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做,可有什么便利的地方吗?”

老温这个法子太有些匪夷所思!这样的货币政策算什么?

“回皇上,西洋番币和铜钱的兑换,已经出现了畸形价格。这样的情况,和当年毛文龙往返威海与东瀛兑换黄金的结果是一样的,但现在,如果我大明发行海事银币,便可以将国内银价稳定下来。即不影响国内,也更便于和西洋番夷打交道。因为番夷是以币值来计算价格,而我大明是以重量来计算价格,只要统一了价格的计算标准,就可以降低番币滥行的弊端了。”

“列位卿家呢!”

“臣想问温大人,现在大明海贸,那西洋番夷买货要大于卖货,这样一来,福海和皇商手中,势必要积存大量的番币,这些番币将如何处理,难不成要全回炉炼化成元宝吗?”

“这个问题好解决,番币过多,将其中的部分炼化元宝,这原本就是历年的流习,发行海贸银币后,这些番币可以直接比照我大明的规制炼化。留下少量的部分,用于同番夷的交易就是了。”

“那这样一来,银子仍然是越积越多啊?”

“银子越积越多,却因炼化元宝系国家所为,只要控制外流,银两再多,也无干物价。如事有可为,还可以在国内少量发行,如事不可为,可发布明刊,定期定量的进行炼化元宝。”

“可是福海水师那边,如何保存、在何地保存银币,便是问题了。”

“无妨,无妨,那郑芝龙这世上只听三个人的话,圣上、其母,再有就是咱们三省巡抚熊文灿熊大人了。皇上可在南直隶那边建立一个司币库,福海水师上缴的海事银可以银币直接缴纳,悉归此库来管辖,凡有调用、炼化、转运事宜,必须郑芝龙、熊文灿、南京吏部尚书郑三俊三人行文,皇上御宝加盖之后,方可调用。日常的护卫之责,刚好可使驻扎在南京的锦衣左卫来司此责。”

“可是铸币颇费时日,范西礼能等吗?”

“回皇上,徐光启大人前日呈递了那些番夷的略况,其中就有铸造的工匠,加上炼化金银的器匠,我大明原本就不缺。现在又恰逢农闲时节,想来动用北直隶的军户、匠户和农户一起来铸造,两月内必然可以炼化出三百万白银的银币来。范西礼赶回尼德兰的日期,应该是在夏六月左右。”

“好,就这么办了。列位卿家可有异议?”

“皇上,三百万都给范西礼吗?”

“当然不是,皇上圣达四方,德济天下,但也不能平白给范西礼这许多银子,臣斗胆,祈请皇上,发与范西礼150万两白银即可。剩下的,50万发与福海水师及熊文灿处,用来换回那些国内流通的番币。再余的100万,可作为币库的留存。”

“好,150万两的银币不少了,还可以让范西礼提前一个多月回去,时间上刚刚来得及。就这么办了。”

小朱想想,忽然又和钱谦益说

“钱先生,那法兰西与咱们没什么交割,但尼德兰好像还占着台湾呢,告诉范西礼,既然借钱给他们了,就让他们把台湾给朕让出来,否则就让郑芝龙去打下来。这是我中华的土地,番夷占着算怎么回事儿?”

“臣遵旨。”

“还有,和范西礼谈判,朕就不去了,你们内阁出面就是了,你们都记住,钱可以给,但不能白给。和他们说明白,南洋诸岛是我大明的藩属,谁也别打这地方的主意,否则,否则朕就打他们美洲的主意。美洲怎么通译,徐光启知道。”

“臣等遵旨!”

一国两币的现行办法小朱还是接受的,这就相当于人民币和美金的关系,国内流通‘两银’,对外结算则用‘币银’。双币并行也不是不可以,现在国内不能进行货币改革,就只好先不改了。

但是银钱的换铸就出现问题了,小朱原本以为一两银子会非常重,怎么也能造7、8枚的银币出来,但是经过徐光启会同范西礼等人一估算,一两银子也就勉强是两枚银币的标准。

这个结果令小朱很是失望,原本想的是,如果一比一等价的话,国家可以一下子多出几倍的财政收入出来。但是现在,最多就是一倍,无耻和蛮干的代价只有100%的利润,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但既然是国策了,就要施行下去,苍蝇也是肉不是?

代表整个内阁,也是代表整个国家和尼德兰、法兰西进行战争贷款协议谈判的,是老钱和老温。老钱这些人很令小朱自豪!

