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嫁童养媳-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因娥英病重,是大皇姐第一次向大隋低头求情,忍耐多时的母后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挣扎过后的我必须帮母后,若不帮,大皇姐今后的日子怕也不会好过。
  至于我对大皇姐的愧对,以后我加倍偿还便是,除此之外,我想不到什么两全的办法。
  我让母后对外说我因受寒重重跌到在地,伤及五脏六腑,现卧病在床汤药不断。
  这般说是为了让大皇姐愧疚于我,让她有愧于大隋才能让她接受大隋。
  之前母后见我昏迷倒地便没有心思和大皇姐僵持下去。
  雨中的大皇姐听闻太医的话后,见我因她病倒,更是愧疚万分,直接跪着雨中大声哭泣,一面担心着娥英,一面担心着我。母后终是不忍见她因愧疚悲恸,依计行事,告诉她是我不顾母后的阻拦,偷偷让太医跟在前去弘圣宫的宫人后面,待宫人离去便立马医治娥英。
  我让母后这般说,是为了偷换概念。若直接让大皇姐愧对大隋,她怕还不乐意,而让大皇姐愧对于我,她在心里便没有这般抵触,直接接受愧对于我的事实,而我与大隋本为一体,她愧对于我,何尝不是愧对大隋。如此一来,愧对大隋的潜意识便这样在大皇姐心中生根发芽。
  接着,我继续装病。娥英病情好转,大皇姐见有太医医治娥英,心里担心我,前来大隋看望我。
  这时母后安排人手,先在大皇姐入大兴城后,看到百姓对父皇的歌功颂德,让她看到大兴的繁荣昌盛,让她在心里肯定父皇的政绩和功德。
  母后还让人伪装成外邦使节,当百姓的面,当大皇姐面嘲讽大隋,说大隋的长公主都不承认大隋的存在,大隋在外邦的眼里就是个笑话。这样一来,大皇姐闻后心中潜意识地愧对大隋变成了实际上的愧对大隋。
  大皇姐入宫来见我,路上的宫人在母后的安排下刻意对大皇姐指指点点,议论说:“瞧,长公主身上的衣裳比皇后的还华美,皇后真是疼爱长公主啊!”
  “就是。可惜长公主到现在还不肯接受公主封号,实在是太过分了。”
  ……
  此类的议论从一个到多个,让大皇姐认为大隋宫里所有的宫人都认为她做得不对,这样下来,她便会觉得这天下人是不是也是这般看她,让她认为她接受公主封号是众望所归,不接受的话,她便会受到天下人的排挤。
  我还让母后想办法让父皇在大皇姐途径的落亭里批阅奏折。
  母后听宫人悄声禀报,知道大皇姐将要经过的时候,故意让久坐于此不明真相的父皇起身走动。
  父皇因年事已高,又常常久坐批阅奏折,落下腰疼的疾病,他这一起身,定是扶着腰间起身,母后对他一扶一说,说父皇都忙碌大半辈子了,该休息一下了,还说父皇因勤政落下了这等病痛。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让大皇姐听到,是为了引起大皇姐的孝心,让她看看六年没有探望过的父皇因勤政苍老了许多,更因勤政病痛在身。
  一份愧疚,一份孝心,再加上众望所归的期盼,若大皇姐还不肯接受大隋的公主封号,我当真是没有办法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088章 晋江网独发

