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泪-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善与爱地照耀下。罪恶将没有栖身之地。”
  “没有栖身之地”。这句话地拼写应该是“keinDachubermKopfhaben”。可是里面也缺少了字母“i”。尤琛看下去。发现其中大部分句子不管是语法还是单词都没有拼错。可是划着黑线地字句中。确实是有四五处出现了错漏。尤琛为了确认不是自己看错。又将另一本福音书拿来作比较。结果发现。较新地那本福音书中。排版、印刷还有连出版地日期次数都与旧地这本完全一样。但是里面地字句却拼写正确。并不像旧地那本有单词错误地现象。
  这下子。尤琛更没有轻易放过书本中划着黑线地部位。他拿着两本福音书。仔细地对比起来。发现在较旧地那本福音书中。总共有七处划着黑线地句子中。都出现了错误地单词。而且这些单词地错误。都是缺少了某一个字母。最后得出了结论。七个句子中。按照先后顺序。总共缺少了以下几个字母:e、i、t、r、f、g、n。尤琛虽然可以肯定这本旧福音书中隐藏着秘密。但这个新发现地结果却让他觉得困惑。因为不管怎么看。这七个字母组合起来。都无法成为一个单词。尤琛再仔细检查一遍。发现这些句子确实是以前就划下地。而且是用齐诺尼神甫地那支钢笔所划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他本人划下地字句。而且这本因为频繁用过而显得较旧地福音书。上面地字母拼写错误。都很难让人发觉。因为它地印刷看起来没有一点异样。就像是正常地排版一样。尤琛也因为它地特殊之处。而更加起了疑心。
  看到尤琛这么翻来覆去地察看两本书。市长助理不禁上前问:
  “请问,是不是还要收拾神甫们的行李呢?”
  “先放在这儿,继续让人看守,不可能乱动。”尤琛将那本旧福音书拿在手里。“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这是我的命令!”

第二十三章 福音书(3)
  既然奥军军方的人都发话了,那么市政府的人也只能听命行事。况且有了尤琛这句话,就算上头有怪罪下来,他们也可以说是按照命令做事,不用承担太多责任。
  尤琛将那本书带走,前往总督府与禁卫军还有教廷的特使见面,向他们介绍了案件的进展——不过关于那本从齐诺尼神甫那里找到的奇怪福音书,他并没有提到。当教廷特使得知齐诺尼神甫至今仍然失踪时,不禁皱着眉头说:
  “他为人可靠,办事又得力,深得维斯帕大主教的信任,绝不可能背叛教廷与大主教的信任,与那些恐怖分子有联系的。只不过,他现在到底在哪儿呢?”
  在见面时,教廷特使一再要求尤琛务必要找到齐诺尼神甫,不管对方是生是死。身为此地奥军军方的最高代表,尤琛当然得答应下来。不过他在心里想:这个神甫如果还活着,没有理由不露面,照这样看来,他很有可能是遭遇到了意外。另一方面,尤琛依然不能排除那个神甫与游击队是否有关联的猜测。要不然的话,无法解释为何他会在行刺当天失踪,而且至今仍未出现。
  好不容易结束了见面(其实认真说起来,倒不如说是尤琛单方面不停地听别人的抱怨),尤琛走出总督府,来到车子面前时,已经是晚上的十一点多了。这个时候,威汀萨城中已经陷入一片寂静,不过在这片政府大楼林立的街区,到处可见警察、宪兵、还有奥军禁卫军幽灵装甲师坦克的身影。似乎只要在他们的保护下,一切都可以安然无恙。
  营部的中士看到长官回来,连忙为对方打开车门。尤琛坐进车子里,又看看手表,心想这个时候哈根应该早就将罗蕾莱送回去了,不知她那边有什么事情没有。尤琛按捺住自己想马上知道结果的心情,吩咐司机回驻地。
  在路上,尤琛又将那本福音书拿出来。虽然车内以及周围没有光线,无法详细检查书本。但他将那本书拿在手里,一边回想他所看到的上面那些难以察觉的错误之处。同一期出版,而且用了挺长一段时间来作为学习之用,那个齐诺尼神甫不可能没发现上面的单词有错误。可是他还用黑线将它们一一划起,显然是清楚的。那几个遗漏了的字母,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它们不管怎么看,都无法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词,看上去顶多只是几个凌乱的字母罢了。不过尤琛觉得这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参透它们的意思,如果能够从这其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说不定也许能从中找到齐诺尼神甫的下落。
  回到驻地时,营指挥部内仍然是灯火通明。由于发生了那样的大案,所以最近这儿指挥部中的军官们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看到营长回来,副营长巴列茨朝他同情地摇摇头——因为对方清楚他刚才是到哪儿去了——告诉尤琛:
  “今天在城里继续进行搜索,不过游击队没发现一个,反倒是一些小偷小摸的人抓了不知多少。哼,反正是不是贼,都是那些警察说了算,到时候,这笔帐又得算到我们头上。审问别的犯人,得到的结论和之前差不多:都说这次袭击是早就计划好了的,不过大主教的临时到来,才让他们的目标改变了。”
  “找到那个失踪的神甫了吗?”
