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如他所料,翟守素语罢,又从他身边走出一个人,正是韩德威苦苦在等的内应胡克嗣明,胡克嗣明大笑道:“大王,你上当了,我的族人过得很好,不劳你来远征解救,不过你快快下马投降,我看在你乖巧的份上,向两位知州求情,还能饶你一命。”

不用他喊,他一现身,韩德威便知道上当了。

但就在这时,斥候匆匆来报:“大王,不好啦,宋朝不知出动了多少兵马,切断了我们后路,主将正是河东那个黑面大王。”

韩德威脸色苍白,河东不仅有黑面大王,还有一个更不要命的杨业杨无敌,一个大宋第一名将潘美。

“上当了。”他叫道。

不但上当了,要命的他这支兵马虽多,终是杂牌军为主,真正的辽军精骑不足一万人。一旦失败,必将重创。

此地不可久留!

但韩德威既然来了,也不是仓促来的。从府州到辽国有数条道路,有一些道路崎岖直接无视了,三万多兵马一旦上了这些小道,被敌人拦截起来,满城之败就是他的结局。这条振武道更不能选择,还有一些道路上有许多堡砦,同样不是选择的对象。

因此想来想去,只有一条道路可走,那便是人烟比较稀少,以戈壁滩为主的混波川,也就是子河汊之道。

“撤!”韩德威大喝道。

实际不撤还是等死,他这次来,府州粮草充足,为了追求速度,连粮草都没有带多少。一旦还要强行攻城,府州三面环山,一面背靠大河,易守难攻,没有内应不要说攻上多少天,甚至攻上几个月,都未必能攻下来。

那还是在等死。

三万多辽军兴冲冲而来,却仓皇的撤向子河汊。

然而这一带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平川,有许多低矮的山丘,以及一些丛林。

而且这一逃,士气沮丧,三军再无战意。

眼看走出这段山道,就要到混波川,忽然前面山岭上闪出无数宋军,也不是宋军,全是折家兵。

西北最强折家军。

他们永远是府州的骄傲。

折御卿除了将一部分兵士留守在府州城,以防不测,余下的折家军全部带到此地,将所有有利的地形全部占据。情况就如同君子馆一役的翻版。

战斗很快打响。

可能折家军兵力要少一点,可这时候士气不同的,况且身后还有两支强大的骑军。

折家军占据有利地形,一次又一次对辽军发起冲击,很快辽军就落在下风。

韩德威见到不妙,连忙下令让一支辽军屯后当炮灰,然后率先而逃。但这时是几万人的大战场,不是一岭一壑之争,几万人绞在一起,韩德威如何让三军号令统一?

相反的看到他逃跑了,余部一起乱掉。折御卿立即下令:“备车兵。”

随着旗令下达,一辆辆战车向辽军凶猛地扑去,辽军很快被逼到身后的悬崖处。这是一道让辽军落入地狱的命令。

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被撞得人抑马翻,一是挤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子河汊一役,韩德威三万多兵马,几乎近半折在这里,就是有些辽兵没有被踩死或碾死,也被充满仇恨的宋兵用长兵器活活捅死。仅是斩杀的辽军就达到五千多人,还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人间惨象,明知是死也跳下悬崖,这死的人更多。

不过韩德威算是逃出生天了。

一路狂奔,身后只有近万人跟了过来,余下的没有被宋兵击杀,但一起逃散了。

终于到了混波川,韩德威心中松了口气。但就在这时,无数宋骑又漫天而来。

第四百五十二章 奇怪的授命

这些宋骑看到辽军狼狈如此,一个个都急了,还能不明白,最浓的一口头汤让折家吞得干干净净了。。

不但尹宪与张凝等人急了,连他们部下的小兵都急了。

一万多宋骑铺天盖地扑过来。

在这里交战,对辽军也有利,地势比较平坦,相对于生涩的宋骑,辽骑才是真正的骑兵。然而还有谁有勇气反抗?于是一万来辽兵正好让宋军当成实战练兵的工具。

但有几人表现很出色,特别是张凝,他身先士卒,带着手下击杀了一千多名辽兵,他自己就斩杀了三十余人。要命的是周边勒浪等部族闻听辽军大败,诈称府州折家兵尾随其后,配合宋军在击杀他们。

一时间四面八方都传来喊杀声,四面八方都源源不断地涌来军队。以至尹宪坐在马上啼笑皆非,这些蕃子,太热情啦!实际若不是宋朝困于西夏,还有那个古怪的遗害千年的守内虚外政策,在赵匡义朝,由于宋朝以优抚为主,至少河西河北各族百姓还是支持与亲近宋朝的。然而宋朝没有利用好,甚至史官能大书一场只有数千人之败的好水川之战,却置府麟大捷而不顾。

韩德威只好再逃。

前方就是唐朝胜州故城,辽初打败振武军,将胜州居民全部迁向黄河以东,胜州一带又成了闲田所在。七十余年过去,这里又开始有一些部族迁徙过来开始繁衍。不过他们对辽国更不友好。

