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朝廷大军即将南下,武昌军政府恐怕抵挡不住是吧?奴家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前几日恩公救下奴家的时候,奴家还曾听他分析过日后革命之局势,再看这几日奴家所见、所闻无不应验了恩公之言,心中方才松了口气,想必最多一个月,以恩公之手段,必能横扫鄂中之地……”

    “哦?!说来听听……”

    她这番说辞不但引起了第一个女音的注意,甚至屋内的另外一人也侧耳倾听,看她口中的恩公到底什么说辞。

    “恩公当时所言不多,无非国内、国外两方面。先说国内,经历了同光重臣‘李鸿章、张之洞‘先后离世,国内原本就进展不快的洋务运动遭到满清一群早就腐朽到骨子里的一帮权贵们的阻碍,致使最后一点能够不令国力继续衰落的妙方也失去了药力。再说西太后跟光绪帝离世,朝廷失去了掌舵人之后,仅靠性格懦弱的摄政王断难像早些年的西太后一般,一场保路运动不过是这个老大帝国崩溃的前兆罢了,真正要命现在方才要开始罢了!因此恩公断言,武昌大旗一举,不要三月革命之火必燃尽国内诸省……”

    “洋人恐怕也不会允许朝廷倒下去吧……”

    第一个女音沉吟了一阵,方才柔声问道。赵家乃是湖北望族,棉锦生意做了这么多年,跟洋人打过的交道不在少数,族中早有老人看透了洋人本质,究其根本不过两个字‘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才不会顾虑国人的死活呢!

    “还请小姐容奴家说完,方才奴家还有一部分没有说,那就是恩公口中的国外因素了!恩公曾言,革命若要成功只有一次机会,那便是宣统三年至四年,也就是洋人口中的公元1911跟1912两年。先提我们的两大邻国日本跟沙俄帝国。自前几年日俄战争中,日本便有消息传—明治天皇的身体可能撑不住了,但是真正到消息确定却是今天处才传出来的。据恩公所言,这两年随着明治天皇病重,国内政局也隐隐出现不稳,国内新崛起的海军派联合立宪派联手对抗陆军诸派系。加上这两年日本刚刚吞并了朝鲜,因此一两年之内腾不出手来威胁我国,给革命留出了最好的时机。朝廷的四大助力英、俄、法三国因与德国交恶,如今双方正与欧洲重兵相左,短时间之内也只能眼看我东方风起云涌,腾不出手来……恩公曾经游历欧美各强国,正是做出了一番考证之后方才回国,愿意为我汉人之革命而出力……”

    顿了顿,“奴家虽只跟随恩公一日,却也看出此人非是歹人,所以,奴家希望小姐若真想重振我赵家之声势,不妨趁他如今声势还未壮大,不如依附于他麾下……一来我赵家经三年前一劫之后如今小姐手上依旧还记着赵家好处的就只剩下十来人了,二来他如今乃是革命军一镇大将,我赵家所失之财务想要从他手上夺回实属不易……还请小姐多多思量!”

    屋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没多久之后,突然传来一重两轻三声叩门声,屋内三人一惊,就听那外面有人低声疾呼:“小姐,不好了快走,咱们的一兄弟漏了马脚,叫军政府的巡警发现了问题,他们就要搜到这里来了,大家快从后窗逃走吧……”

    “什么……”

    屋内几人顿时一阵惊慌,不过很快便应了下来,匆匆收拾了屋内的行囊,一阵匆匆的木窗吱扭声之后,再也没了声音……

 第96章 盐业(1)

    第96章盐业(1)

    战后的应城显得格外安静。

    有些弹痕还很明显的的街道上,一些新军士兵正抬着大筐前进,一边敲锣一边吆喝。

    “共和馒头!共和馒头!一根辫子换五个大馒头喽!”

    人们纷纷好奇的望去,见那大筐里装满白面大馒头,个头只比碗口略小一些,与一般的大馒头不一样的是,这些馒头上还写着字,“民主万岁”。

    当新军抬着馒头经过的时候,问着馒头的香气,顿时就有一些小乞丐抵制不住那个诱惑,他们互相帮忙弄断了彼此的辫子,提着辫子上前换了五个大馒头,这一吃才知道,原来那馒头上的四个大字是用红糖加蜂蜜写上去的,甜甜的,不比糖包差。

    很快,已经落入了李汉手中鄂中各县城的人都知道了这样沿街叫卖的队伍,“馒头换辫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使城里更加热闹起来,一筐筐的馒头分发出去,换来得是一根又一根的辫子,等辫子将那筐装满之后,早早等候在一旁的年轻劳力将他装走,头发可是好东西,剪下的头发可烧灰当止血药品,也可用来为土地沤肥当肥料,它还可做炸药、毛纺品的原料,更是欧美工业强国用来生产胱氨酸药剂的重要原料、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价格不菲,这也是为什麽李汉愿意掏出一笔钱来买下了城中大部分米面店的白面,用来雇了上百位大婶蒸起了‘共和馒头’的原因,反正这东西汉口区的洋行就收,价钱也还算合理,足够支付馒头钱的了!

