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虹玉领别人两倍的工钱,活还轻松,怎么能随便辞工呢。
  一家人都摇头反对,潘氏想想,确实如此,就再不吭声了。
  方晟对赵虹玉继续干活的事情,没有吱声,这事,婚前就商量好了,他没有固执起见。
  等到赵虹玉怀了身孕,自然而然的辞工,两边都不会有别的说辞了。
  罗璟和姚浩然回来的时候,两辆车都堆满了货物。
  成袋的大米和白面,整筐的苹果和橘子,整扇的猪肉和羊肉,一筐鱼半筐糖盐酱醋,以及一些年糕、糍粑、粽子等。
  两辆车上的东西,几乎都是一样的,看来是谁照着谁复制了一份。
  李氏迎上来就忍不住一通埋怨,“玉生呀,家里的米面很多,猪肉羊肉也备下来了,你们买这么多,吃到啥时候呀。”
  她与玉生熟络,又特别喜欢他,对他自然亲切随意,说是埋怨,不如说是嗔怪。
  “婶子,家里客人多,米粮消耗快,多备些没事。”罗璟笑着对她说。
  “可,也太多啦。”
  李氏看着堆得高高地货物,有些发愁。


第三百四十三章 小农意识

  珍珠走了出来,她看了几眼,随口安排道:“米粮直接拉到你宅子里的厨房去放着,别的东西卸一半就成了,都拉过那边去,奶会看着办的。”
  姚浩然跟在罗璟身后去了一趟太平镇,他也不知道该买些什么东西比较好,干脆,照着罗璟的东西,买了份一样的。
  他打算过完初五才出发返程,这段时间,少不得要叨唠胡家。
  胡家家里没有一个下人,为数几个帮工,都是请村里人帮忙,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他们自己亲力而为。
  姚浩然觉得很奇怪,照理说,胡家是有能力买几个下人回来干活的,可,为什么一个都没有呢?
  珍珠从未想过要买人回来干活。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哪有那等使用下人干活的意识。
  她这次去了一趟京城,才感受到,大户人家仆妇成群的景象,真切的体会了一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人服侍着的生活。
  说实话,感觉并不是很好,门外总有丫鬟随时候命,去哪都有人跟着,基本毫无隐私而言,听说,很多闺阁小姐都有贴身丫鬟轮番守夜,艾玛,睡个觉都不让人安宁,要是想放个屁,还得躲开在被窝里放,她是真不习惯,实在是无法想象,天天身后跟着一串仆人的日子。
  所以,她没有一点买下人干活的念头。
  自由懒散惯了,享受不了被人服侍的生活。
  胡家上下或者也包括她,都是小农意识占据了主要思想,就算家里有了钱,也不会想着买一堆下人回来服侍他们,把自己当老爷夫人。
  搬下一扇猪、一头羊、一筐水果、一筐鱼,以及零碎的调味料后,两辆车就赶回了新宅子那边。
  吃过午饭,胡家开始各自忙碌。
  鱼要炸鱼块制鱼丸,猪肉要整扣肉,还有各种卤肉要卤制,李氏与赵虹玉她们忙得团团转。
  平善和秀珠就丢给了平安看管。
  平安和阿青牵着他们给小伙伴去送礼物。
  礼物是平安买回的各色糖人、面人、口哨等。
  来领年礼的妇人陆续结伴而来,翠珠和珍珠忙着分捡发放,领了年礼的妇人脸上都笑意盈盈。
  “珍珠呀,我能选那块蓝色的细棉么?”土旺奶奶见翠珠正准备给她裁那块紫色的细棉,忙出声问道,她老了,不必再添新衣了,换块蓝色的细棉,给土旺缝一身长袍,上学堂的时候能体面些。
  “可以啊,土旺奶奶,颜色都在那里,你只管挑好了,一身粗布一身细棉,按着你的尺头裁剪。”
  珍珠给她背来的筐里,装上东西,份量上特地多放了些。
  “哎,那要一块蓝色的细棉和一块青色的粗棉。”土旺奶奶指着桌上的布匹,笑得满脸褶子。
  “哎呀,我说老姐们儿呀,你不能光顾着孙子呀,你也得添一身衣裳不是。”潘氏看不下去了,这土旺奶奶,自己穿着一身补丁的衣裳,一心只想着给孙子添新衣,“听我的,蓝色细棉给土旺,你要那身带暗纹的深红粗布。”
  土旺奶奶忙摆手,“人老了,不知哪天就合眼了,不用浪费东西。”
  潘氏更不乐意了,“呸、呸,老姐们儿,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你我差不多的岁数,我可还健康有力得很,你咋就想着要合眼了呢?”
  土旺奶奶急忙解释,“我这是自个儿身子不好,哪能和你比呢。”
  瞧着两人说话有些不对头,珍珠忙充当和事佬。
  “土旺奶奶,你最近有哪不舒服么?”
