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寡人无疾-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老画师如丧考妣,显然这样的结果让他心里内疚极了。
  “都怪老臣,担心私下偷画会被责罚,火起时没有立刻明言画在老臣这里,是老臣害死了那几位内侍……”
  “陛下,请重重地责罚臣吧!”
  刘未看着面前原本须发洁白的老画师如今胡子头发一片焦黑,手上身上也多有烧伤,就知道他为了护住那幅画,自己受了多少罪。
  刘未仔细看了看,认出这个老者正是之前说出“高祖有萧家血脉,从小身长过人,剑眉朗目,所以这幅画便突出了高祖的阳刚之气,将东皇太一的至阳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的那位。
  这位老画师是悾凼逼诘墓┓睿簧荚诨褐凶暄谢迹诨褐兴闶堑赂咄刂耍诨汗┧枪劭矗涫狄泊孀偶阜秩绻辛瞬畲砘鼓芰倌〕龅南敕ā
  当时他寄予重望的,就是眼前这位擅长人物的老画师。
  想到老者对这幅画的痴迷,大致也就推算出这幅画是如何阴差阳错的被他侥幸给救了下来。
  要是当时他明言画在他那里,恐怕死的就该是他了。
  想到其中关节,刘未神色渐渐恢复如常,看着地上一片颓丧的老画师,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微微笑了起来。
  配合着画院一片狼藉、兵荒马乱的氛围,这样的笑容显得无比的怪异。
  “怎么会责罚你呢……”
  刘未扬起了嘴角。
  “朕该赏你才是。”

☆、第67章 愿意?不愿意?

  最近是多事之秋。
  先是翰林院莫名起火,烧了画院里不少的画儿,还有几个宦官被着火升起的烟雾活生生熏死,惹得宫中人人紧张,生怕天子一怒浮尸千里。
  还好,皇帝并未因此有何恼怒,反倒好生安慰了翰林院里的那些画师,其中那位救了《东皇太一图》的画师甚至还被赐下了一件宫中珍藏的丹青子真迹,虽然画的是山水,但也是外界难得一见的珍品。
  然后皇帝就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大概是因为画在翰林院都不安全,又或者是皇帝想要其他人也领略高祖的风采,皇帝居然把那副高祖的《东皇太一图》挂在了宣政殿上。
  宣政殿啊!那可是平日上朝、听政,以及举行朔望册封的地方,每天文武大臣都在这里上奏听宣,算是整个宫中人流最络绎不绝之处,结果皇帝就直接把《东皇太一图》挂在了宣政殿最显眼的位置!
  许多爱画、善绘画的大臣为了这幅图,连早朝都来的早点,人没到齐就先进了殿中仰着头端详着这幅画,有的连上朝都走神,眼睛的余光不停的就往供在殿下的那副《东皇太一图》上飘……
  听说有许多大臣已经在家中偷偷临摹了。
  还有的老臣望着那幅画就痛哭流涕,非说这幅画挂在殿中以后,高祖向他们托梦了,还有的硬说上朝时觉得那高祖为原型的神仙太一眼睛老是看着自己云云……
  其余的即使对画没有兴趣,但这幅百年前画圣丹青子的真迹实在名头太大,来来去去总要多看几眼,越看越觉得此画不凡,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宣政殿里挂上了丹青子《东皇太一图》的事情京中内外都知道了,许多对丹青子狂热无比的学子为了能看看这幅真迹,也挤破头想法子要得到举荐的资格参加殿试。
  最近沈国公戴勇日子也不太好过,他没想到皇帝就这么大喇喇的把那幅画挂在那儿了。虽说见过他家这幅画的人不多,但因为这幅画名气太大,也不是没有交好的人家曾去求看过这幅真迹,有的人家想要炫耀自己和沈国公府关系好,都是用“我见过他家家传之宝”这样的噱头来吹嘘的。
  好在以前是供在家庙里,光线昏暗又隔得远,几个老朋友居然都没看出这幅画动过手脚,有一位还感慨这幅画就得挂在亮处看,在黑乎乎的家庙里膜拜时,那眼睛都看不真切,原来这幅画最传神的地方居然是眼睛……
  戴勇提心吊胆了许久,接受了无数同朝之臣或可惜或同情的安慰之后,一颗心才慢慢放了下来,也对和他家结盟的陆凡更加佩服。
  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弄到的手段,居然没有人生疑,反倒还夸赞这眼睛才是最传神之笔……
  每个人都这么说,那这人画龙点睛的本事,已经超过丹青子了。
  大约是这幅画太过让人赞叹,而又有太多的人想要瞻仰高祖的圣颜,对于皇帝用两个殿试的资格来换取这幅画的传言流出时,竟没有人嫉妒戴勇得了两个平步登天的名额,反倒有些可惜他换亏了。
  至于皇帝为什么把这幅画放在这里,皇帝的对大臣的回答也很简单——这么一副画,如果只放在内库里,未免可惜。当年《东皇太一图》是为了纪念君臣之谊而被赐下,如今也为了提醒皇帝和臣子们牢记当年君臣相得的感情而挂在这里,算是一种见证。