    望着城中越来越多的短发,少数保守深受满清毒害的人士也只敢对着那手握钢枪护卫在旁边的新军将士摇头叹息,不敢公然对抗,因为这是举义新军的规定。没听到连那湖广总督—瑞澄都成了阶下囚了吗?这革命军政府了不得,某些老人甚至想起了当年席卷了半个中国甚至曾经影响到湖北的发匪之乱,脸上更是连连变色,赶忙护住自己头上的辫子,虽然不敢反抗这刚刚血腥镇压了城中一些流氓、泼皮闹事,身上血腥味子都还没散去的新军。毕竟谁敢对抗,谁就是满清走狗,抄家杀头毫不含糊。好在这鄂中革命军的大帅—李大人并没有强行下令剪辫,不然的话,城里的一些士绅或许该考虑一下逃亡其他地方躲避的事了。

    县城东门不远的知县衙门前竖着一根旗杆,上面迎风飘扬着一面铁血十八星旗,李汉的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第一标的参谋部也在这里。

    司令部门禁森严,出入的军官或参谋必须要有第一标的腰牌才能通过门口处的盘查,而其后至少还有两道审查并搜去身上的枪械、刀具,只有全部通过了之后才能见到李汉,嗯,见到在警卫连严密保护下的李汉。

    倒不是李汉胆小,只是这个年代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同盟会甚至清政府都有自己的暗杀队,甚至寻常势力也有培养死士的习惯,历史上多少清末民初的豪杰之流折损在了这些无名杀手的手中已经不可统计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李汉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赌!

    “大帅,除了三营跟四营的军官外,大家都已经到齐了,您看是不是……”

    李汉还在品着他喝不出什么境界来的苦茶,听到敲门声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呆坐时间就过了半个钟头,虽然已经感觉身心疲惫,不过他知道自己需要去做的事情还有许多,当下便应了一声,端起那杯已经变温了的茶水,给自己斟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

    今天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比方说要制定刑法律令惩戒妄图生乱者,要安抚百姓、稳定民心,鄂中地区刚刚光复,恢复社会秩序、搜捕城内潜伏细作、整顿军纪、维持民生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他现在需要操心的事情,尤其是无论他还有手下的一帮年轻的参谋们都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若不是他曾经接触过这一方面的知识,也不能临时肩负的起大局,不过饶是如此,才不过几个小时,就给他累得头晕脑胀,也算是忙得四脚朝天了。

    尤其最重要的还是征兵问题,相比较其他人,李汉比所有都更清楚自己现在的无线局面,手上仅有两千不到的新军却被分散到了孝感、安陆、应城三块地方,期间无论是云梦还是德安府分散的各处乡镇都要留些人手,征兵已经成了他迫在眉睫必须考虑的事情,仅仅只列在民生之下!

    不过这事却要从长计较,早晨他以命令参谋处起草征兵令,考虑到之前打掉了尤老四跟鬼头六这两个盘卧膏都应城数十年的势力为他贡献了七十多万两的珠宝、银两等物件,还有被没收的矿井、盐洞等更是价值不可限量。至于孝感、安陆、云梦几处他还没有得到详细的资料,仅是接到了情报司内线发来的电报,三地府库存银不下四十万两。这时他手上的银两还有些富足,征召8000到15000左右兵丁完全不在话下。

    考虑到三地经济荒废,因此多有富裕之劳力,若放任其于三地,恐成为江湖社团成员,不仅不利于当地社会不说,还有可能对军政府之统治造成威胁。于是经过了参谋处的韵色加补充之后,改成了统一征兵18000人,其中安陆、孝感、云梦负责征召12000人,应城今年因盐而起,这些年来发展虽说不错、也吸引了大量的社会闲余劳动力,不过自从朝廷下令重开湖广两省为淮盐口岸之后,这十数年来应城方才发展起来的盐业顿时遭到了打击,因此才有那么多的闲余壮丁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加入哥佬、洪门之流的江湖组织!

    李汉在今天早晨的一番翻阅府衙的户籍才知道的,原来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内竟然云集了不下二十万人口,其中社会闲散劳动力更有约莫两万余众,也难怪彭水社能纠集那么多的青皮,到底还是这盐惹的祸!

    对于新兵,李汉给出了一个月五块银元的饷银,而且上面写出了一天管饱三顿饭,其中午饭每人补济三两肉食的待遇。不过要求也很高,身高要在1。60米以上,不吸大烟、身体健康、不残不瘸、不聋不瞎,年龄必须在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懂得服从命令,这番圈画之后找他看来最多还能凑齐五千之数。

    只不过,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应城毕竟不是什么大县,因此左右算来只能临时拆除了原本用来差审犯人的大堂,又有工程营出身的士兵搬运来木板临时组建了一处会议厅,才不至于连个会议的场地都没有!

    李汉这番为了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