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能够在给他们引导,他们的的进步可能就停滞不前了。
尽管万历指导的地方不算多,但是现在大明在科技研究中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尽管不是很明显,但是万历却提防的厉害。
比较突出的,大概就是原本历史上有许多火器发明的赵士祯,在这个时空明显没有历史上的那样优秀,只能算是历史上的那位火器专家的消弱版本而已。
上位者干预科学的发展容易被带到政治的高度,红色北极熊的领袖斯大林同志干预自然科学发展的事情已经证明了这种情况的糟糕,万历可不保证自己说出话都是正确的,一旦给大明的研究人员形成制约,那就不妙了。
况且现在他们问自己,谁能保证以后他们在认识上有冲突的时候不会求助于自己的子孙,难道发展成欧罗巴科学家决斗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大明依靠皇帝仲裁?
想象一下万历都觉得可怕。
除非错的离谱,否则任由他们发展,为了让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意识,花冤枉钱任由他们走弯路也是值得的。
“让朕听听,你现在在研究什么?”不给赵士祯指明方向,万历反而反问道。
“皇上提出过的霰弹设想非常成功,但是臣发现一些不足之处。”赵士祯犹豫了一下说道。
“霰弹的不足?”万历皱了下眉头,这个在历史上被证明实用的东西竟然也有不足之处,这点万历倒是有些感到出乎意料了。
“霰弹的距离太短了。”赵士祯解释说道:“于是臣想到了用开花弹的方式发展霰弹,可称为榴霰弹。”
“但是圆形的开花弹改成榴霰弹之后极其不便,臣发现卵形炮弹比圆形炮弹好用,但是卵形炮弹出膛之后不够稳定,臣以为当学陛下藏的米尼枪为例,炮膛内凿出膛线,如此,即可即增加射程,又可提高威力。”赵士祯显然谈起自己的想法就变得兴奋起来,对他而言,大概没有比改进火器更有意思的事情了,等到说完,似乎想到霰弹是万历发明的,犹豫一下才说道:“当然,皇上发明的霰弹不是没有作用,可作为……”
“慢!”万历抬起手制止住对方打算解释霰弹好处的话,沉默地在原地站了一会。
刚刚赵士祯的话里,通过想要把霰弹改造成能够发射到远距离的榴霰弹,引申出了炮弹从圆到卵形,滑膛炮到线膛炮的思想,这让生怕因为自己影响而造成大明火器研发产生惰性的万历惊讶了一把。
这其实没有什么惊讶的,米尼弹步枪虽然没有列装,但是有着这种东西之后,显然给火炮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实际上历史上两者也有一定的关系,到现在才想到实际上已经有些晚了。
“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就行了。”万历对赵士祯说道。本以为这个大明的火器专家因为自己的影响所以发明的火器少了,被消弱了,实际上看来并非如此,只不过是研究的方向有所变化,和历史上所走的道路不一样了而已,而且还是走的更远了的那种。
“是。”得到万历的肯定,赵士祯的回答显然很有信心。
这也算是穿越者没有插手,但依旧带来的蝴蝶效应吗?万历心中想到。
远在美洲正在率领自己舰队逃跑的西班牙指挥官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突然有种非常想哭的冲动,似乎自己的敌人明国,他们的火炮以后还能打出更为糟糕的东西!
第248章 时机成熟了!
西班牙、萨法维、莫卧儿、倭国联盟。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或许还要加上一个神圣罗马帝国,如果他虽然是一个帝国的的话……
总之,十六世纪末,历史彻底走上了不归路,以哈布斯堡王朝联盟对抗大明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
这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双方都这么认为。
但只有胜利的人才有资格向全世界声称自己是正义的,现在大家只能向自己的国民宣传自己的合法性而已。
“来自欧罗巴的西班牙殖民者妄图征服东方,他们联合了许多对觊觎大明领土的势力一起联合侵犯大明的利益。”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没错,万历大概想要表达这个意思。
这话放到国内大家是信得,因为官方上大明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南征北战是为了教化蛮夷,用暴力的手段击败他们军队,然后教授他们大明的文化,这是理由;鲜卑利亚是大明固有领土,不信的话,看看地图也能明白,斯拉夫人到达鲜卑利亚可是要跨过山脉的,而大明到那里一马平川;扶桑洲是藩属,而且极有可能是殷商之后;以及更为离谱的,澳大利亚没有人类,只有一群桀骜不驯的‘袋鼠’。
搞得大明仿佛热爱和平的白鸽一样,这话也就骗一骗国内不明真相的群众了。
