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氏轻嗤:“现在除了咱们家的人,外头的人都不知道这件事,你也别去外面说。这个心湄怕是做错了什么事情,要不然你大伯母不会出手,还好她不是个刻薄人,给了她一条活路。”
“您是怎么发现的?”玉彤不是惊讶于这件事情,而是曲氏的敏锐能力。
曲氏有些惆怅道:“见的多了,就知道了。”说罢,又想起镇海候世子的事情,忙问:“你今日见过你表哥,觉得如何?”
提起这个玉彤都觉得有些错愕:“您别说这个了,那位跟我说他不会再去,什么我是个好女子应该会有更好的人配得上我。我当时就想你跟你夫人鹣鲽情深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子,怎么会想嫁鳏夫?”
“他真是那么说?”曲氏抓住玉彤的手腕问。
玉彤点头,“是啊。”
曲氏身子一软:“既然这么说,那就算了吧,你就当没听过。”昨天还在高兴,今天就被拒绝,曲氏心里还是很失落的。又听女儿说不想嫁鳏夫,自己跟丈夫的决定却是偏向镇南侯世子的,又觉得对不起女儿。
却没想到玉彤心里很灵通,她马上问起:“难道娘真的让我跟他?”
曲氏摇头:“只是昨儿镇南侯夫人说了一嘴,我跟你爹也是观望中,没有同意。放心,他年纪比你大了快十岁,又有今天的事情,我跟你爹不会同意的。”
玉彤一听这事没戏了就高兴了。
心里却有一种本来觉得自己是小姑娘的,却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就跟前世大学刚毕业,工作两三年,脚跟都还没有站稳,就有人说你是剩女怎么还不结婚的那种感觉?
陶心湄的事情已经被她抛在脑后,毕竟她和玉彤关系非常一般,而且正如曲氏所说,如果陶心湄没做什么事情,李氏也不会这么对她,毕竟汪淑儿不是还好好的吗?
所有玉彤觉得人可以张扬,可以放肆,却不能没了分寸,尤其是在自己没什么实力的时候。
为陶心湄伤心的可能也只有汪淑儿一个人了,她甚至连陶心湄的面都没见到,就听说陶心湄带着侯府给的重礼要回老家了。
老家?想起那个一直护着自己的大姐姐,汪淑儿有些泪奔。
“春嬷嬷,你说心湄姐以后会如何呢?”
她问的其实不是陶心湄,而是兔死狐悲的自己。
春嬷嬷摸了摸她的头:“陶姑娘的心啊,太大了,侯府不是她的家,她记不住,这不就倒霉了。你瞧,外头的人保管还说侯府仁义着呢,给了那么多车东西让她回老家。所以,小姐要记住安分守己才好。”
第三十一章 相配
无疑这对于玉琪来说是很解气的; 她端着一份燕窝亲自到李氏房间,见李氏还未歇下,劝她娘:“娘,您别忙了; 女儿跟您端了燕窝过来; 您先坐下来喝吧。”
李氏抬头看着一天大似一天的女儿; 她太知道女儿此时的心情,恐怕乐的要飞起来了,也是; 老侯爷为了个外三路的亲戚把自己的女儿赶到杭州; 想起此事来她就觉得憋屈; 那陶心湄要怪就怪自己太得意了一些; 靠山倒了就识时务一些; 还想跟她斗; 觉得自己光脚不怕穿鞋的,吃着侯府的还要觉得应该的。
不过她还是要提醒女儿:“你此番该知道了吧; 谁才是最疼你的; 我总不会害你。”
玉琪连忙认错:“以前都是女儿猪油蒙了心。”
李氏一笑:“好了,此事不再提,如今最重要的是选秀; 过一年半我们家正好出孝; 选秀也要开始了。你大姐前程那样好; 我也不会看着你就差了。”
选秀?玉琪眼睛一亮,她还有点不可置信:“上次老太太不是说让玉珠去的吗?还说她跟信郡王府世子?”
“若信郡王府的事是真的; 她又何必选秀?”也不是李氏瞧不起玉珠,这个侄女为人单纯,宽厚,不爱计较,生的也不错。可是,她就是太没主见也不成熟,这样的姑娘嫁到普通人家都够呛,何况是王府。再说她还有个硬伤,丧父而且与庶兄关系你死我活。
以前逢年过节信郡王府送的礼非常重,今年看起来差不多,里面的东西却不大一样了,分量轻了许多。华氏久久不在外面交际不知道这些,李氏最清楚这些门道。
玉琪这下才算心安,“那要是她一定要参加呢?”
李氏一笑:“又不是她要选就选上的。”
宫里选人最是严格,李氏不认为玉珠能够选上。
母女俩的这番谈话让玉琪似乎变了个人似的,还主动跟玉屏说话,倒把个玉屏吓的够呛。
过年走亲戚走的快吐了的玉彤终于盼到能够出去逛街的机会,因为元宵灯会张钊带她们出去,就连曲氏都有些动容。
就是玉佳身子不大舒服,不能出去,玉彤许诺:“姐姐一定会给你带一盏好灯回来给你。”夏姨娘便道:“彤姑娘你玩的尽兴就是,不必管她。”
玉佳就有点闷闷不乐的,玉彤笑道:“没事,就凭哥哥的聪明才智肯定可以赢很多的。”
白水貂做的昭君帽戴上,曲氏眼前一亮,她拉着玉彤对张钊道:“你说像不像杨妃仕女图?虽说咱们彤儿正派,可这模样确实真是……”
夸她像杨玉环,玉彤噘着嘴:“娘,您是说我胖啊?”
