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姑姑的眸中显出些许水光,“苦了大王了!”想起了当年旧事,恨恨道,“那个贱妇,当初作出那等天怒人怨之事,不知廉耻,终有一天,会有报应的!”
柳倩兮闻言低眸,过了片刻,方笑着道,“姑姑在宫中只要保重自己,便是为齐王着想一二了。”她回过头来,接过侍女递上来的一个小包裹,“姑姑,这是我为你备下的东西,你收下吧。”
“不用了。”王姑姑摇摇头道,“奴婢知道你们夫妇的好心,但奴婢只是一介宫人,在这深宫之中,又用不上什么钱财,实在不用收下这些东西。”
“瞧姑姑说的,”柳倩兮柔声道,“姑姑在这宫中生活,总有些地方要银钱打点。这是齐王和我的一点心意,姑姑就收下吧!”
待柳倩兮从房中出来,殿前的一树梧桐在雪上映出深深的影子,月勾如水。侍女眉儿福身道,“王妃,时候不早了,咱们可是要回去了?”
柳倩兮捧着宝蓝色雕花鸟手炉,伸手拢了拢刚刚披上的长毛大氅衣襟,道,“也好!”匆匆向外宫走去。绕过鹤羽殿,面前风景顿时开阔起来,唐贵妃正领着从人从蒋太婕妤的宫殿出来,二队人马在一道长廊上面对着面撞上。
柳倩兮微微垂眸,微微屈膝拜了下去,“贵太妃。”掩去了眸光中的讽刺之意。
亲王妃为外命妇中正一品诰命,贵太妃的品级亦是内命妇中正一品。二人品级相当,唐贵妃亦还了一礼,面上闪过尴尬之色,轻轻问道,“柳王妃到太极宫这边地方来,是刚刚探看过王姑姑么?”
柳倩兮笑着道,“姑姑在齐王的母妃王贤妃身前服侍,历经数十载,忠心耿耿不改其志,犹如女贞,也算得是有始有终,齐王如今闭足在王府中,亦挂念于她。”她抬头看了看天色,轻忽道,“贵太妃,瞧着天色,京城很快就要禁夜了,臣妾急着回王府,可否请你先让一让?”
贵妃侍女七儿眼睛一蹬,就想要斥责出声。
自家贵妃在宫中盛宠之时,风头一时无两,如今虽然先帝不在了,但犹自威风未失,难道还怕齐王妃一介外命妇不成?
“七儿,”贵妃喝止她,出乎意料,竟没有发脾气,而是吩咐从人道,“让开路让齐王妃先过去。”竟是收敛了自己的脾气。
“贵太妃?”七儿愕然。身边的大宫人长生已经是横眼道,“贵太妃已经吩咐了,还不快点让路。”
柳倩兮点头向唐贵妃致意,领着侍女从宫廊穿梭而过。唐贵妃侯在一旁,直到柳王妃一行人全部走过,方抬起头来,凝视了柳倩兮的背影一会儿,待到柳倩兮消失在宫廊转角处,回头吩咐道,“回去吧。”
一阵风吹过,梅枝上的积雪簌簌落下来,打在地面上,了无痕迹!
第69章 十三:翠衣发华洛(之少年)
清冷的月光照在宏伟的太极宫上,掩去了一切暗涌云动。延平郡王姬璋从宫城中踏雪出来,策马沿着皇城根角向东北方行去。在一座敞大的官衙面前停了下来。两个戴着帽子的小厮连忙从大门迎了上来,接过姬璋甩下的马缰,垂头道,“大司。”
姬璋应了一声,大踏步的进了府衙。
这处府衙便是行人司所在之地,位于皇城东北角,位置有几分偏僻,外表看着既不高大,也不华伟,但在这片长安各大官衙群聚的地方却是十分知名,其他各部的官员上下值经过行人司的大门,都忍不住放轻了脚步,谨言慎行,唯恐有什么自身不当之处被行人司抓住。行人司官衙外面看着不起眼,走进去里面却颇为宽敞,正院为三进,第一进大堂七间,乃是司中办正事的场所,姬璋进了二进。虽是夜里,府衙中依旧有不少执事之人,来来往往,俱都行路无声无息,一身灰扑扑的衣裳,姿貌无特殊之处,对着经过的姬璋行了一个拱手礼,又转身去做自己的事了。
姬璋在自己屋子中处理了一会儿事情,起身离了屋子,从月门进了东跨院。守候在第二进跨院西厢房门外的两个暗人女屈膝道了一声,“大司,”姬璋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块铜符,吩咐道,“将这门打开。”
春十二和秋十三二人接了铜符,与手中另半块堪合了,方取了腰间钥匙,将厢门上挂的硕大黄铜锁打开,红漆隔扇门一推开,里面繁浩的文档便显露出来。房中陈列着十数架棕漆杉木书架,按年头从里到外分立,层层叠叠的罗置着行人司历年以来搜罗的信息档案,靠近门扇上的架子上摆放的近年资料,瞧着还算整洁,越往室内深处,念头越远,文档上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灰。
姬璋点燃了屋中的烛火,径直来到室内中深处的一起架子前,这座杉木架子上存的是天册五年的资料。他目光睃过,抽出其中一份文档,从里头出来,吩咐守在门前的女暗人道,“取个火盆过来。”
春十二面上神色一丝不变,屈膝应了一声“是。”,转身离去,不一会儿,果然捧了一盆火盆过来,放在档案室外间。
