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唐-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晟嘴角浮起一抹无言的愤怒。

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俶不仅骄狂而且还如此的心狠手辣,他用一种看似弱智低级的手段,非常直接地试图将孔晟逼上绝路。

不管孔晟反抗还是不反抗,那么,就算是大家都知道是莫须有的罪名,也会被李俶及其背后的心腹臣工揪住不放,即便不能成功将孔晟治罪。起码会因此抵消了孔晟前番的所有战功和努力付出。即便能保住官位,那也就此在大唐朝廷中一蹶不振。

而一旦日后李俶登基为帝。孔晟就是死路一条。

这超乎了孔晟的预判。

孔晟知道自己会得罪李俶,但没料到。作为未来皇帝的李俶,行事竟如此毒辣和不择手段!

几个宿命用力拖拽铁索,孔晟身形凝立如山岳,岿然不动。任凭这几个宿卫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但就是无法轻易撼动孔晟的身形。

更多的宿卫军卒持枪包围过来。

孔晟仰头望着湛蓝的天际云端,高声狂笑道:“好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孔某从江南去战火纷飞的河南任职,不顾个人安危奔赴国难,身先士卒与叛军血战多场,死在孔某方天画戟之下的叛将数十人,奔袭雍丘城、奇袭睢阳渠、宁陵城外歼灭叛军一万余,汴州城外血战一个昼夜歼敌三万余众,率军光复洛阳城,安贼叛军闻风丧胆!”

“若不是孔某在河南,河南早已尽入叛军之手!若不是孔某舍生忘死率军攻下洛阳,驱逐安庆绪叛党,扫平长安后防,试问楚王殿下此刻能摆着半幅銮驾在长安城中作威作福吗?”孔晟慷慨而言,神色越来越冷漠:“没想到,孔某这一次奉召进京面圣,却被楚王殿下构陷为乱臣贼子!”

孔晟目光如刀,站在当场遥遥望着李俶:“孔某做人行事,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若是楚王殿下一定要信口雌黄强加之罪,那么,孔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孔晟一番慷慨愤怒的高呼,周遭人群听得心神激动,热血沸腾。其实本来是非黑白公道自在人心,战乱还未完全平息,作为皇子的楚王竟然当众羞辱大唐的有功之臣,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但平头百姓,尽管心里有不平之音却也不敢发声。

李俶眉头紧蹙,沉声道:“放肆!你竟敢威胁本王!”

李适一看局势越闹越大,渐渐有不可控制的迹象,立即暗暗传令下去,让所有宿卫立即动手,采取一切手段将孔晟拿下。

当然,只能是活捉,当场将孔晟这样的有功之臣和朝廷命官格杀,哪怕是李俶,也不可能。

外围的宿卫持枪威逼过来,孔晟陡然间双手抓住身上的铁索怒吼一声,奋力一拽,那头拽住绳索的几个宿卫身形一个踉跄,直觉一股巨力传来,手头上的绳索脱手而出,旋即一个个栽倒在地。

孔晟挥舞着铁索团团生风,威猛无敌,没有一个宿卫敢真正上前来。

这倒也不是这些宫廷宿卫无能怯懦,只是孔晟一则有官身,二则站在了大义上,宿卫自知理亏,又震惊于孔晟的威猛,所以就有诸多的迟疑。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胆子太大?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横穿坊市,从街巷店铺中一路穿行过来,引得人群纷纷躲避不迭。

马背上,一个中年矮胖无须男子身穿锦袍远远在马上气喘吁吁地高呼道:“住手!”

李俶扭头扫了一眼,见竟然是皇帝身边的太监大总管李辅国,不禁暗吃一惊,心道李辅国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来做什么?难道……

李俶顿时想起李辅国当日曾经为孔晟开口请功,顿时就一颗心沉了下去。不过,满朝文武中很多人都畏惧李辅国的权势,但李俶却昂然无惧。忌惮归忌惮,但谈不上畏惧。这与李俶掌握兵权、又将被册封为储君有关,也与李俶的个性有关。

李俶是一个相当骄傲和自视甚高的人,作为皇长子,在他眼里,李辅国再得势也不过是一个奴才走狗。

李辅国驰马到近前,向李俶抱拳拱手喘息道:“楚王殿下,杂家有礼了!”

李俶淡淡一笑:“李总管不必多礼,你这是何来?”

李辅国深吸了一口气,眼角复杂的余光从犹自与数十宿卫对峙着怒发冲冠的孔晟身上掠过,叹息道:“楚王殿下,陛下有旨,立即召孔晟进宫见驾,这是陛下的金牌,还请楚王殿下不要阻拦了!”

