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嫁-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指婚的消息传来时,锦瑜正接过白荷递过来的补汤。“已经下旨了吗?”“昨天下的旨意。婚期定在九月。”对于元寒的名字,白荷只是知道他是盛钰的师兄。和自家夫人也曾见过。算是相识之人。
    “……据说朝廷上下因为这件事,闹的不可开交。有人说陛下用人颇有胆识,说什么不拘一格。还有的觉得如果这般轻松便能入仕,哪里还需十分苦读?只要找个权贵人家,求娶人家小姐便是。说是科举前三甲,放出来也不过是七八品的京官,这从五品,恐怕也要熬个三年五载的。”白荷见锦瑜拧眉喝完补汤,赶忙递了颗梅子。这补汤里有几味药材,味道着实算不得美味。锦瑜每次喝,都摆出一幅苦大仇深的嘴脸,好在府中淹渍的梅子味道不错。本来是丫头弄来当零嘴的,自家爷发现夫人喜欢后,统统收了上来给夫人随时备着。
    “奴婢是不懂这些的。只是想到秦二小姐若嫁给元公子。和夫人岂不是真的成了‘一’家人。”
    “你想的倒是长远……”锦瑜轻声道。
    这事本不关盛钰的事,说起来和她关系也不大。可是想到秦桑榆上次说的话。锦瑜本能的觉得这门亲事有些不妥。何况元寒那性子……盛钰虽然不再把他当死敌,最近二人私下里甚至偶尔见面。偶尔吃个饭饮个茶。按了盛钰的话说,倒像回到了小时候。
    可是对于元寒,锦瑜始终留有几分戒心。
    倒不是元寒做了什么让锦瑜心生防备。实是她心中关于上一世京中发生的这场变故的疑惑越来越重。
    她始终想不通,盛钰这样的人,上一世为何平平无奇,甚至连闲言碎语都很少……盛钰看起来话不多,却不是个低调之人。前世,他若身在京中,那么大一场变故,怎么会没有丝毫消息传回长安。变故发生的时候,盛钰在哪里?
    如果在京中,事后他又去了哪里。
    一切的一切,都堆在锦瑜脑子中。
    所以她看似闲散,实则脑子始终没有停止去想那些事。眼看着时间越来越紧,锦瑜不知道秦家何时发难?
    这种事,最重要的一个便是速战速决。她以为会在初夏发生的事,如今到了盛夏,依旧没有动静。元寒当时确是把高皇后的把柄送给了盛钰,盛钰又交到了秦戈手中。
    秦氏族人,行事都有那么几分飞扬跋扈。秦戈平时看起来温和,可若是一旦事关秦家,秦戈行事立马雷厉风行起来。而且元寒彻底脱离太子一脉,对太子一脉来说无疑是个打击。那时候不出手?难道等着太子养精蓄锐,羽翼丰沛起来?
    联姻?
    秦家和元寒?难道秦家觉得用一个秦桑榆便足够让元寒顶着背主之名,大张旗鼓的投身秦氏?
    如果秦戈不是神经错乱,心中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赐婚?
    想必是宫中那么贵妃在推波助澜。果然,当天晌午过后,锦瑜便收到了秦桑榆的帖子。帖子里满是不悦之色。
    似乎是她并不属意元寒,也曾求了兄长。秦戈答应她,必不会强人所难。却不想,时隔几天,赐婚圣旨竟然送到了秦家。似乎是怕秦桑榆反悔,当天,她便被秦夫人以绣嫁衣的名目拘在了院子里。这封信,还是她先前写好的,又买通了府里一个不起眼的粗使丫头。这番未雨绸缪,不想真的成了现实。
    秦家果然要逼她出嫁,嫁的便是元寒。
    信中秦桑榆说,她和元寒曾有一面之缘,也欣赏那人满腹经纶,实是个了不得的。
    可是嫁给他,秦桑榆可没考虑过。她如今更愿寻个平常些的人家,过些平常的小夫妻日子。而不是嫁个像元寒那样……明显不是为了成亲而成亲的男人。
    秦桑榆信中倒是没提让锦瑜帮她。
    想必她也清楚,锦瑜没法出手相助。她只是感慨自己所谓的亲人,卖起她来真的毫不手软。通过这事,锦瑜倒真的觉得秦茹的决定是对的。若是秦茹跟了秦戈回京,如今出嫁的,便有可能是秦茹了。
    

☆、第三百九十八章 第二个选择

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二个选择
    想来若是一定要‘卖’一个女儿。
    养女秦茹更合适些。因为这消息,锦瑜心情有些低落。倒不是同情秦桑榆,就像秦桑榆说过的。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一定会失去一些。这才是公平的。她如今守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便早已注定将来嫁给谁,都由秦家长辈决定了。
    只是嫁给元寒?
