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是兵部确定的路线。”
“各地要提前准备迎接陛下,所以这条路线早就泄露出去,一群江湖人提前到达晋城,打算在这里救出花缤,如果可能的话就趁机杀死陛下。”
“又是江湖人,他们为何非跟大楚皇帝过不去?”
“据说有一些私人恩怨在里面,具体情形我不太了解,陛下有机会去问花缤吧。”
“嘿,肯定要问。”韩孺子回到床边坐下,“花缤有多少帮手?”
“花缤没有告诉我,只有带去陛下的头颅,他才会完全相信我。”
韩孺子默默地想了一会,“琴师父女又是怎么回事?你好像对他们怀有戒心,而且他们的琴声很古怪。”
“陛下听到全部琴声了?”
“如果早知是这样,我绝不会带上他们。”
“张煮鹤、张琴言并非真正的父女,而是师徒,张煮鹤当初是在东海学的琴艺,与义士岛的武功颇有渊源,陛下的内功已经小有所成,所以最初听到琴音的时候会有飞升之感。”
“没错,好像对修炼内功有帮助,可你让我不要再练。”
“物极必反,陛下并非真正的习武之人,所练内功进展缓慢,但是安全,也不耗费太多精力,如果被琴音催动,进展加快,将会得不偿失。”
“可我现在能听到全部琴音了。”
“因为我帮助陛下打通任督二脉,内功虽未有太大增长,但是能受控制,陛下其实可以选择听哪种琴音,不过我建议陛下还是听现在的这一种为好。”
“世上真有这种琴艺,能让听者感受到不同的声音?”韩孺子已经领教过,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非得有义士岛的内功,才能听到不同的琴音,张煮鹤没料到陛下会内功,他们父女的最初目的只是引诱陛下接受美色而已。”
“怪不得太监们不受影响,可为什么崔腾也不受影响?他只喜欢张琴言,对琴曲没有兴趣。”
“对琴艺我只了解这么多,张煮鹤已经猜到是我向陛下传授内功,对我非常警惕,我问不出什么。”
韩孺子嗯了一声,“张煮鹤也算是江湖人,会不会与花缤是一伙的?”
“难说,我没有证据。”
韩孺子心中的许多疑惑都得以解开,只剩下一件,严格来说这不算疑惑,因为他已经猜到答案,“是义士岛告诉你这些事情的吧?”
孟娥嗯了一声。
从临淄逃出来之后,孟娥对皇帝面临的诸多危险了若指掌,突然间既会下毒又会解毒,韩孺子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义士岛希望你能取得我的信任,然后呢?他们,或者说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义士岛希望能有一个人时刻留在大楚皇帝身边,那时候他们还料不到匈奴人如此顺利。”
“你呢?”
“我?我就是要取得陛下的信任。”
韩孺子没法再问下去了,孟娥将一切如实相告,的确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至于她今后如何利用这份信任,会不会在义士岛一声令下的时候与皇帝为敌,韩孺子无法预料,孟娥的任何回答也不足为凭。
“所以你就自行其事,也不告诉我一声,就做了这些事情。”
“陛下希望我提前说一声?”孟娥好像有点迷惑。
韩孺子哭笑不得,“当然,我是皇帝,皇帝必须知道一切,起码知道那些生死攸关的事情。”
“可你说过,虚张声势也是帝王之术,我如果事先说明,陛下的病就不会这么像,我也无法取得花缤的信任。”
“你还不是帝王,孟娥,你可以学习帝王之术,但不要用在我身上。花缤想对我下毒没那么容易,今后再有类似的事情,你要提前告诉我,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不能让你留在身边。”
“好。”孟娥回道,“现在就有一件事。”
“嗯,说吧。”
“我要带陛下逃出晋城,一切都计划好了,但是只能带陛下一个人。”
韩孺子将两条酸麻的腿搬到床上,笑道:“逃?我不逃,孟娥,你想学帝王之术,就认真观察吧,手里有刀剑,谁还赤手空拳?学会了帝王之术,谁还用只身逃亡?”
“大楚太祖……”
“他那时候还不是皇帝,看着吧,孟娥,看着吧。”韩孺子轻揉腿上的肌肉,觉得自己很快就能随意奔跑。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退一进
皇帝在病榻前召开了一次朝会,地位高些的将军与官吏守在皇帝身边,低一些的在外间排列,更低一些的站在院子里,总共一百多人。
房门敞开,可所有人都压低声音说话,外面的人听不到什么,只能做出侧耳倾听的模样。
韩孺子躺在椅榻上,闭目养神,一脸的倦容,皇帝得病的消息已经传扬开,他没有必要再掩饰。
邓粹是守城大将,由他报告最近的战况,结果几句话就说完了,“匈奴人每次消一支援军之后,都会来城下炫耀,迄今已有三次。”
兵部官员虽然不指挥作战,但是了解所有兵力部署,于是上前填充了一下时间,将晋城各个方向的防守以及估计的敌军数量详细禀明,晋城虽然不大,但是储存了不少粮草,本来是用来供应塞外的马邑城,现在正好能用上,几个月不成问题……
韩孺子偶尔嗯一声,表示自己还在听。
至于突围之法,众官也都纷纷献计,可是都立足于匈奴人多行不义必自毙,以及天下楚军同一时刻赶来的救援基础之上,说白了,就是等待奇迹发生。
身为主将的邓粹一言不发,甚至有些无礼地打量皇帝的住处,以消磨时间。
众人终于说完,一下子陷入沉默,皇帝连嗯的声音也不发出,好像已经睡着,没人敢打扰,也没人敢走,就这么静静地站着。
足足一刻钟之后,皇帝终于睁开双眼,在太监的搀扶下勉强起身,虚弱地问:“大单于在哪?”