  我听母后说,大皇姐见到六年未见日渐年迈的父皇当场就哭了,跑到父皇面前跪下,说自己不孝。
  事后大皇姐和母后说,她不是固执地坚持,而是顾虑太多。
  母后便说大皇姐百年后可入北周陵墓,与北周宣帝同葬,而其女宇文娥英可保留原来宇文姓氏,大隋视她为子民给予礼待。
  没有后顾之忧的大皇姐,这才同意接受大隋乐平公主的封号。
  父皇为此大悦,满朝文武百官欢喜恭贺。从此再无外邦使节非议和嘲笑我大隋。
  在大皇姐同意接受封号之前,我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把我佯装病重的消息告诉王奉年。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担心四皇姐见我如此看中他,而再次纠缠王奉年,可若不告诉他,他会不会因担心我而日渐憔悴。
  接着我又担心大皇兄,会因他那日擅离职守冲过来救我,而责怪于他。
  接着我灵机一动,派宫人给大皇兄送谢礼,感谢他那日让手下出手救我。
  这样一来王奉年的擅离职守就变成了大皇兄的授意,我想大皇兄既然接受我的谢礼,就是承认那日是他让王奉年这么做的,若他再刁难王奉年,则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
  为了面子,及于情于理,大皇兄当真没有再刁难王奉年。
  我让宫人当王奉年的面给大皇兄送礼,是暗示地告诉王奉年自己的病情并不是那么严重,希望他能够明白我的意思。
  为了让大皇姐相信我病重的事,我为此喝了很多的药膳,弄到最后,我闻到药便想吐。
  父皇母后说,我因解决大皇姐封号的问题,是大隋的功臣,要重重地赏我。
  我则认为这件事是我和母后算计了大皇姐,并不光彩。我为此还担心大皇姐知道真相后责怪于我,难敢接受父皇的赏赐。
  父皇太过开心,依旧坚持,最后还是母后有办法。她说:“既然阿五不肯,皇上便把今日对阿五的赏赐留着,等她出嫁了,再加到嫁妆里头。”
  “好,好,好!如此甚好!”父皇连说了三个“好”,接着开怀大笑。
  大皇姐封号问题解决后,居住在哪里又成了问题。
  父皇想让她居住在宫中,说哪朝哪代的长公主不是居住在宫中的。
  大皇姐顾虑到女儿宇文娥英的去处,则说哪朝哪代的长公主如我这般,先是太子妃,再到皇后,再到皇太后,最后变成了公主!别人是越活越老,她是越活越小了!
  父皇为此由喜悦变成了郁闷。母后开导父皇,说得很直接:“得了皇上,丽华没有在朝堂说自己的女儿身为前朝余孽居于宫里,已经是很客气了。她毕竟刚接受公主封号不久,我们不能要求太多。况且丽华爱女如命,她若真居住在大隋宫中,宇文娥英肯定也是跟着她的。这样一来,前朝余孽在朝,还会影响我朝的气运。皇上就随了她的愿,让她继续呆着弘圣宫吧。”
  父皇闻后唉声叹气了很久,接而萌生了让大皇姐改嫁的念头,不断地为大皇姐物色驸马爷。他觉得大皇姐若能再嫁,这样一来,她以后说不定和驸马爷生儿育女,就把心思转移到新生的儿女身上,不再多管宇文娥英这个前朝余孽。
  父皇这事引起了大皇姐的极度反感,她坚决不改嫁,甚至还生气地说,若父皇让她改嫁,她便再也不入大隋宫中,与父皇老死不相往来。
  父皇无法,只好随了大皇姐的意,还向大皇姐道歉,说:“父皇错咦!父皇本是好意,想让吾儿后半生有个依靠,没想到……哎~~”
  大皇姐见父皇如此,也愿意服软,但终不肯改嫁。她说:“父皇对丽华的厚待,丽华铭记在心。但请父皇不要再过多的操心我。我毕竟还有女儿在身,不比阿五,父皇还是多操心阿五才是。”
  被大皇姐这么一说,父皇当真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我为此叫苦不迭,先前因做戏,在床上连躺多日,躺得腰都疼了,为此还弄得食欲不振,待“病愈”后,父皇母后又不让我出宫与大皇姐居住。
  父皇悲戚戚地看着我说:“阿五啊,父皇已渐渐年迈,更想儿女都呆在身边常伴左右。你大皇兄是个不成气的人,只知道饮酒作乐,每次给父皇及你母后请安,皆巴不得快步离去。你二皇兄、三皇兄都出镇各州远离大兴,让父皇久不能见,而你的四皇兄更不像话,不惹父皇生气就不错了……”
  “……哎,待你五皇弟成亲后,他也得离京出镇州地。如今你大皇姐为了女儿拒绝入住宫中,难道你也不肯留下?阿五啊,你也陪不了父皇母后多久,若父皇没办法镇住西梁,你怕真要远嫁西梁,到时候父女想见上一面怕是难了!”
  “不会的父皇,西梁国弱,定不是我大隋的对手!”我不得不安慰父皇。
  父皇长叹,又说:“朝堂风云变幻,就连人都不知道自己何时死去,哪能保证西梁定被我大隋威震。莫不是阿五还在责怪父皇,生父皇当年要收回郧国公府邸的气?!”
  父皇这么一说,我的心软了,说:“不是的,父皇。只是阿五习惯久居宫外,十分不适应宫中的诸多规矩。”
  母后便说:“阿五莫要顾虑,那些规矩都是给宫人们定的,你直接无视便可。不若你先在宫中住上一段时间陪陪你父皇,毕竟你大皇姐的事刚伤了你父皇的心,他心里难受,想让你这个做女儿的暖暖他的心。等过了一断时间,你若还是不适应宫中的生活,再考虑离宫居住便是。”
  母后都这么说了,我若还是不肯留在宫中,便是不孝了。
  没想宫里的宫女太监们,不知道如何议论的,把我暂且留住宫中变成了我留在宫中常住。
  东宫一得到消息,云昭训立马求见,给我送来礼物,俨然是一副未来太子妃的大嫂模样。
  据说,四皇姐出了丑闻后,她进献给大皇兄的美人受到牵连,失了宠,云昭训使劲浑身解数讨好大皇兄,为他出谋划策再次得宠。
  云昭训真是个既美丽又有心机的危险女人。她这般有手段,若真成了太子妃成了未来的皇后,她的本家外戚极有可能一支独大。
  这怕也是母后不喜欢她,不想让她成为太子妃的根本原因。
  她对我言笑晏晏,甚至还邀请我到东宫游玩。
  想到多日不见的王奉年,我想去又顾虑重重。
作者有话要说:  

  ☆、第089章 晋江网独发

  红啼看我这幅摸样,直接说:“公主想去便去,犹豫什么。难道是怕了准公主?”
  云昭训也附和说:“是啊,公主。你整天闷着也不是事儿,权宜当散步走走便是。”
  我明白云昭训为何如此积极地鼓动我去东宫,因为她想让宫中所有人都看到我是站在她这边的,为她未来的太子妃之位造势,至少母后看到我与她亲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