    对于元寒,锦瑜的印象其实不坏,可一切的前提是元寒不是盛钰的师兄。
    对于盛钰的在乎,让锦瑜对元寒总是少不得几分猜忌。元寒要娶秦桑榆的事,在盛钰看来,根本不算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们一个未嫁,一个未娶,凑在一起,很正常。至于皇帝赐婚,最近皇帝身子越发的不好的,对于高皇后的不喜也越发的明显,多数时候都是秦贵妃在身边服侍着。秦贵妃那人,是个能说会道的,从她入宫数年荣*宠*不断便不难看出,她是个很有手段的。
    不过一个小小的赐婚罢了。
    再加上皇帝因为她的引导,对奏桑榆印象很好。觉得秦二小姐是个励志的典型。富贵出身,却出淤泥而不染。最终还能重回秦家,简直比话本子还要精彩。
    至于元寒,只要秦贵妃稍加引导,皇帝一个糊涂之下便隧了秦贵妃的愿,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些只表明一点。
    皇帝越发的老糊涂了……
    而争储之战,即将打响。晚膳后,锦瑜和盛钰提起秦桑榆的信。“倒没想到她真的把你当至交,嫁给师兄,她也不亏。”盛钰脸上神情十分不以为意的道。“话虽如此,可是成亲是大事。秦家这样做,明显就是逼着元公子,让他不得不相助秦家。太子和皇后那边自然不甘……这人就是如此,哪怕自己弃之不用。可若是让给旁人,心中也是不甘的。这样心存利用之下,元公子对秦桑榆能有几分真心?”
    盛钰笑笑,将手中那杯温热的茶递给锦瑜,看她一小口一小口轻酌着。这才不慌不忙的道。“当初秦桑榆并非无路可走?她若真的想过平凡日子。大可以留在长安……以你的本事,给她找个老实本份的男人并不难。可她不甘心啊。她终究还是决定跟着秦戈回京中。她并不笨,自然该知道回到京中等着她的是什么。不过是嫁个人罢了……而且嫁的还是年轻有为之人。她哪里委屈了?”盛钰就事论事。
    话虽如此。
    锦瑜也知道若真的论起相配与否来。
    恐怕是秦桑榆配不上元寒的。秦桑榆虽是秦家嫡女,可毕竟自幼失散。最近才寻回,也就是秦家和秦贵妃,有这样强有力的后盾,秦桑榆才不会被人非议。若换成旁人,别说嫁个年轻有为的了,恐怕嫁个平凡些的,人家都未必会娶。
    元寒虽是布衣,可是少年扬名。而且生的面如冠玉,陌上如玉公子。京中多少恨嫁的姑娘……
    元寒若想,必定不愁娶妻。
    秦桑榆确是个聪明姑娘,而且十分懂得取舍。可毕竟自幼卖身为奴,学识并不高。琴棋书画也是最近才开始学起,自然比不得那些娇养的小姐。恐怕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便是女红的造诣了。可这京中,偏偏尚武。女红并不是姑娘必备的技能。
    “委屈倒是谈不上。只是觉得他们恐怕会是对怨偶。”
    “你啊。小脑子里整天想着什么。师兄娶妻,干我们何事……别说秦桑榆想不想嫁了。师兄想不想娶恐怕才是关键?”
    这倒是。“秦家这一出,目的实在太昭然若揭了。这不是逼着皇后和太子狗急跳墙吗?”
    “想不到你整日呆在内宅,对这种事倒是看的清楚?确是,我觉得秦家这么做恐怕会得不偿失。不过自从师兄‘投诚’。秦戈对我的话,也只听三分。我阻拦不及,索性回府,至于秦家,想如何折腾,全由着他们。”从这话中,锦瑜听出盛钰的不甘。
    “阿钰。除了皇后,便只能是秦家吗?”这话锦瑜虽然说的不清不楚,可是盛钰听懂了。
    他颇惊讶的看向锦瑜。
    平凡的女子,哪个会有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朝廷立储,向来是以其母之位为尊。皇后有儿子,自然便立皇后的儿子……皇后无子,那便立皇后之下的贵妃之子。
    如今高皇后和秦贵妃,身份上只差一级。高皇后比起秦贵妃来,不仅手段差此,修养也是不及的,若高皇后是个精明的,也许便不会有秦贵妃了。秦贵妃虽然有手段,可她终究只是皇帝的‘妾室’。她想夺权,便只能依仗自己儿子。
    太子的二皇子,其实在盛钰看来,没什么不同。
    虽说不算是昏庸之辈,可也不是能做明君的材料。太子性骄奢,出身便被册立为储君,难免养出几分跋扈自大的性子。
    二皇子擅隐忍,可行事却十分狠辣。这样的人,若真的登上高位,绝对不会是百姓之福。
    “……说起来,倒有位皇子。只是他母亲不过是个嫔妃。”
    嫔妃,比妃还要低一等,更别提和秦贵妃相比了。有秦贵妃在,那些嫔妃恐怕只有站着服侍的份。“确实太低了。这样的妃位,想必朝中也无外戚能相助。”锦瑜轻叹,她刚才是灵机一动。既然太子和二皇子都不算好人选。为什么不能另选一个呢?
    她是被前世束缚住了。所以想问题难免眼光窄了些。
    她即能重生,而且能嫁给盛钰,便说明前世的事情也不是百分百不能更改的。
    与其扶植一个满腹心机,行事狠辣的,倒不如……“这虽是坏处,可也有好处。没有外戚,短时间便不会有另一个高家或是秦家。”自然,也便不存在所谓的平衡之说。
    他也不必困守京中。他喜欢四处游*走,赏景也好,散心也罢。
    此间事了,他可以带着锦瑜去看一看那些美景,有山有水,或许,他们便寻个隐世之地,便这么相守到老。
    锦瑜可不知道盛钰心思竟然想到了隐居。她在认真想着关于另择明主的法子可不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