  土旺奶奶一愣,有些磕巴的回答,“……呃,挺好的,没啥不舒服的地方。”
  这是真话,自从她眼睛渐渐好了以后,从前的各种毛病都慢慢少了,偶尔头疼脑热,睡上一觉也没事了。
  “那你担心什么呀,生病不舒服了,才会有突然就合眼的感觉,你和东胜奶奶的身体都挺好的,还能干活挣钱,就不要随便说这样的话了,土旺还小,还要你照看着,你还得看着他成家立业,照看重孙呢。”珍珠把一大包糖饼放在她的筐里,然后,拿出一串铜钱递给了她。
  “我也希望有这么一天呢。”土旺奶奶眼睛含泪接过。
  “二姐,给土旺奶奶裁那块暗红带花的粗布吧。”珍珠朝她笑笑,接着帮东胜奶奶发放年礼。
  “这就对了嘛,大过年的,说什么合眼不合眼的,老姐们儿,回去给自己捯饬一身整齐的衣裳,明年土旺中了童生,可不能让他没了脸。”
  潘氏利索的帮着她把布料折好,放在箩筐最上面。
  “借你吉言了,虹山他娘。”
  土旺奶奶背着沉甸甸的箩筐,笑着走出了房门,有了胡家发的年礼,家里再添点肉和鱼就足够过年了,过了初十,作坊还要开工,照着往年的惯例,至少还得忙上两个月,等到雪化得差不多了,才会停工,还能多挣两个月工钱,她心里很满足,都存起来,给土旺赶考用。
  “土旺是好孩子,听东胜说,他在学堂里,很得杨秀才夸奖,说不得就能过了明年的院试。”
  潘氏羡慕地看着土旺奶奶的背影,她家东胜年纪还小,虽然偶尔也能得到杨秀才的夸奖,但是比土旺还是差了点,整个望林学堂,学得最好的就数胡家的平安,天资聪慧,举一反三,每年考核都能拿到第一。
  今年,因为请假去了京城,第一被郑双林家的郑二牛拿下了,土旺排第二,平顺拿了第三。
  谁都没想到,一向老实巴交的郑二牛能杀出重围,拿下第一。
  正说着,郑二牛的娘,张氏提着箩筐进来了。
  “二牛娘,你今天可有些晚了。”潘氏爽朗的朝她招呼着。
  两人在作坊里,同时担任管理的小组长,私下交情就越发好了起来。
  “铁牛与他爹去镇上卖了最后一批成兔,空出的兔棚得打理干净,所以就晚了点。”张氏笑着解释。
  “哎呀,说起里,你家养兔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都快赶上长贵家了,难怪屋子越建越宽阔了。”
  郑双林家的老房子,年初时候都推倒重建了,五间宽敞的青砖瓦房,围上两米的高墙,后院特地留出块空地,学着胡家老房子养兔的坡地,围起一片,兔棚就建在空地旁。
  他家大儿子郑铁牛两年前还在镇上的铁铺给人当免费的学徒,本事没到多少,反被当成奴隶般使唤,郑铁牛憨厚孝顺,苦的累的从不跟家里人说,直到有一次,张氏去看望儿子。
  她去得有些早,铁匠铺没开门,便在一旁的早餐铺子买了个包子等候,结果,铺子老板在训斥不听话的儿子时,指着隔壁铁匠铺子做示范,意思是,他再不听话,长大后就送给别人做学徒,让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孩子一愣之下,嚷嚷道,他才不要去做学徒呢,隔壁的学徒就是蠢蛋,天天做牛做马,还要被骂,脏活累活都是他干,吃剩饭睡柴房,洗衣劈柴挑水倒夜壶,没有一样不差使他的,一不如意还会操起棍棒就打他,本事没学到几分,人倒被折腾傻了。
  张氏当时听到这些话,感觉心都要碎了,当初,家里穷,送铁牛去铁匠铺当学徒,想着可以省一份口粮,又可以学一样本事,虽然听说过,不少行业的学徒会都被师父压榨干活,可是,没想到,会这么过分。
  难怪,铁牛身上总带着不同的伤痕,每次问他,他只说是打铁时候弄伤的,这傻孩子,知道家里困难,在外面吃了那么多苦头,从来不吭一声。
  张氏捂着嘴哭了一场,等铁匠铺一开门,便直接冲进了后院。
  看到自家的儿子正鼻青脸肿地坐在井口边洗着满盆的脏衣裳。
  张氏气得发抖,对随后赶来的铁匠一家破口大骂,她温和了半辈子的脾气,在那一刻,全都爆发开来。
  铁匠媳妇立即反驳,说谁家的学徒不是这样过来的,你家娃金贵,还送来当学徒干嘛。
  张氏指这铁牛那张红肿不堪的脸,又扒开他衣裳,身上一片青紫的淤痕,新旧的伤*错,还有些伤口红肿溃烂。
  张氏都不记得当时看到那些伤口后,是何等愤怒发狂。
  她只知道,她抓住铁匠媳妇就狠狠地开打,把那婆娘摁到在地,朝她脸上使劲招呼,所有人过来拉架,都没能拉住发狂的她。
  隔壁老板说,铁匠媳妇心眼最坏,铁牛挨十次打,有九次都是她动的手,一点点小事不顺心,立马操起棍子朝铁牛身上挥过去。
  后来,事情是如何解决的?
  张氏恍惚的回想起,衙役过来的时候,她已经把铁匠媳妇打个半死了,也不知道,当时她的力气怎么会那么大,谁都没能拉开她。
  她被衙役带回官衙关押时,一点都没后悔,动手打了铁匠媳妇,只是想着,要是她被判了刑关押起来,家里该如何是好。
  张氏在牢房里被关了半天,就在她满心晦暗的时候,衙役把她从牢房里领了出来。
  一出衙门,便看见了门外等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