷陈维诫读书厉害,二十五岁的时候高中了进士前几十名,考中了庶吉士,如今正在翰林院当值。三房二老爷陈维诚读书稍差些。二十多岁中举之中,连着两次春闱都没中。正在家中苦读用功。这一科他也参加了,似乎有些把握了的样子。
沈四一家人上门的时候。陈府早就给这两家人送了信儿。
……
“哥,娘亲为什么不喜欢姑母她们?”陈厚琪低声陈厚温道。
陈厚温愣了一下,慌张地看了陈厚琪一眼。
月光之下,陈厚琪一双眼睛十分明亮,里面有些苦恼和疑惑。
“别瞎说。”陈厚温回头瞪了一眼跟着他们的小丫头,古怪地道:“你怎么会这样想?娘她不是一直这样吗?”
陈二太太许多时候说话都口无遮拦的不太中听,他们早就习惯了如此。反正家里有大伯母在,出门也基本上都是一齐的,出不了什么事。大伯母也不是那小心眼的。从来也不会与她一般计较。
“不是这样。”陈厚琪摇头道:“以前她是……”
以前也不过是因为不如大伯母优秀能干所以总是时不时的刺一下,好显示自己的存在,并没有个目的。而如今……她却是像在欣赏着好戏一样,欣赏着姑母如今的生活。
儿子不能背后议论母亲……陈厚琪顿了顿,低头咬唇,喃喃地道:“我觉得姑母如今生活的很不错啊,你看她生活安逸,姑父那么体贴……榕表弟聪慧,凝表姐也那么好……是不是?虽然都说姑母面颊有伤。但不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吗?”
陈厚琪不明白,为何母亲会是那样的……尖酸。
“琪弟,你想太多了。”陈厚温摇摇头,不以为意地道:“姑母一家人当然是好的。所以。娘亲她就是那种性子,即便有时候说错了话,也是有口无心的。姑母会谅解她的。”
在陈厚温心中。冷冰冰的姑母,也是难以接近的古怪人。
反正嘛。正如绩二哥常说的那样,女人的思维。是男人们无法理解的。谁能想到,她们会为了送进院子的橘子大小成色这种事情心中不痛快,以为是下面人估计给难堪甚至别的乱七八糟的,能生出一肚子闷气来?都是橘子罢了!至于不至于!
而身为男子,只要不跟着参合进去就对了!
陈厚温觉得陈厚绩有个说法很对:女人待在内宅,又没太多事情可做,这太闲了,可不就要想法设法地斗气解闷?好打发日子?所以,男人们在外面的天地那么大,体谅一下她们就好了!
“总之,琪弟,我们只管对长辈保持敬意,与凝表妹和榕表弟好好相处就是了。大人之间的事情,我们不要参合。”陈厚温告诫陈厚琪道。
“我知道了。”陈厚琪低下头。
兄弟二人默默走了一阵子,陈厚温问道:“榕表弟真的很聪明吗?他才六岁。”
“是啊,他真的很聪明,一首诗念两遍都就记牢了。”陈厚琪回过神,道:“听说他在家中已经背到了那几本经义了,真的很厉害。”
经义文章,微言大义,字字珠玑。
更是十分费解。
想要背诵,并不容易。
而听说,沈端榕居然将好几本都记得烂熟了。甚至连释义也背下来了。当然,他才六岁,并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就是了。
但他今年九岁了,不也是稀里糊涂不能理解全靠生硬地记下来吗?而沈端榕比他小许多,却比他背的多了。
这让陈厚琪觉得有些沮丧。
陈厚温听过之后也不相信地愣了好一会儿,半晌才记得自己身为兄长应该安抚弟弟,张嘴半晌,才勉强说道:“人各有所长,我们并不必同榕表弟相比。”
“祖父不是一直都说吗?死记硬背到头来没有大用,将来做文章还是要靠悟性和灵气的。”
自己呢?陈厚温心里有些难受,自己仿佛就是那没悟性也没灵气的?与蕴大哥一比……唉,也不知道大哥现在走到何处了,有没有交到些新朋友,写下新文章……
陈氏“厚”字这一辈,肯定是要大哥顶起门楣了。
他那么厉害的。
而陈厚琪心中却在想:若说悟性和灵气,似乎凝表姐在丹青一道上,十分有悟性和灵气的……她的画真好……陈厚琪摸了一下自己挂在腰上的荷包,想着荷包里他悄悄从余荫堂得来的、沈柔凝画的、自己的小像,面颊不禁红了起来。只是在夜色的掩盖下,没人发觉罢了。
兄弟二人各自想着心事,到了分岔路口,便也就各自道了晚安,分开了。进了自己的院子之后,两个人的书房都亮了一会儿灯,才熄灭了。
☆、085 陈二太太
沈柔凝随着父母拜会了陈家其他亲眷,自然收了不少见面礼。
在她看来,因为分了家,人数也不多,陈家的族亲彼此相处的都非常不错,亲热又客气,氛围很好。
她主要是认识了一个陈玉洁,这陈家这一辈唯一一个姑娘家。
陈玉洁生的秀美,身量稍微比寻常小姑娘高一头,更显得她纤细而苗条。虽然肌肤没有特别白皙,但身段儿却格外的窈窕玲珑,若是再长大几年,只怕再宽松的袍子也无法遮住她的非同一般的风情。
这让沈柔凝印象格外深刻。
而陈玉洁的性子却十分的温柔体贴,让人轻易就喜欢上了同她在一起。
这样的陈玉洁,也不知道将来那个男子有福气娶了去。
沈柔凝不禁在心中轻叹道。
于是,几日忙碌过去,沈柔凝一家人便在陈府安静地住了下来。
按照陈家人的意思,他们至少要住满了一个月。
仿佛是回到了沈家村的明皎院,伴月轩的生活简单舒适。沈柔凝需要做的,就是将从前与沈大太太的请安,改成去陈大太太那里坐一会儿。
而对于陈二太太拉着她说话,她总是乖巧地听着。即便有时候陈二太太明明说的不太中听,她也装作没有听懂的样子。渐渐的,陈二太太也就不再谈及沈四太太的过去,而是开始说起了贵嫔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