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恩-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颐扬起下颔,“至少我知道往昔风光虽美,但终究已成过去,咱们着眼应是当下。”沉声道,“大周政局近日怕是要起不小变动,诸位若是信的过,不妨转告家中长辈,如何在本次变动中保住家族势力,趁机在朝中更进一步。”
  犹如石破天惊,亭中众人对视一眼,谨慎确认道,“你的意思是说,圣人打算动政事堂?”
  王颐微微一笑,侃侃道,“圣人心有雄心壮志,这样的人物,愿意因为亲缘关系暂时屈居太皇太后下,但如今太皇太后逝去,自然要一展羽翼,实施心中抱负了。朱相却只当没有看明白这个道理,近日在政事堂中行事越来越张狂,圣人无法忍耐,自然要动手了!”
  朝中状况众人自然都是会注意的,近日来帝相之间的情势越来越紧张,大家都是知道的,对于这般局势最后以何种结果终结却无法逆料。王颐此时却断言圣人最后能取得胜利,且便在最近月余时间之内,众人未免将信将疑,崔闵照问道,“你觉得,圣人要出手罢免朱相?”
  “是有这个可能。”王颐颔首,“但我觉得,圣人怕不会直接如此。”眸子微垂,“咱们这位圣人,性子高傲至极。不肯直接将人一招打死,而是要慢慢磨掉人的心气,让他心甘情愿认输。圣人到底还爱惜朱潼一两分才干,不肯直接毁了,多半另辟蹊径,剪除朱相羽翼,就像熬鹰一样,一点点熬去朱相的性子,让朱相心服口服的为他效命。”
  大周,高祖皇帝乃是开国之君,太宗皇帝和臣子君臣相得,除应天女帝手腕酷烈令人胆寒之外,其余高宗、仁宗、神宗几个皇帝都是性子和善的。与臣子的相处并不以强势著称。郑容士和李成对视一眼,哈哈大笑,“养贞,你这话太危言耸听了吧?朱潼资历虽逊于杨安时,但也是三朝老臣了,那可是个硬骨头,当初可就是连仁宗皇帝都扛不住他的怒火的。”
  王颐微微一拂衣袖,仁宗皇帝性子和善,如何可与心性刚毅,手腕铁血的姬泽相提并论?淡淡一笑,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之情,“时间过的很快,你们若不信,咱们拭目以待吧!”
  神熙五年七月,姬泽下旨前往骊山行宫避暑。
  御驾到了骊山后,姬泽携了宰相贺瑛,秘书少监元谨、内侍高无禄等人出了行宫,一路沿着同州官道往西而行,行出一个多时辰,在农田中寻到正在做农活的大周老臣罗元崇,求请罗元崇出山,重新辅佐自己治理大周。罗元崇向姬泽提出十项要求,“精简刑法,行仁恕之政;疏远佞臣,远诬陷之词;限制女宠,禁宦戚干政;减轻苛税,利百姓民生;待臣以礼,禁屠戮无辜。”姬泽一一应允,罗元崇方心诚口服,重新拜见君王,口称“微臣罗元崇拜见圣人。”
  七月初十,姬泽于骊山下讲武台阅览军容。二十万周军在骊山之下列队,旗帜相连五十余里,军容鲜亮。天宁军中忽发一阵小骚乱,姬泽大怒,斥负责讲武仪式的宰相贺瑛。贺瑛归行邸,接下罢黜自己兵部尚书之职的诏书,神色如常,家人老妻儿女皆惶惶然有惴感,对瑛平日唯唯作风有怨怼之情。贺瑛一言不发,入书房静坐。抱着长孙贺平笑道,“阿平,你可知道要怎样做个好孩子,讨阿爷阿娘的欢喜呀?”
  贺平偏头想了想,答道,“孙儿觉得,孙儿只要听阿爷阿娘的话,凡事照着他们的意思来,想来阿爷阿娘一定会喜欢听话的儿子的。”
  贺瑛登时一振,笑道,“正是如此!”抚须笑道,“政事堂如今三位宰相已满。圣人私下造访罗元崇,已是有了启用其为相的想法。我便该当识趣一些,自己犯些小错,让圣人好生下台。”
  他站起身来,捻着下颔花白的胡须,意气风发道,“阿平你要记得,有时候暂退一步,并不是真正的退让,而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前进。大父今日退下了,圣人感念我的知趣,必然给我留一个最后的体面。到了下次政事堂空出一个位置的时候,补上去的,也一定是你大父。”
  贺平懵懵懂懂,拊掌附和笑道,“大父虽然吃了一时之亏,却为咱们贺家埋下香火情分。日后贺家荣耀定会更上一层楼!”
  七月十四,姬泽召重臣议事。宰相朱潼举荐礼部尚书邢昆入相,其余臣子亦各有所荐人等。崔始平出行一步,荐罗元崇入相。姬泽宣罗元崇入殿。
  神熙五年七月,罗元崇升任兵部尚书,入主政事堂,成为大周新一任宰相。
  朱潼面上神色陡然变的十分难看。原政事堂中,杨钧和老迈,贺瑛是个应声虫,自己本认为自己是当仁不让的下任首相,没有想到,姬泽竟从不知道什么穷乡僻壤将罗元崇给挖了出来。
  这个罗元崇可非旁人,乃是个真正强干的,历宦数朝,一生数起数落。曾在应天女帝及仁宗朝为相,与名相张柬之一同主持过请应天女帝退位,拥立仁宗皇帝的政变。后在与太平公主的争权斗争中落败,罢相贬为刺史,也算的是姿态潇洒。论起资历、人望,都远远比自己高了不止一层,今年不过五十余岁,算得年富力强,他入相后,自己可算是不可能再独占鳌头了!
