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国。这样地话。日后城中地情况恐怕就要阁下多为费心了。因为管事地一走。他们底下地人也未必能有什么起色。我这次请您来。也是想商量商量那段时期地军事防御任务。”
“哈希曼要回国?”这件事尤琛还是第一次听说。他在几个小时前仍在威汀萨城内。与总督本人见面。可对方压根就没说起过这件事。“他这一去。怎么也得两个月后才回来吧?”
“这还只是保守地估计。”克尔温想起了什么。无奈地一笑。“因为根据我这边地人与总督府协商地结果。送总督回国地运输机。还得送那位先生在国内不少城市转悠。可能实际使用地时间要比我们想像地还要长。所以当他离开之后。这附近地区地防卫工作。就完全落到我们身上了。”
幽灵装甲师2团3营地营长点点头。不过他心里又冒出一个声音:就算那个家伙在这里。防卫工作不照样是我们全扛下来地吗?听克尔温地语气。似乎也对那位总督阁下多有不满。只是他与尤琛在表面上都没有说穿罢了。
看样子那个哈希曼也不相信我。一天没确定好走地日子。也不会透露风声。尤琛这样想着。又问:
“不知总督本人对我们军方有什么要求吗?”
“装甲部队那方面,我并不清楚。不过对于空军这边,总督先生可是说得足够详细的了。我们为了将总督一行人安然无恙地送回国内,决定派一架新式的运输机搭载乘客,并且有两架战斗机进行护航。不过总督大人他还是担心会有游击队对他的专机进行袭击,所以强烈要求派出一个战斗机中队进行护航,以确保他的飞机可以安全抵达国内——最起码,也有到达兰尼亚境内。而且他对我军的运输机不大满意,认为尚有可改造的空间,于是提出建议,要我们将运输机进行调整,以便他和他的随从在上头可以好好地休息。”
装甲部队方面的指挥官与他的副官觉得奇怪,下意识地对看一眼。一架运输机而已,难道还要把它改装为战斗机吗?那个哈希曼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莫非他真的怕死怕到这种程度?克尔温见他们不解,苦笑着说:
“哦,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总督阁下希望将运输机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例如说,他想要在飞机上办公,没有桌椅可不成,于是我们将一套新桌椅钉在机舱里,好供总督使用。不过哈希曼不大满意,他觉得榉木桌子不如樱桃木来得好,所以要求更换。另一方面,他觉得椅子皮革的颜色也不尽如人意——啊,在我军的运输机上,都是以黑色和绿色为主的——总督先生想要金色的那种,大概、大概是香槟色吧……他觉得,只有这样的运输机,才能使他在上面的旅程过得舒服。对于这些要求,我们会尽量满足。不过再怎么样,也没法将军用运输机改成豪华客机,这一点,恐怕要让哈希曼总督失望了。”
听着克尔温那平静下带有嘲弄的话语,尤琛觉得又好笑又好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本来他就对城中那个只享受、不做事的总督没有一点好感,现在又得知他的种种无理要求,更是感到厌恶万分。对于前线的军人们来说——尤其是对于曾经在路德尼亚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军人们——能够让他们回到大后方、回到国内,就已经是上天的恩赐,谁还会计较自己所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上面是怎样的设备呢?可是这些安安稳稳坐在大后方享乐的党棍,却在战争紧要关头,依然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喋喋不休,实在令人无法将他们视为是自己一伙的!尤琛想起总督府非前朝国王的行宫而不进驻,再想想总督府里那种气派,觉得哈希曼这种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实在只是本色作风而已。
“今天早上到城里与总督阁下见面的时候,他还对我提起翁波里尼亚当地的鱼子酱虽然不如路德尼亚,但也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想想,总督阁下恐怕已经连在飞机上的早餐午餐晚餐加夜宵都准备好了!”
克尔温闻言一笑,而他身边的副官与几名参谋人员,已经在心中偷笑不止。尤琛又说:
“总督阁下想要香槟色的皮革椅,我想他这么神通广大,一定有办法弄好。所以这方面的事情,也就不用您担心了。我们还是好好想想,该怎样在那位先生离开的期间,作好本地的防御工作吧。”
“我也是同样想法。”
两个指挥官都是这种态度:能在范围之内做到的,就尽量按哈希曼的要求做。但是超出范围以外的事情,他们可不管。
现阶段每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荐;拜托拜托!
第十三章 别人的太太(4)
商谈了一个下午,尤琛才起身告辞。以往在总督府里,往往呆了不到半小时,他的身心就想着飞出那个豪华的行宫,回自己熟悉的部队营地那儿。而现在,由于确实是有要务在身,加上言语投机,所以时间过得飞快,而尤琛却觉得并不漫长。克尔温见对方要走,就说:
“可惜我还有事要做,不能留您在这儿作客。噢,对了,如果您不介意,让我的大队副队长陪您到城里用餐,顺便为您介绍一下我们最近的情况。不知您意下如何?”