姬璋将手中的文档扔入火盆,一抹晕黄的火焰舔起,迅速的将微黄的麻纸吞没,其上字迹密密麻麻,夹杂了一条记录:“……十月乙丑,于湖州一顾姓人家发现一女童,疑为当年延州丹阳主之女也!”很快的,在炭火火力的迸发下,纸角被彻底卷进,陡然燃起一道明亮的火蛇,迅速的缩成一团,渐渐化为灰烬。
韩国公府上院荣和堂中,秋色帐幔厚重的垂下来,一角香案上鎏金鸭形香炉中吐出婶婶宁神香烟,秦老夫人坐在上首的围子罗汉床上,精神矍铄,花白的头发往后梳起在脑后结了一个圆髻,问顾鸣道,“大郎,公主和留儿回京已经有三个多月了,你怎么还不把她们接回来?”声音大有不满之意。
流黄的烛火将堂中照耀的带着一丝暖色,年节里,顾家一家人热热闹闹的用了一顿团家宴,待到散去,顾鸣留下来在荣和堂陪着老母,如今听得母亲提起久在宫中的公主妻子和流落在外寻回的嫡女,眉头不自觉的一蹙。
他虽然也希望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回来,却在心底认为,七年前的那段旧事,自己固然也有些小错,但丹阳公主那样决绝,剑向庶女,抛夫而去,却也是着实不贤,极大的失了妇道。如今阿顾平安找回,当然是好事,但也就更衬明了当年公主仗势凌人,小题大做。所谓家和万事兴,他虽然心中偏爱妍娘和阿瑜些,但对公主这个结发妻子也不是没有感情的,若是公主如今想要重回顾家,他也愿意和气接纳。但若要他放下身段亲自去接公主和阿顾,却是绝不可能。
他隐平自己的眉心,笑着对秦老夫人道,“瞧母亲说的,她们也是我的妻子和女儿,我难道不愿意她们回家么?”
“你嘴上说的好听,”秦老夫人甩开他的手,不肯要他搀扶。上了年纪的老人多半有一点小孩子脾气,发作道,“我只见着你根本没去接她们娘俩儿!”她拄了拄手中拐杖,沉声训道,“大郎,那可不是旁人,可是公主,难道你以为你只在国公府里坐着,公主就能自己回来么?”
“大郎,”她苦口婆心道,“公主为先帝爱女,下降咱们家的时候,主动要求不建公主府,仅在国公府前列双戟。入府之后,以舅姑礼事你阿爷和我,后来虽然有七八年不曾生育,但也是因着中间给你阿爷守了三年孝期。孝期满了不久,她便亲自操持,为你选了身家清白的苏氏女入府为妾,苏氏生了长女,她对阿瑜也并无薄待。满长安的百姓,谁人不称赞丹阳公主妇德宁馨,堪为皇室楷模?”
她瞄了一眼立于堂上一边满头珠翠的年轻女子,唇边拟起冷讽笑意,“若不是当年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咱们家中还和睦好好的,怕是公主早给留娘添了个弟弟。当年终究是我们顾家对不住公主,后来你又护着那对贱妾母女,这才让公主伤了心,抛家入宫,整整七年,都再也没和顾家通过一丝音讯。时至今日,既然留儿找回来了,无论如何,你总要给公主一个台阶下,将当年的事情揭过去,才是家和兴旺之道。”
顾鸣的妾室苏妍侍立在顾鸣身后,听闻秦老夫人的话语,面上闪过一丝难堪之意。
这些年,公主离府,顾国公身边只有自己一个女人,明面上国公府虽然是老夫人管家,实质上很多权力已经落到自己的手上。除了一些面子上的尊荣,她和国公府女主人也没有差多少了,但在老夫人和旁人眼中,她永远不过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妾,纵然是良家子,身份清白,但和那位有着先帝同胞母妹身份的主母丹阳公主相比,低微的如同一轮明月旁黯淡的星子。便是她的长女顾嘉辰,这些年在府中金尊玉贵,受尽长辈疼爱,但一旦公主的嫡女顾令月找了回来,便被远远的比了下去。
只是她心中再是委屈,面上也不能露出分毫来,上前在地上跪了下来,“老夫人,国公知道你是心疼公主。公主自是贤淑大方,当年亲自做主纳了妾入国公府,此后一直以来从未亏待过妾,若非后来出了那件事情,想来到如今妾和公主还是一对好姐妹。若能够让公主点头答应带着三娘子回府,便是让妾去公主面前磕头认错,长跪不起,妾也是愿意的!”
她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来,面上未语泪先流。
苏妍并不是十分美人,但能得顾鸣这般痴心相待,为之不惜得罪公主,对抗皇室,自然也很有几分风情,如今虽然已经将近三十岁,但这些年保养的极好,两道晶莹的泪珠流落脸颊之上,一片楚楚可怜。秦老夫人看着她这般作态便有些恶心,冷笑道,“你说的真是笑话。公主不肯回顾家,不正是因着记恨国公身边有一个你,你若是当真有心,不若就此自裁,想来公主瞧着你去了,心中出了口气,倒是有可能就此回府。”
苏妍闻言面色惨白,身子微微颤抖,摇摇欲坠,跌坐在地上,求助的看着顾鸣。顾鸣本自被秦老夫人说的有几分意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