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将郑先生请下去,好好的安顿。”刘武周摆摆手并没有表态。
“是!”立即有左右上前。
郑凡闻言不由露出笑容,他知道刘武周已经心动了,大兴城使用的是阳谋,不由得刘武周不心动。。
深夜,马邑太守府中。
刘武周坐在首座,宋金刚和苑君璋分坐左右,尉迟敬德陪坐末位。
“各位议一议吧!关于大兴城的提议,大家认为如何。”刘武周说道。
苑君璋皱眉道:“太守,这会不会大兴城的诡计呀!”
苑君璋乃是刘武周的小舅子,娶了刘武周的妹妹,被刘武周任命为内史令,深受刘武周的信任。
“不管大兴城有什么诡计,将军称霸中原,必定南下,到时候和李渊必有一仗,也许此刻才是好的时机。现在太原空虚,只有李元吉一个草包在那防守。”宋金刚直言道。
宋金刚一直都在鼓吹刘武周南下,而刘武周也确实有南下之心,刘武周乃是最早起兵造反的一批人,现在别人都混得风生水起,只有他最为凄惨,心里面当然不平衡。
“最近李元吉都在干了什么?”刘武周问道。
宋金刚立即道:“前几日李元吉一直都在野外狩猎,践踏农田,放纵左右抢夺百姓财物,上个月还强抢民女,现在整个太原对其怨声载道。”
据说李元吉出生时,其母亲窦夫人厌恶他的长相,不愿意抚养,命令家人将之抛弃。
侍女陈善意偷偷将他抱回,秘密抚养,等李渊回家禀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没有夭折在襁褓之中。然而陈善意的善举却未得善报,后来反而因事被李元吉命壮士拉死。
也许是这个原因,李元吉心中养成阴暗的一面,李元吉在李渊刚走的一个月表现的十分的老实,过不了多久就爆发了其残暴的一面。
“如此一来,我等夺太原的机会,又将大大的增加。”刘武周欣喜道。
苑君璋担忧道:“如果我们联合大兴城消灭了李渊,我们将直接面对大兴城的几十万兵马呀!”
刘武周冷哼道:“要是杨广还在大兴城,我当然忌惮,可是代王杨侑一个十三岁的小儿,我要是怕他,还谈什么争霸天下。”
苑君璋没有作声,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天赐良机。
当夜,刘武周和郑凡秘密交谈,第二日派遣使者一同前往突厥求见义成公主。
很快得到了义成公主的回应支持,刘武周大为振奋,积极筹备攻击太原。
不过他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一直关注着绛郡的战局。
第二百二十五章砖道显威
十月的天气已经变冷,早晨更是初寒料峭,一层层白霜铺在路边的枯草上,没有一丝早前的青色,平添了几分苍白。
“驾!”
一个车夫迎着寒风驾着马车,行驶在砖道上。
“驾!驾!”
又一声声御马的声音传来,第一辆马车穿过淡淡的白雾,在其身后一个长长的车队出现。
整个车队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四轮马车,四匹骏马拉车,看到四匹强壮的马匹吃力的样子,现在显然车里装满了货物。
早晨的太阳升起,车队迎着朝霞,一路向东行去。
很快一个巨大的城池出现在车队的前面,潼关要到了。
车队路过潼关根本没有检查,直接通关前进。
“他们怎么能够通关?”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潼关下排队等待检查出关,看到这支车队畅通无阻的出入潼关,不满道。
“小声点,这是军队的押运车,车上载的都是军需用品。”小伙子身旁一个中年人说道,是他的父亲。
“你家小子是第一次出来吧!”一旁一个身穿青色棉袄商旅看着眼前的父子笑着说道。
“这是我家三小子,这次带他出来见见世面。”中年人人咧嘴一笑道。
“这是军队的车?这得有几百辆车,得运多少物资!怎么连个看押的士兵也没有?”小伙子疑惑道。
“没有押送的士兵是因为不需要,现在关中哪里还有一个盗匪。过了潼关才需要士兵押送。”中年父亲呵呵一笑道。
前方果然一队潼关的守兵奔出,跟着押运车辆前进。
“这些都送到绛郡?”小伙子问道,他知道现在绛郡在打仗,经过大兴城不懈的宣传,李渊勾结突厥图谋关中已经是妇孺皆知了。
“有可能是绛郡,也有可能是洛阳。”身穿青色棉袄的商旅说道,他经常来往这条砖道,见到过军方押运车多次了。
现在绛郡和洛阳都在打仗,大兴城源源不断的物质出了潼关之后,一般分成了两个方向。要么是洛阳。要么前往绛郡。
大兴城一下子支持两场战争,好在关中底蕴深厚,否则还真的吃不消。
父子两人和青色棉袄商旅很快潼关,发现前方的车辆已经转弯。沿着砖道向北行去。
“看来这次是送往绛郡了!”小伙子道。
前方有士兵开道。整个车队速度极为快速。中午的十分就到达了河东城。
在河东城进行短暂的停留之后,立即继续往北行去,日落之前进驻在河东郡最北方的县城。明天等待命令运往绛城前线。