“那就先多谢了。”
尤琛没有推辞,他也正想请对方作客。虽然没能与联机大队队长一同进餐,不过能够跟他这边的人一起,了解更多的情况,也是个不错的结果。于是,克尔温让联机大队副队长海因里希少校陪同尤琛和他的副官,到城中空军军官常去的处所共进晚餐。
进城不久,在城西旧城区老街附近的一个餐馆内,海因里希像主人一样,招待着幽灵装甲师的客人。在这家餐馆里,可以看到有六成以上的客人,都是空军官兵和他们带来的人,哈根忍不住向空军的同袍说:
“这地方是你们空军的会所吧?”
“因为它离我们的基地近,而且空军有一部分随军家属都住在隔壁大街的小区里,所以这儿我们常来。”海因里希也是个拥有着丰富飞行经验的飞行员,他此时忙不迭地招呼客人用餐。“这里的饭菜是我们本国厨师做的,有家乡风味,你们试试看。”
能够在翁波里尼亚吃到国内风味的饭菜,已经让尤琛他们十分高兴。再加上今天跟空军的人沟通良好,也使得尤琛在总督府那儿的郁闷消失了大半。在席间,他们又再谈起总督府对军方的诸多挑剔要求,都是边骂边笑。海因里希告诉尤琛他们:在运输机的问题上总不满意的哈希曼,曾经当着克尔温大队长的面说,要是做不到这种程度,空军的人也不过如此;有胆量做些触犯法律与教条的事情,却办不好政府官员的要求。哈根不禁问:
“什么触犯法律与教条的事?”
“其实这事儿也在我们大队里传过好一阵子,虽然没哈希曼说得那么夸张。”海因里希笑着,不过看上去有点无奈。“因为我们大队里的一个飞行员,娶了个有外国血统的女人。这件事在当时轰动一时,不过最后,没什么人受到追究,婚也结成了,人也没事。没想到那个总督被我们大队长顶了回去,恼羞成怒,居然还提起这件事,想威胁我们。”
可能是想起哈希曼当时的模样,海因里希好不容易才憋住笑。哈根越发觉得惊讶,在胜利党上台之后,只提倡教徒对教徒、本国人对本国人的婚姻,居然有个飞行员敢与外国人结婚,而且还没遭到处罚?他感到好奇,追问对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海因里希也不觉得这是什么禁忌,还挺乐于说起此事的,于是他就将事情缓缓道来:
“男方是我们大队里一个战斗机飞行员。那家伙现在已经是王牌飞行员了。不过他呀。因为害羞。不管是对着谁。都不好意思提起自己地战绩。好像是超过一百一十架……哦。不。是一百二十架敌军战机地击坠纪录了吧。他娶地那个女人。虽说有着外国血统。不过从身份和证明文件上来看。又地确是奥登尼亚人无疑。有人说她是个异教徒——不过我不大相信。因为这不可能;有人说她是外国间谍——这个好像更离谱了。反正是说什么地都有。他们好像是在去年年底还是今年年初左右结地婚。当时没人敢给这对新人主持婚礼。男地都急坏了。后来听说是找到了他原来所属空军基地地一个神甫。出面为他们作了仪式。婚礼这才办成了。事前这个飞行员就将自己要结婚以及结婚地对象上报。搞得大队甚至是航空团指挥部都不得安宁。因为有不少人反对他地婚事。不过最后克尔温少校出面。将这件事情报告给航空团直属地指挥层——也就是格兰特·富尔克少将那里。少将知道了。问清楚女方地情况。然后就说‘既不是外国人。又不是异教徒。那为什么不能结婚?’于是。没人敢再反对了。那个幸运儿也得以娶了老婆。现在他也在基地这里。他老婆就在城里划分给空军军属住地集体宿舍里。”
“您说……他是个幸运儿?”
哈根颇为不解。为什么婚事如此不顺、而闹得这么大。海因里希还会称那个新郎为幸运儿。联机大队副队长有点不好意思地露齿一笑。说:
“那个家伙就是我们大队地人。而且是克尔温少校一手培养出来地。他地妻子。很少出来。不过有两次我们曾经在宿舍区外见到过她。有些人看过她之后。都说‘难怪尤特里希那家伙非她不娶。她确实很不错。’我也见过那个女人。虽说是有外国血统。不过你还真地别说。尤特里希那小子。选女人挺有眼光地。”
说着说着。海因里希又看看墙上地表。半是自言自语地说:
“好像上次也是这个时候。她外出卖东西。就在大街对面那条路。我们地人坐在这里。看到她也是在这个时候出来地……哎。你们看。她走过来了!”
哈根顺着海因里希的视线,透过玻璃窗望向大街对面。在对方的指引下,他看到一个戴着头巾的女人走向街道的另一边。在街灯的照映下,哈根看出那是一个年轻的女人,眉眼虽看得不特别清楚,但感觉也颇清秀。如果没有海因里希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