但不远就是黄河,过了黄河就是辽国的东胜州城,对这里辽国控制能力仍很弱,不过属于辽国的地盘了,也能逃出生天。

继续狂奔,身后都是宋骑,速度不比他们慢,继续地纠缠在一起。实际到了这里,韩德威部下已不满两三千人了,近半被宋兵斩杀,近半逃散。

就在这时候,忽然前面两个大旗,皆树杨字。

但同样是杨字旗,还有区别的,一个后面有嗣字旗,一个后面有业字旗。

几千宋兵在杨业带领下,渡过黄河,从暖泉峰绕到这里,将辽军活活堵上。

杨业闪出阵前,大喝一声:“投降不杀,反抗者死。”

他真的很老了,花发皆白,但他再老,也是辽国人心中的恶梦。

而且一边跑一边打,跑到这里,早就人困马乏。

韩德威沉默一会,看到后面宋军又追了过来,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武器,翻身下马投降。没办法打了,只要前面这支宋军一缠,不问是不是杨无敌,马上周边仇恨契丹的部族又会扑上。哪里能逃到黄河边?

此役斩杀鞑靼(指夹山东部与丰州的白达旦各税)号突厥太尉司徒舍利者,多达近三十人,生擒其首领多达十几人,包括韩德威在内的几十名辽国主将全部斩杀或生擒活捉。最后能逃出宋军大范围捉拿下的辽兵不足一成,余下全部战死或者被俘。这便是骑兵的作用,速度快,一旦大捷就是大捷,不至于让辽军从容利用速度优势逃走。

并且恰巧韩德威准备出征时,幽州地震。

消息传到辽国,辽国上下震恐。

一个简单的道理,从此以后,辽国面临的威胁不仅是宋朝的河东与河北,折家与王家也开始走上舞台。

……

“如卿所言,”赵匡义在政事堂大喜道。

西北一役,与西府那个计划肯定有些出入之处,不过大方针没有出现多大误差。当时米信一度怀疑,雍熙北伐正是因为分兵而导致大败,现在仍分兵,恐怕不妥。并且让府州折家顶在第一线,要防御府州城,要在子河汊第一战,折家的兵力也不足。

宋九坚持己见。

首先是分兵,是分兵了,可他们是在小范围内分兵,相互离得并不远,不象雍熙北伐隔了千重山万重水。其次不要怀疑天时地利人和,况且折家兵那是保家卫国之战,士气激昂,战斗力不可小视。对折家宋九不会做半份怀疑的,那才是史上北宋第一武将世家,真正的战功赫赫。

赵匡义又说道:“下诏,追赠崔彦进太子太保之职。”

其实崔彦进计划里根本就没有动用过西北军队的半点想法。

但正是因为这个计划,后来宋九完善它,赵匡义也出了一些主意,西府几个首相与诸参谋老将陆续添加了自己建议,最后才变成由西北来主导第一战。

因此崔彦进有功。

知道真相的大臣不多,其他人面面相觑,西北大捷,与崔彦进有何关系?况且老崔死了好几年。

宋九拱手说道:“陛下,北方胜大臣轻躁,马上北伐,这种精神不可要。战斗发生在我朝境内或边境处,利于我朝,故我朝多胜。若大军深进辽境,又是两样。”

赵匡义额首。

宋九却将话锋一转:“然而一旦失败,马上又有大臣苟和。且不知胜不骄败不妥乎?”

诸人称服。

宋九继续道:“这种苟和臣更痛恨。国家内治重要,然而不能苟且偷安,否则诸将不思进取,三军士气低落,即便国家再富,百姓再安,也是将我朝养成一头肥胖的绵羊,越富越安越肥,到了那一天,人人不知战不习战不思战时,便是被群狼瓜分之曰!因此臣以为以内为本,然武备不可松懈。不过内治还是根本所在。特别是我朝用兵成本是辽寇的十余倍,没有充足的内治,就没有充足的财富可战。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承的。内治是外战的根本所在,外战是内治,国家长久,社稷永安的保障,如医之表里,没有表就没有里,没有里表也无从所寄。”

“卿之良言也。”

宋九打断了赵匡义的夸奖,又说道:“国家想要内治,必须有完善的律法,让万民依法守法齐法,这样就减少了一些不好官员对百姓的伤害。然而终是以人为本,以人治为本。所以必须用好官员。近来朝廷用官制度出现种种弊端,如官员冗多。冗官就不能妥善养官,官员不能养家糊口,必然贪墨。想要养好官,国家负担渐渐加重。国家财政没有其他的要决,一为开源,不伤民的开湖,一为节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两者做好了,国家每年就会产生大量节余,可以用来养战,可以用来宽民。”

“其次官员迁徙频繁,子产那样的上古贤人,还须三年才能治民,况且寻常官员?因此臣以为朝廷应下诏,各地地方官吏若无大功可迁若无大过可罚,必须期满三年,一些关健所在必须期满五年,再经考核迁徙他处,以便各个官员将精力放在治理自己所辖州县上。”

“地方官员如此,京官更是如此,那怕是两府宰执。宰执任得过久,难免会产生过份的野心,如赵普,本是我朝开国之功勋,因为任宰相时间太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