第二日中午,押运车队顺利的进入绛郡。绛城大批士兵出来护送,车队安全的进入绛城。
从大兴城出来,到送到绛城,一共花费了三天的时间,这个速度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却在砖道和四轮马车的运作下,轻松实现。
宽敞笔直的砖道成为大兴城最重要的道路,当时曾经认为耗费人力物力的浪费行为,现在砖道在这一刻,真正的发挥出惊人的作用。
绛郡太守府
自从屈突通退守绛郡以后,就强势接管了整个绛郡的大小事务,绛郡太守非常识趣,知道吃了败仗的屈突通心情不好,自动的让出了自己的府邸,搬到另一个在院里面。
如今的太守府成为了屈突通的府邸,把守森严,士兵林立。
太守府的花厅中,屈突通手持密令,坐在主位深思。
“将军!代王殿下有何旨意传来?”桑显和问道。
“代王殿下又下达了防守的命令!”屈突通沉声道。
“防守?”绛郡通守陈叔达惊声道。
不过陈叔达官职最小,虽有疑惑,却也不敢多问,而桑显和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了。
“为什么要防守,现在我军明明已经占据了优势。”桑显和憋屈道。
桑显和乃是一个战将,早就想出击了。
“原因就是今天送来的军需?”屈突通面无表情的说道。
“今天的军需,还特别要求我们去接应的车队。”桑显和心神一动道。
屈突通点头。
“抱上来!”屈突通道。
两个士兵抱着几个棉甲棉衣进来,放在花厅的桌上。
“这是?”桑显和上前看着如此奇怪的棉大衣,对襟开的衣服在这个时代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个棉大衣就显得有些奇形怪状了,任何人初次见到之后都会非常惊讶。
“这是工部制定的今年冬季军方的制服。”屈突通摸着厚厚的军大衣道。
“制服?”陈叔达和桑显和疑惑的上前,拿起军大衣。
桑显和提起军大衣,手一挥披在自己的身上。
“不错,很暖和!”桑显和赞道。
屈突通和陈叔达也拿起军大衣穿上。
“虽说模样怪了点,但是的确挺暖合的。”陈叔达赞道。
“除了棉大衣之外,还有新式的盔甲,棉甲。”屈突通指着下方的棉甲说道。
二人一一试了一下,感觉怪怪的,但是总体还行。
桑显和疑惑道:“可这和代王殿下的防守命令有什么关系。”
陈叔达灵机一动道:“这些都是保暖之物,难道……”
屈突通点头:“不错,代王殿下的意图就是防守到下雪,待到寒冬降临之后,再和李渊决战。”
“冬季决战!”桑显和大喜,“我军有此利器,定能击破李渊。”
“恭喜将军,我军大胜可期!”陈叔达高声道。
“此战必胜!”
桑显和也信心十足,同时对代王殿下敬佩不已,心中暗叹,也不知道代王殿下的小脑袋是怎么长得,竟然能在想出来这么绝妙的注意。
屈突通手中抚摸棉衣,棉衣散发出丝丝的暖意,却融化不了屈突通心中的冷酷,霍邑之战是他一生的耻辱,现在胜利的希望就在眼前,他不在乎多等几天。
“传令下去,将所有的军大衣棉甲发下去,让将士们先熟悉一下。”屈突通命令道。
“是!”陈叔达应道。
“从今天开始,所有守夜的士兵多一倍,相信有了这些取暖之物,守夜将不再是一个难题。”屈突通道。
“是。”桑显和应道。
二人领命离去。
屈突通走出花厅,感受道外面的寒风。
“这还不够冷!”屈突通心中道。
他需要的天寒地冻。遍地冰雪,不过,这样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唐军困局
在临汾通往绛城的道路上,一个长长的队伍正在前进,几百民夫正在奋力的赶着牛车马车,朝着前方前进,这是唐军的运粮车。
如今唐军在绛城城下已经近三个月了,却一直攻不破防守的如同龟壳一般的绛城,每天耗费粮草不菲,这些都要靠后方来运送。
“快点!”一个将士大喝道。
征集的民夫立即抽打牛马加快速度,不过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雪,天一放晴,雪水融化,整个道路泥泞不堪。
任凭民夫如何抽打,牛马就是不出力,而且车轮打滑,行走极为困难。
“将军!这并非是我等不出力,而是这道路是太滑了,实在是快不起来呀!”一个民夫哀求道。
“快不起来?你可知道关中军的粮饷从大兴城拉出来,运到绛城的时候只用了三天,我们呢,我们三天才走了一小半的路程,你们还给我抱怨。”押送粮草的偏将骑在高头大马上怒喝道。
“将军!我们和大兴城不能比,他们运送粮饷都是用四轮马车,走的是平直的砖道,那速度当然快了,而我们呢!”一个听说过砖路的民夫指着泥泞的道路辩解道。
“哼!不要那么多的废话,要是耽误了时间,你我都要被杀头!”偏将怒哼道。
他当然知道大兴城的状况,可上官不管你这些,耽误粮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