  尤琛一边问,一边脱下外套。巴列茨仍旧摇头,显然他们也是毫无头绪。尤琛没说什么,只是嘱咐他们继续进行搜捕工作。这时候,他看到哈根从楼上下来。他看了眼对方,又朝众人说:
  “今天你们都忙了一天。去休息吧。”
  得到长官地命令后。军官们才各自整理好手头上地文件和工作。然后才离开去休息。哈根没有走。他跟着营长到了二楼地办公室。两人走过去。刚关上门。尤琛就问:
  “送她回去了吗?”
  “是地。傍晚六点左右。我让威汀萨市警察局派了车。我送她到了空军租赁地宿舍大楼前面。看着那位女士进去地。”
  “辛苦你了。”
  尤琛松了松领口。坐在椅子上。他看到哈根仍然笔直地站在桌子前面。就说:
  “行了,坐下吧,反正这儿也没有外人。”
  “长官,请您看看这个。”
  他的营长抬头一看,发现哈根的手中多了一个东西,那是将男用手帕包裹起来的物件。尤琛接过来,打开手帕,发现里面是一颗子弹的弹头。哈根告诉对方:
  “这是尤特里希太太在教堂的主神像那儿找到的。我后来到警察局让他们进行对比,发现这一颗弹头是当天犯人所使用的子弹。”
  “什么……”尤琛用手帕捏着那颗小小的金属物体在灯光下细看,他又看看自己的副官。“这么说来,两颗子弹的弹头都在现场,不可能在大主教的遗体里……那么大主教身上那个伤口……”
  他将弹头依旧放在手帕上面,又向着哈根问:
  “罗……尤特里希太太怎么说?她有什么看法吗?”
  “她也跟您的看法一样,认为当时在现场那个使用狙击枪的犯人,并不是真正的犯人,而是另有其人。如今既然两颗弹头都在现场,而根据大主教遗体的检验,证明他身上的伤口不是贯穿伤口,所以子弹应该还残留在里面。只要进行遗体解剖,取出那颗子弹,相信就可以有新的证据。”
  尤琛默默地听着,眼光落在那颗小小的弹头上。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就可以有新进展,而且很有可能是导致案件是否能真正告破的重大进展。不过依照全能教派的传统,死者是不能进行解剖的,尤其是像维斯帕大主教这样身居要职的神职人员。一旦真的在遗体上动刀子,肯定会引来更大的风波。
  “如果真能如此,那当然再好不过。可是……”
  哈根也明白对方的意思,他点点头,说:
  “是的,尤特里希太太也知道教廷对于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不可能轻易让人解剖遗体,所以她表示这只是个建议。而且从另一方面看,有了这个新出现的证据,也许能够令教廷方面改变他们的做法也未必。”

第二十三章 福音书(4)
  尤琛不置可否。“你们在那儿还有什么发现吗?”
  “那位女士在现场观察得很仔细,”哈根想起罗蕾莱当时的样子,在心里加上一句:简直比专业的调查人员还要仔细。“我觉得,在没发现这颗子弹的弹头之前,她就对游击队的狙击手可以在两枪内就射中大主教,感到很有兴趣。”
  “哦,兴趣?”
  “是的,因为在她看来,当时我们是第一时间听从您的命令,上台去用身体保护着大主教本人。而且从身高还有方向来看,当时大主教就算会被击中,最有可能的部位也应该是外露的头问,而不是有人遮挡住的胸前。所以在那个时候,尤特里希太太就对这一枪产生了疑惑。”
  回忆起下午的情景,哈根依然历历在目。他清了清嗓子,说:
  “她先是在楼下确定方位,然后又到二楼那个包厢里。这位女士甚至还模仿起犯人的样子,进行射击。她告诉我,这样子大主教胸前中枪的机率很小,所以她不认为游击队的人是真正的犯人。后来,她从神坛后的主神像里找到了这颗子弹——是在神像的眼睛底下发现的——这就更加证明,她的推断是对的。”
  听着哈根的复述,想到罗蕾莱模仿着手拿狙击枪进行瞄准的样子,尤琛不禁低头一笑,但他的笑容只是一闪而过,又问:
  “对于真正的犯人,她是怎么说的?”
  “她认为……行刺大主教的人,有可能是当时在他身边的人。”
  尤琛看着一脸不自在的哈根,安慰地笑了笑。“不用在意,罗尔她的意思并不是针对特定的某个人,她只是指出有那样的可能性而已。当时你们之所以上前去保护大主教,还不都是因为有人突然行刺,所以不用在意。”
  “是。”
  哈根低下头。他回忆起罗蕾莱地眼神。在那个女人眼中。似乎任何人都有可能行刺大主教。这种不偏不倚地态度。对破案当然有帮助。不过对于当时参与了事件地人来说。却未必会感到释怀。
  “尤特里希太太认为。当时在台子上、神坛附近。大主教身边地人。都有这个可能。而且从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