这两个不是很合拍的阁臣,在谈判中的配合倒是很默契,而且为了国家利益,他们的思考异常完善。

《大明暨尼德兰、法兰西两国借贷务要条约》

大明分三次付清300万银圆,其中付法兰西175万,折合为218。77万金路易;付尼德兰125万,折合为112。5万杜卡特。

尼德兰宣布永久放弃对台湾岛,爪哇、麋鹿加、安汶等南洋诸岛的所有权力。三国对上述地区(不包含台湾)共同开发,协作管理,但法兰西及尼德兰应共同认可并尊重大明帝国对上述地区的宗主国地位。

此项款项首期付款30万银圆,二次付款待法兰西国王及荷兰议会在协约上签署生效后,分两年三次给付220万银圆。免利率贷款,但免息条款,只保持到第一年结束,如上述两国未归还借款,则利息为5%/年,剩余50万银圆自动转为整个贷款的偿还利息,不再支付。这种贷款方式,叫做贴现贷款。

法兰西、尼德兰两国的战争战利物品,可用于贷款的偿还。

亦可依据所提供的炼铁术、长火枪刺刀技术、开花弹技术等想到以及未能想到的技术,作为偿还方式之一,但抵偿债务金额的比例,需经大明帝国认可。

若偿还期限超过三年,大明帝国可视情况,予以延期、二次出贷、追加借贷等举措。

连续两个三年未能正常归还,或归还不足70%,两国(法、尼德兰)可以在美洲所拥有的殖民地进行归还。归还时,大明将退返对方已经偿还的债务,用于补偿两国殖民地之用。

因尼德兰此时还在西班牙的统治范围,这次作为独立国家与大明谈判,意味着大明已经提前并永久的支持尼德兰为独立主权国家,并认可其议会议长奥兰治公爵为荷兰国王地位。法国立场同大明一致。

(这条似乎很无聊,主要是因为老钱脑海中的礼制思想作怪。但无形当中却卖给荷兰一个天大的面子。)

今后三国海贸,所有商品价格均下调一成,三国之间共同承认荷兰学者格劳秀斯“公海航行自由”的理论,不接收所有国家的私掠法案。一家遭受私掠及有明确指向的海盗攻击行为,三家将联合针对有明确指向的国家船队,无论民用或是军用,均步调一致地采取军事进攻手段。

三国国王义结金兰,世代友好,鸣炮告天。

***

看了这个条约,其本身是否能够执行先抛开不谈,单就其中的条款来看,大明的国家利益,应该获益匪浅。

“不错,不错!两位先生劳苦功高,朕这里多谢了!”

“臣等无非尽职而已,皇上赞溢了!”

老钱、老温这次表现出来的国士风骨,小朱是很满意的。哪能不赏呢?

“每人各赏赐白银千两、良田百亩吧。”

“臣等多谢皇上,皇上,那范西礼的下属希亚娜,此次商谈也出力良多,臣等敢请皇上一并赏赐。”

希亚娜作为难缠的女性谈判对手,令老钱和老温很不适应,希亚娜本身的经历造成她的风情,很是万种。加上因对于国家利益上的坚持和精明,表现出非常高的风骨,竟然把老钱给迷住了。

小朱很清楚老钱这人挺风流的,现在大明的官办乐坊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族女子,可见大明另一处开放之处。

“赏什么呢?这样吧,钱先生权益处置吧,朕到时候下旨认可便是。”

“那,臣就代谢圣恩了!”

贷款协议谈妥了,大家都很高兴,虽说是花钱办事儿,很多事情还虚无缥缈,但起码,台湾可以不经战火夺回来,还是很令人振奋的,要知道,打了一场陆地上的北京保卫战,都花了500万两白银,打一场海战的银子就更多了,因此,花150万买回台湾,也算宏功伟业了,更何况,这还是放的高利贷。

所以,言官们倒也乖巧一些,除了上疏稍稍弹劾了一下温体仁外,就没什么动静了。倒是不少文臣要给小朱加个尊号,叫什么‘仁武’。小朱也就随着他们了,反正大家你好我好就是了,没必要非要煞风景。

老温真是挺倒霉的,好事坏事都挨骂,这次挨骂,是因为两条:

铸造银币的火耗比例还没定,就先跟番夷定下兑换汇率,实属于投机取巧。

第二一个,就是言官们认为,台湾是我大明的国土,荷兰人趁火打劫占了台湾,归还是应该的,现在还台湾写进两国条约之中,这不成买卖了吗?实属卖国行为。呵呵,他们没考虑到,现在打仗是要人、要粮、要银子滴。

但老温这小子估计已经被骂皮实了,全没当一回事儿。倒是兴致勃勃的投入到银币设计上去了。当然,设计银币不只他一个人。

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满朝文武勋贵,包括小朱内宫里的诸大仙人,无论大年、小年、上元节,全不过了。都投入到银币设计之中了。铜钱不需设计,不过就是崇祯通宝而已。

因为整个中华历史中,制钱的样式向来是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现在这种银币是用于海贸结算的,一旦定稿,不仅可以留名青史,还可以将自己的名字远播到海外番夷各国,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小朱也顺水推舟,反正也不是正规的流通货币,早早的就每人分了一百两的额度,大家都可以自行设计银币的样式,这样的话,可以从中优选样式最精美的,又可以尽快赶上首付30万的进度。

对于银币的叫法,小朱开始还挺担心,怕用‘元’字有问题,但其实,早在万历朝,货币就已经出现‘元’的叫法了,来历主要是外形的原因。只不过为了避忌明太祖的名讳,才填了几笔,又加了一个框子,变成‘圆’字的。所以,一个银币又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