群臣面面相觑,怀疑皇帝是不是做了一个梦,人醒梦却没醒,所以问出这样没头没尾的话。
邓粹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兵部官员只好回道:“匈奴大单于的旗帜一直没有在城外出现,臣等推测,他很可能率兵南下,去与齐国叛军汇合了。”
晋城消息闭塞,对外面的形势只能猜测。
韩孺子轻轻摇头,“匈奴人可能南下,大单于不会,他不敢离草原太远。”他费力地抬起眼皮,看向屋内群臣,说:“刚才哪位大人说到和谈?”
礼部的一名官员急忙上前道:“微臣曾经提到过和谈,微臣以为……”
官员急切地想给自己的建议加上一些限定条件,以免惹出是非,皇帝却已经点头,“好,就按楼大人的办法来,与大单于和谈,楼大人什么时候能出发?”
“啊?”楼大人大吃一惊,“依微臣愚见,眼下尚非和谈的时机,需等楚军……”
韩孺子摇摇头,“等不了,楼大人今天准备,明天出城。”
楼大人扑通跪下,后悔莫及,不敢当场拒绝,只能从命,心里却在琢磨着如何拖延,直到此事不了了之。
可皇帝却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糊涂。
“楼大人一个人不行,还得选一位副使,哪位爱卿自愿担任?”
皇帝看上去完全不了解目前的形势,也怪兵部,习惯了多报喜少报忧,将守城说得一点也不严峻,皇帝才会在睡梦中做出和谈的决定,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群臣都用余光扫量兵部官员,刚才还在侃侃而谈的兵部官员这时死死盯着自己的脚尖,一动不动,更是一个字不说。
让众人感到幸运的是,皇帝心里已有人选,“乔万夫何在?”
屋里一多半人没听说过“乔万夫”这个名字,有官员立刻转身去问外间的人,外间的官员又去问庭院里的人,终于在顾问群中找到了乔万夫。
乔万夫原是敖仓令,因为作战有功,被提升为散骑常侍,其实只是皇帝众多顾问中的一员,实权还不如小小的敖仓令。
乔万夫身材矮小,听到传召疾步前行,门口的官员却没有看到,还在问:“乔万夫,乔万夫是哪位?”
“卑职在。”乔万夫应道。
官员又找了一会,终于看到了举手跑来的人,心想,皇帝真是病得不轻。
乔万夫很长时间没得到皇帝召见了,心中难免惴惴,一进里间就跪下,膝行到皇帝面前。
韩孺子又躺下了,双目微闭,似乎没注意到乔万夫的到来,要不然就是忘了,群臣没一个开口提醒。
贴身服侍的太监在皇帝肩上轻轻按了一下,皇帝再次睁开双眼,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两名使者,轻轻地嗯了一声。
太监张有才向中司监刘介点点头,刘介朗声道:“群臣退下,正副二使留下。”
群臣遵旨,按品级鱼贯而退,出了皇帝的住处,全都松了口气,转而为正副使者担忧。
礼部官员楼循是位持重的老臣,按惯例提出和谈的建议,怎么也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同意,而且将重任交到自己手中,一直在想金蝉脱壳之计,没怎么注意跪在身边的乔万夫。
刘介请两人平身,随后带着其他太监离开,只留两名侍卫,这是宫里的规矩,除非得到皇帝的亲口允许,中司监不可旁听君臣议事。
韩孺子问道:“楼大人打算如何劝说大单于接受和谈?”
“这个……这个……依臣愚见,当然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那匈奴人久居草原,入关之后必有种种不适,由此着手,或可将其劝退。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大单于在哪,必须先弄清……”
“出城去问匈奴人。”皇帝给出答案,转向乔万夫,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使者,可惜职位太低,临时提升有可能会被匈奴人看穿,只好安排一位正使,“乔大人有何想法?”
乔万夫完全没有准备,迅速稳定心神,“既然是和谈,陛下的目标可告知否?”
韩孺子微微点头,“当然是匈奴人退回塞外。”
“难,陛下可还有低一些的目标?”
“匈奴人退回塞外,双方约为兄弟之邦,关市互通。”
“也难,陛下可还有更低一些的目标?”
“匈奴人退回塞外,关市之外,大楚按年给予补偿,数额可以商量。”
“嗯,也不容易,陛下可否在关内划出一片土地容纳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