萨法维波斯、莫卧儿帝国眼巴巴地看着碎叶方向,西班牙人憋屈地想着自己独占的美洲,倭国丰臣秀吉耻辱地隔海相望原本属于倭国的九州岛,以及莫斯科大公国沙皇费奥多尔一世伊万诺维奇,额,这个去掉,他没有关心过乌拉尔山脉东面的土地,他只在意教堂里的钟声洪不洪亮。
大明是帝国主义侵略者,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龙,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事业是一场反大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斗争。
这种思想在大明东方,距离大明不远处的岛国上尤其的强烈。
作为励志整合倭国的平秀吉来说,统一完整的倭国才是目的,现在被大明占着九州岛,就是最大的耻辱,而雪耻的方法就是夺回来并且‘********’,拿下四百州之地。
但是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忍耐,丰臣秀吉对大明的认知不像历史上,虽然他依旧信心凭借自己水平以及倭国人的悍勇,一定能够完成自己的霸业,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他还需要足够的等待。
于是,已经应招丰臣秀吉的号召,进行战争动员的将军们都时刻注意着他的命令。
从倭国天正十五年到天正二十年这六年以来,每年丰臣家的大佬们就会问:“今年入唐之机如何?”而丰臣秀吉只能隐忍地说道:“时机尚早。”
本该是传说毛利家世代励志倒幕的话语被丰臣家用在入唐上,而且似乎还挺合适的。
倭国天正二十年,大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92年,新年到来的时候大佬们依旧这么问丰臣秀吉,猴子的回答和过去的几年相比也是一样‘时机尚早’。
但当这一年开始之后,告诉大佬们依旧需要等待的丰臣秀吉,开始有些迫不及待了。
“诸君,我们入唐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丰臣秀吉在春日的一天召集大佬们,兴奋地说道:“是时候入唐了!”
开什么玩笑!过年的时候不是还说现在入唐的时机不成熟吗?怎么才过俩月就变卦了!本来以为今年能够平安地再过上一年呢!
“我所旅者,明国之舰队!”丰臣秀吉坦然地说道:“即使是明国的福船技术,比起我们的安宅船来也强上许多,新式的风帆战舰,我们更不是敌手!”
你既然已经知道不是对手了,为啥还要这么作死啊!德川家康心里鄙视着说出这话的丰臣秀吉,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不满的表情,一副认认真真太阁大人讲话的模样。
“但是,诸君。”丰臣秀吉显然比自己的手下们要乐观,他信心十足地说道:“我们有一个可靠的盟友西班牙!”
“他们使用风帆战舰的时间比大明还要早,而且是从没有在海军上打过败仗的强国,明国海军的对手是他们。”
“但是明国不仅仅只有一支舰队,他们现在还有很多的船在靠近我们的海疆上!”带着担忧的表情,同样身为大佬的前田利家说道。
“没错,但是他们不足为惧!”丰臣秀吉笑着说道:“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没有打过仗的菜鸟!而优秀的武器,只有在精锐的武士手里才能发挥作用。“
“现在大明的舰队,不是那个臭名昭著的林凤手中的人马吗?”对于丰臣秀吉的话,前田利家显然疑惑,林凤的手下是菜鸟?那都是闭着眼睛躺在海上睡觉都不会淹到的好手才对!
“你所知道的,是已经过时的消息了!”丰臣秀吉说道:“我这里有新的消息!”
“明国在扶桑失利,精锐调往扶桑了吗?”宇多喜秀家问道。
“不是。”摇了摇头,丰臣秀吉说道:“无论是我们还是明国,目前都没有听到扶桑的消息。”
本以为明国一直说的扶桑是他们呢,没想到远隔万里之外,还真有一个扶桑国,这让一直都把自己当做扶桑的倭国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那么是什么?”
“根据从明国传来的消息,他们最为善战的林凤手下的那支舰队被解散了!”说这话的丰臣秀吉非常的兴奋,不等他的手下反应过来,他自己都先笑了起来。
“什么!”
“怎么可能?!”
“明国竟然自断手臂!”
大佬们纷纷惊讶,明国怎么会干出这样的蠢事?一直精锐的舰队竟然被解散!谁会干这样的事情!
这简直就像他们这些大名们把自己手上装备南蛮胴具足的旗本武士给解散掉?这不是傻瓜的行为吗?!
“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根本不和情理?”
“因为他们都是倭寇出身!”丰臣秀吉轻蔑地说道:“明国不希望这支倭寇出身的舰队存在,一帮匪类始终让他们不能够放心。”(日本同样称呼海盗为倭寇,我查到的一点资料貌似是这样,感觉起来好奇怪!这里有明确记录吗?日本对于海盗除了倭寇之外的称呼?)
“原来如此。”这个解释大佬们显然能够接受,倭国大名武家如同贵族,对于起义者和匪类的厌恶程度比起大明还要大,对于一支曾经倭寇出身的舰队,杀掉或者解散他们让他们回家才是最好的选择,这点从倭国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