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理,她们这样的人家,是要请专门的奶娘喂养孩子的,沈氏也早早准备好了奶娘。
可是,她刚生完孩子不久,胸前就湿润了一片,吓呆了沈氏,还是贴身的嬷嬷机灵,抱了孩子过来给她喂奶,总算止住了喷涌的势头,就这样几天过后,她试着让奶娘喂奶,可孩子似乎有了依赖性,就是不肯让奶娘喂,无奈之下,沈氏就开始了亲自喂养。
抱回小闺女,沈氏侧过身子,开始给她喂奶。
“娘,我把乐乐带到顾家,你再抱一只小狗回来养吧。”尤雨薇悄悄瞥了她娘一眼,硬着头皮说道。
沈氏的身体就是一僵,转头幽怨地看着她。
尤雨薇忙移开了视线,抬头看看房梁,又低头看看地面,就是不去看沈氏。
机灵董事的乐乐在偌大的锦荣院里混得如鱼得水,院子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喜欢它,这其中就包括她娘。
现在,除开她怀里的小妹妹,乐乐在她娘心中的地位简直比她还要高了。
“雨薇啊,要不,还是你再养一只小狗吧。”沈氏话里就带上了几分讨好的意味,“乐乐已经习惯了咱们府内,去新的地方,它会不适应的。”
瞧瞧,她就知道,这事没那么好解决,“娘,我跟你说,珍珠妹妹家的小黄又怀小狗崽了,用不了多久就有一窝毛绒绒的小狗了,这样,我跟珍珠妹妹再定一只小狗,等小狗长得够大了,就让人去领回来给你养好不好?”
“你重新养一只小狗吧,乐乐正好可以留在府里。”沈氏取巧笑道。
“……”尤雨薇斜睨了她娘一眼,“娘,我可是向珍珠妹妹保证过的,一定好好照顾乐乐的,我去哪它当然也得去哪了,做人要信守承诺。”
她信誓旦旦,义正言辞。
沈氏还真被她唬得愣了一下,“……那,就养一只小狗?可是,小狗有乐乐那么乖顺听话么?”
“娘,这你不用担心,小黄比乐乐还要机灵呢,它产的小狗崽,个个都顶聪明的,回头我就写信跟珍珠妹妹定下一只小狗,她家的狗崽子可受欢迎了,要是不提前定好,想要都没有了。”
好不容易说通了她娘,尤雨薇忙向她保证。
“说起来,鄂州这一家人还真是挺神奇的,养的家畜味道都很好,种的果蔬花茶也很特别,连看家的狗儿都比别人家的聪明,真让人感到好奇。”虽然没见过胡家人,但是沈氏从尤雨薇嘴里知道不少胡家的事情,她对那一家子还是很感兴趣的。
“嗯嗯,娘,我告诉你哦,珍珠妹妹还长得特别好看,你见了她肯定喜欢,下次,她再到京城来,一定要让她来咱们家做客。”
珍珠上次到京城,因为太子遇害的事情,没能到文昌侯府做客,让尤雨薇一直耿耿于怀。
“好,正好让娘看看,你口里千好万好的珍珠妹妹是个怎样的妙人儿,能让咱们雨薇总是挂在嘴上。”沈氏朝她笑笑。
怀里的小闺女吃饱后,又开始昏昏欲睡,沈氏就掩好衣襟,轻轻拍打着她。
“嗯,你肯定会喜欢她的。”尤雨薇用力地点点头。
……
“祺儿,还在温书啊。”安氏一脸笑容走进了顾祺的书房。
“娘~”顾祺放下手中的宗卷,起身相迎。
“我让小厨房做了银耳莲子羹,用了昨日刚送来的莲子,味道可好了,祺儿尝尝,正好歇息一下。”安氏从身后丫鬟的托盘上,把那碗银耳莲子羹放在了他的书桌上。
昨天送来的莲子?顾祺目光闪动了一下,那就是胡家送来的。
拿起勺子,轻轻搅动碗里的银耳莲子,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带着一股熟悉的味道。
“祺儿啊,你过了乡试,你爹没大肆庆祝,你可别怪他。”安氏挥推了丫鬟后,开始与儿子推心置腹的交谈。
顾祺考中了举人,原本应该宴请宾朋亲友,热烈庆贺一番的,可是,顾霖却没让操持大办,只是自家人聚在一起庆贺了一番。
“娘,我知道。”
顾府做事向来低调,加上时局敏感,三皇子与四皇子的对抗一直从朝堂延续到各府内宅,他爹一直想保持中立,却因为给齐贵妃献上了极品人参的事情,被算进了四皇子一派的范围。
三皇子党派的人马,没少给顾府下绊子,当然,他们顾府背靠着齐贵妃与皇上,自然不会畏惧他们,可是,也因为如此,顾府就越发要低调,树大招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顾霖没有为小儿子大肆庆祝。
顾祺本身就不注重这些表面上的文章,所以根本不会计较。
这些年,他在国子监求学,也秉承着不矜不伐的态度,向来不参与各个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
即使是四皇子一派,他也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他勺了一口银耳莲子羹进嘴里,熟悉香甜的味道瞬间占据了他的味蕾,莲子的清香在口腔中蔓延开来。
安氏静静地看着他吃完,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的祺儿,如今与正常人的身体一般无二,健健康康,能吃能睡,再没了从前那副病弱体虚的羸弱模样。
“祺儿,你乡试过了,成亲的日子也近了,娘这心里头,是由衷的高兴,等雨薇过了门,你就正式成家立业了。”
安氏拉着他的手,突然就哽咽起来,多少次,他病得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她死死握着他的手,生怕一放开,就再也没了温度,现在,一切总算都熬过去了。
顾祺沉默,回握住母亲的手。
“祺儿,太子的事情才刚过去不到一年,文昌侯府受到二房尤雪晴的牵连,今年谨慎了很多,他们的意思与你爹一样,婚宴打算办得低调 些,你的意思呢?”