  这种情怀自然得到了一片赞誉之声。
  宣政殿日夜都有人值守,白天上朝理政,晚上也是重兵把守,莫说一幅画,就是一根针都丢不去,挂在那般显眼的地方,除了宣政殿也起了火,否则这幅《东皇太一图》再安全不过。
  这算是前朝发生的事情,暂时还不算什么大事,但要说起后宫里皇帝突然开了恩旨遣散宫人,就未免有些耐人寻味了。
  代国是没有什么宫人遣散制度的,偶有放出宫去的,那也是宫中的恩旨,算是特例。宫中有采选使,会在地方上采选十三岁以上的良家子作为宫女,这种宫女有月俸有地位,有时候还能升任女官,是宫女中最普遍的一种,如今宫中年纪最大的宫女是景帝时期的,在宫中已经呆了一辈子。
  还有一种叫宫婢,是家人犯罪而没入宫中的良家子,或是主家犯罪后没入宫中的,这种一般从事着技术工或后宫中的下等劳动,宋娘子就是当年主家犯罪没入宫中,被挑选出来做奶娘的,这种在宫中也非常多,很多都是在做着粗使工作。
  至于地方藩王进献、民间有特殊才能而进献的,大多是妃嫔的预备役,这种宫人也有不少,很多都很快从宫女成为低等级的嫔妃,从此摆脱伺候人的命运。
  代国的高祖不爱用宦官,所以宦官的地位普遍不高,导致民间很少愿意把孩子送进宫中做宦者,宦官的来源大多是犯人和穷困潦倒不得不卖身入宫的,还有一些是天生就是天阉,被采选使或家人送进宫中的。
  正因为宫中没有遣散制度,而采选的采选使却是三年一采选,后宫里的宫人数量剧增,即使经历过平帝时期的宫变枉死了不少宫人,到了刘未登基之后,人数也渐渐回到了过去的数字,并且越来越多。
  为何景帝和悾垡┐蠊畹墓婺#褪且蛭罄垂械娜耸丫ソコ咦媸逼冢幸丫菽刹幌履敲炊嗳肆恕
  这种事搁在悾凼逼冢瑦{帝早就想法子裁人了,哪怕送也要送出去,一个方寸之间扫地的活儿都有四五个人干,让这位守财奴的皇帝看到了,恐怕要痛心地晕死过去。
  当年王皇后治理内宫时也深觉开销过大,有些宫人是不必要的,如果实在不好遣散,送去冷宫也是一条路子,可皇帝都没有应允。
  到了袁贵妃接手这个烂摊子时,更是对这么多宫人的吃喝拉撒头疼不已,俸禄虽然是国库出的,可是胭脂水粉膳食衣服和赏赐都是出自内府,这一大笔花销让刘未这个皇帝越做越穷。
  悾鄣蹦昵还挥玫氖焙颍峄奶频桨压械亩髂贸鋈ト没噬倘ヂ衾床固⒉豢丝酆蠊瑦{帝时期的妃嫔宫人是过的最富裕的,而到了刘未这里,各种珍奇异宝虽然多,可是不能拿去换钱都是白搭。
  宠妃袁贵妃的蓬莱殿算得上“人间仙府”,屋内珠光宝气,脚下踩着的都是狐腋之皮,喝水的杯子都是水晶盏,可她还是要克扣冷宫里的用度,看重王宁送上来的那点孝敬,为何?
  因为刘未都没余钱,更不会让袁贵妃大手大脚的花。袁贵妃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闲钱,后来刘未派来了女官辅佐她,她连克扣宫人的用度都不敢明目张胆了,日子过得并没有别人想的那么风光。
  所以,当袁贵妃听到皇帝要遣散一批年老的宫人出宫以减少内府开销时,眼泪都快激动的流下来了。
  她又不是什么经营之才,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内府每月就拨下来那么多经费,她本事再强,还能生出钱来?
  天知道她根本就没贪过什么好处,可日子还是没有王皇后在的时候好过,宫中许多人背后都骂她眼皮子浅克扣宫人,她自己也冤啊!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终于不必为那些杂事烦忧了……”蓉锦听到消息就忙不迭地庆贺,“西宫是冷宫,不能安置宫人,仅有的地方早就不够住人了,如今这些人一被遣散,娘娘压力就小多了。”
  袁贵妃也难得露出快意的笑容:“可不是吗,那些老货每年还要胭脂水粉和新衣,简直就是糟蹋东西!”
  蓉锦笑容敛了敛,复又带着一丝期望笑着说道:“娘娘,陛下可提了什么样的宫人能放出宫去?”
  “宫女年满三十六岁,伺候过两朝以上的,可以出宫。这一次要放出三千人,宫女和女官都可出宫,宦官则是送往各地驿站、藩国为侍者,宦官恐怕放的不多。”袁贵妃顿时觉得自己扬眉吐气。
  “淑妃身边那青鸾绿翠我早就看不顺眼了,可惜放的是伺候过两朝以上的宫人,否则这次我都给放出去。”
  袁贵妃自从收了大皇子为子后,就一心一意将他送上皇位,尤其这段时间皇帝又开始临幸宫中其他妃嫔了,她的危机感更甚。
  王皇后是间接因她而死,方淑妃因为她和被打入冷宫没什么区别,三皇子从小受她苛待缺衣少食,除非大皇子即位当上皇帝,她成为太后,否则哪一位皇子上位,她都可能不得善终。
  如今她已经年近四十,皇帝的恩宠还能占多久?就从去年起,皇帝已经没有像以前那般宠爱她了,随着后宫里高位妃嫔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