张瑰听到捂着嘴偷笑,张钊清咳几声:“彤儿自然好看。”
得到帅爹的夸奖,玉彤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她还要求多吃一份烤鸭。大功已经服完,现在全府都可以进荤,这让爱吃肉的玉彤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
灯笼街出去不远就是热闹非凡的平安街,因为今天都没人戴帷幕,所以玉彤也不用,她自己都没发现在街上走的她已经被好几人若有若无的打量了。
玉彤就似笼中鸟儿被放出来一样,快活的很,元宵节不仅有灯笼可以猜谜,还有很多小吃。她跟张钊哀求:“爹,我想吃那种小馄饨,我们去吃好不好?”
曲氏想说不干净,玉彤又跟曲氏撒娇:“娘,我好久好久才出来一次,你就答应我了吧?女儿出来就喝了一碗豆浆,到现在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
“咕咕咕”玉彤还学肚子叫的声音。
闹的曲氏同意了:“怕了你了,你这个小魔星,走,来坐这边。”
别看这么一个小破馄饨汤,吃的人还挺多的,正好卖馄饨的老汉收了一张桌子出来。玉彤拉着曲氏坐下,她这个人不会嫌弃小摊子上的老婆婆,反而越过丫头直接跟老婆婆说:“您家里有什么馅儿的?”
玉彤很有兴致的看着黑色和黄色,还有绿色的馄饨,老婆婆一看是个这么贵气这么好看的姑娘,心中很是欢喜,忙不迭介绍起来:“有黄瓜鸡蛋馅儿的,三鲜馅儿的,还有鲳鱼馅儿的,您看您爱吃哪一种?”
“有荠菜馅儿的吗?”玉彤问。
看老婆婆点头,玉彤便道:“那就一样来一碗,我们刚还有四口人。”
说完才回到座位上,玉彤又说让丫头买香脆饼回来,曲氏也无力吐槽女儿了,她这样比儿子还放的开,这是跟谁学的啊?
等了不到一会儿老婆婆就端了四份馄饨来了,曲氏却看到海郎了,当然还有她后面跟着的镇南侯世子冯霁。玉彤端了一碗鲳鱼馅儿的馄饨来,没大注意,却没想到冯霁带着海郎过来了。
“海郎也出来玩啊?”曲氏身为女性长辈,率先打招呼。
冯霁笑着跟曲氏道:“是啊。”
海郎“蹬蹬蹬”的跑到玉彤这里,他平时认识的人不多,上次玉彤还跟他讲过故事,他自认玉彤是个好人,所以想也不想就跑过来。
玉彤指了指碗里的馄饨:“你要不要尝一个?”
曲氏板脸准备说,冯霁却道:“没事,他也难得有个亲近的人。”
得到父亲的允诺,海郎吃起了玉彤喂给他的馄饨,冯霁见海郎吃完就要带他回去,海郎是个很乖的孩子,这不,就牵着冯霁的手走了。
曲氏深深的看了玉彤一眼,忽然觉得其实后母也难做,自己的女儿这样光明磊落的一个人不应该受这样的委屈,难不成以后进了门还要年年在原配面前执妾礼?
饱饱的吃了一顿,张瑰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猜灯谜了,玉彤也凭自己的努力赢了一盏莲花灯,她就自己提着,都不让丫头提。
“玉彤?是你吗?”
玉彤转身一看,竟然是尚薇,她欣喜道:“尚姐姐……”
尚薇比在杭州的时候更高挑,她容貌也秀丽一点,很是京城大家闺秀的样子,端方,美丽。她看到玉彤更是高兴:“妹妹回来就跟我送了一次信,我又不好上门,还好今儿碰到你了。”
“是啊,可惜现在天色已晚,要不然我肯定去姐姐那里玩。”
俩人寒暄几句,约好了何时再见,才跟着各自的家长回家。
玉彤今天晚上玩开心了,基本上就沾床就睡了。冯霁却抱着海郎,装作不在意的问他:“你很喜欢那位张家表姑姑吗?”
海郎重重点头。
冯霁哄他睡着后,轻轻说了一句话:“那我不能害了她。”
冯霁小时候一直以为会是六姨会是他的继母,因为有一次他差点呗热茶烫到,六姨就毫不犹豫的跟他挡了,没想到会被边氏那个贱人那么卑鄙的使了手段截胡。现在他不想害别人,更不想害六姨的女儿。
玉彤第二天起来,拿了两盏肚子灯到玉佳房里去,玉佳看起来气色好了一点了,玉彤一喜:“昨儿哥哥赢的灯我跟你拿了两盏过来,你看要放到哪里?”
玉佳靠在床上,头发没有梳,越发显得小脸楚楚可怜,“我先看看。”
看玉佳去玩灯了,玉彤把她的贴身丫头喊过来问道:“昨儿夜里你们姑娘可还要咳嗽?”
“没有,昨儿睡的还算安稳。”
玉彤也就来她这里看看,见她身子骨儿好了点儿了,也就没有打扰她休息了。
准备去曲氏那里,却听说蒋氏过来了,玉彤对夏桔使了个眼神才转身离开。
屋子里青烟袅袅,蒋氏一幅义愤填膺的模样:“三嫂,你说大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