李辅国从怀中掏出一面金牌,向李俶举了举。

李俶脸色骤变,立即在马上躬身下去,抱拳为礼。

……

一场原本可以酿成惊天大变的风波因为李辅国的到来而消弭于无形之中。但孔晟与贵不可言的楚王当街冲突。以一人之力抗拒数十宿卫抓捕最后成功脱身进宫面圣的事儿,却是不胫而走,旋即成为街头巷尾市井百姓议论纷纷的谈资。

这个年月的贩夫走卒“讲故事”的能力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经过了无数人的口口相传,孔晟当时的表现被极尽渲染。甚至被不少好事者编造成各种段子弥漫向全城,引起极大的震动。

市井百姓的价值观与权贵者截然不同。

大多数的市井百姓站在了孔晟这一边,坊间的传播中多以为孔晟抱不平为主;而在当朝权贵那里,孔晟的行为就走向了另外的一个极端,一言以蔽之,用礼部侍郎黄长治的话说就是“胆大包天狂悖无礼”。

这事没有理论出一个谁是谁非来,似乎不了了之了。

在不少百姓看来,既然皇帝下诏将孔晟救走。那么,日后必然会给孔晟一个说法;但在满朝文武看来,皇帝突兀出面背后或许有所深意,但要说皇帝会站在孔晟这一边问罪楚王,那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无论是百姓还是权贵,在有一点上是共同的,经此一事,孔晟与楚王已成水火不容,以楚王今日之受宠权势。恐怕孔晟日后在朝中的日子难过了。

大明宫,含元殿。

李亨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翼善冠。立在皇台之上,凝视着孔晟沉声道:“孔晟,你的胆子不小啊,竟敢当众与楚王冲突,这是自恃功绩居功自傲吗?”

孔晟此刻的心情早已归于平静。他之所以敢于跟李俶当街对垒,除了愤怒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知道皇帝最终会出面。但他心里明白,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不可能不偏袒自己的儿子。哪怕是李俶再蛮横无礼,也是李唐皇室中的重要一员。而且还是李亨准备培养的接班人。

孔晟深拜了下去,轻轻道:“陛下。臣年轻冲动,请陛下治罪!”

李亨深深望着孔晟,良久后突然笑了起来:“孔晟,你不要担心,李俶行事也有不妥,朕既然召你进宫,就不会治你的罪。不过,若不是经此一事,朕倒是忘记了,你终归还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

“但朕对你寄予厚望,并要委以重任,今后,尔不要再这么鲁莽冲动了。”李亨又道。

孔晟再次躬身,心里却是冷笑起来。皇帝多疑,几乎就是通病,若是自己不适时露出一些人性弱点来,恐怕皇帝也不安心。

“不过,楚王为诸皇子之首,朕也不希望你与楚王之间对立不合,朕日后会择机化解你们之间的嫌隙。”李亨轻描淡写的声音传进孔晟耳朵,孔晟心道这不正是你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孔晟太了解李亨此刻复杂的真实心态了。

他一方面准备立李俶为储君,又担心李俶会权势过大膨胀,从而危及到他的皇位,所以他已经在暗中出手培植李俶的对立面——而孔晟,或许正是他布局的棋子之一。

当皇帝的时间越长,李亨集权的权力*就越大,这毫无疑问。这种号令天下生杀予夺的大权独揽和高高在上,这种无上的荣耀诱惑,谁都无法抗拒。

所以,尽管李亨是当年的深受其害者,曾经对父皇李隆基的做法怀恨在心,但到头来,当了皇帝的他又重新走上了李隆基的老路。他现在使用的手段和暗中的布局,一旦实现,其实比李隆基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亨的皇位来之不易,这就可以理解他对皇位宝座的无比看重和极度敏感,其实超越了他的父亲李隆基乃至祖父以上数代皇帝。

皇长子李俶的权势冲天,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宿将的功高盖主,还有太上皇李隆基可预见的幕后渗透,这些都是李亨眼里的重大威胁。

别看他作为皇帝,实际上受到诸多掣肘。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李俶这些人手里,分散在文武大臣手里,因此很多时候他这个皇帝在朝堂上就显得颇为无奈。

就说迎李隆基还朝的事儿吧,这哪里是他的本意,终归还是受到一些拥戴太上皇的朝臣的无形胁迫裹夹。郭子仪和李光弼就曾经两度上书,请他下诏迎太上皇还朝。

从这个角度上说,李亨必须要暗中培植属于自己的绝对力量。无论是朝政还是军队,他都需要一群效忠于皇帝的臣属,来消除一些潜在的隐患。

李亨关注孔晟其实很久了。他从河南捷报传来的时候,就动了更深层次的念头。而过去种种,无不可以视为他对孔晟的观察和考察。

孔晟文武双全,文名动天下,武有万人敌的美誉,更重要的是,他还年轻,又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范畴,这样的人在李亨看来,只要施以恩宠,就很容易变成自己的铁杆心腹。

因此,孔晟成为李亨棋局中不可替代的、应运而生的重要棋子。尽管李亨并不知道,孔晟这个棋子实际上最难掌控的。

ps。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惴惴不安的皇帝

李亨轻叹一声,叹息声在空荡的大殿中久久回荡着:“孔晟,朕虽为皇帝,但在很多时候,朕也很无奈。”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