安氏平复了心情后,说起了正事。
“你们看着办好了,娘,你知道我对这些向来不在意的。”顾祺淡淡回道。
“唉,原本娘是想办得热闹些的,哪家的婚宴不是越热闹越喜庆,偏生咱们府里,有喜事还得低调操办,不能张扬。”安氏就摇摇头叹息。
“娘,繁文缛节而已,能简化更好。”
顾祺嘴角勾起了浅浅的笑容,一张清朗的面容俊雅不凡,端是丰神俊朗,雅致无双。
看着小儿子不争不吵,含蓄沉稳的态度,安氏就觉得心疼,谁家的孩子都有任性调皮的时候,只有她的孩子,因为生病体弱,不宜大喜大怒,所以从小就得保持不骄不躁的平和心态,以至于,到了现在,他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性格却还是那般恬淡平静。
外面的人都赞他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只有安氏知道,那是常年累月在病榻上压抑出来的性格,如今只不过是保留了从前的习惯。
第四百九十一章 欲言又止
“娘是怕委屈了你和雨薇。”安氏轻叹。
“这有什么好委屈的,雨薇不是那种人,娘,你别多想了。”顾祺摇头。
安氏笑着颔首,站起了身子,尤雨薇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性子如何,她再清楚不过,“娘就不吵你温书了,明年春天就要参加会试了,哎,真不应该把婚期定在这时候,实在有些匆忙了,操办婚事,得嘈杂好些天呢。”
顾祺安抚了她几句,安氏才转身走了。
望着安氏远去的背影,顾祺站在书桌前,沉默半响。
隔了好一会儿,他转身走到书架前。
顾祺的书房里,紫檀雕花的书架上,书籍并不太多,从前身体不好,在课业上,多是应付了事。
书架上的许多书籍,还是这几年新添置上去的。
拿下一个红木描金信匣子,走回书桌前,打开匣子,拿出最上面的一封信笺。
刘平回禀的信已经减少了次数,如今基本一个月两封,例行禀告。
平安过了院试,罗璟回了望林村,这是最近最新的消息。
以十二岁的年龄考中秀才,在大夏来说,确实罕见,难怪在当地会引起轰动,以至于望林学堂都被慕名而来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
真没想到,从前那个瘦小机灵的男孩子,读书的天份那么高,通过短短三四年的学习时间,就一路考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三年后要是再过了乡试,胡家改换门庭指日可待。
顾祺嘴角扬起了笑容,他真心为胡家感到高兴,只要平安过了乡试,他虽不能让平安平步青云,可最少能保证平安仕途坦荡,避开危险,少走弯路。
他的视线往信笺下方扫去。
笑容渐止,罗璟赶在中秋前去了鄂州。
放弃参加宫里举办的中秋夜宴,不远千里赶去了鄂州陪珍珠一家过中秋节。
罗璟是个行动能力极强的男子,顾祺自叹不如,他需要顾虑的事情太多了。
想到上次,在茶馆外的不期而遇。
那少年站在对街店铺的屋檐下,挺拔健硕的身形在人群中格外夺目。
一身合体的玄色劲装,加上腰间悬挂的佩剑,英气勃发,器宇轩昂。
深邃的眼眸似鹰鹫般锐利,他犀利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竟让人生出颤栗的胆寒感,杀场上历练出来的气势,果然不是普通人能比拟的。
那样冷厉的少年,看向明媚的少女时,却立时转化成了另一副模样,冷硬的面部线条变得细腻柔和,疏漠的眼神带上了温柔宠溺。
两人相对而立,宛如一对璧人。
良久,书房内响起一道浅浅的叹息声。
……
林荫下,两个身影一前一后缓步走着。
“王嬷嬷,我帮着拿一半吧?”
珍珠没忍住,对捧着布匹的王嬷嬷就伸出了手。
王嬷嬷微微侧身,避开了她的手,板着一张脸,“这几步路,老身还是拿得动的,胡姑娘不必担心。”
哪有让老人拿东西,年轻人空着手的道理,珍珠嘀咕,王嬷嬷又不是她家的奴仆。
嘀咕归嘀咕,她最终没有再伸手,王嬷嬷训起人来,可不是一般的严厉。
新来的小厮乔桂已经开始在门房上岗了。
他原来就在大户人家里当差,礼节规矩都很清楚,稍微调教一番,就可以正式当差了。
乔桂恭敬地迎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