  很快的,大周政局又一洗变动。罗元崇入主政事堂后,追随姬泽意见,力主开发岭南,风格强悍,朱潼不敌罗元崇,眼见的声势被压制下去。年轻的帝王凭着这一手出其不意、另辟蹊径的手法,打压朱潼系下官员,将帝国的主宰权全部握在手中,君权愈发威严深重山东子弟在这次大周政事变动中事先听从了王颐的劝告,顺应时势。原任尚书左丞袁玺罢黜,王颐升任尚书左丞,按惯例尚书左丞比右丞大一级,王颐升了半级,在尚书省中官职仅次于左、右仆射,权柄颇重。郑谭瑞因着首荐之功,也升任一级,其余六姓也或多或少得了好处。山东高门一系不显山不显水,却在这次政治变动中因以逸待劳,获得了不小的好处。王颐此次烛料先机,威望渐高。获得其余七姓真心敬佩。
  渭水之上升起秋风,枯黄的叶子从枝头落下来,将整个长安都染上淡淡的秋色。
  公主躺在床上,面容苍白,形容安静。端静居的帘子响起,阿顾从廊下进来,轮舆压过地面,轻巧无声。问朱姑姑道,“姑姑,阿娘昨儿个夜里睡的如何?”
  朱姑姑一脸疲累之色,见着阿顾欣慰笑道,“公主已经好多了!昨儿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公主睡的不错,今儿一早醒了,用了一碗黍米羹,刚刚还问着县主呢!”
  “是留儿么?”公主恹恹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阿娘,”阿顾忙进去,公主从花梨围子床上坐起来,瞧着阿顾眸中充满了温柔慈爱之情。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公主心中郁郁,自己也跟着病倒了,先前还硬撑着,不肯让阿顾担心,后来实在撑不住,晕了过去。阿顾日夜在母亲床前侍疾。
  阿顾瞧着公主的脸,不由的想起那一日公主晕过去的场景。那一日,公主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呼吸清浅的仿佛听不见一般。她伏在母亲床前,心慌的不由自已。
  自己命途多舛,父系缘薄,只有母系的几个亲人。如今阿婆已经不在了,若是阿娘也不在了,自己该怎么办呢?
  公主柔和慈爱的目光照亮了她的脸,“……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也不多睡一点。”
  “今儿一对喜鹊落在我的窗子外头,叽叽喳喳的叫,我睡不着,就索性起来了。”阿顾笑着道,接过默莲递过来的药碗,笑着道,“我伺候着阿娘用吧!”
  公主瞧着阿顾消瘦的脸,心中暗叹,自己当日病倒,确实是将这个女儿吓坏了吧!自己若不为女儿遮风挡雨,又如何呢?心中撑起一股心气来,弹了弹女儿的鼻头,爽朗笑着道,“阿娘是要好好喝药,若不好好喝药,怎么好的起来?日后可怎么看着阿娘的留儿嫁个好人家呢?”
  阿顾登时脸红,不依嗔道,“阿娘!”声音含着一股羞意!
  
  第160章 二三:路遥日月促(之儿女)
  
  神熙五年十月,燕王姬洛思念故去的太皇太后,做《思亲赋》。“宫城垅迹如旧兮,惟亲人不见于千秋;惟斯土之恩厚兮,载先亲之灵丘。”辞赋华美,情感真挚,一时之间传唱长安。
  过了新年,长安登时陷入一片喜乐海洋,“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再盛大的身份,逝世之后,除了亲人之外,也不能让人长久为之悲伤。寿光公主姬华琬策马在东市街头勒马停下,翠绿织云的小衫犹如春日枝头新柳一般鲜亮,映衬着红颜翠眉,豆蔻丹颜,美不胜收,“谢将军就在这酒楼中么?”姬华琬提着裙裾登上长生食肆的楼梯,一边随口问道。
  追随在身边的从人小心翼翼的答道,“谢将军今日邀了一群朋友在牡丹阁中畅饮,刚刚小的还确认过了,谢将军确实在牡丹阁中。”
  “好,”姬华琬大喜赞道,“做的不错,待会儿本公主自会厚厚赏你!”
  午时刚过的长生食肆正是生意最热闹的时候,楼上楼下坐满了宴饮客人,姬华琬旁若无人穿过食肆中堂,沿着二楼长廊急急走到尽头处,推开雅阁门扇,见阁中置着一席酒宴,案上杯盏狼藉,众人觥筹交错,饮的一片东倒西歪,最上头的主座此时却是空了。林猛子觑到了姬华琬,醉醺醺的笑道,“哟,是寿光公主。末将,”起身想要向着公主行礼,却因着酒饮多了手足瘫软,重新坐了回去。席上其余人等也是醉的狠了。
  姬华琬气急败坏问道,“谢弼人呢?”
  “将军刚刚在这儿和我们一块儿喝酒,”林猛子笑着道,“忽然间有了点事情,就先走了!”
  “走了多久?”姬华琬登时急急追问。
  “应是有小半柱香了吧!”
  姬华琬得了答案,不肯再与阁中莽人纠缠,急急转身追出去。立在食肆大门,见着长街上行人如织,来来往往都是极陌生容颜,不见谢弼踪迹,一颗心猛的沉下去,空落落的风吹得窟窿,张唇大声喊道,“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